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挥泪依依送英灵(散文)

精品 【轻舞】挥泪依依送英灵(散文)


作者:冯绍章 布衣,417.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40发表时间:2015-02-22 20:44:58
摘要:唐山市第十一瓷厂的厂长高武同志,在唐山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中,带领全厂职工,克服重重困难,没用国家投入一分钱,没用外地援助的建筑公司,只用一年时间,就将全厂的车间厂房建成,震后第二年,由于积劳成疾,高武同志心绞痛猝发以身殉职。本文记叙了高武·同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特别是全厂职工自发地去火化场与老厂长挥泪依依告别的场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1977年10月13日下午,我驾驶着一辆篮色的130轻型卡车,行驶在乡间公路上。车门上醒目的白色厂名——“唐山市十一瓷厂”在秋阳下熠熠闪光。
   我泪流满面地紧握着方向盘,一个小小的坑儿,一块不大的石子儿,车轮也要小心翼翼地绕过,仿佛一丝一毫的颠簸,都会牵痛我的心。因为后车箱里,沉睡着以身殉职的老厂长高武同志。
   前天下午,高武厂长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心绞痛猝发,立即被人簇拥到宿舍里。我要开车送他去医院,可是无论大家怎样劝说,他都不肯去,说是老毛病了,躺一阵就没事了……岂料,当我执行公务归来,他已经在太平间里沉睡多时了。
   按照乡俗,老厂长在家乡发送过后这才去火化。
   生前,他为抗震复厂呕心沥血、东跑西颠;我如影随形与之情同老兄少弟。我作梦也没有想到他会突然间永远离去。假如当时人们从会场上把他强行“押送”上车,及时去医院救治,也许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为此,我在内心深处似乎有一种莫名的负疚感。昔日,我们同车一路有说有笑;而今,他却躺在我的身后沉默不语,我哪能不泪流满面呢?
   临近火化场,我发现,门前广场上已肃立着迎侯的人群。见了棂车,人们像潮水般迎面涌来。车在人海里徐徐缓行,好不容易我才把车开到广场中心的位置上。继而,后车箱的栏板全被打开了。我和其他三位工友,站在车上四角,用手臂撑起一张苇席,作为向老厂长遗体告别的临时棂棚。
   除了中层以上的干部,没有人通知,没有人组织,工人们从车间工段,从小区宿舍,几乎是千人空巷,自发地纷纷赶来向老厂长作最后的告别。我居高临下,凝视着围车旋转涌动的人潮,不禁回想起高武厂长带领全厂职工抗震复厂的那些日子。
  
