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字留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留香】骚作开新面,率真正清和(散文)

精品 【留香】骚作开新面,率真正清和(散文)


作者:刘先银 童生,63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44发表时间:2015-03-07 16:58:22
摘要:刘先银这篇散文通过学者文怀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骚作开新面”,毛泽东如此评说。当一切浮华和苦难都已远离之时,唯有风清月明。“正清和”可以说是文怀沙对一生之所悟。

【留香】骚作开新面,率真正清和(散文) “燕堂老人”是文怀沙在文化圈儿里的别号。这位博学多才的文史学者,由于在古典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特别是对屈原诗歌研究的成就,被推崇为“当代屈原”“国学大师”。文老又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红学家、吟咏大师、楚辞泰斗。
   一、骚作开新面
   分别出版于1950年代初期的《九歌今绎》《离骚今绎》《九章今绎》《招魂今绎》,原为繁体字本,分别由郭沫若、游国恩、钱钟书校订,面世后,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深得各界权威人士之首肯。毛泽东、柳亚子、郭沫若、钱钟书诸翁虽已先后谢世,但他们对文氏楚辞绎文之推许,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刘海粟先生曾无限深情地说“我的老朋友文怀沙呦,你自由自在……你是天风;你胸怀宽广,起伏不已……你是海涛,你的抑扬顿挫的吟咏缭绕世间,我称之为曲未终……”
   “骚作开新面”,毛泽东如此评说。
   北大“三沈”中的沈尹默先生,书法绝伦,被誉为当代的王羲之。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将自己的一百首诗词用正楷书写了呈送给毛主席,主席很高兴,宴请沈尹默,主席说,沈老你的诗词写得很好,还有别的吗?沈老说一首不多,一首不少,正好一百首,主席说不对,你再想想看,沈老实在想不出来,就请主席破解谜团。主席说,你至少写了一百零一首。而且这第一百零一首写得最好。这首《减字木兰花》,就印在文怀沙的屈原《离骚今绎》上,其中有一句“争比灵均,文采昭然历劫新”。主席说,文怀沙这是用新诗再现离骚。“骚作开新面”是主席专门夸赞先生的。“美人芳草,此语寻常都解道。争比灵均,文彩昭然历劫新。蛟龙不起,汨水至今清且弥,故事难忘,五月南风棕箬香。怀沙兄属为《离骚今绎》题词,辄成《减字木兰花》一阙应教一千九百五十三年五月尹默”
   “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胡耀邦写给文氏的诗句。
   胡耀邦在晚年曾有《致文怀沙先生》长诗,云:“骚作开新面,久仰先生名。去岁馈珠玉,始悟神交深。君自九嶷出,有如九嶷云。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不谙燕塞险,卓立傲苍冥。闭户惊叶落,心悲秋早零。心悲不是畏天寒,寒极翻作艳阳春。艳阳之下种桃李,桃李芬芳春复春。哲人晓畅沧桑变,一番变化一番新。如今桃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八月二十五日稿胡耀邦”
   戎马诗人张爱萍将军曾有一首《聆听文怀沙教授讲〈离骚〉有感》,称赞他“一曲吟催千古泪,文怀八斗叹骚才。韵高自有真情在,恍若云中屈子来。”
   郭沫若赠以“荷蕖发幽香”的诗句。
   “平生契稷志,无意拟庄老。相谋道不合,隔叶鸣黄鸟。君有江上舟,飘浮任潦倒。我有水中室,荷盖甚精巧。出世君如尘,飞扬亦何好。入世我长生,化为泥与草。荷蕖发幽香,光争日月皎。怀沙兄嘱题郭沫若”柳亚子先生也有诗赞颂先生那种虽九死犹未悔的精神。“抱石怀沙事可伤/千秋余意尚旁皇/希文忧乐关天下/莫但哀时作国殇/”先生自己也曾说,屈原心目中的“善”,正是他为之讴歌的“重仁袭义,谨厚为丰”,因而,汨罗江中的自我完成是两千多年来震撼我们民族灵魂的巨大力量。
   二、率真脱俗正清和
   1.已渡沙千劫,微情一往深
   文怀沙先生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渊博的学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先生的博大,难以令人望其项背,而其为人的真诚纯朴,却令人倍感亲切。他为俞平伯、江丰、苏叔阳、峻青、冯冀才等文学大家的书作序跋,他奖掖范曾、蒋兆和、任步武、庞中华等书画后辈。他以“艺术良心”和如海胸襟,慧眼识骏,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学艺术人才。一篇《命运喜欢成就勇敢的人》,他对亲自发现并培养的庞中华予以科学的肯定。
   正像胡耀邦同志在《致文怀沙先生》的诗句中写的:“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不谙燕塞险,卓立傲苍冥……”这是对文怀沙先生的极高评价。先生在《蒋兆和画集》前言中给蒋兆和写了两句诗“阿侬不惯效颦术,浓淡差参自一家。”他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代的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家里就挂了先生的字。先生给沈老打电话,“沈先生,你是一代大家,我的字竟能挂到你的墙上。可见我的书法很有水平呀”,“文怀沙,你不是专门的书法家,所以不具备时兴书法家的俗气。”沈老大笑着说。
