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等待到底有多远(短篇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等待到底有多远(短篇小说)


作者:心持若水 童生,774.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8发表时间:2015-03-12 19:41:01


   二零一四年的冬天,乍暖还寒,一冬无雪。或许正应验了老百姓的一句话:干冬湿年。年关将至,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笼罩了整个县城,本来就不怎么热闹的街道,显得更加宁静。
   过了小年,英子便开始为春节忙碌着。孩子们马上要回来过年了,必要的东西还是需要提前备好的。
   腊月三十,英子起了个大早,熬上小米粥,烙了三张葱花油饼,扣在了锅里,开始打扫。楼上楼下收拾得一尘不染,床上都换了清洗好的被褥和床单。又去收拾了一番院落,直到里里外外干干净净才喘了口气。
   孩子们一进门,英子一脸喜气地迎了上去,接过了孩子们手中的行李,眼神不停地在俩儿子身上扫来扫去……
   路上冷不冷?
   累不累?
   饿了吧?
   “二宝你瘦了,大宝倒是比以前壮实了,也长高了。”
   一口气问得孩子们不知该回答哪句,还身不由主地凑过去和儿子们比了比个子。
   看着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在那里狼吞虎咽地吃着饭,英子悄悄地去贴那窗花纸,眼眶里却溢满了泪水……
   是的,她心里是苦涩的……
   英子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约二百人的山村,村子坐北朝南,村里民风彪悍,但很有文化底蕴。家家户户的窑洞趴在北面的山坡上。一早醒来,阳光照耀着,人们面对的是南面的大山,山上天然树木浓郁成荫,山脚下是那条流经村前的宽阔的河流。村里有小学、初中、供销社、信用社等等,所以在周围一带,环境、人文均属上乘。邻村的孩子们都在这里读书,自然而然这个村子也相对热闹一些。
   由于当时条件艰苦,英子家并不富裕,姊妹四人,英子排行老大,下来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英子从小承担了帮助父母照顾弟妹的责任。除了这些,因为家里还养着两头猪,英子还必须每天去地里挖野菜,所以从小就表现出来的是与其不相符的年龄,看上去总是比同龄人要成熟,懂事许多。
   八十年代中期,土地下放,实行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分到了田地。英子家六口人土地也算不少,从此,她边干活边上学,就这样读完了初中。中考的考点设在县城,这是英子第一次进城,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由于是参加考试,学校统一老师带队,英子没时间在县城溜达。
   中考成绩公布后,她以十分之差落榜。
   英子十分失落,她是那么渴望能走出去读书,即使考不上中专,师范,也很想去县城上高中。
   那一晚,看见父母高兴,于是轻声地问:“爸,我想去镇上补习。”
   父亲头也没抬,好像根本没听见她说什么,只是皱着眉,一个劲儿吸着旱烟。半晌才回了一句:“问你妈吧。”
   她转头看了看纳鞋底的母亲,以几乎连自己都听不见的声音问道:“妈,我想补习,就一年。”
   英子妈毫不犹豫地答道:“一个女孩子家,读了初中也算是有文化了,弟弟妹妹也得上学。再说,家里又要种地,又要养猪,忙不过来,也没什么钱。你也大姑娘了,该学着做点针线活了。”
   英子听了,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父母最终因为家里拮据,没有同意她复读。
   从此,英子话明显少了,她在地里、家里、河边,来回忙碌着,学会了绣花,做鞋,上缝纫机也会做些简单的营生。但每当看到弟弟妹妹们上学,她总是眼巴巴地在那里伫立半天……
  
