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皈依◆我的小姑(散文)

精品 【江南】皈依◆我的小姑(散文)


作者:雪山灵儿 进士,6787.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3发表时间:2015-02-27 23:23:58
摘要:生命像极了一株植物,置根在哪里便会在哪里生根发芽,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将顽强地生长,绽放草的翠绿或是花的娇艳。

生命像极了一株植物,置根在哪里便会在哪里生根发芽,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将顽强地生长,绽放草的翠绿或是花的娇艳。
   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没有资格嫌弃母亲带给我们的与生俱来的生存环境、条件和亲人,抚育我们长大他们已经是费尽了艰辛,努力地活出精彩是我们自己的事。
   假如,不是接二连三的与改变命运的机会失之交臂,小姑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假如,父母重视对她执爱的艺术或是那么一点先天暗藏的艺术细胞进行一些培养,她的人生兴许更加辉煌。
   生活,没有假设,有的只是生命里该发生的必须经历的人为努力改变的结果,用心用爱笑对的一切。
   我最小的小姑子,就是这样平静淡然地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她从没有抱怨过、埋怨过,怨恨过,似乎该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抑或那经历本就是一种精彩。
   我的小姑子,是一名歌唱演员,在当地演艺界也算数一数二有头有脸的人,她已是好几届市人大代表,但她不是那种有点名气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处处让人追捧的人,与家人都很随和亲切。她这半生虽没有达到轰轰烈烈令人炫耀的辉煌,却不失精彩、丰盈和美满,有令人叹服的平凡和不平凡。在琐琐碎碎的生活里,她担起了生活中该担当起的所有角色;在日常工作中,经受住了风起云涌的工作锤炼并茁壮成长;在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演艺圈,她守住了初恋至纯的爱情和婚姻的美满;她一直保持自己的善良和做人的底线,光明磊落。
   小姑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亲离休前是化工厂厂长,母亲是物价局职工,都是老党员。然而,出生在文革初期的她,父母正处在水深火热的运动中,嗷嗷待哺的她,饥一顿饱一顿,或在被人推来搡去的母亲的怀抱中睡去,或被震天响的口号声或谩骂声吓得哇哇直哭,或在大姐的怀里哭等被批斗的母亲回来,这段生活她还没有记忆。昨天与老公在看电视剧《老农民》,她忆起了文革的一些事,那段生活她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文化大革命给他们一家带来了灾难性的毀灭。当年父母在省城工作,她和姐姐在省城出生,后来,她大伯父和大伯母相继去世,留下一对儿女成了孤儿。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农村,都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抑或都孩子多,谁也不愿意抚养。她父亲坚决地带着妻儿回到了当地一个县城,把两个孩子接来养育。她母亲老家在河南,三岁时随祖父乞讨到了天津,被人领养。养父母膝下无子,家庭富有,开着工厂。开始几年她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继父娶妾后生下了弟弟,从此,她就没那么受宠爱了。十六岁她义无反顾地报名支援大西北建设,这一来从此与那个家庭永远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回去,这是婆婆至死留存在心底的遗憾。文革时婆母已生下第五个孩子,就是我的小小姑子。当时她父亲是粮食局局长,一夜之间成了反革命,一帮人将她父亲抓去,在他脸上抹上黑灰,白天游街,晚上批斗,还让家人必须参加。她母亲带着五个孩子和两个侄女侄儿去了。她父亲站在一个登子上,脖颈上用细铁丝挂着一截粗木板,上面写着“反革命”,不一会儿血顺着脖颈流下。她母亲开始哭泣,他们都不敢看,躲在母亲身后哭。他们不允许家人哭,还必须要高喊:“打倒反革命分子。”后来,他们又制做了一个生铁帽子,帽子里面凸出好多小桩刺,就硬给他父亲戴在头上游街,脖子上依旧挂着那个牌子,血顺着他的脸上颈部流下。这些画面一直刻在他的记忆里,是他幼年挥之不去的残忍记忆。