   这使人想起另外一件事是,在1992年的一次文学作品研讨会上,当我们当中有人向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王菩忠先生说起看现在作家的作品犹如夏天吃雪糕,吃过还是觉得渴。现在的作家的作品没有历史的深层感,没有厚重感,这和作家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看鲁迅、郭沫若、冰心、胡适、梁实秋等人的作品百看不厌,他们是学者型作家的缘故。他深以为然。就拿画家来说,齐白石先生的画之所以艺术价值高,正如齐老自己所说,他是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才是第四。这说明齐老首先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
   先生对书法家也是这样要求的。
   “在艺术上要求真。”这是他在蒋兆和画集中的话。求真是对任何一位艺术家必备的条件。巴尔扎克曾说过“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先生说蒋兆和先生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他在作品取材,对生活的认真,艺术上的求真是关键的。先生在《胡问遂论书丛稿》中又提到“率真”,他说一个书法家,写字好比做人,一个人首先最主要的学会做人,学会做好人,做诚实的人,做诚恳的人。他给胡问遂书法的题词是“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先生认为质的本性是非常自然,容不得矫情。因此,他说胡问遂先生的字“重且威,有体积感”,不是花里胡哨,也不是哗众取宠之辈。因为他的字和他的人一样很敦厚。
   当代书法家里,他一再提到王学仲先生,他说王学仲首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所以他的字也没有俗气。先生一再叮嘱我们,要发表他的字一定要经他的同意。他说,“文章本天成,妙语偶得之!不要以为,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必然的,他也是必然中的偶然。”从这里,我们更看出了先生的治学严谨,他不愿他不满意的作品流向社会。这更使我们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2.书法作品率真脱俗
   文老的书法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学者书法,学者书法有自己的历史,例如近代的梁启超、沈尹默、郭沫若等。学者书法不仅讲究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学者书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同时也是学者对汉文字的美化和风格化。
   从学者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宽宏眼界。学者的字固不如书史上的碑帖一样规整,但因其独特的个性,深藏的情味,别有一番意趣,其趣味的盎然深郁,应在书法家之上。看怀素狂草,使人心花怒放,看邓石如书法,惊心动魄,看吴昌硕墨荷的笔墨,精神和身体双重振动!而文老的字:意态活泼自然、少雕琢、少做作、少刻意修饰,流露的是一种挥洒自如且处处合法度的自由与随意,这是其他专业书法家也绝对做不到的,应该说文老的字是一种功力、内涵、修养的不经意的流露,笔力厚重,具有很重的金石气息,看似随意,实则中规中矩,这在当代中青年书法中是见不到的。由此看来,文老在南帖北碑的研究上应该下过一定的功夫。从这点意义上讲,文老应该是真正的书法家。当今大多数书法家的书法似乎很职业化尽力追求书法味,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浮躁之气。
   由于文老的书法是其个性与为人的无意识流露,更显得单纯、自然、率真,他依然习惯性地在结字上塑造了他的独特的“文”味书法,追求一种意境美。意境美可以说是书法家的一个标尺。有意境,则成高格。此理千古不易。
   总而言之,文老的书法作品,除了书法的文字内容和形质(筋骨血肉)以外,还有动态美和表情美(人格、气势),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
   文老的书法作品,在有形的字幅里,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氤氲着一种形而上的气息,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意境美。这种“大自在”的境界,在当代书法家中无人能及。
   3.正清和文化
   当一切浮华和苦难都已远离之时,唯有风清月明。“正清和”可以说是文怀沙对一生之所悟。而在漫长的领悟过程之后。
   “正清和”也是老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也正是这三个字,令他的生命里充满了和煦的阳光。
   正清和: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
   以上33字真言,即文怀沙撰《文子正清和三字经》
