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贺兰山行(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贺兰山行(散文)


作者:李志平 布衣,477.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21发表时间:2015-02-28 16:51:46

【春秋】贺兰山行(散文) 夏日,与同事正下乡,突然同事说要去贺兰山转转,我愕然,以为同事在开玩笑,但看他很认真的样子,我说:“明天吧!回去换换衣服。”
   同事半商量半命令地说:“就今天!”我知道同事这几天心里有事,心情很差,我想他是想出去散散心了。于是,我们一行四人调转车头,向阿盟方向出发。
   一路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经过几个小时的辛劳,我们住进了阿盟宾馆。
   第二天,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贾局长的带领下,我们向贺兰山进发。
   以前,我来过贺兰山,那是专为游人开放的旅游区,沿着人工砌成的石阶拾阶而上,路两边的古树簇拥参天,但在看景的过程中,也使我深深感到,人为砌出的石阶将自然的原始美破坏了,将现代的气息掺进了这原始美中,似有些许遗憾。
   这次,贾局长开着特制的越野车,带我们看原始的贺兰山。贾局长既是司机又是导游,还兼我们的后勤部长。他介绍说:“贺兰一词来源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贺兰山总面积850平方公里,从1999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百年住在大山的二万多口牧民被迁出大山,成立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从此,频遭人为破坏的贺兰山得以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畜破坏的植被、树木得以休养生息,绿草丛生,野花漫山,贺兰山的紫蘑菇和名贵药材愈来愈多,贺兰山逐渐回归到了原始的自然状态。野生动物也在这原始的状态下繁衍生息。
   越野车从一个山口进入贺兰山,这里没有路,我们沿着山沟向贺兰山腹地进发,车轮下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越野车颠簸着,人坐在车里象水珠一样被甩来甩去,若是敞篷车,一个颠簸就会把我们甩出很远。
   往山沟深处走,美景便向我们徐徐展开,沟两边各具形态的山峰,山上那浓绿如黛的松树、柏树,从窗外飘来的阵阵野花的清香……我突然想,若不是坐在越野车里,置身于贺兰山中,自己似乎是野人一般。
   大约走进贺兰山十几公里,越野车停在了一开阔的沟里。我们一行五人下车,背上野餐的食物,正式开始了旅游。
   从车上下来,便看到了有几十亩大的绿毯,野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珠在上面晶莹闪光,不知名的野花在枝头开放,有蓝的,黄的、红的、白的、紫色的……我们都是搞农业工作的,但是几个人竭尽全力仅认识了红艳艳的山丹丹花,虽然贾局长一个个告诉了我们名称,当离开贺兰山时,我们又将记忆交给了贺兰山。
   看着这个如毯的几十亩绿草。我突发奇想,如果在这绿毯上踢场足球赛,四面站满观众,边看足球,边观景,是何等的美妙啊!
   沿着山沟向东攀援而上,炎炎的太阳照射下来,大家立刻都满头是汗了,于是,大家手里拄着拐棍,沿着绿荫如盖的树下行走,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闻着那带着清香的空气,真正置身于这个大氧吧,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越往山里走,这清香愈浓,空气愈清新。置身于这大自然中,如果晚上睡在这绿毯上,闻着清香,看着月亮,数着星星,听着鸟啼和虫鸣,是何等的美妙啊!
   越往山上走,山峰愈加陡峭,景色愈美,山由平坦到崎岖,鸟儿不时唱着欢乐的歌谣,享受着微风的吹拂,让人感到满心的欢喜和惬意。置身于这原始森林中,仰望湛蓝的天空,太阳的光芒直射山林,漫步在山中,纵横交错的山峰上,浓密的松树柏树,徐徐展现在眼前,粗的需要几个人环抱,小的只有几厘米粗,不管粗细,它们都竭尽全力挺拔向上,直冲云霄,这树的海洋宁静而安详,让人感到绿色的淡雅纯朴。
   在河套平原上长出的庄稼,我们常用绿格荫荫的来形容,它的颜色在这里用绿格荫荫就似乎不恰当了,我绞尽脑汁想用一个最恰当的词来形容它,用绿色如黛来形容似有欠缺。只有你置身在此,亲身感受才能理解领悟大自然的神秘和震撼。
   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向上挪,听着沟里潺潺的流水声,一会儿吼声如啡,过一会儿又细如蝉音,水亲着山,山吻着水,阵阵清风徐来,脸上顿感凉意习习,脚下的绿草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各色花朵轻轻点头,似在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
   攀援在贺兰山上,我忽然想到了岳飞《满江红》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听贾局长讲,贺兰山植物有670种,如翠雀花、丁香、棘豆。贺兰山的云杉、油松高耸入云,贺兰山的山杏、山桃远播千里。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灰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一上午的旅游,大家都累了,在几棵硕大的柏树下,我们席地而坐,拿出食物和酒,每人手里拿着一瓶啤酒,随着一串不规则的碰瓶声,咕噜咕噜一气,半瓶啤酒便下肚了。听着沟里的流水声,在贺兰山的深山里,吃着鸡腿,就着啤酒,讲着笑话,溅起的是阵阵笑声,真是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置身在这原始森林里,使你忘记了城市的喧嚣,拥有了一片心灵的净土。
   下午,下山的路上,在贾局长指引下,我们采摘了数枚紫蘑菇。关于紫蘑菇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当年孙悟空来到贺兰山上,遇见了一只老虎,老虎突然向孙悟空扑去,孙悟空急中生智,变成了一棵小树,老虎扑到跟前,不见了猴子,就气急败坏的咬了小树几口,原来咬着了孙悟空的耳朵,孙悟空痛得捂着耳朵漫山遍野地乱跑,血液飞飞扬扬,撒下了一溜一溜紫蘑菇的种子,从此后人们才吃到了美味的紫蘑菇。
   采摘紫蘑菇的同时,我们也采摘了数朵野花,想把贺兰山的野味带走,也想把这里的野性带走,把这里的野景带走……但是,带走的仅仅是沧海一粟,带走的只能是感受、心情和感悟。回程中,我想,哪日我能在梦中再回到贺兰山,和贺兰山再次深情一拥。
   第二天上午,又是一个阴雨天,从一早上小雨就下个不停,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广宗寺景区,当地人称南寺。据贾局长介绍,南寺是内蒙古西部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广宗寺藏名“丹吉楞”,俗名南寺,位于阿左旗巴润别立镇境内,距巴彦浩特镇东南23公里左右,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庙。由二十余座建筑群组成,其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经堂、黄楼寺等。在用黄、绿色琉璃瓦砌成的黄楼寺内,存放着西藏达赖六世遗体而外,还保存着飞天人像化石,释迦牟尼留下来的金佛,唐文成公主的金剑等珍贵历史文物。