   紧接着说她母亲是资本家小姐,也被抓去游斗。很快他们被赶出了原先住的房子,他们找了一间闲置的土坏房住在那儿。抄家抄走了所有。这间土坏房一个土炕连个土炉子,边上的泥土台上放案板,边上一个水缸,中间放着一张桌子,这就是他们一家七口的家。最小的妹妹在吃奶。大伯的孤儿孤女都在他们家,比他们大,她堂哥弄了点泥巴将墙上的洞糊上。他们就挤在一个炕上。母亲被从原先的单位调到供销社搬运货物。父亲蹲牛棚,受不了被打的折磨,几次想上吊自杀。母亲鼓励他无论如何都要活下来。这是一段非常心酸的记忆。到七八年父母平反了,还补发了七年的工资。她父亲把左邻右舍在特别困难时偷偷地接给过他们的人都请来,买了一头猪和酒,做了菜,大家一起吃。那天他父亲喝得大醉,之后,父亲、母亲都嚎啕大哭,他们全都跟着哭。能熬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多么不容易,但又是多么幸运。他们必定看到了光明,证明了自己无罪。而那些在文革中死去的人,是多么的冤枉,他们最终没有等到事实真相的一天。
   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只有经历了的人,才更能体会。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他们无法想象那时的愚昧、落后和贫困的程度。他们不知道饥饿到饿死人是怎样的境地。文革时期的疯狂,让正直善良的人们睁着一双迷茫的眼睛,看一群曾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忠于党,热爱人民的人,被一两个人带领一群愚昧无知擅长于打砸抢的人愚弄到无奈,多少人不堪被屈辱和殴打,结束了生命或惨遭不幸。
   往事,那些细琐的生活,脑海里浮现着好多远去亲人的身影。无论是听说的还是经历过的,都引人沉思,激起深切的怀念。
   冷风啸啸,行人稀少。节日里的人们都还在梦乡时,我已经走在清冷的街头。偶尔擦肩而过的人,裹得都很严实,都匆匆而去,去向哪里?也许有人和我一样,走在上班的路上。
   八八年元旦我结婚了,这已是第二十八个我们在一起的元旦佳节。每个这样的节日是怎样度过的,幸福太多,辛酸掺杂,似乎脑海里瞬间模糊不清,仿佛一次都没有太深刻难忘的记忆。笑过,痛过,之后淡然。也许是记忆越来越差,发生过的好多事,只是渐渐地淡了,远了,忘了。
   前一天中午,儿媳问我,说给我们过结婚纪念日。当时我就说:“你小姑姑也是元旦结婚,只是比我们迟两年。”
   下午小姑打来电话说我们一起过结婚纪念日。幸福就这么安静地温暧地在心坎上流淌。
   小姑小我四岁。幺儿都是父母最疼爱的,但时逢那样的年月,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她仿佛一株西北茫茫戈壁随处可见的芨芨草顽强地生长。好多次生命处在危险中,但每一次又都化险为夷。生命是强劲的,在生命凄然的关口,挺起脊梁,微笑着站起来,继续前行。要知道,人生尽管历经太多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前进路上荆棘丛生,正是这样的磨砺,成就了一个人不一样的人生精彩。在她五岁那年,跑到县城的东湖边上去玩,父母上班去了,哥哥姐姐们去上学了,她与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玩疯了,不知不觉走到了离家较远的东湖。孩子都喜欢水,爬在湖边上嬉戏,却不曾想危险就是眼前。她不慎掉进了湖里扑腾着,几个孩子吓得大声喊叫。被挑着担子拾粪的李二爷救起,将她放在粪筐里担送回家。
   她上学了,刚上五年级那年就被挑选到了县剧团,所以学业也就基本上终止了。十三岁的她走上了工作岗位,练功和排练成了主体。西北人喜欢秦腔,她演小生。她嗓音很宽很宏厚,不管练功还是练唱都很用功,渐渐地成了剧团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她文化功底差,这一行必定是艺术,是艺术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她从没有放弃过自学。那一年她听说省戏院招人,她独自一人乘坐一辆大卡车奔赴省城。那时的道路和车速五百多公里的路程,是很遥远很艰难的事,加上车况差,能想象得到那种不容易。