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字留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留香】一寸山河一寸血(铭记征文·杂文)

精品 【留香】一寸山河一寸血(铭记征文·杂文) ————抗日战争之殇


作者:吴需荣 秀才,24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0发表时间:2015-01-20 21:16:54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就发生在不到百年前的中国。
   从1931年开始,中国开始陷入日寇侵略的泥潭。从1937年开始,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难得的是,中华民族在危急关头,显示了超强的生命力,人民空前的团结和勇敢,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声音无需宣传,自觉的烙在了华夏儿女的心上。于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这是无可奈何的悲壮,但也是伟大民族的传承,应该永远值得中华儿女铭记和骄傲。
   当日本侵略者肆虐中华大地时,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职。中华民族做到了,所以,十万青年十万兵。无需动员,每一个年轻人都自觉的拿起枪,甚至大刀,与侵略者誓死奋战。中国的大刀队,随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展示了我们的威严和力量。可实际上,大刀队的牺牲我们不能忘记,选择大刀是我们武器不如人时不得不为的无奈之举,每一次大刀队的冲锋都伴随着巨大的牺牲。中国的老弱妇孺,就算没在抗战的第一线,也或多或沙的以自己的方式支前,尽自己的一份力,甚至也同样付出生命的代价。中国抗战的牺牲是巨大的,光士兵的牺牲之比就是5:1或者更多,更不要说无谓的平民的死伤了。所以,一寸山河一寸血,血染的山河的哭诉,无休无止的冤魂的愤懑,这笔血债,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十万青年十万兵,民众的抵御外侮的精神,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有此精神,当不朽矣。
  
   【西安事变】
   从教科书上学到西安事变,知道这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用武力逼迫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张杨是正义的,蒋是非正义的。
   奇怪的是,当张杨发动兵变时,举国上下,绝大多数传出的是声讨张杨之声。首先是被毛泽东称为民族脊梁的闻一多、朱自清等文人,拍案而起,直接痛斥张杨为逆贼叛徒,继而国军上下一致,同仇敌忾,准备讨伐二人。在软禁中的蒋介石,出乎意料的大义凛然的直接当面痛骂张学良,反而自以为正义的张学良抬不起头,如同犯了错误的小学生。
   很想看看蒋介石的日记。据说,张学良看到了蒋介石的日记,知道自己错怪了蒋委员长,但是骑虎难下,无法收场。这时,共产党起到了调和的作用,事件顺利解决。
   其实,张学良没错。从1931年918事变之后,东三省沦陷,这位来自东北的少帅,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故土,收复被日寇占领的大好河山,哪怕打不过,哪怕战死沙场,也不愿委委屈屈的窝在西安行营。他不理解,日本亡我之心昭然,为何元首竟然不知,竟然无动于衷,听任日本人残害我同胞,坐看日本人肆掠我国土,委员长究竟在干什么?
   蒋介石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早在大革命时期,他率军北伐,常常身背手榴弹,率领部队向前冲,身先士卒,其不怕死的精神在国民党高层是深得赞誉的。在他成为元首之后,也许命值钱了,但从他的嫡系部队抗战时鲜有逃亡来看,他应该还是勇猛顽强的。问题是,举国上下都知道日寇侵占我国土,为何元首不闻不问?
