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海放牧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海】秋野童趣(散文)

精品 【墨海】秋野童趣(散文)


作者:雨春 进士,11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9发表时间:2015-03-01 21:01:47

秋天是一年之中的第三季,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喜庆的季节。在我的童年里的那些秋天,虽然生活有些贫困,却也充满了让我无法忘记的欢喜和情趣。
   在我记忆中,童年的秋天同样是充满生机和快乐的季节,它一点不逊色于其它的季节,家前屋后的那些瓜果梨枣相继成熟,上市,无疑是一种无法拒绝的诱惑;广褒的田野里更是形成了金色的海洋,无论是摇铃的大豆,还是露出金牙的玉米,亦或是被金色压弯腰的水稻,无不呈现出金色的光泽,散发着诱人的馨香,充满着神秘而惬意的情趣。
   秋天一般始于农历的七月,尽管夏还将咄咄逼人的热浪翻滚在天地人间,但秋给各种植物和动物准备了它们的一年之中的最后行程。蛰伏和冬眠的动物,一边拼命地大吃二喝地积蓄体能,一边建巢筑洞储藏自己必须的食物,最后躲了进去,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而植物则走进了成熟的季节。为了成熟,高粱涨红了脸,玉米的红缨变成了黑褐色的胡须,大豆廋了丰满摇起了铃,飘香的稻谷掀起了金色的浪,水中的荷落了妖娆的花朵又累弯了莲蓬,从春又夏一身竹秀的芦苇摇曳起荻花,霜染枫红后又唤来菊香弥漫。
   儿童对于庄稼成熟与否不那么敏感,也很模糊,分不清什么时候收割什么谷物,所惦念的倒是杂草丛中的那些小生灵。熟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说明它要即将走过一次轮回。此时的蝗虫、蚂蚱膘肥体胖,行动迟缓,正是捕捉的好机会。但无论是蚂蚱,还是蝗虫,毕竟他们是翼翅性的动物,要捕捉它,还真的不是件易事。为了捕捉它,不知注意观察了多少次,结果发现,最佳的时间是在每天的清晨,秋天的露水不仅比夏天浓,也比夏天的露水凉,那晶莹的露水简直就是凉的化身,不要说是栖息在叶子上蚂蚱、蝗虫,就是人踏露而行,也有针落肌肤的惊悸之感,有些凉飕飕的。
   一旦它们的翅膀上凝聚露珠,就无法飞行,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束手就擒,成为瓮中之鳖,最多在网兜中乱跳几次,感到无力回天后,就呆若木鸡地爬在网格上,听天由命地一动不动。倘若捕捉得很少,我就会像孟夏时捕捉到的知了那样,采摘几篇番瓜叶,将它们包裹起来,扔进妈妈正在烧饭的灶膛中,只要听到“啪啪”的声音,就可以用火叉将它掏出来,一股香味瞬间就冲进我鼻孔,迅速地扒去外壳,就露出了洁白的、冒着热气的肉,不管是否烫,就扔进了嘴里,只一嚼,就想起了那句口头禅:“真是人间好享受!”
