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专栏·三郎乱弹】相声:漫话过生日

编辑推荐 【专栏·三郎乱弹】相声:漫话过生日


作者:guotia 进士,805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00发表时间:2009-05-29 08:29:08

甲:你有过生日吗?
   乙:你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有过生日”啊?
   甲:咳,我的意思是说你过过生日吗?
   乙:你倒说清楚啊,谁没过过生日呀?
   甲:那你知道生日是怎么回事儿,又是怎么来的吗?
   乙:那谁不知道(学婴儿诞生呱呱落地的哭声“呱儿——,呱儿——),生日从这时就开始了。
   甲:其实,生日就是一个人出娘胎来到这个世界上自己独立呼吸的时刻。
   乙:听我爷爷奶奶说,中国以前使用阴历,又叫农历,把人降生那一天叫生辰。
   甲:是的。中国使用公历之前是用自己天干地支的方法来记录人的生辰的。但在旧社会,不少穷人都记不得自己的生日,因为大
   多数穷人家没有皇历,只能估摸月份和日子。
   乙:我爷爷奶奶就不清楚自己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属什么倒是记住了,所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一推算,岁
   数多大还知道。
   甲:我爸爸妈妈是60年代生人,生日是记住了,有阳历的日子,也有农历的日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都是过农
   历,可爸爸妈妈他们自己却喜欢过阳历,过完阳历的生日,再过农历的生日。
   乙:为什么呢?
   甲:可以多吃一份鸡蛋呀!听我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特别喜欢过生日,盼望快点过生日,因为过生日时可以吃几个煮鸡蛋,晚饭
   的时候也许会有肉菜,还可以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较新的衣裳。那几个煮鸡蛋拿在手里、揣在兜里珍贵得什么似的,小心地剥开
   慢慢吃、慢慢品,不想吃那么快,想多留住些生日的快乐。
   乙:这情景,上世纪60年代生人和70年代生人的,都经历过。——那没过生日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呢?
   甲:没过生日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只能眼巴巴看着过生日的吃鸡蛋,吧嗒嘴眼馋了。这时候过生日的如果是哥哥是姐姐,就得把鸡蛋
   分给弟弟妹妹点儿。
   乙:谁让他们是大的呢。
   甲:那你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怎么过生日?
   乙:我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一样,对自己生日确切的时间记不准,也从不在意。听爸爸妈妈说,他们从没过过生日,从我记事起,也
   没见他们过过生日。
   甲:老一代的都这样!
   乙:我姥姥姥爷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对自己的生日日期模糊,但每年的“7.1”和“10.1”却很隆重、虔诚,脸上容光焕发。
   甲:他们是把党的生日、祖国的生日当成自己的生日。
   乙:这是他们那一代的传统。
   甲:这个传统现在正在中断,传统不传了。
   乙:怎么讲?
   甲: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日派对摆宴席了,过生日吃蛋糕了,生日记得牢了,其他的丢到后脑勺了……
   乙:咳,要都记住才好!
   甲: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吃鸡蛋是过生日的大餐,我们今天吃个鸡蛋很平常,愿意吃,天天都可以吃……
   乙: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们童年那个年代却不行,吃鸡蛋都挺稀罕的,更不能像我们今天过生日这样吃生日蛋糕……
   甲:从过生日这件事反映出时代的脚步。
   乙:随着科技的进步,过生日也发展和变化,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你能不能用动作给我们表演表演、展示展示?让我们大家
