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海放牧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海】天出的魅力(散文)

精品 【墨海】天出的魅力(散文)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42发表时间:2015-02-28 06:30:16
摘要:起初,我并不以为然,少了人们的眷顾的植物怎么能够如此夺人眼眸?可,当我走进一个叫做徐窑的古村落拆迁遗址时,让我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真正地感受到“天出”二字的含义和魅力了。


   在烟雨江南,有一个水乡泽国的地方叫做龙城,一直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三吴重镇,不过如同其它地方一样,也有着自己风韵独特的土语,比如“天出”一词,初听,我不解其意,后问一老人,才明白,所谓的“天出”,就是野生或者半野生的植物,意思是遗留或者遗落在地面下的种子或者根须,经过一个冬天或者数个春秋都没有霉烂,一旦遇到雨露滋润和阳光的爱抚,就会自动的生根发芽,恣意疯长,从而形成葳蕤的局面,也展示出“天出”的顽强、强大的生命力。
   起初,我并不以为然,少了人们的眷顾的植物怎么能够如此夺人眼眸?可,当我走进一个叫做徐窑的古村落拆迁遗址时,让我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真正地感受到“天出”二字的含义和魅力了。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初春的乍暖还寒的季节,路过一个新建的公园,就想先睹为快,可泊车西大门后,发现正在路改桥的工程中,所以,一时无法揭开那个公园的神秘面纱。掉头行驶,拥挤不堪,索性驶进一条蜿蜒的小路,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随意随性走就是了,虽然绕一点路,可总比堵车的心情来得好。
   道路两边,不管原先是厂房还是村落,都被统统地拆迁了,现场一片瓦砾,只有那几根电线杆上有“徐窑线”三个字,可以说明,这个村落就是曾经名扬大江南北的青瓦生产基地——徐窑,据说,徐窑自二晋时就以生产青瓦而闻名遐迩,六朝古都——南京的明城墙上,就有刻着“徐窑”二字的砖头。
   车行不远,发现到处是碧波荡漾的、大大小小的池塘,岸边绿竹婆娑,香樟撑伞,一块块青石板平伸进春风下的涟漪之中。看,那蜿蜒曲折在水面上水廊水榭,当然是春夏纳凉、秋冬垂钓,或者闲聊小憩的极好去处。
   反正闲暇,不妨泊车去领略一番,了却垂钓春水的情趣。跨越极具江南古典风韵的小桥(高耸低卧清波的它,三拱一流,大理石的护栏上,四只雕狮,宛如天成,憨态可掬地笑迎来客),沿着依稀可见的村间小路,左跳右蹦地来到了一堵残墙断垣前,迈过一座玲珑的青石垒砌的小桥,就漫步进一个小小的竹林,瘦了一冬的竹子,又展新绿,散发着清幽的气息。
   就在我细嚼绿意时,脚下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踉跄一下后我低头望去,原来是一根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黄褐的苞衣露出紫红的尖子,二片瓜子大的真叶骄傲的平伸着,玲珑宝塔般地杵在小径的中间。再仔细一看,四周规则而又无序地生长着好多竹笋,说它规则是因为它们都沿着一根竹须分布,说它无序是因为它们有纵横交错,恰似儒雅的大将在摆兵布阵,合理地利用着仅有的空间。
   这院前的竹林边缘,有一条只有十米不到的只能叫做沟的小河,蜿蜒流过我刚刚走过的那座小桥,大概是背风朝阳的原因,水滨茂密地生长着粗壮肥硕的水芹菜,与河底那翠绿的松叶状水草一起,将小河渲染成为氤氲绿意的绸带,风拂般飘过那座小桥,又舞进了西边那泛着皱褶的池塘中,而飘拂向东的末梢,则撩起了一池波光粼粼,沐浴其中的太阳,不停地眨巴着眼睛,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岸边,同样是叠青滴绿,生长着青幽幽的我们家乡叫它菊花脑的野蔬(它原来是来自山野的风),花朵般地覆地拥挤着,簇起起伏的波浪,大约有十几公分高度的菊花脑,脆嫩肥美,真是采摘的最佳的时节。就在我想低头去采摘一些时,发现不远处,又有青绿色在晃动,举目一望,那是城中难得一见的枸杞的身影,无论是摇曳的枝条上,还是在它根部的周围,一应地长出了无数的新芽,在毛茸茸的阳光里,清脆欲滴,摇曳春光。
   转过断墙,始见我在远处遥望的曲桥水榭,数十亩的池塘,被绿柳、青竹、蓝天、白云一起勾兑成碧,我的身影刚落碧波,就惊动了数只水鸭,机警而灵动的它们,花样表演般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留下朵朵涟漪,也划破了水面的粼光,瞬间褶皱了丝质的水面,沐浴水中的太阳,惊讶地投来刺眼的光芒。