谁知半道上车着火了,好在没有危及生命,却与可能上戏院的前途失之交臂。那时父母孩子多,总在忙碌,又特别关注于自己的工作,对于孩子的人生和发展,多是顺其自然。那年月这样的机会真不是太多,就算有,通信又不发达,常常不知道,或是知道了却已经晚了。再后来听秦腔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更喜欢现代歌曲。为了剧团的发展,她自己学习唱民歌和流行歌曲,还自编了一段“南腔北调”,将几段不同的唱腔转换成一段别具风格的演唱,融京剧、越剧、黄梅戏、秦腔和民歌为一体,在当地很受欢迎,每次省上来人接待都点她的“南腔北调”。后来她当选了县剧团团长,随着人民大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文艺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大众的需求,迎合大众的口味,也才能有一席之地存在和更好发展。每一场演出她除了自己亲自登台表演,所有节目都是她亲自编排。一场演出里几乎所有节目她次次都出场,不管是舞蹈、演唱、小品,有时还兼做主持。生活磨炼了她,她总是努力甚至拼命地发展壮大自己,通过创新节目和增加演出次数或下乡演出推动剧团发展。那时候随着电影电视业的飞速发展,各县的剧团都在促狭的夹缝中生存,频临倒闭或是已有剧团关门,然而,正是因为她的努力和大胆创新,在六个县中她那个县剧团走村下乡,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她多次参加市上和省上大赛,总能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后来,市里新编一部弘扬秦腔的歌剧,借调她唱主题曲,并到北京在中央三台演出。所有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她一直不懈的努力。
   一个努力工作的人,能将全部热情倾注于工作的人,同样也是热爱生活的人,她总是将生活也打理的很好。
   小姑谈恋爱也早,爱人是一起进剧团的同伴,算是青梅竹马。因他家在农村,当初公婆不大同意这门婚事。她大姐对小伙子比较了解,帮她做父母工作,终于在他们相恋六七年后喜结连理。
   小姑虽然是家中的老小,但她没有一点老小的那种娇气。嫁到丈夫家,与丈夫的家人一起生活。有奶奶、公婆,还有没出嫁的小姑子和小叔子。她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但她没有丝毫的架子,有她家中总是充满了欢快。尤其老奶奶非常喜欢她这个孙媳妇,她也和奶奶特亲。她敬重奶奶,二十一岁就死了丈夫,守寡一辈子,养育大了唯一的儿子,带大了六个孙子孙女。
   在她女儿两岁那年,一次意外差点让她青春的生命陨落。
   那时她在县城医院做完了人工流产手术回娘家。她脸色蜡黄,强打精神来看父母顺便好好休息几天。当时我与公婆在一起生活。看着她那张特别难看的脸色,我不放心,就带她到我们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诊断“宫外孕”,我当时就办好了住院手续。可是妹夫坚决不相信,认为刚做完人流,人家清宫后,将刮出来的东西还让他们看了,怎么可能是“宫外孕”。我怎么也劝不住,他们当时执意要回家。我和同事说了这件事,同事说:“不行,你赶快把她追回来,要出人命的。”我们是医者,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厉害。我立即打电话给老公,让他到车站,一定拦住他们。等我回到家,才知道他们不听任何的劝回家了。我又打电话让她们回去了一定去当地医院。人,最怕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当时妹夫因为不懂,全然不顾小姑极其萎靡不振的样子和纸一样苍白的脸色,硬是带她回家了。半夜,人已经休克,昏迷不醒时他们才急匆匆地将小姑送进县医院。好在小姑小有名气,当地好多人知道,又因大夫一听这边的诊断,好不费力地做出判断,没有丝毫耽搁,直接进了手术室。当时血压测不到,一边加压输血,一边打开腹腔。整个腹腔都是血,将腹腔内的血进行了回输,总算捡回了一条命。第二天公婆知道这一消息,匆忙赶去探望。妹夫这才懊悔没有听我的话。我又气又惊,好在人没事,真要是有点闪失,我的内心也将深深地不安和痛惜。
   与公婆聊起这件事,我说:“幸亏没事,不然,我都说不清楚,这一辈子都后悔死了,都将不得安宁。”
   公公竟然说:“关你啥事?你说也说了,做也做了,是他们不听。”
   我说:“这会儿人好着,话这么说,要真是人没了,你们还会想得这么轻巧,说得这么轻松吗?”