   倘若捕捉的蝗虫和蚂蚱比较多,那就是妈妈的事了,她会像山东人那样,将它清水洗净后,将它搅拌到拌有调料的面糊里,然后一一地用筷子夹进油锅里,像炸酥虾那样去油炸,弥足馨香,咋看就是苏南的酥虾一般,又具有湖南的剁辣椒那样的色彩。特有的香味,让人难免要垂涎欲滴,是佐餐下酒的美味一碟。
   秋天的蜻蜓比盛夏时还要多,好多孩子往往在自己家的场院上,高举掠场用的大竹扫把去捕捉它,搞得满头大汗,也捕捉不到几只,即使被捂了下来的蜻蜓,非死即伤,还动不动被一旁观望的鸡子一口抢去,你就是去追赶鸡子,蜻蜓早已被鸡子生吞活剥地吃掉。聪明的孩童也往往会趁露水未干时,去捕捉满翅露水的蜻蜓,它往往栖息在如竹的芦苇和具有长剑般叶子的蒲上,站在岸上就可以轻易地捕捉到它。
   捕捉蜻蜓不是为了吃,首先是为了玩,那是一种摧残性的玩,就是将蜻蜓的尾部插进一根草秸,然后放飞它,看蜻蜓那困难的飞行状态。其次是为了自己养的那些鸟儿,鸟儿也十分喜欢吃蜻蜓的肉,看到鸟儿那狼吞虎咽的样子,一边的小猫也在流着哈喇子。还有一个玩法就是将秋天放在自己的蚊帐里,让蜻蜓去捕捉钻进去的蚊子,既可以欣赏到蜻蜓的漂亮舞姿,也可以领略到蜻蜓的特殊技能。
   轻舞小扇拍流萤。秋天的脚步不断向深处走去时,无论是月华如水,还是夜路难行的夜晚,都会有一些流动的荧星,在你眼前身后的半空中飘着,但你从惧怕中回味过来时,你就会知道那是萤火虫的舞姿,就会好奇地伸出手,捕捉一些到一个透明的瓶子中,挂在床头,吹灭灯光去观看它们的举动。有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在夜色中的场院里玩耍时,有人会偷偷地将萤火虫的荧光粉涂抹在手上,然后突然伸到别人的眼前,去吓唬他们。
   秋天的玉米地,是一片高高的青纱帐,青绿的玉米叶往往十分繁茂,葳蕤,每到玉米挎拐(刚刚生长玉米棒)时,由于它的基因变异,会多会长出一些洁白的瘤状的白色茎块,这种东西时间一长就会变成乌黑的灰垢,我们当地叫它为灰泡子,但刚刚生长出来时,确实白皮白肉,鲜嫩无比,只要采摘回家,切成为片,下锅一爆炒,就是精美一碟,口感胜过蘑菇的鲜美,且有丝丝甜意。所以一旦星期天或者放学时,就会伙同小伙伴寻找采摘,一个人是不敢轻易走进玉米地的,且不说曾经的迷信,就是课本上的大灰狼也让我们孩童惧怕,何况那些丰产沟里杂草纵深,难免会有蛇虫出没。
   到了收割玉米时,当那些大人们去砍玉米秸时,放学的儿童就会一窝蜂似地围进玉米地,去寻找那些红色秸秆,玉米的红色秸秆好多赛过甘蔗的甜味,而且富含水分。好多孩童都会扛上一捆回家,其吃法亦如甘蔗。
   高大茂密的玉米秸一旦砍倒运出后,农人往往忙于其它谷物的收割,玉米地就开始面朝黄土,直接接受秋阳和风雨晨露的调养。就在这段时间里,一种草本植物得以疯长,青绿的叶子恰似翡雕玉琢,叶腋下不断地绽放出鹅黄的小喇叭状花朵,几天后就会结出比拇指头还要大的苞衣,圆鼓鼓的悬挂着,很快就开始走向杏黄和枯黄,枯黄后的苞衣就会纱化,成熟落地。当你再次经过时,老远就会闻到他那特有的清香味,随手捡拾起来,隐约可见里面有一颗油光水滑的圆豆物,扒去纱衣,玲珑剔透,玉般润滑,可见其内部的种子。那馨香则早已钻进你的鼻孔,刺激你的味蕾,说不扔进嘴里,是绝不可能的,就是成人也无法拒绝它的诱惑。每每遇到时,孩童不把自己的衣兜装满,是不会离开玉米地的。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洋姑娘”,好多地方都会见到它身影,如今也有好多种植户,专门培植种植它,让好多城里的孩子也享受到它的美味。
   在大豆成熟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记住了它那摇铃的妙曼旋律,可在我的记忆中,却首先又一种美食是大豆带来的,那就是我家乡到现在还一年一度举行的豆丹节的主角——豆丹,它是生长在大豆叶上的一种虫子,有食指那么粗,长约十公分,圆滚滚的,青绿色,一旦入土就会变成为土黄色。别看它是一种虫子,可它是吃大豆叶长大的,肉质鲜美的同时又富含高蛋白,远非蝉蛹所能够媲美,是一碗一吃就“上瘾”的美味。因此,每年的秋季,我们孩童又会背起竹篓,去捕捉它。