   “正”是孔子伦理观念的第一个步,即内心无愧、精神上的健康和丰满。修身旨在身心健康,正心加修身即自爱、自我完善;有了自爱,才能爱家(齐家)、爱国(治国)、爱全人类(平天下)。所谓“修齐治平”。《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思想的出发点是正,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可谓,修身为本,止于至善。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清”,“清”的对立面是“浊”。老子强调扬清激浊,按照自然规律来建立社会秩序,朴素纯真、无欲不争、“无为而无不为”,使人性回归自然宁静。
   释迦用和气扫除戾气。释迦是佛家,佛教弟子叫和尚,和尚者,尚和也。他推崇的是一个和字,这个“和”字意可推衍为“一切众生皆平等”……其实儒家、道家都讲和,其涵义在“和谐”又略有侧重。
   孔子尚正,老子尚清,释迦尚和,三个核心“正、清、和”,是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作为正清和文化的延伸,《燕堂茶话》言简意赅:
   茶文化与酒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酒令人糊涂,茶令人清醒。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我说:“难得清醒”。只听说酗酒闹事,却不曾听说品茶打架。
   醒酒的良方是饮茶。
   酿酒始于奴隶社会;喝茶则先于阶级社会。茶人是酒人的老前辈。
   人类糊涂之极,导致战争;世界清醒气爽,则走向和平。我晚年倡导《三字经》——“正、清、和”文化,她与茶文化一脉相承。
   我主张:少开酒楼,多设茶馆。
   以上短文,书讫,文怀沙自评曰:本人青年时代曾有过酒精中毒的经验,我几乎醉死。复苏后戒酒,随移情于茶。
   囿于个人遭逢,以上《茶话》难免片面,平心而论:茶与酒各有千秋,即糊涂与清醒各有各的用途。可悲者:该糊涂时偏偏清醒;该清醒时偏偏糊涂。
   有的人大事糊涂,小事清醒;有的人小事糊涂,大事清醒。
   看来清醒与糊涂或可互补。
   古今歌颂酒的诗、文,太多、太多。本诸“矫枉必须过正”,我歌颂茶!
   我赞美屈原高唱“举世皆醉,唯我独醒”。我以为所以“独醒”乃不饮酒之故。我心目中的酒徒郭沫若先生反对我的论断,曾对我说,屈原酒量特别大,所以喝不醉也。

共 42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怀沙先生,因为在古典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特别是对屈原诗歌研究的成就,被推崇为“当代屈原”“国学大师”。他的文氏楚辞绎文受到很多名家的推许,至今仍被传为佳话。毛泽东评说:“骚作开新面”,赞赏文怀沙是用新诗再现离骚;“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是胡耀邦写给文怀沙先生的诗句;郭沫若赠其“荷蕖发幽香”的诗句……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愧被称作“楚辞泰斗”的文怀沙。文怀沙先生,不仅以他博学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敬,更因为其高尚的人格和品德,难以令人望其项背。“正清和”是文怀沙先生对人生的独特理解,是对一生之所悟。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坚守率真脱俗,反对矫情做作,浮华不实。当一切浮华和苦难都已远离之时,唯有风清月明。正因为文怀沙先生漫长的领悟过程所得,令他的生命里充满了和煦的阳光。作者文章中还用到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来阐述“正清和”文化,可见作者自身知识的丰富。全文始终围绕着主题“骚作开新面,率真正清和”。好文共赏,推荐阅读!感谢赐稿文字留香,遥祝春安!【编辑:白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08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白蓝        2015-03-07 16:59:19
  欣赏老师佳作,遥祝春安!
宁静做我,怡然自得!
2 楼        文友:霓裳飘飘娟子        2015-03-07 21:06:10
  读了刘老师的文章真的是受益匪浅,拜读佳作,敬茶!
3 楼        文友:刘先银        2015-03-07 21:34:57
  当一切浮华和苦难都已远离之时,唯有风清月明。“正清和”可以说是文怀沙对一生之所悟。而在漫长的领悟过程之后。 “正清和”也是老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也正是这三个字,令他的生命里充满了和煦的阳光。正清和: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以上33字真言,即文怀沙撰《文子正清和三字经》。孔子尚正,老子尚清,释迦尚和,三个核心“正、清、和”,是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值得推崇。
取万物之魂灵,通阴阳之分割,得日月之精华。
4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15-03-08 13:03:31
  当一切浮华和苦难都已远离之时,唯有风清月明。人生若达这般境界,足够了。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