   老厂长的办公室兼宿舍。地震发生后,他从废墟里爬出来,立即组织在厂夜班工人奋力抢救压在废墟里的工人。由于指挥得当、救助及时,在厂职工仅有3人震亡;所有轻、重伤员都得到了妥善按置和尽快转移。然后,他又带领党员、干部抠挖清理档案和抢支弹药,随即组成了武装民兵护厂巡逻队,使存放在露天货场上的大批产品免遭盗窃和哄抢;使厂内一切财务没有受到丝毫的人为破坏和损失。
   厂里惟一幸存的汽车,就是我开的这部130,顶篷变了形,风档玻璃被砸碎。百废待兴,无处修理。老厂长就是坐着这辆狼狈不堪的小型货车,去周边区、县看望受伤的职工;隔三差五地去公司请示打探消息。但得到的回答却总是:要等市里统一按排,公司要保的重点是,一、二、九几个有外贸出口任务的大型瓷厂。
   老厂长再也沉不住气了,不能“等、靠、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自立更生尽快地复厂投产!他心里有个谱,但须征求一些行家里手的意见。
   有一天,我同他去丰润城北的一个小山村,看望震后回家养伤的吴师傅。汽车驶入山区,七拐八弯的土山道,山风扬起的灰尘涌进没有风档玻璃的驾驶室,几乎连眼都睁不开,抵达目的地,我俩都成了土猴儿,相互对视,噗哧一声都笑了。
   老伙计相见格外亲。吴师傅是窑炉维修工的组长。虽然没啥大文化,但他会看图纸懂设计,在瓦匠堆里是个土洋结合的老把式。
   老厂长问他:不用建筑公司,单凭维修组的现有技术力量,能不能把厂内所有的厂房主体工程全部拿下?
   吴师傅开始惊讶、继而疑惑、最终受到了感动。他鼓足勇气说:“能。只是仅有六、七个瓦匠能上‘脚手’,人手太少了。”
   老厂长心里有了底,喜不自禁:“只要你们敢承头,我就有办法!”说着抬腿要走人。吴师傅哪里肯依?非要留吃午饭不可。老厂长推辞说,已经通知下午两点要开干部会,就是要研究清墟基建的事,无论如何也要提前赶回去。一家人不让走,特意提前忙活饭,保证误不了事。
   吃罢午饭一抹嘴,老厂长立马要打道回府。吴师傅眼圈都红了,虽然他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伤腿肿得像面包,却不顾劝阻非要跟车回厂不可。他说:“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憋在家里睡不着觉哇!回厂腿脚不能动,支支嘴也是能办的。”
   于是我们三人一路飞车往回返。
   刚过丰润县城不远,不知不觉已是阴云满天,后来竟然下起雨来。雨虽然不是很大,但坐在没有风档玻璃的单排汽车里,两耳风啸,雨点飞射,打在脸上又麻又疼。只见他俩脊背紧贴着沙发靠背,头,努力往后仰着挺着;而我开车姿势却不能离谱,只能任凭风吹雨淋。
   老厂长不时地用手帕给我擦脸、擦眼,问我要不要找个地儿避一避。
   我说:“没问题。”我又反问他身体咋样?
   他说“不怕!”
   就这样,三个人风雨同车,提前赶到了厂里。老厂长一抹脸嘿嘿一乐,下了车;搀扶着老吴师傅走了。
  
   没有悲壮、低廻的哀乐,没有花团锦簇的棂床。(火化场震后没恢复,正在异地新建中)老厂长静静地躺在汽车平板上,演绎着自身的人生价值。身边跪泣的孝子,嗓子已经沙哑了,但依然呼唤着:“爸,您的老工友们看您来了!您看,我吴叔来了……”电工组长吴佩章俯下身,把脸紧紧贴在逝者的脸腮上,我清楚地看到他的肩头在颤抖,渐渐变成了剧烈的起伏,老泪从眼角里溢出来,顺着两个人的腮颊结合处汩汩流淌:“我的老哥哥,你硬是累死的呀……”
  
