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归(同题征文·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归(同题征文·短篇小说)


作者:一朵怜幽 进士,10861.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52发表时间:2015-01-27 18:40:51

【流年】归(同题征文·短篇小说)
   我背着简单的行囊出门的时候,杨错还在熟睡,小城也还在熟睡,他们的鼾声均匀而厚重,体现出生命的蓬勃旺盛。
   不记得这种说走就走的心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或许我在少女时代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粒种子在我的心中萌芽,吸取着我那些张狂的思想作为营养,逐渐长大,攀附我整个内心,于是促使我进行了这次离家出走。又或许是拿到我这一生都无法生育的医院诊断书后,笃定了离家出走的欲念。
   我曾经问杨错:“要是你某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发现我离家出走了,你怎么办?”
   他沉吟了一会说:“在家等你回来。”
   所以我走的时候并没有给杨错留下只言片语,我想象着他醒来后的反应:他起先会眯着眼喊我的名字,然后让我帮他拿袜子和衬衫,没人应后,他会检查一下衣橱,如果那条深灰色的披肩不见了,他一定会露出一抹转瞬即逝无可奈何的笑,然后会给我发一条信息,大概是类似于一路平安那样的话。
   我曾经对杨错说过,想裹着那条披肩,站在某个可以将广阔的山河收纳眼底的高山上,等待日出东方或者日落。
   这条披肩是刚恋爱那会,他去苏州出差的时候花光口袋里所有的钱买的,触摸上去有超于丝绸的质感。后来我们曾共同顶着这条披肩在雨中奔跑,甚至我们的第一次接吻也是在它的掩护下进行的。只是它陪着我在围城生活多年之后,就成了衣橱里一件充满了回忆的摆设,就像我是生活的案台上那只惹满尘埃的花瓶,看不清本真面貌,只是傻傻地待着,缺少一跃而起的勇气,因为怕负担不起粉身碎骨的后果。
   但我终究在这一天带着它离家出走,没有考虑太多。
   在这之前,我辞掉了那份朝九晚五一成不变的工作。因为我并不知道我这次远行会终止于哪一天,而我又不敢保证归来后是否还是从前的那个自己,是否还能安于那份整理材料的工作。
   上司问我:“不是做得好好的吗?为什么辞职?”在他的观念里,我大抵就是那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人。
   我答:“因为我不想做一列沿着固定轨道前行的火车。”
   我屏住呼吸踮着脚尖走出家门,关上门的刹那竟有一些激动,如一只被关在牢笼数十载的鸟儿,展翅飞向天空的那一刻。
   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所以我并没有给这次离家出走设定一个目的地。
   我到达车站的时候,烟青色的天空泛起一抹霞光,太阳蠢蠢欲动,一如我准备远行的心情。这时候杨错的信息来了,如我所料,只有四个字:一路平安。
   不要好奇杨错的反应为何如此平淡。他太懂我,知道这时候劝阻根本无济于事,而他更明白这对我们的婚姻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他有足够的自信我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所以,他只能顺从并祝福。
   坐在候车厅,盯着显示着车次和目的地的显示屏,看到成都的时候,我突然有了目标。
   我要去成都。
  
   二
   成都于我而言,是一个心存愧疚的城市。我的初恋男友王晨是成都人,我们谈过一场不温不火的校园恋爱。很多校园恋人踏入社会后,因为身在两地无法遥寄相思,所以分手是必然的下场。或许我和王晨最初就知道这一定律,于是恋爱的时候都没有投入太多情感,一毕业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没有太多的痛苦。我之所以愧疚是因为我们分手前王晨的父亲病危,他希望我能陪他一起回成都,我没有答应。不是我无情,而是我觉得见了他父亲最后一面,会有一种被托付的感觉,那么我和王晨以后的分手,就不能那么果断了。只是现在的愧疚感分明在告诉我,当年的决定确实是无情的。
   我不太相信奇迹和巧合,那只是影视作品中为了迎合观众而虚构出来的情节,所以我自然不会设想在成都能够与王晨久别重逢。
   到达成都的时候,天色已晚,我下榻在了一个叫“避风港”的酒店,酒店不算高档,但很温馨,你应该知道那种感觉,归家的感觉。
   女服务员问我住多久,我想想说:“住多久算多久吧!”
