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北】当代孔乙已(杂文)

编辑推荐 【东北】当代孔乙已(杂文)


作者:凌雨涯 举人,3270.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17发表时间:2015-03-03 20:12:08
摘要:2002

【东北】当代孔乙已(杂文)
   记得上初中时曾学得鲁迅的《孔乙己》,里面特意着重一段孔乙己的存在是那么举无轻重,甚至生死都会无人问津!用了很精彩的一句话概括了所有的讽刺:“有他也罢,没他也便这么过。”那句话大约是这样的吧。
   以后,班主任老师很有心计的时时说出这句话提醒我们做人和学习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留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不要庸庸俗俗像孔乙己那样,有你也罢,没你也便这么过。当时很小也也很受启发,所以那时至以后的每一天里都是小翼翼的做人,好好的学习,努力给别人留下印象,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孔乙己。
   还记得那个夏季的蝉特别多,叫的也特别响,我也不知道具体的该叫那个小东西作蝉还是知了,总之,那个季节是怀旧的季节,停不住的思念,像云朵一样飘的很遥远,曾经的我今生最看重的那个温热的集体,我不知所措间离开了这里面所有的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有心或无心,整整一个夏季忧郁的心,那片倦怀,只有它们这些不知情的小生灵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孤独的黄昏,蝉鸣一声声刺激我心,自己忽的害怕起来,自己会不会变成孔乙己啊!会不会无人顾,无人问啊。
   唯我吗?也记不清了,两年里也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在许多个知名的不知名的站台上,曾送走了多少个伙伴,多少个又多少个曾知心知意的好朋友,好同学,自己是爱怀旧吗?如果总生活在回忆里,那是最痛苦的了。但又怎么样做到不思不念,对己逝的情怀,己去他乡的知已不闻不问。自己知道自己今生的血脉里流着的是溶入了太多情感的恒温己久的血液,不可冷却一时。
   可惜,就像一串很结实,很精美的珠链,就算把它搁置在任何一个角隅里,都是那么的完美,看了让人怜爱!但偶有一天,这串珠链在主人不知名的气愤中被拽断了,珠粒四散,有的己滚落的不知去向,仅有几粒可怜兮兮的小珠子静静的躺在那里。它们再想团结己太难,因为连接这串珠粒的丝线己七零八散。
   此情此景,引申到人与人间那最真挚的情感,这根穿插于每个珠粒间使之紧密相连的丝线可不可以拟为一段难断又易折的感情呢?正像剩余的那几个孤凌凌的小珠粒。如果没有有心人再将其重新穿插好,那总该有一天,只一阵微风拂过,几个小珠子就会四散八方,望眼俗穿,多么凄凉,多么悲哀啊!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此时,最适合这种听蝉鸣的心境了。也就是这种心境里自己曾极客观的否认了鲁迅《孔乙己》中那群短衫亦或佃农。或更好的说开始同情孔乙己了,孔乙己活的很庸俗,孔乙己就像一片野草,有了你可以衬托一种意境,没了你,那个地方谁也不会觉得你曾在那个地方生长过,难得干净。
   执笔略思,这一切都要归错于孔乙己吗?或许是那个时代出了错啊,或许人云亦云,或许这是大众的不仁,旁观者的麻木……
   鲁迅是位贤人,鲁迅提早看透了时代,但,或许也没有太多的看透吧……但这毕竟还是许多个或许,熟是熟非,还得挨着岁月和生活去验证和实践。时代的悲哀并没有因文明而褪色,而且一直延续直到今天,孔乙己式的人群在增多,大笑孔乙己的人更是愈演愈烈。难道这是适应社会吗?大凡社会上的东西都要去适应?都要去学会习惯吗?
   现代人的情感往往被太多的文人墨客比喻的洁比天高,挚比海深,纯纯粹粹文过饰非!放眼望去,劳碌的大众们又有几个不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奔波,又有谁曾为了离去的你而刻意关心过你甚至过问过你。人与人的感情在疏远,似孔乙己时代的变相升级已覆盖了一切。人与人之间那丁点的情谊竟也成了公开秘密似的利用的载体。
   目不忍睹,笔不忍诛!又有哪一个人不是早晚要充当着孔乙己的角色,麻木着别人同时也被别人所麻木着!
   很喜欢三毛,很喜欢三毛的书,喜欢三毛的那种生命里带来的热情和快乐,全世界都认知了她,我在麻木的缝隙间也是从那份热情里体会到原来人与人之间还有一份情的存在……
   外边忧雨缠绵,蝉鸣渐弱,但思绪永不会停歇,它好像不知疲倦似的……
   但我,真的累了……
  

共 15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孔乙己是鲁迅笔下一个鲜活的人物,迂腐、清高、一身书呆子气,在可怜他的同时,又看到了他可憎可悲的一面,正是这个人物感染着一代又一代,感染着你和我,感染着时代,感染着社会,“孔乙己式的人群在增多,大笑孔乙己的人更是愈演愈烈。”社会在变,人的情感也在变,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麻木着别人同时也被别人所麻木着!”孔乙己时代的“人云亦云,或许这是大众的不仁,旁观者的麻木……”演变到现今社会忙忙碌碌的人群,为了某种欲望,可以把情谊撇向一边。本文克服了随波逐流的价值观,从人情淡漠的角度,剖析孔乙己这个特殊物演变成大多数的过程,演绎成一种社会现象,鞭辟入里,由点到面,分析透彻。借用孔乙己语气说一句:“推荐乎?推荐!”【东北风情编辑:老笨熊李春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15-03-03 20:13:17
  演变到现今社会忙忙碌碌的人群,为了某种欲望,可以把情谊撇向一边。本文克服了随波逐流的价值观,从人情淡漠的角度,剖析孔乙己这个特殊物演变成大多数的过程,演绎成一种社会现象,鞭辟入里,由点到面,分析透彻。
李春胜,教师
2 楼        文友:潮仙        2015-03-11 08:34:51
   很喜欢三毛,很喜欢三毛的书,喜欢三毛的那种生命里带来的热情和快乐,全世界都认知了她,我在麻木的缝隙间也是从那份热情里体会到原来人与人之间还有一份情的存在……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