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谁是未来企业的“香饽饽”(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谁是未来企业的“香饽饽”(随笔) ————当前高级技工短缺现象扫描


作者:浩瀚 秀才,1036.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5发表时间:2015-02-19 09:21:02
摘要:最近,在与子女们谈起企业工人的现状时,他们对在生产一线的工人的待遇却是愤愤不平,于是,我不由得想到:这个社会如果不真正解决创造财富者不拥有财富这个分配问题,企业技工短缺的现象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这是竞争时代又一个不争的事实:广东沿海、上海以及内地许多国有或私营企业,求“技”若渴。高级技工的缺少,使他们不惜诺以重金聘请。一些企业已面临着“高、精、尖”产品能一蹴而就完成发明到设计的全过程,却遭遇到不能轻而易举将其制造成产品的尴尬。一些企业盼来了订单却不敢接单;有的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和加工中心的设施设备比国际著名公司还要先进,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无法和人家的产品“一比高下”。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尤其是高级技工、技师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提升为“世界制造大国”的瓶颈。为此,有专家和人大代表曾大声疾呼:明天的“中国制造”,将由谁来制造?谁将是未来企业的“香饽饽”?
   “谁现在还想当工人?”
   老技师杨铁(化名)面对记者的采访一脸无奈。他曾经是名噪一时的技工导师,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干车工这一行却已有34年的光辉历史,拜在他膝下学艺的徒弟已有百几十号人,许多人并被他培养成了高级技工或技师,但现在还仍留在生产一线的却凤毛麟角。他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工人的社会地位低,待遇也实在太低太低,根本无法与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相比,干活最重的是他们,工资待遇最低的是他们,甚至下岗、息工、裁员‘优先考虑’的也是他们。过去,我们是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长大的,如今讲得不好听,技术工人似乎成了企业的奴隶,谁还愿意去学技术,当工人?一个初入厂的工人,要经过一二十年的磨砺才能成为高级技工,有的甚至要付出一辈子的艰辛才能达到这个水准,但工资待遇、社会待遇却增长缓慢,几百元工资甚至还朝不保夕,哪个不望‘工’心冷,望‘技’却步呢?”
   在采访中有杨技师这种情绪的人并非个例,许多身在一线的技术工人“人在曹营心在汉”,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现象在国有大型企业还较为普遍。
   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年技工对记者说:“如今企业的头们,眼睛只往上看,跟社会上犯的是同一种病,只看文凭,不重实际。宁肯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高薪去聘请技术专家,却不愿花几百上千元钱去培训一名技术工人,做不出产品就责怪工人水平低,报废了产品,‘看牛伢子要赔牛’,领导决策失误却不要追究责任,蒙冤受屈的总是咱工人阶级!”说着,他讲了一位青年技工“勇于跳槽”的经历。
   阿东和他同是技校毕业的,阿东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相对比较“恶劣”,但阿东好学上进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优点。阿东技校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了某军工企业,英雄似乎一下就有了用武之地,阿东不负众望地刻苦工作着,领导和同事都说这个孩子忠厚、勤奋,但却没有一位姑娘看上他这位个头矮小的“技术能手”,阿东只好与一位农村姑娘结成了连理。养家糊口的重担无疑沉重地压在阿东一个人身上。好样的阿东誓死要出人头地,几次车工技能比武都力克群雄,一枝独秀。从耀眼的光环中,他似乎发现了什么,于是一边继续努力钻研技术,一边打探自己该“花落谁家”。2001年全省的青工技能大比武,他再次登上状元的宝座。他开价月薪4000元被广东某企业聘请,到广东后,阿东才发现,自己开价还是低的,与他本事不相上下的技工,月薪竟有6000至8000元。好在那里的老板能“按质论价”,没多久就给阿东加了薪,并派他出外学习更多更精的技艺。阿东说:“这样,我才找到咱工人真正的价值!”