   她疑惑地看着我。
   我翻了翻吧台边一本厚厚的留言本,“放心,我不会在这里自杀的。”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说,或许在她的眼里,我与那些素常的顾客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的回答大概是为了打消她的这种念头。
   她尬尴地笑了笑,递给我身份证和房卡,同时说:“不是这个意思,你误会了。”
   误不误会只有她自己知道,我也不需追究。
   冲了个澡,涤去一路车马劳顿的疲惫后,我去了西蜀第一街的锦里,先喂饱自己再说。
   这个夜晚,我一直不相信的奇迹发生了。
   对,我遇见了王晨,在人潮汹涌的锦里。几乎是同一时刻,相对着行走的我们停下脚步看着对方,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没有看错吧?”王晨向我迈进了一步说。
   我笑了笑,“这个世界果真存在奇迹。”
   “如果是指遇到我,那这可不算奇迹,是我们尘缘未尽罢了。”王晨说。
   王晨去锦里是为了给他怀有身孕的妻子买牛肉焦饼。
   “你可真是个好丈夫。”我说。
   王晨陷入了一刹那的沉默,然后问我:“你呢?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还好。”我答。从前我一直认为“还好”这个词一般是回答者的敷衍之词,但这时我才明白,有一种状态真的只能用“还好”形容。
   王晨之后告诉我,他和妻子在大凉山深处一所学校里任教,已经好几年了。我很惊讶,因为我知道不是本地彝族人,要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大凉山生活,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而在那里执教,分明又需要坚定的信仰。
   我决定随王晨一起去大凉山。
   我回到酒店,女服务员突然对我说,要是我决定长期住下去的话,可以给我优惠,我告诉她我要走了。
   “你要去哪?”她继续问。
   我没回答她,留给她一个沉默的背影。
  
   三
   王晨所在的学校隶属于凉山州布拖县乌科乡,那里的居民基本都是彝族人,是凉山最贫穷的一个地方。我问王晨,为什么他要选择在那里任教,居然还带着妻子。他告诉我他和妻子是在一次走进布拖的爱心援助的活动中认识的,在那呆了一个月,被那里的贫穷和文盲程度震撼了,于是他们留了下来,一待就是好多年。
   成都没有直达车通往布拖县,我们乘坐火车在西昌下了车,然后转乘汽车去布拖。
   我不禁问王晨:“你辗转这么久不会就为了给妻子买牛肉焦饼吧?”
   王晨笑了笑,“也是回家有事要办。”然后又叹了口气说,“这么长时间也苦了她了。”
   步行进山的时候我才明白王晨为什么事先叮嘱我穿轻便防滑的鞋。因为下过雨的原因,我们行进的山路泥泞不堪,即使杵着一根木棍,我也摔倒了两次。这样的路况降低了行进速度,也让我无暇观看周遭的风景。
   那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山连着山,没有什么树木,山体上都是草皮。随着高度的增加,越觉得凉意来袭,我拿出那件披肩披上。王晨说这里的气温常年如此,没有什么季节性,我猜想这大抵就是此山叫凉山的缘由。
   沿途看到一些民舍,都是土墙草顶的屋子,更多是残垣断壁,一派凄凉之景。
   也见到几个衣着破旧邋遢的彝族孩子,坐在潮湿的草地上放牛,那么冷,他们还穿着凉拖鞋。我从背包里拿出几袋饼干递给那些孩子,问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怯怯地接过手,没有言语。
   王晨说这些孩子本都是上学的年纪,因为家里没有条件供他们上学,所以他们不懂汉语。
   历时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王晨所在的学校。五间土墙瓦顶的房子,土墙上有斑驳的红漆字:峨口小学。五间房屋,三间是教室,一间是厨房以及堆放杂物的,另外一间就是王晨的家。
   王晨的妻子是小家碧玉型,五官清秀,齐耳的短发,透出一股清爽干练,只是面色有些暗黄。她见王晨带着我一同回来,并没有露出过多的惊讶,王晨向我介绍:“这是我爱人,方蕾。”
   我笑着点点头。
   “这是蓝天晴,我同学。”王晨看了我一眼,对方蕾说。
   方蕾说:“你好,常听王晨说起你。”
   方蕾说的时候落落大方,倒是我有些尴尬,有点第三者入侵的感觉。
   因为我在的原因,那个晚上他们煮了一些米饭,蒸了一个鸡蛋羹,还有一个土豆酸菜汤。当地的农作物只有土豆和荞麦,以及少量的玉米和燕麦,王晨他们素日的饮食也和当地居民一样,以蒸土豆和荞麦饼为主。我能理解,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即使有钱,将大米运到山上也并非易事。
   我说:“长此以往,会对肚子里的孩子造成影响的。”
   王晨看了看方蕾,叹了一口气道:“过一阵子我送她去成都,让她回家呆着养胎。”
   那个晚上,王晨用几张破旧的课桌给我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床铺,铺了一床薄毯子,并拉了一条布帘。