   广宗寺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距今已有255年的历史,寺内共有大小庙宇15座,共2000多间。南寺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四面环山,松柏长青,溪流如带,风景十分优美。
   在我们到达南寺时,因为南寺有宗教法会,几个停车场已经满满当当,在交警的指引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停车位。
   下得车来,雨竟然停了,凉飕飕的风吹在身上,一阵冷似一阵。但是,置身于宗教场所,摩肩接踵的人流,看着那些虔诚的面孔,我也顿时肃然起敬起来,我虽然不信教,但我不反对别人信教,从哲学的角度讲,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宗教存在数千年,总有它合理的一面,所以,我很愿意来这些宗教场所旅游参观,感受一下那浓厚的宗教氛围,也不失为一种知识的积累。
   走进南寺,却又感到另一番天地,这座占地3900公顷的南寺景区,山岳重叠,沟谷纵横,曲径通幽、山上森林茂密,春秋鸟语花香,冬季山林皑皑。站在南寺的台阶上,向上眺望,棉絮般柔软的浮云,漂浮在山上,云缠绕着山,山吸附着云,柔情似水,缠绵悱恻……云在风的推动下,变换着姿态和形状,一会儿似马,一会儿似羊,一会又似骆驼……就像幻灯片一样,不断地幻化成各种形状,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任何人力所不能及的。看着这变幻无穷的云彩缠绕在山头,好似哪个神仙在山的那边操纵着这云、这山。看着这些,南寺更显得神秘莫测,仙气飘飘。
   站在大雄宝殿前,众多的善男信女手执长香,磕头敬香,那份虔诚令人动容。我常常想,人是需要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就剩下躯体了,不管在灵隐寺还是在峨眉山的万年寺,还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像前,那数以万计的信徒,对佛的顶礼膜拜,每每使我激动不已,这些信徒不求回报,义务在教会服务,自愿捐款,他们凭的就是对佛的信仰,教会的经验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呀!
   离开南寺,在贾局长的带领下,我们徒步向东北进发,沿着山路向上攀爬,大约走了1公里,翻过一道山梁,39座敖包便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每个敖包直径足有十余米,东西一溜排开,显得气势恢宏,令人震撼,站在敖包前,不由得肃然起敬。
   自从有了蒙古民族就有了敖包,就有了祭敖包的仪式,虽然今天我们没有赶上祭敖包的仪式,但是,在蒙古族传统的祭祀礼仪中,最为隆重的就是祭敖包的活动,敖包多为石块堆积的圆形物,在敖包正中插一木杆,上悬藏文旗幡,祭敖包的含义最初为祭天地、山川、水草三种,后来演变成祭祀祖先的标志,以后又成为牧民群众集会、游艺、祈祷风调雨顺,迎盼丰收的活动场所。
   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农历五六月份,牧草返青时节,有的为春秋雨季。2002年春天我到阿左旗,正赶上祭敖包活动。祭敖包时,喇嘛,黎民都要参加。祭祀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泉水旁边诵经,参加祭祀的人都身穿节日盛装,在敖包上插柏枝,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挂各类牲畜链绳,串起来的羔羊耳记等。喇嘛诵经吹海螺,众人从左向右绕敖包三圈,绕圈时,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食品等撒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牲畜兴旺。祭祀活动结束后,开始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民族棋类等比赛娱乐活动,大家像过年一样欢乐,这种祭敖包的活动如今一直在延续。
   在我们向上行进的途中,远远飘来蒙古族人凄怆的歌声,那歌声似那样辽阔,那样豪放。歌声飘过,似打开了尘封的历史,道出了凄美的挽歌,生命的呐喊,这歌声悠远流长,在天地间回荡,伴随着我们的行程,令人慰藉。
   大约走了有三公里,便来到了罗汉山前,眺望着罗汉山上雕塑着的各具神态的十六罗汉,这山也有了仙气,人也沾了仙气,刚才还迈着的沉重的脚步顿然轻松了许多,在贾局长的指点下,让我们回头看西边一座山上卧着什么,大家一看,便不由齐声叫起来:“大蟒蛇。”这条“大蟒蛇”头向南尾朝北,横在山顶上,足有几百米长,那黑褐色的脊背,那发白的肚皮,那脊背上的片片盔甲清晰可见,整个“大蟒蛇”栩栩如生,我们再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称奇。
   恋恋不舍告别了“大蟒蛇”,再向上攀登,拐过一个山角,向东望去,便是一片硕大的绿草地,在四面山峰的映衬下,那像激光平地仪平出的绿草地,那草像用剪刀剪过一样平平展展。据贾局长讲,有一位亿万富翁看上了这片风水宝地,要在这里建一座五星级宾馆,由于贺兰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他的这一愿望没有实现。
   越向前走,山越陡峭,人也越累了,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向我们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毡卯山进发,据贾局长讲,毡卯山从空中看整个山就像一个戴着毡帽的人头,故后人给他起名毡卯山。著名的古寺悬空寺便“悬挂”在了毡卯山的胸前,整个悬空寺东西长约400米,在刀劈斧砍的毡卯山前,沿山的数百米长廊,背靠大山,倚山而建的大雄宝殿巍峨雄伟,在毡卯山上挂满了信徒们的哈达,蓝的、白的、足有数千条,使这一古寺更加有了浓郁的宗教色彩。
   步入大雄宝殿,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端坐在桌前,轻轻敲打着木鱼,口里念念有词。据贾局长介绍,我们知道他就是这里的方丈,从小在悬空寺出家,伴着酥油灯熬过了六十多载岁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佛教,也献给了数万名善男信女。
   悬空寺近几年远播千里,全国各地的信徒都要来顶礼膜拜,还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巨人集团的掌门人史玉柱先生。
   据说史玉柱先生因为建巨人大厦资金链断裂,事业跌入谷底,于是,史玉柱先生奔波几千里隐居在了悬空寺一年多,青灯伴着明月,与方丈秉烛谈心,在方丈的指点下,史玉柱先生茅塞顿开,二次创业,东山再起,使巨人集团成为全国著名的企业集团,史玉柱先生也成为东山再起的又一位企业家。
   史玉柱先生念及悬空寺的岁月,后来捐款60万元,重新修建悬空寺,在悬空寺前的功德碑上,赫然记录着史玉柱先生的捐款,真是盛寺借名人而生辉,名人借盛寺而增色。
   两天的旅游结束了,几位同事与大山的亲近,与名寺的接触,心情大好,一路欢歌离开贺兰山,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回到了工作岗位,我常常想,贺兰山是一座山,又不是一座山,它更像是一剂良药,又是一位著名的心理疏导家,谁如果有了烦恼,就去亲近贺兰山,定然是“药到病除”。