   企业急需实用复合型技术工人
   我市某国有大型企业好不容易才接到制造城市轻轨车的订单,但差点在电焊工这个关键工种上卡了壳,该企业因生产原因,曾短时期内电焊工无事干,为其输送电焊工的技校也暂停了这一专业。轻轨车一古脑儿要上马,电焊工便“奇货可居”,不得不对外“招兵买马”,广揽贤才,报名的人虽然相当踊跃,但真正是通过技工学校正规培训的却没有几个,只好走“边上岗,边培训”的老路,才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到了节骨眼上,还不得不请回业已退休或退养的老技工来独挡一面,让他们“献余热”硬撑着。
   在高科技时代,企业急需大批实用复合型技术工人。否则,将寸步难行。而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据调查,目前国内大企业中,一线操作工人有70%以上来自技术学校(如海尔、长虹、宝钢等),一些在中国投资的国际知名大企业更是看中了“物美价廉”的技校生,腾空了85%以上的岗位让技校生对号入座。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张亚平校长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该校毕业生的安置情况时,特别提到现在有的大本、大专、中专毕业生拿着文凭找不到工作,折转又来上技校,掌握到真正的实践本领后,就业问题竟一路顺风。
   李建华是某大学的毕业生,所学的专业和学校的“牌子”都不错,但毕业后却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苦恼。权衡再三,他决定走“回头路、开倒车”,经人介绍来到市一技校重新学习。毕业后,立即被分配到金迪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并很快成了企业生产骨干。去年,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还就此事进行了专题采访。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而在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只有5%。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技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只占15%。这种反差引来的结果是:目前我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
   市场经济说穿了就是能用价值衡量的经济,难怪广东深圳、上海浦东、江浙沿海一带不求“技”如渴?目前我国这些经济最发达地区,巧用“借鸡生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市一技校、湘机技校等单位作为他们长期的技工培训基地,就可见一斑。因为这里向他们输送了成千上万的技术实用型人才。
   广东东莞万联电器厂(港资企业)的老总们不会忘记湘潭机电技术学院毕业生和重庆某名牌大学毕业学生之间的“龙虎斗”。该企业的产品畅销欧美市场,急需招聘一批技能复合型人才。两所学校同时输送了8名学生应试,几个回合下来,技校生竟战胜了大学生。无独有偶,该校94届毕业生李敏等一行11人,前往深圳某台资企业应聘,几年的锤炼,11人都成了该企业课长以上技术骨干,李敏也因一专多能晋升为该企业制造科的科长,月薪达6000元以上,还奖励了一套住宅。
   家住岳塘区昭山乡幸福村的罗捷胜小伙子报考了市高级技术学院才真正走上他人生的幸福之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小罗家境贫寒,从小父亲早逝,孤儿寡母,仅靠母亲养几头猪,种一点菜过日子,生活过得十分窘迫,技校的老师到他家招生时,心里都不太好受。见小罗求学心切,一位亲戚解囊相助,成全了他。临行时,小罗抱着母亲痛哭流涕:“我一定争气,读出个人模人样来!”几年后,罗捷胜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广州一家通讯器材公司录用,并破格让这位技校生挑起了技术大梁,聘他为维修工程师。
   我市技工培训面临诸多困难
   毋容讳言,我市的各类技工学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曾有过历史的辉煌,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难免有点“今不如昔”的感觉。在面对市场“找米下锅”的日子里,我市职业技术培训初步形成了以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覆盖城乡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全市共有技工学校11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亦称技术院校2所(全省仅只11所,我市位居14个地市之首。与我市大中型企业多有密切关系)。仅“九五”期间,就为我市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2.1万名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技术工人。我市湘钢、湘机、江麓、江南、金迪等企业的一线生产技术工人,85%均毕业于技工学校。其中不乏有全国优秀技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家模,全国奥林匹克青工技能大赛湖南省车工冠军董日中,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刘建新,车工状元方映东等佼佼者。
   但,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目前这些为“中国制造”而制造“香饽饽”(技术工人)的地方,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
   一、观念陈旧,“重仕途,轻工匠”
   现在许多部门、许多单位一味在用人上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甚至出现“非大学生不要,非研究生不取”的录用标准,助长了社会上“重文凭、轻技能,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许多家长、学生甚至不顾家庭或个人条件,一门心思“考大学、进高校”,使技工学校和在职工人的技术培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有的职业学校门庭冷落,来者寥寥。加上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有的技校学生虽然勉强读完了技校,参加工作时也不想到生产一线当技术工人,而随时准备跳槽或托亲找友搞后勤服务或管理。尽管现时技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也有不少人还在想混张文凭去待业,去挤那“人满为患”的独木桥。
   二、培训经费,捉襟见肘
   我市政府办的两所技校:市第二技校在前几年经省专家评估定为省部重点技校;市第一技校继评估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后又于去年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亦称职业技术学校)。他们均是我市企事业单位培养高、中级技术工人的摇篮,每年新招学生在800人以上,在校学生达3000人之多,均超过原定规模。但,财政拨款仍按前十年规模拨付,仅保证教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更谈不上学校条件的改善与发展。企业所办的几所技校也呈萎缩趋势,个别企业领导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不愿对技校作发展性战略投入,甚至将技校“断奶”,推向市场。个别技校随着企业的破产,也将关门。有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长此以往,湘潭的企业恐怕只有坐在办公室里的干部,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真正的生产技术工人了!