   辗转在这样的床榻之上,腰酸背痛与寒冷相交织,让夜晚变得更加漫长,透过那扇破旧的窗户,我看见大凉山的夜空上,星星们正用温柔的目光抚摸众生。
  
   四
   上午十点的时候,才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赶到学校。王晨说,因为很多孩子都需要步行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到达学校,所以学校每天都是十点半才开始上课,中午孩子们都是自带干粮,或者干脆不吃,一直到下午三点半放学。
   虽然有三个年级,但是学校一共只有27个学生,除了王晨夫妇,还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校长,就住在峨口村。
   我坐在王晨家的门口看着那些孩子们一个个进入学校,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向你们形容那些孩子的形象,如果你见过那些流浪的乞儿,那么你就想象一下吧。
   有一个女孩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显得很怯生,目光躲闪,步伐很快,进教室前,她又偷偷地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发觉我也在看她的时候,她小跑着进了教室,留下惊慌的背影。
   到了午餐时间,孩子们蹲在操场上围成几个小圈,然后从各自的书包里拿出一两个已经冰凉的土豆,或者是荞麦饼,啃了起来。我看到那个女孩站在操场的一角,并没有吃午餐,而是怔怔地看着天空。
   王晨和方蕾回来,我有很多话想问,很多话想说,但是都卡在了嗓子眼,无从说起,无从问起。
   王晨大概是看出了我的一些心思,问:“被震撼到了吧?”
   我点点头。
   方蕾对王晨说:“我看沙依今天好像又不吃午饭了,要不要把她叫来?”
   “去叫吧,一个孤儿,我想其他的孩子们也是能理解的。”王晨叹了一口气道。
   方蕾把那个叫沙依的孩子叫来以后,我才发现是那个我留意的孩子。
   王晨告诉我,这孩子就住在峨口村,父母因为吸毒感染艾滋,年初的时候都死了,孩子现在借住在伯父家。我不知道沙依能不能听懂汉语,但是王晨在说这些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眼中晶莹的泪光。但是整个吃饭的过程她一句话也没有说,一直低着头,只是离开的时候朝着王晨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寻找到一个有信号的地方给杨错发了一条信息,告诉他我在大凉山,和从前的朋友在一起。我没有告诉他这个朋友是王晨,因为不想让杨错误会。杨错立马给我回了一条信息:注意安全,切记注意安全!!!信息里有三个感叹号,我甚至能感觉到杨错在发这条信息的时候,他的手是颤抖的。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他,他的另外一条信息已经来了:我爱你。这三个字杨错对我说过很多次,而我却一次也没有说过,并非我不爱他,而是我认为,这三个字一生只能说一次,必须在一个最佳的时机,譬如我死的时候,一定会把这三个字当作临终遗言说给杨错听。
   沙依接连两天都没有来学校,王晨说这种情况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很多学生会因为家里忙而临时不来上学。但是我却觉得有些放心不下,初见到这个孩子我的心中就有一股别样的情愫,总觉得我们之间的缘分并非止于几面之缘。
   王晨带着我找到了沙依伯父的家,那三间土墙草顶的屋子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残破不堪,有一头猪一头牛就拴在屋前,粪便掺杂着泥土被牲畜踩踏得让人不敢直视,而那股难闻的味道更是让我一阵作呕。
   王晨说:“其实我早说过,人畜共居会让人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胁,但这里的人们就是不听,不止他们家,很多人家都是。”
   这时我注意到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背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和另外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坐在院子的一角玩游戏,见到我们后,停下动作,只怔怔地看着。
   王晨说这些都是沙依的堂兄妹们。
   我们走进昏暗的屋子,只见四处都堆放着杂物,根本不是一个家的模样。
   “有人吗?”王晨问。
   不一会儿,才从一个角落里走出来一个女人,手中拿着柴火棍,见了我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扔掉木棍,手在衣襟上擦拭了一下,似笑非笑地点了点头。
   王晨又问:“沙依呢?”