   饱饱眼福?
   甲:那我一个人怎么表演?
   乙:还有我呢!
   甲:你能行?
   乙:你别小瞧人啊!
   甲:好吧!先表演哪个年代?
   乙:60年代——(乙表演母亲:从锅里捞出煮熟的鸡蛋放到一个装着冷水的碗里。一会儿,从冷水碗里拿出鸡蛋,喊:“小三儿!小
   三儿!”)
   甲:这是妈妈煮熟了鸡蛋,给过生日的孩子。甲应声:唉,妈,来了!(甲表演8岁的小女孩儿:蹦蹦跳跳来到母亲——乙——跟前,
   仰起脸,欢喜地从母亲手中接过鸡蛋,双手捧着,用嘴吹着,剥鸡蛋皮,然后喜滋滋地慢慢吃。)
   乙:稀罕八叉的能吃上鸡蛋就是过生日的最大盼望、最高享受了!70年代——(乙表演母亲:从锅里捞出煮熟的鸡蛋放到一个装着冷
   水的碗里。一会儿,从冷水碗里拿出鸡蛋,喊:“铁蛋儿!铁蛋儿!”)
   甲:这是妈妈煮熟了鸡蛋,给过生日的孩子。甲应声:唉,妈,来了!(甲表演10多岁的男孩儿:欢快地来到母亲——乙——跟前,
   仰起脸,欢喜地从母亲手中接过鸡蛋,双手接过鸡蛋后,放进兜里。然后转身欲走……)
   乙:(乙表演母亲:喊着:“回来,还有呢!”乙比划着拿出一件新上衣——)
   甲:妈,呀,新衣服!(甲表演男孩儿,男孩高兴状。男孩儿穿上母亲给的新衣,男孩儿左右、低头看看新衣,手抚摸着衣服的下
   摆,喜形于色。)
   乙:这比60年代强了,鸡蛋之外,还奖赏一件新衣裳!不过,上回是个小丫头,这回是个傻小子!
   甲:你才是傻小子呢!
   乙:80年代——
   甲:(表演吹蜡烛,切蛋糕。拎上桌子一个双卡录音机,用嘴模仿“咔嚓”按下播放键,用嘴模仿录音机播放出“少林少林,有多少
   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举世无双,少林寺威震四方……”)
   乙:一边吃蛋糕,一边放录音机,时髦!——放错了歌曲啦!
   甲:(用嘴模仿“咔嚓”按下停止键,“呲——”快速倒带,再用嘴模仿“咔嚓”按下播放键,模仿录音机播放出童声齐唱:“祝你
   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可乐……”)
   乙:这回放对啦!90年代——
   甲:(表演吹蜡烛,切蛋糕,吃蛋糕,喝生日红酒。然后一边用嘴模仿室内音响播放迪斯科舞曲,一边跳迪斯科。)
   乙:好热闹的生日舞会啊!进入21世纪——
   甲:(从衣服兜里掏出MP4,把耳塞塞在耳朵里,MP4垂在胸前。)
   乙:MP4高雅听歌!
   甲:(接着表演吹蜡烛、切蛋糕,举杯喝生日红酒,放下酒杯,拍手唱“祝你生日快乐”。)
   乙:现在的生日派对与从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甲:(动作表演:一只手擎着摄像机,另一只手调焦距并操作摄像头旁边的各种按钮,眼睛看着摄像观察窗,捕捉场景、扫描摄像)
   乙:你这是干什么?
   甲:这是生日摄像,留存生动的影像。(动作表演:拿出数码相机,打开镜头盖,对屋内场面和参加生日派对的人按动快门拍照)
   乙:你这又是干嘛?
   甲:这是生日拍照,记录美好的瞬间。(甲停止拍照的动作模仿,跳街舞开始步,然后跳流行的街舞动作)
   乙:你抽风啦?
   甲:你才抽风呢!——这是参加生日派对的人跳街舞助兴!
   (甲停止跳街舞,与乙谢幕,退场)
   注:上述甲、乙的表演除了从兜里拿出来的MP4以及耳塞是真道具之外,其他诸如鸡蛋、衣服、生日蛋糕、生日红酒、录音机、
   摄像机、数码相机,真假道具都不出现,只是用动作和摹声来表示其存在。

共 26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剧以戏谑手法,演绎了不同时期生日的过法,让人看后,颇多感慨!只是如果作为相声来演绎的话,包袱有所欠缺,对于抖包袱的时机似乎还可以再斟酌,而对于包袱的设置还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小编拙见,不足为道。[编辑:不设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戈壁风情        2009-05-29 10:47:57
  语言生动,体裁新颖,佩服前辈。
2 楼        文友:浮华        2009-05-29 20:29:30
  60年代的生日和如今的生日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啊,我想作者一定是个有着相声系胞滴人,呵呵问好
寒冷悲茄,漂泊天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