   老厂长是累死的!这话恰如其分,我深以为然。
   1976年8月15日,地震仅仅过了半个月,职工们刚刚把家草草按顿好,全厂便开始了大规摸的清墟工作。无论你原来在哪个工序、是何工种,每个人都发了一把瓦刀。一只庞大的建筑大军,就像蚂蚁一样遍布在连绵起伏的废墟堆上。震倒的大块墙体,用大锤、钢钎砸开分解,每一块砖都要用瓦刀铲净泥灰见棱见角。一块块旧砖从废墟里苏醒,全都码放整齐,不久便连成一排排砖的长廊。老厂长不仅每天超额完成自己的清砖任务,而且班后还要同车间干部们检查质量、统计数字,掌握进程。
   新建厂房要抗八级地震,浇鋳圈梁、地梁缺乏钢筋。但是,震后物资匮乏,各种建材都是国家统一调配。钢筋紧张,只供重点工程。于是,老厂长带领部分青、壮年去兄弟厂协调“化缘”,从人家准备清理外运,即将扔掉的瓦砾中“寻金挖宝”。不管是震倒变形、拧成麻花的人字梁,还是震断的楼板,凡是含有钢筋的水泥构件,老厂长和大家齐心协力,用钢钎、用铁镐,手搬、肩抬、膀扛,全部翻选出来,用车源源不断地运回厂,然后再一件件砸碎剔出钢筋再生利用。老厂长就是这样身先士卒地率领着这支庞大的建筑大军,作好重建厂房的前期准备工作。
   垒墙上脚手,只有“大工”才胜任。窑炉维修组的几位老瓦匠,就像种籽一样播撒在各个施工点,有他们挂线、指导、把关,人人都敢蹬高砌墙。大家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就连年过半百的老厂长也上了脚手架。
   那是一个秋阳高照的下午。烧成车间的北大墙,已经垒得超过了人头。老厂长站在脚手架上,手握瓦刀,大汗淋漓地与大伙叫着劲儿地砌墙。大约是三、四点钟的光景,不料一次大的遗震发生了,刚刚垒起、尚未凝固的墙体被拦腰震倒;脚手架噼哩啪啦坍塌了一大片。有人从上面跳下来,有人被甩出多远摔下来,有人抱着立柱随柱倒下来,一惊一乍惶恐万状。只见老厂长从地上爬起来,急着验看安抚惊魂未定的“瓦匠们”,所幸脚手架不是太高,没有人伤筋断骨,只是有人擦破了皮,磕青了腿,但没有一个人肯去上药。老厂长这才坐在砖堆上吸着自卷的旱煙,高一声低一句地同大家聊天逗趣。等人们喝足了水,抽透了煙,歇足了劲儿,老厂长一呼百应,大家立即动手干起来。重新清理场地,重新搭建脚手架,继而,墙上又是瓦刀叮噹、欢声笑语。脚手架下,合泥的合泥,搬砖的搬砖,匆匆来、速速往。墙上、墙下,人们的情绪是那麽高涨,精神是那麽饱满,仿佛刚才并没有发生过什麽。因为有老厂长这样的带路人,即使是遇到峭壁,人们想到的不是绝路,而是梯子。
   厂房主体一节节在升高。虽然砖是旧的,人是外行,砌起的墙不如专业瓦工垒的美观规范,可是这砖、这墙同样经得起压力,照样托起了希望。就是靠这种震倒了重来的不挠精神,当年,没要国家一分钱,全厂所有的厂房、烟囱又都耸立起来了,成为全公司最早投产的企业之一。震后连续多年,我厂在公司所属企业中,上缴利润位居第二名。
  
   我站在车上,托撑席棚的手臂又酸又麻,不时地替换双手。绕车而过的人流,旋转得是那麽缓慢。每一个暂短的驻足,每一声发自肺腑的赞叹,每一次与老厂长的瞬间拉手,都概括着一个难以忘怀的故事。年过半百的张秀梅大姐,紧紧握着老厂长的手,念叨他生前对职工的关怀和体贴,失声痛哭老厂长从未发过脾气……
  