   她指了指墙角的一张床。
   我走过去才发现,那脏被褥脏衣服的下面,躺着昏睡的沙依。她的额上有细密的汗珠渗出,头发黏在上面,小脸通红通红的。我撩开她的头发,摸了一下额头,果真,烫得厉害。
   “这孩子在发高烧。”我惊叫。
   王晨叫了沙依两声,她疲倦地睁开眼,又无力地合上。

共 766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的一生都在行走,也都在归途。蓝天晴在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找不到方向,于是她要离家出走。她走了出去,却漫无目的,因为她首先要结束那种令她感到窒息和无趣的生活状态。她在成都遇见了她的初恋男友王晨,便随他去了大凉山,她被大凉山深处的贫穷落后所震惊,在收养了孤儿沙依后,她终于踏上归程。对于蓝天晴来讲,平庸的生活令她苦闷,她试图寻找新的方向。她来到大凉山,是在为自己的心寻找归途。蓝天晴的痛苦,实际上是一种信仰的茫然,蓝天晴的出走,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探索。她知性、善良,极富同情心,失去生育能力的她,收养沙依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她与丈夫杨错领着沙依回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便有了新的归属感,身归心归,心灵得到了一种安宁。蓝天晴夫妇的归来,使孤儿沙依也有了家的归宿。而对于小沙依来说,这也是崭新的归程在开启,十年间,她读书,上大学,回到大凉山做志愿者,最后仍然选择了故乡大凉山。从沙依被收养的那一刻起,她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是为回归在做准备和铺垫。对于蓝天晴的初恋男友王晨夫妇,深深地扎根在极度贫困的大凉山,安之若素,又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回归。来即是归,归即是来,就好比孤儿沙依,被收养是来,却也是归,回到故乡是归,但也是来,归来本是孪生子,但凭我心。小说对于大凉山的自然风貌和贫穷的状态描绘得动感逼真,颇具特色,对小说的主题起到了极好的衬托作用,体现了作者成熟的文学功底。小说从小我的归途走向大我的回归,使得小说的格调一下子变得高贵起来,一切都顺其自然和顺理成章。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鸿渐于陵】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29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5-01-27 19:32:21
  怜幽的小说越来越精致了,篇幅不长,却蕴含极多。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2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5-01-28 08:14:04
  情节曲折起伏,小说充满正能量,环境描写比较有个性,语言愈发精进老成了。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3 楼        文友:晓文        2015-01-28 10:13:38
  救不了所有的鱼,至少可以救得一条。小说温情而有感染力,欣赏!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4 楼        文友:风逝        2015-01-28 10:28:06
  怜幽的文总会带给人震撼。
   且不说文中的故事,单单是怜幽自己制造的许多句子就让人在阅读时绮丽了心境,启迪了思维。
   如:因为我不想做一列沿着固定轨道前行的火车。——而我们多少人是这样一生啊?
   如: 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异曲同工却带有作者的味道。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5 楼        文友:风逝        2015-01-28 10:45:08
  一场归,意蕴深厚。“我”从空虚、百无聊赖,到人生充实,是一种意义的归;“我”与杨错的收养,让沙依有了家的归属;杨错的宽厚善良,使爱着他的妻子更温暖地回归家庭;王晨夫妇坚守艰苦的地方,是一种意义的皈依;沙依做志愿者并准备毕业回到曾经生养她的那个偏僻荒凉的地方,又是另一种意义的回归……可以说,怜幽的“归”意境高远,弘扬了一种高贵感人的精神之“归”。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6 楼        文友:风逝        2015-01-28 10:47:52
  嘿嘿,开始读的时候,“我”的离家辞职,以为又是一种小资情调的蔓延,读到文中,才发现,原来是为后文看到大凉山的贫困落后引发“我”的善良之举做了有力铺垫,以此进一步引出文中不同人物各自不同的“归”。
   怜幽的小脑瓜啊,充满了妙思奇想,真真令人艳羡!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7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1-28 16:58:59
  6楼的意思说到我心里面了!此外,文字细腻流美,不忍释卷。依沙的归来与归去,起到画龙点睛之妙,让文章意境突起振奋、高昂的格调。
8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5-01-28 19:05:21
  怜幽灵感勃发,滚滚而至,令人叹服。
   我写着写着常常会有断流现象,而怜幽不,她的脑袋瓜儿是一泉井,天光云影,清风白云。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9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1-28 22:20:36
  怜幽的小说就这样,很厚重,很朴实,实打实的正能量。
   没有唯美而失去厚重,没有厚重而忽视语言优美。
   那些恰当的环境描写,不多不少,正好巧妙地渲染着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境。
   所以,怜幽的小说我喜欢。
10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1-29 07:28:5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