   在大豆那铃声刚起时,在在那黄色的叶面上,往往会漂浮着不愿变黄走向枯萎的叶子,只有你经过那里仔细去看时,才会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大豆叶,而是类似香瓜的叶子在笑傲秋风。同时还会有浓郁的瓜香向你逼来,又是无法拒绝的魅惑,你会情不自禁地走进大豆地,会发现好多杏黄的小圆球,灯笼般悬挂在青绿的藤蔓上,只一颗,那种香味、甜意就会黏在你的记忆褶皱里,没有手,它同样能够拉住你的衣襟,让你无法走脱,也不想离开。它,就是我们家乡叫它“喇叭蛋子”的野生瓜类。很汗颜,光顾吃的我,还真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但,如果你留神一下,在你的家乡也会看到它的身影,说不定你会比我更喜欢它的美味。
   秋走深处,叶黄凋零,落在冬的门楣上,是常识,是四季轮回的必然。就在叶蝶翩舞时,再有竹般气质的芦苇终于架不住霜的考验,褪去青绿换成杏黄的叶子,也开始坠入河底岸根。瘦了青绿的芦苇荡,荻花也由灰紫绽放成为洁白,摇曳几天后,就会柳絮般地飘飘落落,去寻找自己的归宿,让人想起蒲公英的种子的同时,也想起不久后的雪舞。倘若这个时候你钻进芦苇荡,会有二份惊喜等待你。
   就在你感到行走有些艰难时,会有一片红云在夺走你的目光,而且就漂浮在你不远处的地面上,渐渐地你就会辨明,那是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节日般的悬挂着,它虽然一身红装,有乒乓球大小,也是“洋姑娘”的一种,这个野生的洋姑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在高达近三米的芦苇荡中旺盛生长,是不能不让人折服的事。我在《那些秋天里的童年》中曾经描写过它:甜甜的、酸酸的,还有一丝苦味儿,但正是这种苦味,也使得它成为治病求人的良药。
   也许前面的芦苇荡更是难行,因为好多芦苇的杆子上缠满了藤蔓,纵横交错的藤蔓上还悬挂着无数把小喇叭花,紫红的,艳红的、蓝色的、粉白的、紫粉的、嫣红的……可谓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你的耳边定会飘来无数把唢呐在合奏的旋律。就在你品茗这些牵牛花的花色花韵时,又会发现在它的藤蔓上还密密麻麻的结着种子,它的种子是一种比较昂贵的中药材,由于它种子很黑,我们都叫它“黑丑”。那可是我们儿童的零花钱,就好像有好多大白兔奶糖悬挂在那里,往往会隔三岔五地去采摘。
   深秋的荷塘,已经没有了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了,那些曾经的舞女的裙裾已经成了济公的百衲衣,不过凌乱中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水墨画卷,只有用心领悟的人才会感知它的韵味,起码是一种成熟的象征,更是再生无限生机和妖娆的积蓄。秋天的荷塘,也许是走了青绿,就瘦了水的风韵,水枯岸长(zhang),使得生长在水滨的那种叫做沙浪苗的野生植物,爬上了岸,连根拔起,在水中摇摆几下,就露出了洁白的块茎,一般有拇指头那么大小,这种野生的果子,不仅具有荸荠一般口感,还富含糖分,特别甜,孩童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会在采摘莲蓬的同时去外。看似不起眼的野果,却往往是一些药食二用的果子,不仅解了我们孩童的口馋,也给了我们的健康,也是我们那代人能够具有健壮体魄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种秋野童趣是结在那些树梢的,当秋风摘走树的叶茎时,好多树的树梢并不是光秃秃的空无一物,同样有着好多数上悬挂着曾经的春花或者夏朵的后代,它们或铃般摇奏着秋韵,或者灯笼般地渲染着秋色,只要你在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时,或许它们的神韵在不经意间就落入的你的眼帘,也让你好奇地要去趣上一把。
