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接“城爷”(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接“城爷”(散文)


作者:一叶草 秀才,129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82发表时间:2015-02-22 12:24:32
摘要:每个人对生活都有一种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是神圣的,是不能以贫富贵贱来区分的,只是采用的形式不同而已。

【荷塘】接“城爷”(散文) 【一】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阳春白雪钟情之空灵高雅,就有下里巴人喜爱之乡土文化。我生活在冀南平原上一个很小的村子里,这里民风纯朴,村民憨厚,人口也不多,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天里,村里没有一天集市,也没有一台庙会,每年正月里的接“城爷”,便成了村里老百姓最盼望的热闹日子。
   这一天,家家大门洞开,悬灯结彩,户户炖肉摆酒,款待宾客,男女老少,穿新衣迎接亲戚。五更天不到,村民们都摸黑起床,争抢着用这一天早晨从自来水管里放出来的第一桶清水泼街压尘,把平镜似得水泥街道打扫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每家的女主人这时候最是匆忙,她们纷纷地把家里压箱底的崭新布料翻出来,专挑拣那些花色艳丽的,用一条长长的麻绳串上,横街悬挂在空中。顺着眼光望过去,就好似一道道飘动在空中的彩带,五颜六色,斑斓多彩,风光旖旎。
   临街的住户在自家门口摆上一张供桌,不临街居住的,就搭伙在巷子口摆上二、三张供桌,然后在供桌上点上蜡烛、燃上香火、摆上供品。那供品大都是自家用面粉篜成的猪头、鱼头以及仙桃、仙果,这些面食的头顶上个个点着鲜红的朱砂,看上去越发的让人馋涎欲滴。也有那些在城市里工作抑或在城里做生意的懒惰村民,拿来现成的烧鸡、香蕉、大苹果之类的摆在满满的供桌边缘。
   这时候村里的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把家里准备燃放的小鞭炮、二踢脚、礼花炮、钻天猴统统拿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晒晒,生怕返潮,那样放起来就不太响亮了。
   随着太阳懒洋洋地睁开她那惺忪眼睛的时候,进村的道路,也开始喧闹起来。
   特别是炸果子(油条)的那对中年夫妻,他们在天还黑黢黢的时辰,就抢先占据了进村路边的有利位置,捱到那些开着小轿车、骑着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从远道来串亲戚的的人们,或者从遥远的城市起大早赶回来的村民儿女们,相拥着走到炸果子摊位的时候,他们炸出来的果子,已然堆成小山的模样了。
   这时候,你就会看到好多年轻靓丽的女人,从车上走下来,她们个个描眉画目衣着光鲜,袅袅婷婷的,去到那对炸果子的中年夫妻摊位上,称上五斤果子,然后一手抱着娃娃,一手提着一捆黄橙橙、香喷喷的果子,在高跟鞋的“嘎登嘎登”声中,挤开人群向自己的家里走去。
   此时此刻村中的街道上已经是人声鼎沸的光景了。那卖糖葫芦的、卖棉花糖的、吹着气球叫卖的、放着儿歌的电动小汽车吸引小孩子的、拿着一大把竹条子握就的圆圈圈等人来套香烟的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整个村庄恍若盛唐闹市一般。
  
   【二】
   据说,我村的接“城爷”从清代就开始盛行了。
   听村里年纪最大的王老爷子说,那时期的接“城爷”比现在要气派讲究的多,规矩也苛刻的多。现在是新社会了,村民们一年忙到头,只是想趁着正月里的农闲季节,热热闹闹的把“城隍爷”请进村来,供奉三天,请他老人家到村里察看善恶,惩治村里那些鸡鸣狗盗之人和不孝顺老人的不肖子孙。
   “城爷”又称“城隍爷”,是城隍庙中的主神。据《周礼》记载,周代天子所祭祀的八种神中,第七种就是“城隍爷”。唐朝中期,“城隍爷”被正式列入了国际祭祀。