   原来,我也曾笃信老厂长和蔼可亲不会发脾气。可是有一天,我曾见他怒不可遏批评人,而且殃及了无辜——我。
   为了使每个职工彻底告别透风漏雨的地窝铺,人人都能在冬季来临之前住上保温御寒的简易房。从1976年8月末开始,厂里陆续发放油毡、苇联和木杆(全国各地支援的救灾物资),由张会计开票分发,我开车挨门逐户往家送。
   根据“先工人、后干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原则,老厂长家住农村,自然排在末一名。轮到给他送,木杆已经所剩无几了,而且弯曲扭巴当房架根本不能用。这些挑选剩下的残次品怎好意思送到厂长家?可是张会计却胸有成竹,叫我把车开到一个隐密处;揭开苫布一看,是一堆码放整齐的新竹杆,直径都像胳膊粗,长短全都一般齐。这样的材料搭建防震简易房,既轻便又平直,令人羡慕不已。张会计说:这项工作一开始,老厂长特意向他打招呼;这竹杆任何人不许动,另外有按排。张会计叫我们赶紧装车,交待完,走了。
   听说是给厂长送,虽有装卸工,我也动手帮装车,而且格外买力气。我心想不管是吃的、穿的和用的,所有的救灾物资全是我开车从公司集散地拉来的。厂里分配时,老厂长一件也没要。他唯一的嗜好是吸煙,但成框的纸煙拉回来,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别人分,他不要,他说自己有锥子牌的自卷的旱煙,抽着顺口、品着有劲儿。他唯一领走的只是一盏马灯,但他并没拿回家,而是放在了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帐蓬里(兼老厂长寝室),就是这盏灯,晚上干部们开会用它照明;夜间查岗、巡逻老厂长提着它照道儿。这次分配建房物资,关系到如何过冬的问题,哪个不恋家,谁个没牵挂?老厂长时刻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心脏不好,却带领大伙儿大干快上争时间,可是有谁曾想到,他身上一直带着硝酸甘油急救药!这次分配建房物资,他事先打招呼:“留下这竹杆另外有按排。”
   凭良心,这也说不上搞特殊。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厂长也是人啊!
   老厂长正在不远处带领干部们清理浴池的废墟。当他发现有人装竹杆,就像摘了他的心肝肺,立即大步流星地奔过来,劈头就问:“谁让你们装这个?”
   没人回答。
   “你们准备给谁送?”
   我们照样在装车。
   老厂长倍受人们尊敬和爱戴,平时总是令行禁止。可是今天说话竟然不灵了,难免要瞪眼发火:“停!停!停!,把老张给我叫来!”
   一声断喝,我们全都住了手,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老张没等叫,自动循声赶过来。他本想当面把事挑明,见有群众在围观,不好开口,便向带车的老孙使眼色。
   老孙心眼儿灵,立即扯着老厂长来到避人处,悄悄掏出送货单亮給厂长看,本想老厂长明白真像后,必定偃旗息鼓悄悄溜走,然后顺理成章地把货送到厂长家。岂料老厂长一看票,上面居然是自己的大名,就像火上浇了油,鼻子都气歪了:“办得好事!我‘另外有按排’难道是想近水楼台先得月?亏你们还是干部!工人们泥里水里地大干,一个多月了都没烫过澡。这竹杆是计划盖澡堂用的。我家在农村,一草一木我都不要。赶紧缷车!”
   就这样,刚装一半又要缷。
   张会计无地自容,悔不该把“另外有按排”的意思想歪了。
   我们脸上也发烧,但对老厂长却由然而生敬意。
   不久,在原来浴池的基础上,用油毡、苇联和竹杆,果然建起了轻便、防震的新浴室。当人们置身于舒适的温池中;当人们站立在淋浴下,冲洗身上的汗垢,消除一天疲劳的那一刻,有谁曾想到,老厂长本应得到的那份油毡、苇联和竹杆,他连一件都没要。
   什麽是公仆?老厂长的行动不是作了生动的诠释吗?
  
   火红的夕阳,给广场周边的松柏镀上了金色。向老厂长遗体告别的故事终于结束了。
   后来,在厂区曾为老厂长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
   公司的领导们全来了,公司所属的厂企代表全来了;左邻右舍其他一些行业的代表也前来吊唁。花圈挽帐之多,从厂门口一直摆放到礼堂里,件件都寄托着无限的哀思。数千言的悼辞,全面总结、肯定了高武同志在抗震复厂中的功迹,使每个与会者无不动容落泪。当年,高武同志的名字和事迹,曾作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典型写进了市革委的红头文件(3号)。这在不足千人的企业,无异于“号外”新闻欣然传诵,老厂长的精神将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在唐山,在震后恢复重建中;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下,像高武同志这样的企业带头人成百上千,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故事无处不在。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意愿,已经化为唐山的沧桑年轮。在重新崛起的凤凰大厦上(唐山的美称:凤凰城),每一块砖、每一块瓦,无不闪耀着他们的精神和风采,使每一个地震幸存者、每一个生活在幸福中的唐山人,都不会忘记他们!