   在横卧水面的曲桥水廊上,轻盈地迈着步履,就像行走在水面上,敞开的胸膛的水域,清澈的水,将水底世界浮现进我眼帘。都说竹叶翠绿,谁知道水中那种鳗鱼草却胜过它不是些许,那修长的身姿,飘柔的形象,宛如美人鱼的一举一动,风姿卓越,楚楚动人,似妙曼的旋律落在了碧水之中,似乎细听还可以领略其绕梁后余音。倘若朱自清来到这里,那他的流芳之作,就不会是那梅雨潭的《绿》,也不会是那褶皱着舞女裙的《荷塘月色》。也许张继在前往姑苏城时,没有在古老的龙城驻足,更没有来徐窑作客,要不他的夜半钟声,绝不会是从寒山寺传唱到天南海北,而应该是那天宁寺的千古钟声;眼前的绿色不会产生出他那对愁眠的心情,笔舞出定然是“白发三千丈”的豪放之作,流芳百世。
   怡心爽目的绿意水域,让我流连徜徉在绿底碧波之上近二个小时,使得水、绿、人融为了一体,太阳一旦拉长了光线,碧水就开始氤氲特有的清新气息,享受到无数文人墨客吟哦的那种馨香,这种只能身受不可言传的感受,如果要一定要定义的话,那只能说是春天的味道,一缕阳光,二份绿意,三股碧水。
   当水中的阳光又橙红完全变成金黄时,已经是时近中午时分,我赶紧掐一把菊花脑,摘一份枸杞头,又随便地挖了二根竹笋,驱车回到了家中,洗净爆炒时,每一铲子都飘来不同寻常的气息,吃上几口,才感知了曾经的春天的味道,以及天出的魅力。
   一吃就上瘾的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踏着春天阳光去过那里,还冒过夏日的雷声在雨中走过那里,看过那里的秋风舞动和白霜凝聚,也在那里留下过雪里的脚印。到不是为了那些口福,而是去释放城中的积郁,领略纯天出的风韵。
   当春姑娘激情地脱去旖旎的裙裾后,露出了酥胸她,倒使大地羞涩得赶紧将葳蕤的草木遮挡住自己的身体。当那些野鸭不断戏水时,脚下的瓦砾也开始穿着绿衣,从青红走向灰绿,再走向嫩绿,青绿,最后演变为翠绿,让你无法不感叹天出的威力,也得以领略春姑娘的魅力所在。
   当那个遗址泛起绿浪时,我曾经去那里去挖荠菜,一阵芬芳冷不防地飘来我的身旁,原来是那紫红的、艳红的、粉红的、粉白的桃花,演奏着春天的序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一棵棵满身花朵的桃树,就是一位位窈窕淑女,在春风中翩然起舞,讲述着春天的故事,同时也惊醒了带水梨花的清梦,引来了樱花的风情万种的娇羞,就在我回味那“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意蕴时,那边的几株枯枝梅的暗香又浮动而来,所有这些不知什么时候就失去主人眷顾的花朵,依然如故地履行着与春天的约会,也展示了天出的一面。
   当荠菜的野味还黏在我上颚时,如葱似韭的小蒜又走进了我眼帘,充足的空间,使得它没命地疯长,修长而蓬松,每一簇野生的小蒜,都似一盆万年青安放着。轻轻地挖起上青下白小蒜,清清爽爽,无怪有人说,白色是万色的源泉,也许就是圣洁的白色蒜梗才孕育出如此鲜嫩青绿的蒜苗。又是让人垂涎欲滴的野蔬,说不动心那才是违心的话语。
   有一种野菜,看就很鲜嫩,莲座般生长着绿叶,有生长在村落的路边道旁,曾经认识的它就是让我叫不出它的名字,汗颜地拍了一张照片,放到百度的空间,结果一位热心的老农告诉我:那是农村常见的车前草,是一种是菜又是药的保健的野菜,具有降血压和预防治疗糖尿病的药菜。当然它也成为我星期天的盘中餐,那颜色只要一眼你就不会忘记它那军绿色的神采。
   有一种素白的花朵,不与白梅比暗香,也不和牡丹挣色,它躲藏与百花争艳的春季,静雅地开放在高高的梢头,素白与青绿相映,光坠落的花香唯恐梅难匹敌,一株花魂足以让整个村落弥漫芳香,引来蝶舞蜂飞鸟呢喃,使得村落的遗址走进了静雅,也流进了画般的诗行,飞入诗意的画面,它就是源自德国的刺槐,是当今城市难得一见的洋槐树。
   不用走入乡村,就知道季节走进了小满,小麦一见开始扬花灌浆,要不了半月就是小麦收获的时节,因为那个遗址上,不知什么时候就遗落在这个村落的野麦草,重又抽出无数的花穗,鹅黄的花蕊丝悬穗上,同样具有惬意麦香。
   就在小满的季节里,在一个拆迁的宅基上,奇遇了我今生难忘的也是第一次见到花朵——罂粟花,艳红似血的花朵,蝶般翩舞在被铲去水泥地面的瓦砾之上,虽然它风姿卓越的外表赛过郁金香,天生丽质的容颜远非虞美人所能及,但当你靠近它时,就有一股蚀骨侵肤的冷气再逼近你。从房子留下的瓦片来看,起码具有百年历史,也许是注定要让它再一次地面对人间,让人感到再一次惊艳,也与我再次谋面,在房子拆迁之后,顽强地从坚硬的缝隙中生长出来,但为了灭绝它,我掐断了它的花葶,将它撕碎,抛进了杂草之中。
   当日历翻到六月时,气温在烟雨江南的土地上不断的攀升,只穿短袖的我对那个村落依然痴情,还会汗流浃背地光顾那里。一次一辆崭新的红色宝马挡住了我的去路,停车后,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面而来,我笑着说:“不用说,这辆车肯定是一个女人开的!”可细辨那芳香并非源于车辆,而是一种天然的香味儿,就在我二难时,在路的右侧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随即传来一句吴语呢哝的话语:“对不起,挡住你的去路了!”我循声望去,一位身着粉红裙装的少妇,在一丛池塘边的灌木的顶部在采摘金银花的花蕾,我瞬间明白了花香的源泉。