   相传,南北朝时,清河王高岳命令慕容俨(北齐大将)率兵镇守郢诚(今河南省信阳县南,长江边上)。慕容俨刚进城,便受到南梁水路大军的围攻。南梁军队采取围困的办法,也困不死他们。原来北齐军是通过城边的河道源源不断地送来粮草进城的。南梁军发觉后,就在河的上游撒了许多草,把河道给堵塞了。郢诚因此成了孤城,慕容俨走投无路,遂命令一部分军民去城隍庙祷告。老天爷真地刮起了狂风,下起了大雨,水道通了,粮草运入郢诚。慕容俨抓住战机进攻敌人,南梁军终遭失败。从此,民间都说是“城隍爷”显了灵,救了城中的老百姓。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每年都要村村接“城隍爷”,人人敬“城隍爷”的起因吧。
   大约上午八、九点的时候,在我村的西头,你会看到十几辆农用三马车或者拖拉机,一字儿排开停在村口。车上有男有女,他们都穿着戏装,描着花脸,这些人大都是周围村庄来给我村的接“城爷”助兴演出的(当然,轮到他们村接“城爷”的时候,我村也会派人去的),其中有一辆崭新的农用三马车,挂着长长的红绸布料,这辆车是专门给“城隍爷”坐的。
   村里给“城隍爷”住的地方是几天前就搭好的,被称做“金棚”。
   这金棚其实就是村民们用木桩和帆布搭成的四方大棚。
   金棚的正中供奉着“城隍爷”的画像,这画像上的“城隍爷”胖胖的,一张大脸很严肃,看上去颇含着一股威严。金棚两边的柱子上是写得歪歪扭扭的两幅对联,上联是“莫谓阴司无白日”,下联是“须知暗室有青天”,横批是“本县城隍”。“城隍爷”旁边还供奉着土地爷的牌位,这土地爷的牌位两边也有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倒可以彰显出全村村民的心声,只见对联是这样写得“守王章原无私意,遵法律来治本村”。
   进去金棚,你会看到一条条黄布写就的诸神牌位,密密麻麻的用一个个别针别在两边的帆布上。左边写得是:土地、南海、月值神黄承、时值神刘洪等,右边写得是:路神、财神、鬼王神、年值神李丙、日值神周登等。
   金棚的最里面,摆中央位置的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旁边是玄天大帝、右大帅、太阴姜氏纣后、真武大帝、左天篷、太阳神徐益。玉皇大帝的两边分别挂着十殿阎罗王和地狱的图画。十殿阎罗王旁边的布条上分别写着:二殿楚江王、四殿五官王、六殿卞城王、八殿都市王、十殿转轮王。地狱旁边写得是:一殿秦广王、三殿宋帝王、五殿森罗王、七殿泰山王、九殿平等王。
   金棚的门口放把太师椅,太师椅上面端坐着我村最受人尊敬的石头爷爷。石头爷爷这时候被称作“合会善人”(合会善人是指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这看管金棚的合会善人可不是任谁都可以当的,因为他不但要看好金棚,管理好那些来烧香的村民,还要对村民们自愿捐出来的钱物进行保管呢。
   到村口迎接“城隍爷”是比较繁琐的事情。你首先要到村里的金棚里,对着“城隍爷”的画像去请驾。这请驾所需要的人不但多,需要置办的东西也不少。
   第一是需要我村管理红白事(嫁娶和丧葬之事)的毛伯伯和张伯伯充当正副会首(会首就是接城爷的组织人),每人拿一面小黄旗领头。第二是准备三千头的大地红鞭炮六挂。第三是准备八面铜锣。第四是准备三十八面五色小旗。第五是准备一面用拖拉机才好拉动的大鼓。第六是土地爷的“轿子”。第七是城隍爷的“轿子”(这两个轿子,其实就是两把太师椅用两根长木头各捆住其椅子腿,然后用四个人抬着走)。等把这些都找齐全了,就要由会首和合会善人齐跪“城隍爷”的画像前,先念三声“阿弥陀佛”,然后由正会首在像前诵文疏:“某省某县善人某某某,向于每逢新年某日,敬请城隍圣驾。今伏届期,不敢有违,伏愿圣神,降临寒坛,略表虔诚之意。”诵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干众人带上文疏和城隍神案,由土地爷的“轿子”带头,齐齐的去村口迎接城隍圣驾。
   接上“城隍爷”,这些庞大的队伍便开始踩街了(踩街也就是一个街道一个街道的去转,直到转完为止)。此时,我村的街道上人山人海,就连临街的房顶上都站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孩子。那些小商小贩们也不做生意了,相互拥挤着沿街观看起来。
   霎时间,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钻天猴拧着劲儿冲向天空,把它那脆脆的爆裂声传得很远很远。那盛开在天上的炫丽礼花更是不甘落后,每一声重重的响声过后,便是把一朵朵耀眼的花瓣洒向天边,让人生疑是七仙女在空中穿梭,偷窥这欢乐人间一般!