   另外,我市的技工学校因开办时间早,许多用于实习的设备也都已老化而面临淘汰,根本不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技术要求。加之近年来,政府对技校投入少,大部分校舍无力维修,适应市场新开设的工种(专业)实习(实验)条件无法完善,严重阻碍了技校的长足发展。在采访中记者来到了市一技校唯一的一台教学用数控车床旁,真为他们能用这台唯一的自筹资金添置的设备,培养学生,使他们获得全省职工技能竞赛数控专业团体总分第二名,而感到由衷的钦佩。
   三、招生难,后备人才难以为继
   与八十年代初期技工学校门庭若市相比,如今的技校招生则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滋味,尤其是各大专院校普遍扩招,高、初中学生进入大、中专的机率增大,技校招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加上有的普教学校不将学生考入技校纳入升学率,无疑使在校学生从心理上就瞧不起技校,个别基层教育部门竟下令禁止技校到其管辖的地域招生;某些中学甚至提出给上百元一个的人头费,才允许技工学校进门宣传招生,不然,“校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为了“找米下锅”,现在我市的大部分技校将招生目光转向了农村,大多采取亲朋戚友介绍,往届学生现身说法等原始的招生手段扩大生源。为招收一名学生,真还得“晒黑脸皮,跑脱脚皮,磨破嘴皮,甚至饿坏肚皮”。技校培训收费又较低廉,平均800至1200元一期,比不上普教高中班的收费,但投入的教育成本、实习实验成本却要高得多,仅只能维持低成本、低利润经营。有的优势项目为打开局面,还是负效益经营。技校招生无法招收高价生,但又要满足求知学生对毕业文凭的渴求,有的技校只好调头与高校、电大、职大合作办学办班,走“双证”教育的路子,即毕业生在获得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又可获得大、中专文凭。这样,才多多少少吸引到了一些生源。
   改变现状,路在何方?
