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追心

编辑推荐 追心 ——读《追风筝的人》


作者:凤罗幽人 布衣,11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1发表时间:2015-02-02 20:40:42
摘要:追着风筝守着心

一只风筝,三代人追着,期间浓缩家国变迁爱恨情仇,作者写了他的乡土,以细腻笔触、别样角度,打动了人们。这世上,善良与丑恶永恒为伴,在黑暗的映衬下,方可寻见最深沉的光明。
   哈桑的一生中,阿米尔少爷是他的太阳,哈桑本人如太阳花,无条件地配合太阳的光芒,可他这朵太阳花有自己火热的内心和坚定的信仰,他眼中的生活是昂扬向上充满希望的,尽管善良的哈桑遭遇了人生莫大的耻辱与背叛,性情温顺的哈桑试着把生活拉回到原点,可是对于背叛他的阿米尔是来说,他们的友谊已经出现了无法修补的裂痕,毕竟,背叛是硬伤,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哈桑一如既往的关心让他无所适从。哈桑尽管衰颓过,但由于对阿米尔的忠心还有阿里的依靠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想要越过重重阻碍去拥抱阿米尔,而这些更加重了阿米尔的负疚心理,两人逐渐,相离。
   喀布尔,埋藏了过往,阿米尔的爸爸与阿里,阿米尔与哈桑,前者均背叛过后者,亦都在找寻弥补的方式。阿米尔与哈桑,这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命运纠缠在一起,不可分离,成为彼此生命中抹不去的存在。在塔利班的暴徒们控制喀布尔的时候,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被曾给他父亲带来屈辱的阿瑟夫欺凌,重叠的痛苦,惊人的相似,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好人哈桑一生释放着正能量,他的外在不完美,天生兔唇,生母弃他而去,他到死都不知道他所敬爱的且对他恩重如山的老爷是生父,还好他未知晓,可以理所当然地与阿里团聚,在地下永眠。读完整本书,我有一个疑问,既哈桑为何不反抗,与那暴力、背叛反抗,与落在他身上的命运相争?后来解读到,哈桑有哈桑的方式,与败类阿瑟夫对峙时,他用了石块,以单人之力抵抗阿瑟夫极其两个帮凶,他所有的反抗与忍受欺侮,都源自对阿米尔的一句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被阿米尔冤枉偷取手表时,他选择默默忍受莫须有的罪名,因为阿米尔讨厌他要走,甚至不惜用嫁祸这种卑劣的手段,哈桑的心再度受伤,选择离去,息事宁人,以换取他的老爷和少爷的平静生活,不必为他争吵不休;多年后,哈桑以成家立业,面对年迈的拉辛汗提出的要求,他答应了尽心尽力照顾老爷与少爷的家,一如往昔,动荡的国度总是包含着难以消除的忧伤,那所大房子惹来塔利班暴徒的觊觎,哈桑做了最后的努力——献出了生命,与之而来的还有哈桑是儿子——索拉博的生活悲剧。
   阿米尔这个人比较复杂,他是善良的,但也软弱自私,他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担子,一背就是26年,拉辛汗的话: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就这样,已在美国过上安逸生活的阿米尔踏上了救赎之路,为自己曾经犯的错解缚,以诚实勇敢的阿米尔去面对它。一直以来他身上所缺失的勇气在重归喀布尔的过程中得到补足,待他直面人生中的污点,甚至愿意把它倾诉给他深爱的妻子时,一个纯真的阿米尔诞生了,若他的父亲在,定会为他骄傲。在阿米尔心中哈桑拥有父亲最可贵的财富,既高贵的品质,故土之行中,他在重新继承。从豺狼阿瑟夫手上救下哈桑的儿子,阿米尔受尽身体上的折磨,他经受了毒打,可他把那苦痛的经过当做是心灵的洗礼,寻得了宽恕与安宁,一份他26年前就该尽的责,终于做到了。
   索拉博,《沙纳玛中的英雄》,哈桑最喜欢的部分,他为儿子取名为索拉博包含了莫大的欺望。索拉博在遭遇丧亲被凌辱的经历后,内心封闭,以警惕失望的目光打量世界,不再相信人,即使阿米尔是他的救命恩人。他惧怕孤儿院,他曾在那里收获来日的痛苦。这世间仿佛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了,他试图结束生命,没有成功,阿米尔与索拉雅静心照料他,即便如此,让他放下芥蒂还是很困难。阿米尔把风筝作为与索拉博交流的媒介,索拉博的心开始破冰,“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飞起中晃动着。”索拉博脸上的一抹微笑,转瞬即逝,已经是一个温暖的开始,在那一年春季。
   胡塞尼写了阿富汗,他的祖国,而今的故乡,乡愁仿佛是嚼不完的话题,他倾注了饱满的爱在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那个国度不单是充斥着杀戮与战争,它有它的温情,人们读得懂那份深扎进心里的温情。世界和平的大潮下仍旧存在着不安定的因子,需要更大的力量给予那些饱尝苦难的人以慰藉,可是物质的,也可是精神的。
   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守住这个奇迹是人类需要长期探讨的话题。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其存在的环境影响着他存在的方式,相同的大环境里存在着哈桑与阿瑟夫这种在灵魂上有高下的个体。我看见阿富汗的温柔,这是最强烈的感受。所谓煽情、催泪,个人认为不应流于表面,用平实的话语、真实的情感打动人就是不错的成功。历史总是抛给人一些棘手的问题,可话说回来,人类创造了历史,许多问题本就是自找的,受别的因素的影响,某些问题变成了难症,只要不是绝症就还有得救。一支笔造就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深藏于心底。
  

共 19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追风筝的人》讲述的内容是家庭和友谊,背叛与救赎。当救赎的意义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其意义便更有了广阔的内涵。本文作者阅读描写家国变迁爱恨情仇这样一篇作品之后,将深刻的读后感付诸文字,娓娓述谈中体现作者敏锐的领悟和深层次的思想。语言流畅,层次清晰,感悟深刻。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佳作赏析。 【编辑 云水之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凤罗幽人        2015-02-04 17:16:23
  很多时候呢,大家读书不太喜欢先去看前面的推介,我也是,怕影响思绪。我们与一些书在人海里交错,真实感受,我在几年前,某人送我一本书,叫做《何以笙箫默》,我当时高一,毛孩一个,但因为喜欢作者的名字才翻了翻原本打算丢掉的书,不是因为书本身,而是那人那时机,搅乱了一江春水。现在那本书拍成了电视剧,反响很不错,我还是没有什么勇气再去翻再去看,把一些东西埋在回忆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