   攘外必先安内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大革命成功后的十年,即从27年到37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黄金十年,这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军事也在悄悄起着变化。张学良不知道的是,当时中国如果对日本宣战,中国是孤立的,是无法战胜强大的日本的,所以蒋介石没有将中国带入战争,而是悄悄的和德国做着交易,用德国的先进装备武装着部队。其实,我一直奇怪,中国为什么会有德械师,德国应该是日本的盟国,中国的对手,怎么会资助中国。明白了,正是蒋介石的委曲求全,换来了中国军队中的德械师,这在抗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少史学家认为,如果中国全面抗战不是始于1937年,而是更晚,中国再发展几年,很有可能中国从一开始抗日就不是惨败。当然,历史无法假设,反正中国的抗战,从1937年到太平洋战争开始,中国的武器全面落后,又得不到世界各国的援助,只能用血肉长城抵挡日寇的钢枪铁炮,所以,损失极大,哪怕如台儿庄这样的胜利,实际上阵亡的士兵也高于对手。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始,中国战区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源源不断的美式装备和美国空军来到中国战场,中国的对日作战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还有败仗,但是胜仗多了,逐渐还有了让对手付出更多代价的战例,最终有国军仅死亡1人,却让日本人死亡300余人的追击战例。光凭意气救不了国,战争不仅靠士气,更靠装备,靠部队的军事素质,靠资源、经济的消耗,这才是一个国家元首所关注的。
   当然,西安事件在中国抗战史上只是一件小事,并不能影响什么,中国的全面抗战也并非中国人能够说了算,但正如张学良和蒋介石后来都了解了对方一样,张学良初衷没错,蒋介石更没错,所以张学良后来才后悔发动了西安事变。领袖的委曲求全是政治,军人的宁死一战是军事,两者不是一回事。当然,蒋介石后来的战争中,也会有因政治误导了军事,最为典型的就是淞沪会战。历史上的对错,其实真的很难分得清。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其战争规模之大,战况之惨烈,是世界战争史上不多见的。
   当日寇在华北战场上肆虐时,蒋介石知道难擢其锋,于是想方设法开辟了第二战场,而且把战场选择在外国人最多的上海。蒋介石还没有对国际势力失去希望,他希望外国人的干涉,至少会让日本人投鼠忌器,不敢胡来。然而,日帝国主义者根本瞧不起别人,国际势力也没有真心主持公道,所以,淞沪会战就这样在蒋介石的错误盘算下爆发了。
   蒋介石的错误在认识上。会战爆发之初,日本根本没多少军队,中国是占优势的,但是,蒋介石还是寄希望于调停,不敢放开手脚,所以,中国军队丧失了很多战机。日本的援兵来了,日寇的汹涌铁骑挟着钢枪利炮席卷而来,他们根本瞧不起积贫积弱的中国,认为中国的抵抗不值一提,认为三个月就可以解决中国问题。他们没想到,中国人民进行了殊死的抵抗,不再像东北、华北,一击便溃。而且,蒋介石孤注一掷,将全国能调动的兵力都调来了,这些大大小小各个派系的军队,并未消极避战,而是义无反顾的走到了抗战前线。于是,紧急动员后的中国,川军、桂军等各地武装,乘着大大小小的车辆,有的甚至徒步而来,他们成团成师的倒在了抗战的第一线,有的刚来到前线,甚至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将热血洒在了战场,更为可悲的是,装备对比的严重不平衡,他们的死是枉死,血肉之躯根本挡不住日寇的飞机坦克。这个战役,让我们真正感到了“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悲壮和无奈。
   提及淞沪会战,必定会提及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八百勇士。勇士以自己的鲜血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逼迫日本人放弃了消灭这些勇士的打算。当这些勇士赢得巨大名声,退到租界后,他们的结局并不美妙——他们困于租界,如同入监。在我们的国土上,我们的勇士却依赖于外国人的保护,岂不悲哉!更为可悲的是,外国人会真心的庇护这些勇士们吗?迫于日本人的压力,八百勇士在租界,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却无可奈何,这才是民族的悲剧。
   整个淞沪会战,国军投入的兵力达到上百万,死伤数十万,精锐部队都遭到了惨重的牺牲,有的甚至是灭顶之灾,好不容易装备起来的德械师也几乎全军覆没。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虽说整个会战失败了,但是,日军没有三个月灭亡中国,上海的战略物资转移到大后方,持久战才有了保证。
  
   【南京大屠杀】
   在世界历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事件能和南京大屠杀相比。疯狂的野兽进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生命的尊严荡然无存,人类的底线全然不再,禽兽们的举动连食人巨兽们都会脸红。大屠杀为什么会产生?
