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我的微视界(随笔两则)

精品 【雀巢】我的微视界(随笔两则)


作者:云南半夏 秀才,1284.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2发表时间:2015-02-15 11:02:24
摘要:任何生命,死去的只是这一代这一拨这一个生命的个体,在另一个意义上我们永远可以说生命是不朽的,它一脉相承,生生不已。生命不朽。

【雀巢】我的微视界(随笔两则) 【别离,在一场集体舞之后】
  
   起先,在我刚进入林子,专注于一朵野花的观察时,它,一只浑身漆黑的毛蚋有如受到什么东西的追索,慌慌张张地进入我的视线。
   瞧它那样仿佛身后有无数天敌要夺它的命,而它纵有一副漂亮的翼翅,却不愿起飞而是无头无脑无主张地东奔西钻,往草窠里往枯枝下奔往泥石的空隙里挤,那神色就是逃命般仓惶。
   我的镜头转而追寻着它,直到我看见它卧爬不动,我用一根细枝轻轻地拨弄了它一下,它挣扎着支撑起身体,它试图张开翅膀,但它的翅只张开一边,另一边却打不开,旋即它歪倒在地,再也不动,我仍试探着用纤草拨弄它,没有反应,它死了。
   镜头连拍了它死前的影像。
   我离开了,这是一只雌黑毛蚋。七月间,我曾在这山里的一座寺庙的红墙上拍到一只漂亮的红胸毛蚋,那时我刚开始亲近虫儿,我还不知道它们是跟蝇、蚊、虻一类是远亲的毛蚋。我只习惯地叫它背锅虫,因为它的胸背板高高地隆起,我们小时候的叫法。
   死去的是一只雌性黑毛蚋。它是完成了产卵任务后,终老而死了吧?像我曾拍到的那些濒死的蛾类一样?它先前不知所措的亡命行为,是自感大限已到的一种回光返照么?死得一点不从容。
   继续往林子深处去,往密林里阳光照射进来的地方去。是个大晴天,虫儿们这时候会寻着阳光出来活动,阴森的地方虫儿们似乎不爱在,我的眼力也看不见它们。
   秋深了,我再不多跑一下野外,我能见到的虫儿就越来越少了。今天,林子里除了几只鸟叫,再偶尔稀落地起几声蛐蛐的低吟,高处的蝉已销声匿迹。除此只有林径上爬山人的喘息、话音和人的脚步声。
   前面一处很亮堂的地方是个三岔口,那儿林稀,阳光倾泻下来。我紧走几步,那一带的草木上我拍到过多种虫子。那是我拍虫的大本营。
   忽忽地,什么东西向我扑来。一点黑影扑到我下巴颏唇边的位置上,差点被我的呼吸吸进嘴巴里,我立马用手扇赶,一看我的衣襟上已粘着两只黑色虫虫。
   那块阳光直射的林中空地上空,漫天飞舞着一种虫虫——黑毛蚋!
   浑身漆黑的它们,动作并不敏捷,飞翔是迟缓地,光线照到它们的翼翅时它们就会有点彩色的银亮反光,否则它们就是一小团翼翅扇动的模糊灰影。它们没头没脑地撞向路过的人,扑到周围的枝叶上,有些直接越飞越低下坠到地上,落在地上的它们动作缓滞地爬一爬,然后如先前我见到的那只雌毛蚋身子一歪,死掉。
   我想拍下毛蚋群飞的样子,却在亮堂的山林背景下什么也看不见。我遂把镜头对着濒死挣扎的它们。
   那些张开了翅膀挂在草叶上扑腾的飞不起来的毛蚋是大限将至了,它们很快将会气力耗尽,坠地而亡。那些合并着翅膀停歇或飞着的是在燃烧生命最后的一点能量。两个爬山的路人注意到了地上众多的死虫或还在蠕动挣扎着的黑虫虫,其中一人疑惑地问另一个人:咋个了,这些虫虫一起求死?
   张网捕食的蜘蛛真是乐活极了,那些黑毛蚋一只一只从空中掉落到它的网上。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它一再捡到,简直就是那个守株待兔的宋朝农夫了。蜘蛛这些天只管收获,不问耕耘。
   我一直没有查到毛蚋的相关生活习性。我自思忖,毛蚋是一种群居性的昆虫,它们春天来到世间,经过这一生一世,完成了种群的繁衍后,此时,它们相约着来到这里,在阳光下作最后的飞舞,然后共赴一场永世的别离……
   明年春天,我们还会见到毛蚋么?
   当然,它们的孩子也会长出翅膀。到时我们见到的仍然是浑身漆黑的黑毛蚋、红胸毛蚋。跟今天看见的一模一样。
   后来,我以人的思维虚拟了两个问题,并自问自答:人可以集体别离,一起赴死么?不会,当然也不该。
   为什么呢?
   人是高等动物,每一个人的社会属性不同,每人兼具的责任不同,每个人都要努力地负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然后方可撒手人寰。世间绝不会有一只毛蚋它老了,还扎挣着非要活到明年开春,看见它的后代长成。这是虫性与人性的不同。
   嘿,我的回答可是太有人脑的惯性思维了?这真是人类的高级智慧?
   察观虫生,换个角度看人自己。
   任何生命,死去的只是这一代这一拨这一个生命的个体,在另一个意义上我们永远可以说生命是不朽的,它一脉相承,生生不已。
   生命不朽。
  