共 500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与同事一行到贺兰山游览。两天的山中亲近接触,山的高崇险峻,石阶由下到上的盘绕,云的缥缈,古树簇拥的参天,野生动物在这原始的状态下的繁衍生息,阵阵野花的清香,无不让人沉醉在仙境般的美景之中。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如今读着贺兰山之行,的确有着它是一座山又不是一座山之感,它更像是一剂良药,又是一位著名的心理疏导家,诱惑着读着的心神,在读着文章的同时,把心思融在了魅力无限的山水美景之中。一篇很耐读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5-02-28 16:53:47
  很美的游记,欣赏作者收发自如的文笔,拜读学习了。问候作者,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2 楼        文友:李志平        2015-02-28 17:56:02
  谢谢秋天的风,你的编者案比散文更美,敬祝编安
李志平
3 楼        文友:紫色        2015-03-01 00:24:22
  流畅的语言,朴实的叙述,感觉就像亲临贺兰山,感受景区的山水寺院。美文欣赏,问好作者。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4 楼        文友:李志平        2015-03-01 19:52:33
  谢谢老师,祝编安
李志平
5 楼        文友:我苦故我在        2015-03-09 12:05:45
  我看《仓央嘉措的自传》的时候,了解了这位西藏历史上最有才华和最有情意的活佛,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贺兰山下的这个南寺;
  
   在你的笔下栩栩如生,宗教与自然结合的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一篇美丽的游记,令人神往的贺兰山,我一定会去游历一番的;
  
   好文章,赞一个
  
   春秋苦人 致敬
我苦故我在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