   在六月的扉页上,还印着一种圣洁的花朵——栀子花,在那个遗址上同样飘扬着它独有的馨香,它那浓而不淡、淡而不浓的花香,老远你就可以闻到带有丝丝甜意的馥郁之味。别看这淡雅清新的花,虽不及曼珠沙华珍稀,不如荼蘼花奇特,不若普雅花惊艳,也没有牡丹花的雍容华贵的气质,以及梅花那独立寒霜的傲骨,但,它以特立独行的芬芳和素面朝天的娇容,成为花开半夏的翘楚,洁白,静雅,厚重的馨香深得人们的亲睐,是极其草根的花朵,却是我心中独占鳌头的夏季花魁。
   眼前的栀子花,少了人们的眷顾,独自汲取银装素裹的精华,经历玉树琼枝的洗礼后,羞涩地躲在春花灿烂的背后,又静如处子,享受晨露和暮雨的滋润,承接丽阳沐浴,舒展在煦风的吹拂下,缓缓积蓄芬芳的激情。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明朝文人沈周的那首关于栀子花的诗:“雪魂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人画庭”。真不知道,沈周被馥郁的花香感动了多少年,才咏叹出这样优美又别致的诗句?
   本想在那个村落的遗址中,继续寻找天出那些魅力,可七月的一天再次光临时,发现四周不仅砌上高达二米的墙头,能够进入的路道上全部装上了蓝色的大门,里面不断地传来了隆隆的推土机声,蓝天白云下已经竖起了高高的铁塔,不用说,不要多久,古老的徐窑土地将高楼林立,成为人们的新家园。
  

共 41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初看这个文章标题《天出的魅力》,非常好奇,于是跟随作者一路走去,哦,原来“天出”的意思就是遗留或者散落在地下的种子或者根须,经年没有霉烂,一旦遇到雨露的滋润和阳光的爱抚,就会自动的生根发芽,恣意疯长,形成葳蕤的局面,从而展示“天出”顽强的生命力。文章是通过“天出”的含义和魅力展示徐窑古村落拆迁遗址的美丽。虽说村落已经折迁了,可是还有那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还有水滨边粗壮肥硕的水芹菜,还有家乡叫它菊花脑的野蔬,还有那些清脆欲滴,摇曳春光的枸杞和机警而灵动的水鸭。再看水中的灵动美丽更甚:引经据典,在作者眼中的美丽胜于朱自清的《绿》,胜于《荷塘月色》的美。作者还以深厚的文字功底为大家生动细致的描述了美丽妖娆的罂粟花,看着罂粟花的顽强,我们勇敢的作者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了灭绝它,我掐断了它的花葶,将它撕碎,抛进了杂草之中。”文章读到此处很令人开心,解恨。随潇洒的作者一路前行,一路开心,你们看看人家路遇开红色宝马的粉红群装少妇,这美人还与金银花香搭佩,恕我直言,这种艳遇几人能逢啊?感激雨春老师,为墨海带来了羊年的新春美图,此画不仅仅构图准确 ,还色调和谐,笔触大方,读后除余香萦绕外,还给人予物体结实的安宁。堪称佳作,鼎力推荐亲们阅读享受。问声老师辛苦!【编辑:如风姐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228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5-02-28 06:32:58
  文感很好,甚至让人能够感悟立体水彩画的效果,笔法收放自如,佩服!佩服!佩服!
2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5-02-28 06:35:39
  这是一幅用文字描摹的新春画图,这是一首用文字标注的春天狂想曲,除了点赞,还有一小点点的羡慕嫉妒。
3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5-02-28 06:38:27
  文章是高产了,人肯定也很累了,那就让墨海的亲们为老大敬上一杯香茶!以表敬意!
4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5-02-28 10:52:35
  感谢赐稿墨海,放牧心情!期待更多精彩再现!
5 楼        文友:建军        2015-02-28 14:31:05
  大气且柔美,赞,问好朋友。
6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15-03-01 09:12:49
  老大,天天吃精豆子,魅力可大着啦,只可惜我提着个袋子,在你家门前徘徊来徘徊去,一颗也木有捡到,郁闷的。呜呜呜。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