   “十五”期间,国家提出要使职工队伍中的高级技能人才从目前的5%提高到20%,但在目前这种多数人不想当工人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工人大军?实际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开始对忽视技术工人的行为进行矫正。技术工人、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将成为未来企业的“香饽饽”。在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城市,高级技工和硕士、博士一样大受欢迎,在深圳,大学生失业率逐年上升,而中高级技工失业率基本为零。许多有识之士已明显地感觉到,我们可以引进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甚至可以移植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我们却不可能引入大批的技术工人,让“洋打工”来抢占中国工人的饭碗。
   我国加入WTO后,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匹敌的,这无疑是我国技工学校从低谷再一次走向辉煌的良好契机。但,就目前我市的情况分析,尚有如下几个方面亟待努力。
   其一,要形成重视技术技能,尊重技术工人的良好氛围。今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真正掌握了先进生产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尽快地普遍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科技兴国”的大旗下,下大力气改变观念,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大环境。政府部门要将职业技术培训纳入我市“强工富市”的发展战略,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保障其生存经费和发展经费。
   其二,企业要注重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各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岗位练兵、拜师学艺、名师带徒、技能竞赛、完善技师管理等多种途径,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技能的良好环境,着力培养复合型(一专多能)人才、兼容性好的人才、专业对口人才和短、平、快人才与勇于创新人才,造就强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合力,形成爱岗敬业、钻研技术、岗位成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使技术工人在提高自我技能之时,更好地为企业工作,创造效益,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实现“双赢”。通用、松下、麦当劳、海尔等当今的世界知名企业的发展就是典型范例。
   其三,全社会要重视技校生,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技校生就业成为技术工人,属于“蓝领”阶层,相比“白领”,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作为技校生本身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我们社会却不能因此而亏待技校生,因为他们是社会经济效益的直接创造者,应当高看一眼才对,厚爱一分才是。最近,从广东、河北、贵州等省传来信息,这些地方对企业人事制度作出重大改革,技校生与中专毕业生在工资、福利、工种、晋升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中、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成为重点招聘对象;看重实际经验,放宽年龄限制,不受学历制约。这些都是对技校毕业生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对我市发展技工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晚工作忙……”可以相信,随着党和国家对技术工人的高度重视,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培训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技术技能人才会越来越吃香。
  

共 578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提出了“谁是未来企业的‘香饽饽’”现实而又深刻的大问题。一流的产品需要 一流的技术工人来生产 ,但是现实的情况不容忽视或者十分严峻,技术工人素质偏低。近年来,在企业从业人员中,技术工人比重逐年提高。然而,技术工 人技术等级仍以初级工、中级工为主,文化水平以高中以下为主,高素质、 高学历的技术工人比重偏低。据调查企业共拥有高级工以上(含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 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比例很低,而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技术工人约占35%,中级工约 占50%,初级工约占15%。 人们经常抱怨国产汽车造型、性能跟不 上世界潮流。有权威人士指出,其实,不是我们的工程师设计不出来,而是 工人生产不出来,因为我们缺乏高级技术工人。据了解,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的需求巨大,技能、 智能复合型技术工人最受企业欢迎,技能型技术工人仍为近1/4的企业需 要。在调查企业中,很多的企业认为未来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比重需提高。可喜的是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未来5年都准备提高高级 工以上技术工人的比重。如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当前在社会上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当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因此学 生不愿上职业技术类学校。在高考中多数职业技术类院校都招不够人,有的 职业类院校竟然无人报考。其实按国家规定,技术工人应享受同级工程技术 人员待遇,据调查,有很多的企业高级工收入比助理工程师高。在技师、高级技师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比较 中,多数是基本相同或略高于同级的工程技术人员。作者建议 其一,要形成重视技术技能,尊重技术工人的良好氛围。其二,企业要注重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其三,全社会要重视技校生,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建议非常中肯,我认为非常可行。一篇有调查有分析有见解有措施的好随笔。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鱼在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2-19 09:22:28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2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2-19 09:23:23
  感谢浩瀚老师春节期间投稿荷塘,祝你春节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2-19 09:23:53
  希望作者在荷塘创作愉快,佳作连连!问好作者!!!
4 楼        文友:浩瀚        2015-02-19 09:39:26
  谢谢鱼在游编辑的辛勤编辑与点评!老一点的文化人都有新春发笔的习惯,所以奉上这篇文章作为新年的献礼!祝你新年吉祥如意!创作丰收!
我希望我奉献给读者的是心灵鸡汤而不是地沟油。
5 楼        文友:梦儿飞        2015-02-19 13:58:58
  很有现实意义的文章,确实如此,这是社会的悲哀。
梦随心飞,心随梦转,一帘幽梦,幽梦一帘!
6 楼        文友:张璞        2015-02-19 17:17:18
  关注此文,这是对企业用人的实际分析,值得社会广泛的重视。问候作者,春节快乐!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
7 楼        文友:潮仙        2015-02-20 09:42:06
  “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晚工作忙……”可以相信,随着党和国家对技术工人的高度重视,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培训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技术技能人才会越来越吃香。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