   只见踩街的队伍浩浩荡荡,土地爷打头,“城隍爷”居中,敲锣打鼓的和举着小彩旗的队伍紧随其后,特别是村里那些虔诚妇女们的队伍,手里都在不停地摇晃着“沙沙”作响的筛鼓,她们在一人领唱的“拉磨”和数十人附和的“阿弥陀佛”的高声吟唱中,缓慢前行。抬着“城隍爷”的四个壮汉,凸显着蹒跚的步履,真好似“城隍爷”坐在“轿子”里一般。静候在供桌前的村妇们,这时候赶紧的烧香、焚纸、真诚的希望“城隍爷”能接受她们祭祀,以保佑全村今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保佑家家户户平安美满。
   那些外村来给我村助兴演出的,紧跟在踩街队伍的最后面。他们有表演扭秧歌的、跑驴的、划旱船的、踩高跷的、耍龙灯的、拉碌碌的、打招子鼓的、抬杠的、还有表演玩攉杆的、拉太平车的、耍扁担官的,特别是戴着假大头面具的那一对小夫妻,他俩的滑稽表演,把街道两旁的村民们逗笑得前仰后合,让这些长期饱受没热闹可看的村民们,不得不去把长长的板凳儿放在街道的中央,愣是不愿意放他俩过去。
   及至踩街的队伍将全村转遍,也就到了吃中午饭的钟点了。
   这时候家家户户的小院里冒出来醉人的肉菜香味儿,这浓郁的香味夹杂着猜拳行令的吆喝声,在村里的每个旮旯角落迅速蔓延、汇集、交融,然后,逗引着街道上每一个来看热闹的外乡人。不管你来自哪儿,只要你敢进得家门来,好客的村民就会将你热情地拉向屋里的酒桌上,斟上满满的三杯酒,陪着你连干三杯;假若你说不会喝酒,力拒这杯中之物,那这家女主人便会将一碗喷喷香的大锅菜和两个大白馒头端在你的面前……

共 36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年味很浓的年俗散文。作者能够很细心的观察,记录,真心的佩服。最主要的是,作者亲自参加了这种接城隍爷的仪式,才能写的如此详尽、生动。俗话说,“同乡不同俗。”而冀南平原上的这个村子离我很远,那里的年俗,更是颇具地方特色,让我们没有亲眼见过这种祭祀活动的读者,更是觉得身临其境。最近,淡雅也注意到最近电视上总在播放年俗的专题片。作者在文章中提及到这种年俗从信阳以南兴起,淡雅没见过,今个在这里见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话一点都不假,这个祭祀仪式,不知道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的确很有意思。作者饱含真情,借助手中之笔,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浓浓爱意。一篇很有特色的年俗散文,集地域色彩、文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散文,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清风淡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2-22 12:25:38
  感谢作者赐稿给【荷塘】!问候作者!祝你新春愉快!羊年大吉!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2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2-22 12:27:18
  年味浓浓,乡情浓浓。不同于我们当地风俗的年味散文,值得一读。远握,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3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2-22 12:28:51
  【荷塘】有你更精彩!期待你佳作连连!在春节这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你能笔耕不辍,值得敬佩!请接收我的敬意!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4 楼        文友:一叶草        2015-02-22 13:35:42
  清风淡雅老师真是个敬业的编辑,让我这个荷塘新人实实在在的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这可是大年初四的日子,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毫无名望的初学作者,您都这样细致的点评,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感谢您?!
5 楼        文友:云木欣欣        2015-02-24 12:36:00
  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成了接“城爷”庞大队伍中的一员,跟着大家一边观赏着精彩的演出,一边欢天喜地迎接“城隍爷”,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心里是那么开心,愿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继续发扬光大下去!欣赏学习佳作,问好一叶草诗友,祝您新春吉祥如意!
回复5 楼        文友:一叶草        2015-02-24 20:00:20
  多谢欣欣老师关注!没有什么能比您温馨的笔墨更让我高兴的事了!再次真挚的感谢!
6 楼        文友:悦心        2015-02-26 08:00:13
  别样风情的年俗,精彩、热闹、新奇,读罢佳作,不在其境,却如临其境。问安!
知识深似海,学习无止境。
回复6 楼        文友:一叶草        2015-02-26 11:20:20
  谢谢悦心老师的关注,我笔写我心,让心境自然流露在我拙笨笔尖,书我不成熟的灵感,乐此不疲,虽苦犹乐,再次感谢了
7 楼        文友:悦心        2015-02-26 16:35:05
  文友交流,不必以师相称。你确实不错。
知识深似海,学习无止境。
回复7 楼        文友:一叶草        2015-02-28 01:13:10
  礼多人不怪,只有尊敬别人,别人才可能尊敬你,谢谢文友的关注,共勉1
8 楼        文友:一叶草        2015-02-28 22:24:04
  感谢清风淡雅社长,您辛苦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