   【一只妖异的蛾子】
  
   我说过我很会跟草木玩,我也会跟虫虫玩。那天独自去袁晓岑艺术园看了林善文先生策划的“纸面景观”画展出来,我跟园里的几棵树玩了一歇,然后原路折返回家。
   在一长排蓝色建筑挡板处,我被粉色细碎的一丛小月见草迷住,又躬下腰去拍粉与蓝的交相辉映,这个审美发现去年在博客上已展示过,今年再看见还是禁不住又蹲下身去拍。于是顺便跟小雀麦、小野菊、小艾叶们的小姿色玩上了。等拍够直起身子欲离开时,忽然看见这蓝色的鲜亮处高挂着一片枯叶。
   怪,这滑溜的挡板上挂得住一片枯叶?因为一直跟小草们玩,我的眼睛是调成微距微观状态的,我凑近定睛一看。又一次大的心惊!
   它不是枯叶,它是我见过的最完美最独特最神奇的一只超级拟态枯叶蛾!
   我眼睛视觉看见的枯叶那干枯翻卷状竟然是这只蛾子平铺的鳞翅形成的幻觉,它的色彩浓淡深浅,妖异地构成了一个逼真的拟态。
   我几乎像个疯子一样拿着手机便对着它正面、前后、上下、左右地狂拍它!
   上午十一点来钟光景,旅游度假区这一时段没路人经过,只有车不断地开过。有个小朋友在车上注意到了我的奇怪,好奇地说:妈妈,你看,那个阿姨在拍塑料板板玩!我听见了那声音,但我都不及回头看那发出声音的孩子一眼。
   世界浑然不觉,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我现在是这样在唱。
   学了几年生物,讲到生物拟态,也只有图上的枯叶蝶、竹节虫两张图。在自然界里我是第一次碰见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奇。
   拟态是遗传演化树上处于低端位置的一些动物(比如变色蜥蜴)、昆虫等弱小生物适应生存环境,隐匿自身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一种本能。但我在想,在亿万年的遗传基因突变里,一种特定物种的DNA基因片段要完成怎样的演化才最终达成这样完美的对自然界的模拟?
   就拿这只枯叶蛾来说,它身上的色彩浓淡,它那形成“翻卷”质感的过度色带为何就偏偏那么精准而若增一分多余减一分又不似的呢?
   自然,为何就自白然地如是美妙了?
   不解,我唯有惊叹,这大自然的造化啊!
   曾到过世界著名的澄江帽天山生命大爆炸的化石产地参观科考,或也只能用几亿年的岁月的自然筛选,让它幸存而逼近真切的生存环境,留它一直在地球上存活,也或是只能拿生命种群亿万年前的集体“爆炸性”突变来解密地球上种种生命的传奇了。
   盯着这只妖蛾子看,我疑惑它猜测它,它这拟态是要拟它的生态环境的,它为何不在同色系的树干上或者枯索的叶丛里呆着,偏偏这么大胆而突兀地停在这片鲜亮的蓝色背景里?
   它太自信自己模拟一枚枯叶的本领了;它太过寂寞,孤独了一生,选定这里完成它今生最漂亮的蜕变?
   在我对着它拍来拍去的十多分钟里,它文丝不动。它一定有某种生命的执念吧?下周末回滇池边家时,我会再往那条道走走,我想看一看,它是否还在那里……
   我预感它还会在着,在原处。

共 29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跟着作者的镜头,随着他的美文和介绍,和他一起扑进大自然,去探究、关心大自然中的昆虫的奥妙,觉得自己和作者一样,不仅多了一份童心,满足了好奇心,还多了一份爱心。从追拍一只黑毛蚋,从它的出现,受伤,到它们集体赴死的悲壮情景,到一只“最完美最独特最神奇的超级拟态枯叶蛾,”让我们了解了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毛蚋是一种群居性的昆虫,它们春天来到世间,经过这一生一世,完成了种群的繁衍后,相约着在阳光下作最后的飞舞,然后共赴一场永世的别离;“那干枯翻卷状竟然是这只蛾子平铺的鳞翅形成的幻觉,它的色彩浓淡深浅,妖异地构成了一个逼真的拟态。”生命是不朽的,生生不息,我们应该敬畏生命。大自然是那样的神奇,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欣赏了优美的文章,也呼唤人们爱护大自然,关心小动物,敬佩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推荐阅读。编辑:柴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216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柴英        2015-02-15 11:06:49
  真美,敬佩作者的爱心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探寻,即给了人们科普知识,又唤起了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爱心。我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喜爱生命的啊,因此,引起了我的共鸣。文笔优美,语言生动。
2 楼        文友: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        2015-02-16 13:34:34
  一言一语,一字一文章,静默中品生动;一山一水,一花一世界,平淡里看精彩。
   江山文学是一个着力打造精品文学的大型文学网站,坚持正文学,努力提高发文质量。
   江山文学,文,不贵多,贵精。
   “贵”在读人,读心,读情,读人生;“重”在心动,心懂,心诚,心共鸣。
   “精”在文章,或有温度,或有境界,或有思想,或有深度。
   在这里,有真情实感,有人性的探索,生命的叩问,
   您可以看到人间万象,刹那浮生,也可以感受智慧的呢喃,灵魂丰盈。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美丽流连,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倾心,以文取暖。
   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愿善待文字,不亵渎文字。
   我们知道,您的某篇文,等着我们去拜读、去喜欢。
   我们更知道,您的某篇好文章,像一杯精心炮制的花茶,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去评。
   认真品读您挥就的倾情之作,恭喜您,您此文被“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评定为精品!特推荐给更多读者共赏!
   感谢您支持江山文学,江山有您更辉煌,期待您更多精彩!祝您在江山文学写文愉快!
3 楼        文友:浪子冰凌        2015-05-29 15:54:21
   感谢赐稿,您的这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微信公众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quezhichaorongshuxia”,之后可在“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
在文字世界里,在自由与孤独之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