   南京大屠杀是国民政府的巨大失策,更是唐生智将军的耻辱柱。淞沪会战的残兵败将退回首都,日寇尾随而至,谁都知道民国首都已不可守,但大家心知肚明无法表达之时,正是唐生智将军大义凛然的痛陈“总理遗骸不可丢弃,国民象征不可丢弃”的言论,力主固守南京。道德上的胜利让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统帅,他作为指挥者,破釜沉舟,将自己和自己统帅下的中国军队陷入死地,但是,最为耻辱的是,他没有履行自己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给自己留了一叶扁舟,并于日寇进攻前飘然离去。多少国军将士就这样成了无头苍蝇,各自为战的进行着殊死抵抗。日寇的铁骑轰隆隆的碾碎了这些有限的抵抗,开进了南京城。数十万国军将士无法逃出,部分殉国外,都脱下了军装,放下了武器,充作普通百姓以求一生。于是,日本侵略者开始了不讲甄别的大屠杀,见人就杀,见物就抢,甚至以杀人为荣,以杀人竞赛。
   这既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不幸与悲哀,更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战士不能巷战而亡,放下武器屈辱的被杀死,这是永远不能被原谅的。统帅出尔反尔,孤身逃离,弃国家、民族、人民、士卒于不顾,万死不能赎其罪。百姓是弱者,但战衅一开,民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数十万的百姓,竟不能组织像样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在战争到来时,任何人都是战士,决不能因自己没有武器而消极避战,否则只能带来死亡和杀戮,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想想当时人口最多国家的首都,无辜的生灵就一批批惨死在毫无人性的屠刀下,这是全世界稍有良心者都无法坐视的。所以,在国家无能为力时,反而是少数国际友人以个人的名义保护了一部分难民,这真正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血战台儿庄】
   以前总想不明白,台儿庄战役不是中国打胜了嘛,那么徐州应该是保住了呀,为什么又被日本人占领了?台儿庄战役到底赢了没?
   台儿庄会战和徐州大撤退,确确实实都是中国军队的胜利。台儿庄会战前的徐州,形势十分危急,南边南京已失,北边山东韩复渠不战而逃,守徐州是不可能的,甚至徐州的国军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日本人的战略意图,绝不仅仅是占领徐州,更是要消费中国有生的抗日力量。台儿庄的胜利,不仅仅是暂时保护了徐州,歼灭了日军万余人,更为可贵的是,为徐州数十万国军的撤退赢得了时间,从而为后来的武汉、长沙会战保证了兵力支持。想想南京保卫战吧,多少国军将士因为统帅的失误,无谓的牺牲在日寇的刺刀下,这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多么惨痛的损失!
   想顺便提一下川军,他们是中国地方武装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的地方武装中,东北受日本压迫最久,也是日本人经营最久的地方,所以,以抗联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处境最惨,牺牲最多。整个抗战,四川除了轰炸外没有收到攻击,是牺牲较小的地方。但是,全民族的抗战,川军义无反顾的参加了。川军将领杨森代表川军誓师,明确表态川军是中国军队的一部分,同样应该誓死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所以,他们走出了四川。他们走得很悲壮,他们徒步出川,走到了战场,他们穿着单薄的衣衫走到了山西,但由于烟枪的恶名,被阎锡山、陈诚等将领弃用,连补给都没有。他们爱国,但国不爱他们。就这样,他们仍然见日寇就打,打完再说。直到台儿庄大战,李宗仁饥不择食,什么都要,他们才算真正有计划的投入了抗日战争。从此,他们的热血洒遍了中国每一个战场,就是没有洒在四川故土。正是全国上下一心,消除了地方利益和宗派壁垒,中国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的抗战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骄傲。
  
   【蒋介石的民族主义】
   一直后悔没在溪口买一本《蒋介石日记》。据说,在溪口可以买到中国大陆其他地方买不到的书,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当时我并未对这本书感兴趣,没有刻意找寻。其实,我们应该从蒋介石的真实内心了解这个真实的人。
   重新翻开那段血迹斑斑的历史,蒋介石非但不是个不抵抗主义者,而是领袖中少有的民族主义者,难怪当时他的威望会那么高。
