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一块长城砖的深处(散文)

编辑推荐 【梧桐】一块长城砖的深处(散文)


作者:夏歌 布衣,10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80发表时间:2015-02-12 15:29:49

在长城,我曾仔细地研究过那些青砖。我不是研究它的长和宽以及烧制,也不是研究两千多年时光从上面打磨过去的残损,我研究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陷入长久沉思的深处。
   时间是一条悲壮的河流。
   放眼望去,在千山万壑之中,一条在古代为抵御部落侵袭,而修筑的万里长城随山势起伏,寒风中它呈现出一种浩大的流动感。深秋的北方天气阴沉沉的,初次登上长城使我一下子苍老了五千岁,在一处烽火台上,我用手仔细的抚摸一块块砌入墙体的长城砖,它粗糙、厚重,被岁月风化的砖面有的棱起,有的凹下去,仿佛一张苍老的脸,时间在上面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就仿佛在我们脸上留下的一样。我所站立之处,脚下的每块砖都像是一部书里的符号或象形文字,人们管这部书叫做历史,它记录着先人们的智慧和灵魂,在长城上历史不仅可以读出来,还可以触摸出来。当我把迷惑、茫然、好奇的目光,投向那层层叠压排列着的墙砖时,除了磨痕它好像没有什么,而它的悲怆和沧桑却注定了我灵魂的沉重。
   曾经的烽火让历史受惊,曾经的战火让历史受伤。而如今的烽火台早已没有了烽火,也没有了狼烟,只有一段堆积已久的岁月。沿着陡峭、光滑的台阶,我一直向前走,浑然间我恍若走进时间的深处,长城的深处,我看到千百年以前,人们和生畜用他们的手和脚,把生命拌进泥土,用血肉之躯垒砌墙体,筑立出一座坚不可摧、抗击外侵的万里长城。泥土,那铺在祖祖辈辈脚下让人踩踏的泥土,最普通不过的泥土啊,当它将时光将汗水将生命归于其中时,是如此触目惊心,它有着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在我的脚下,每块长城砖都承载着历史的灾难,这一层层、一块块在瞬间把无辜的生命压缩成的砖头令宇宙动容,令万物心痛,这些悲壮的灵魂呵!如果今天走在长城上面的我们灵魂矮小,且惯于匍匐在物质的尘埃里,那我们就注定追不上他们,甚至,我们根本就找不到先人们的灵魂。
   烽燧是一种高举,长城则是一道穿越时空的绵延。在史称“天下九塞之一”的八达岭长城上,也是明长城中修葺最完整的一段。我把头伸出窗外,我想一千年以前,阳光和月亮就是从这里照进关楼,照着那时候的人。而现在十一月的北京天气阴沉、寒冷,正赶上今年的第一场小雨加雪。雨花和雪花纷纷扬扬,雪片小而单薄,落下即融化了,地面湿漉漉地打着滑。我没有能够向着一处山顶的最高峰攀登,远远地看到那里插着一面红旗,风中鲜艳着。返回的路上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每迈出一步,我都怕会踩在先人的身上,这样一脚踩下去,说不定就会溅起孟姜女的眼泪,落在裤管上衣襟上,浸入我们的骨和血液,成为我们的一部分。阵阵寒风吹着像时光驰过,偶尔想把过去掀开来给我们看上一眼,仿佛那过往的历史又在地面行走起来。
   时光带走了一切,一座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如今正以其宏伟壮观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而上面的每一块墙砖都是在这座城墙上活过的生命,所有经过它的声响和脚步都存留在了长城砖的深处,阳光照过,雨雪袭过,老去的长城就像滤去生命之后,剩下来的骨骼,不再有生长,只剩下记忆,关于骨头的记忆。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长城,我会想到雄伟、壮观之类。但此时此刻,我想我们这个被唐诗宋词的圣水沃灌着的民族,在潜意识里可能宁愿不想要这座被世界称之为“七大奇迹”的万里长城。我们宁愿还给炎黄后代五千年和平、富足、殷实的日子,我们渴望在纯粹的瞬间逗留,渴望在沃沃的原野上呼吸,渴望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都能回到它刚出窑口时的样子,不被汗水、血渍浸染。让战争远去,让华夏子孙代代相传安宁、幸福,让风调雨顺成为沉在心底的绝佳风景,让长城内外田野飘着谷香,河床流着绸缎,人类永永远远都是赤子般地充满自然之子的天真、纯洁,在蓝天白云下追逐嬉戏,脸上带着孩童般的笑容。
   这一刻,人类就返璞归真了……
   返回到长城脚下时,雪下得更大了。苍茫之中再回首望那群山之中绵延起伏、气势宏伟的长城,忽然就想起电视剧《霍元甲》里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是啊,不倒,不一定指一堵墙。不倒,它指向威仪正气。不倒,它指向一种精神。不倒,它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
  
   2012年11月7日星期三

共 16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长城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的关于长城的典故。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长城修建的帷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长城其实早就成我们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作者正是基于这一点写下这篇作品。笔法厚重,思想深邃,立意深刻,是非常好的一篇随笔。【编辑:江南铁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2-12 15:38:53
  极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2 楼        文友:那拉格格        2015-02-12 17:08:51
  这篇文章很有深度,霍元甲的歌词里面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其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3 楼        文友:马上立刻        2015-02-12 21:29:40
  每块长城砖上都刻着一段历史。
怕忘了,马上立刻记下来。 马上源于马年马上体。 立刻的汉语拼音与英语的喜欢形状一样,like。 马上+like=马上立刻。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