   有一种叫做梧桐的树,好多文人墨客会在他们那关于秋天的文字中,用它的叶子借喻忧愁和相思,或者去画上一幅凋零肃杀的画,可就没有那妙曼文笔去为它的种子去诗上一首歌,去赞赏它的成熟之美。尽管如此,当它的叶蝶飘落完忧伤后,却留下了我们孩童的口福,儿童会乐此不彼地拿起竹竿,去敲打那些正在摇铃的种子,种子里挤满了馨香,一旦放到锅里爆炒后,它就成了香囊,嘎嘣一嚼,不仅香溢满口,就是你站在数米外也可以闻到它的芬芳。说让孩童不动心,是绝不可能的。
   还有一种树梢上结的是零花钱。这种树因为它叫苦楝树,由于它和苦恋谐音,是我们家乡很忌讳的树,所以一般不允许它生长在家前屋后,但人们又喜欢它那坚硬的木质和漂亮的木纹,就开恩地允许它生长在一些荒凉沟边河岸,几乎是无人眷顾它,听任其自然生长。也许正因为这样,养成了它的惰性,当柳已成帘时,它才如梦初醒,直到孟夏时分,它才在骄阳下绽放出紫罗兰色的花朵,是蜂蝶帮助了它,为它留下了秋天的童趣。当秋霜打下它的叶茎后,就留下了雅黄色的一串串小果子,再看就是玲珑版的黄皮肤的小苹果。尽管它略带苦味,但还是有好多鸟儿去挣食。因为它当时是做肥皂和柔滑剂的原料,价格也比较高,也就成了我们孩童采摘对象。往往像猴子一样爬上树枝上,不是手摇,就是脚跺,只要成熟的果子就落了下来,很快就变成了我们牙祭钱。
   秋野里的童趣还有很多,比如稻田收割后,我们会去挖稻梗下的泥鳅,或者腌好烤着吃,或者用它去喂鸭子;有时会专门去寻找田鼠的洞穴,将它偷去的稻谷再抢回来……总之,在曾经的那些秋野里,到处蕴藏着我们童年的无数趣味,似一首首动人的童谣伴随着我们长大,又似一曲曲明快的旋律黏在我们记忆的褶皱里,一直流淌到今天。
  

共 46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一篇散文佳作,作家以优美的语言,娴熟的技艺向我们讲述了秋天里发生在田野中的各种有趣的故事,那些长翅膀的吗蚱、蜻蜓还有长达十公分的大青虫豆丹或成了孩子们的美味,或成了孩子们的玩物,虽然那种玩耍现在看来有点残酷,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在作家的笔下,秋天的田野是那么的美好,有着无穷的魅力。那些飞舞的荧火虫,勾得孩子心里痒痒的,总是想抓住几只。至于用荧火虫粉涂手在黑夜的吓人,更是将顽童的作为写得活灵活现。作品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还带着淡淡的田野里的芳香,不用喝酒人也醉。那些如珠的妙语似信手拈来,挥洒自入。“秋野里的童趣还很多,比如稻田收割后,我们会去挖泥鳅腌好后烤着吃,会去寻找田鼠的洞将它偷去的稻谷再抢回来……”多么有趣的童年,多么有趣的秋天。好作品,倾心推荐!【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0200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03-01 21:15:27
  拜读大作,问好雨春老师。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03-01 21:16:14
  又一篇散文佳作。推荐阅读。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03-01 21:16:48
  恭祝2015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5-03-01 22:56:38
  感谢赐稿墨海,放牧心情!期待更多精彩再现!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