   从1931年开始,蒋介石的忍辱负重,是为了抵抗日本赢得时间。当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时,蒋介石终于举起了反抗侵略的大旗。然而,正如他所想象的一样,中国独自对日作战,军备、人员战斗素质均远弱于日本,损失极大。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等,我们看来只是一场场普通的失败,但在当时,这些战役均是国军倾全国之力与日寇的决死一战,都输掉了。难怪当时的投降论者甚嚣尘上。正义者必胜只是口号,历史上弱小的大民族被强悍的小民族占领是有先例的,中国的元清均是如此。所以,蒋介石率领全国军民殊死抵抗,可见他的决心。在薛岳将军的长沙会战前,他是悲观的,甚至要求薛岳撤兵以保存实力,但是,薛岳赢了,中国大陆的抗战才稍稍缓了口气。
   蒋是亲英美的,这是历史定论。但是,中国抗战初期,并没有得到多少国外势力的帮助,反而是苏联既帮助了共产党,也帮助了国民党。国际政治,其实就是利益。为什么苏联会帮助中国?如果没有中国抵抗日本,日本法西斯多少军队会冲向西伯利亚,苏联遭到德日双重打击,想不亡国都难,典型的唇亡齿寒。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已是中国的盟友,所以源源不断的美式装备到了中国,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实,美国人是真心支持中国吗?不是,他是为了他的国家利益,才选择了支持中国。而中国的远征军,其实也是为了中国国家的利益,才选择了在缅甸对日军作战。

共 1162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好一篇慷慨激昂的文字,好一篇大义凌然的佳作。历史,我们从来都应该铭记;历史,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为我们创造的丰碑;历史,是我们无数中华儿女都应该铭记的岁月。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理性爱国,振兴中华。这是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更是多少革命先烈为我们谱写的篇章?作者以极其凝练的笔调带领我们一起回忆从1937年到1945年这八年抗战期间,烙印在国魂之上的事迹。通过对“西安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蒋介石的民族主义”、“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中国远征军”、“慰安妇”、“终战日”、“东京审判”等重大事件的回顾,让我们由内而外、从心底的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铭记历史,谱写新篇。纵观整篇文章,语言铿锵有力、刻画入木三分、手法大气凝重、实在是催人向上的传世佳作。感谢赐稿文字留香,期待你更多的精彩呈现。【责编:慕容凌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2400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慕容凌云        2015-01-20 21:19:16
  首先,十分感谢老师能在本次征文举行之初投来如此厚重的佳作,请允许我真诚的说一声:谢谢您。
   再者,第一次编辑如此厚重的文章,编者按不到之处,请多多包涵。
   最后,感谢老师赐稿留香,期待您更多的精彩。
   留香写手群 71516901 真诚欢迎您的加入,愿您能够与留香一起成长。因为,我们都是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的神州儿女。
慕容凌云
2 楼        文友:莲香隐隐        2015-01-20 21:26:39
  谢谢赐稿文字留香,期待您更多美文。阅读此篇文章后,让读者进一步的铭记国耻,激励国人奋发图强,希望我们的国家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
莲香隐隐
3 楼        文友:白蓝        2015-01-20 21:57:58
  欣赏老师慷慨激昂的文字。遥祝,冬安!
宁静做我,怡然自得!
4 楼        文友:淡然如仙        2015-01-20 22:09:16
  还未远去呢,很多人却已经淡忘;一个姚贝娜死去有那么多人在关注,可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的逝去有多少在关注,有多少在为他祈福。淡忘与铭记之间的距离,难以衡量。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5 楼        文友:梅须逊雪        2015-01-21 10:22:41
  感谢赐稿留香,期待你更多的美文。历史,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铭记的。
6 楼        文友:江南雨韵        2015-01-21 14:32:51
  文章写得太好了,是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再次提醒我们勿忘国耻,铭记,不能忘,不敢忘!
7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15-01-22 20:42:53
  好大气与厚重的文章,铭记历史,铭记英雄。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