共 526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一篇感动人心的回忆文章--《挥泪依依送英灵》,作者当年自己亲驾车送以身殉职的老厂长高武同志去火化场 ,泪总是止不住,心是痛的。作者通过老厂长生长工作中的诸多事迹,一位公而无私, 吃苦耐劳,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想为大家所想,急为大家所急的老厂长出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字句朴实无华,所忆一件又一件事,其言行描写使事实真实可信。作者非平铺直叙,而是采用插叙、回忆等写作方法,使文章精练不拖泥带水,使这位逝去的老厂长生前事迹生动,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一篇佳作,极力推荐。【轻舞编辑:宏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225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宏声        2015-02-22 20:47:06
  冯老师辛苦了!向冯老师问好!篇篇文章生辉!盼下篇。
回复1 楼        文友:冯绍章        2015-02-22 21:03:42
  谢谢纪纲老师的辛勤编辑。为我做嫁衣,真的非常感谢您!友情牢记,感激无限!
2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02-22 23:22:04
  这是一篇感人的故事。文章中记载了一个大公无私 好干部好厂长。在唐山地震后,没要国家一分钱,一点材料,客克服重重苦难,硬是回复厂房……虽然时隔几十年了,作者仍历历在目。是呀如果干部人人都老猫厂长一样,该多好呀。文章层级分明 条理清晰。是一篇难得好文章。
卫斯理
回复2 楼        文友:冯绍章        2015-02-23 07:01:38
  谢谢留言点评。向您学习,向您致敬!顺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02-22 23:24:23
  哎呀 打字马虎 竟然有(客、回复、猫)老卫马虎了 。
卫斯理
回复3 楼        文友:冯绍章        2015-02-23 07:10:33
  没关系的。谢谢!
4 楼        文友:天亮故事        2015-02-23 07:30:03
  冯老师创作辛苦,一篇精彩的文章,赞!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4 楼        文友:冯绍章        2015-02-23 08:08:17
  谢谢天亮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顺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梦婷        2015-02-25 09:12:20
  感谢冯老师对社团的大力支持,感谢冯老师带给轻舞的每一篇佳作和惊喜,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轻舞全体文友祝你:新春快乐!精彩不断!
梦婷
回复5 楼        文友:冯绍章        2015-02-25 10:45:04
  谢谢老师的鼓励!拙作未必精彩。我会继续努力的!顺祝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6 楼        文友:宏声        2015-02-26 05:42:08
  祝贺冯老师佳作连连!你深厚的文学功底,精炼朴实的文字,上至站上领导,下至各位文友都赞!期待老师下一篇佳作!再祝新的一年万事吉顺!
回复6 楼        文友:冯绍章        2015-02-26 09:24:16
  谢谢纪纲老师的美誉!您是我的领路人。是您将我领到轻舞这一温馨的大家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确实是我拜师交友的一方沃土。老朽每一篇习作,都渗透着您和各位编辑老师的心血和期望。我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与您们的关爱和帮助戚戚相关。所以,我将把这种真挚的感激之情,化为写作动力,用精品或者争取绝品,为社团添砖加瓦,来回报大家。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友情不败,天长地久!
7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02-26 08:32:07
  恭喜冯老师作品加精
卫斯理
回复7 楼        文友:冯绍章        2015-02-26 09:27:13
  我们相聚在轻舞,以文会友,其乐融融。感谢您的支持和关爱。友谊长存!谢谢!
8 楼        文友:潮仙        2015-02-27 08:35:39
  在重新崛起的凤凰大厦上,每一块砖、每一块瓦,无不闪耀着他们的精神和风采,使每一个地震幸存者、每一个生活在幸福中的唐山人,都不会忘记他们! 欣赏佳作。新年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冯绍章        2015-02-27 10:15:18
  谢谢您的留言。友谊长存,欢迎您常来赐教!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