   也许,一切争论都好无意义,关键是人救回来了。只要人在,咋说都无关痛痒,无关紧要。妹夫倒是很虚心,看来他也真的害怕了。
   小姑没有埋怨丈夫,我知道她也认定已经做完了人流,该是没事了,当然也缘于她的涵养。埋怨于事无补,重要的是记取教训。
   好在当时她公公果断地将她及时送进了医院。
   大家都说:“小姑命大,几次生命的紧要关头都能化险为夷,有贵人相助。”
   好人自有好报,吉人天相。
   就在她罹难后次年春暧花开之时,她公公退休了。可刚刚退休两个月后,公公无意间触摸到自己腹部有一个很大的包块,不痛不痒。老两口匆匆忙忙去医院检查,这一查竟是肝癌。一家人瞬间陷入了慌乱和疑惑中,赶来我院复查。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公公问过我,说妹夫的父亲告诉他一个治慢支炎的方子。说他有慢性支气管炎,别人告诉他一个方子,即简单,又管用,就是将一百片土霉素,放入一瓶酒里完全融化后,天天喝一小杯,他喝了一段时间,效果还真不错。当时听公公这么一说,我坚决反对他试用这个验方,我不怀疑这方子的灵验,但确实怀疑它的安全性。因为,我知道土霉素已经是淘汰的药,再说与酒精混和,谁做过试验,它究竟变成何种东西?我怀疑他患肝癌与他试用这个验方有关。但这只是我个人的怀疑,没有人深究。我却深信不疑地认为这就是他患肝癌的真正原因。彩超下行肝穿刺,做病检,确诊“肝癌”。

共 758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给我们写了自己的小姑。小姑子是一位歌唱演员,虽然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但在文革期间,父母所遭受的,被冠以反革命的帽子,给她的幼年留下了残忍的记忆。或者,正因为这样,让她更加坚强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她也是一个在丈夫面前称职的,在婆婆面前称职的媳妇。作为一个歌唱演员,毫无架子,爱着自己的家庭,尽着自己的本分,忍受着和婆婆之间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是啊,生命就是一粒种子,只要有一颗顽强的心,在哪里都会枝繁叶茂,都会绽放娇艳的花朵。不抱怨,平静淡然地走过,让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精彩。在此,也送上真诚的祝福,祝愿文中的小姑以及家人平安、健康、幸福。欣赏推荐佳作。——责编: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01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5-02-27 23:26:04
  问好雪儿,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5-02-27 23:26:43
  在此,也给文中的小姑送去真诚的祝福。
哪里天涯
3 楼        文友:雪山灵儿        2015-02-28 08:46:19
  天涯:您好!辛苦了。喜欢美按,更感谢您对小姑的祝福!祝愿您及家人春节愉快!平安、健康、幸福!
4 楼        文友:心若闲云        2015-03-01 23:04:43
  作者把小姑刻画得活灵活现,好像她就在眼前,唱着歌,孝顺着老人。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靠的就是真诚、理解、和宽容,也祝愿小姑的人生越来越好。问好灵儿。
回复4 楼        文友:雪山灵儿        2015-03-02 11:14:51
  闲云好!祝你天天开心,万事如意!遥握!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