   二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到了一九九二年夏天,英子也到了该出阁的年龄。
   虽然从小在农村土堆里长大,寒来暑往,风吹日晒,但英子却出落得水灵灵的,白净的皮肤,一双大眼睛,高挑的身材,一个马尾巴高高扎起,露出她那白皙细长的脖子,白底淡粉色小格子衬衣,淡蓝色牛仔裤,白色运动鞋,休闲朴素彰显着她的清纯。一见人总是那淡淡的微笑,让人心生爱怜……
   日子依然不急不缓的延续,弟妹们也都去城里读书了。家里只剩下父母和她。
   英子抽闲补空总喜欢坐在大门口的石头上,托起双腮,静静地望着对面那大山。她渴望着,有一天也能像弟妹们一样走出去。好像想的不止这些,英子总想走出这地儿,翻过那大山,去看看一心向往的大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她就那么经常呆呆地坐着,有时候连父母的呼唤都听不见。
   邻村上下认识的人也都知道英子妈养了个好闺女,小伙子都争着托人说媒,英子老是笑笑说:“还小,我还不想嫁人。”别人不知道,可英子妈心里明镜儿似的。她知道委屈了这个闺女,也知道这孩子心里要强,一心向飞出去这大山。
   有时候英子妈也吹说英子:“差不多就嫁了吧孩子,挑过来拣过去,也没你个称心的。”
   英子只是静静地听着,不吱声,默默地纳着鞋底。英子妈唠叨久了,英子便去另一屋,闭住门再不出来。
   英子妈只能唉声叹气,英子爸也是直摇头,一声不吭地抽旱烟……
   直到一九九三年冬天,一场大雪过后,村里来了一个买家生挂面的老头,穿着很体面,开着绿色吉普车。在村里遇到了英子和英子妈,随口就对着娘儿俩说:“好闺女,寻婆家没有?”
   英子妈是个快嘴:“没有了,没个合适的。”
   “我给你这闺女说个媒吧,县城里亲戚有个孩子,应该和这闺女差不多大。”老头随口答应道。
   “那敢情好。”英子妈高兴地合不拢嘴。
   还真是很快,没过几天,这老头居然领着后生来了英子家。英子瞅了那后生一眼便出去了,倒是英子妈看得仔细,个子不是很高,长得浓眉大眼的。英子妈边看边刨根儿地问着……
   后生小名小旦,姊妹五人,四个姐姐都已经成家,父母亲在小旦十五岁的时候先后去世,是叔叔和姐姐们把他拉扯到现在。家里有一个老宅子,是父母留给他的。叔叔在县里算是个不小的干部,给他找了份临时工作,还有点收入。
   以后的半年里,小旦几乎十天半月来一次,来了手脚也挺勤快,走的时候还不忘把那大水缸挑得满满的。英子也仿佛变了个人似的,脸上的笑容灿烂了,话语也多了。英子妈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三
   时间在人面前一晃,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媒人也带着小旦正式提亲,英子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根据农村的风俗习惯,双方商定了相家、订婚的日子,英子家一家子开始忙忙碌碌,筹备英子的嫁妆。英子开始相家,那是英子第二次去县城,宽阔而热闹的大街,商店传来的流行音乐,川流不息的车子……都让英子感觉欣喜。英子的内心更加坚定了走出那个村子的决心。
   订婚相对于相家来说要重要而慎重得多,英子妈一大早便开始准备吃喝,当地订婚是要上酒席的。所以英子爸提前去镇上买好了一切。还特意请了一名厨子来掌厨,本家的叔叔和大伯们,还有英子的舅舅得来陪客。虽然小旦平日里经常来,这一天也是正式送结婚日子,但在这样的场合下,大家都还是有些拘谨,一边吃着一边说着关于结婚那天的一些细节。农村的习俗很多,总得一样一样地去商定,其实九十年代那会儿,彩礼钱也是挺厉害的,但对于小旦家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小旦的婚事主要是叔叔操持,钱的问题不是难事。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没有任何的分歧。
   婚礼这一天,天气特别好,不冷不热的五月天,让人格外舒爽,家里亲朋好友都来了,不大的院落十分喜庆。
   化妆师也很特别,是小旦从县里请来的,瘦巴巴的,却眉清目秀,引人注目的是留有长发,还微卷,说话口齿清楚,干净利落,盘起头发来动作娴熟,不大一会儿功夫便把英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英子当天穿的大红缎袄和红裤子,都是县城裁缝做的,很得体,穿上红色高跟鞋,更加优雅迷人。
   迎亲的车来了六辆车,四辆红色小车,一个面包车,一辆工具车,还有两匹大红马。这排场在当时村里娶嫁是不多见的。
   英子终于在三叩头之后被抱着上了那匹大红马。随行的迎亲车队跟在马的后面。村里的人们也簇拥着迎亲的队伍看热闹,鞭炮声和人们嬉闹声夹杂在一起,终于在快出村口的时候被年轻人拦了下来。吹唢呐的开始摇头晃脑地吹着,虽然看上去已是满脸通红,但年轻人们没有放开的意思,所以吹唢呐的更加卖力,憋着劲地吹着,直到吹得满头大汗,迎亲的一个后生发了一条黄桂花烟,才放行。小孩儿们还是跟在车队后面走出村边,英子被包在车里,孩子们才乖乖地停下来。
   英子走了,英子妈却悄悄躲在屋里落泪。她唯一担心的就是英子嫁过去,没有公婆,英子会吃苦。
   村里的人却都在议论着、羡慕着,说英子的婚礼是全村最阔气的婚礼,说英子好福气、命好,找了一个好婆家,一下子成了城里人了。
   对于英子而言,也实现了她从小的梦想……
  
   四
   婚后的日子,平静如水,小夫妻恩爱有加,虽然没有公婆,但英子丝毫不感觉紧张,一处宅子被英子拾掇得整洁干净,很温馨。
   小旦每天除上班之外,按时回家,钱挣的不多,但两口子的小家开支绰绰有余。再说英子从小生活简朴,打理家务一把好手,所以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九九四年的秋天,英子怀孕了,妊娠反应特别厉害,人整整瘦了一圈。由于没有公婆,平日只能小旦抽空照看,英子妈也会隔三差五地来小住几日,小旦对这个丈母娘也很是尊重和感激。日子说来也很快,不觉已是怀胎十月,一家人开心地盼着孩子出生,英子既然不必说,更是窃喜。
   终于在足足折腾了一晚上,英子顺利诞下一七斤重的男婴,取名大宝,一家子开心地合不拢嘴,特别是小旦的四个姐姐,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所以轮流伺候着英子,直到百天。
   由于增添了孩子,生活有些紧张,于是小旦辞去了从前的工作,开始做起了买卖。生活既然没有了规律,三更半夜不回家成了常有的事。英子一个人带个孩子也挺不易,小俩口时不时地拌嘴。所以小旦后来也越发的不想回去,有时候晚上会喝得酩酊大醉,回去英子叨叨,免不了动粗。但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虽然日子没以前那么和谐,还是就那么过着。
   第二年的冬天,英子又诞下一男孩,取名二宝,生活更加拮据,加上英子奶水不够,所以都得喂奶粉,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然叔叔和姐姐们也会偶尔接济点,但还是十分紧张。英子也被两个孩子栓得死死的,就连娘家也渐渐地回去的少了。
   四个人的家庭对小旦而言压力很大,小旦叔叔还是托了关系,给小旦揽了工程,小旦也特别得努力,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小工队,一年活儿也不少。日子开始有了转机,家里又有了那种暖暖的味道。
   后来,小旦的生意一直不错,也开始有了小老板的派头,钱倒是没少挣,但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小旦回家成了英子的一种奢望。起先,英子总会安顿孩子们入睡后,边做家务边等小旦回家,但往往等到天亮也不见人影。一个人的生活让英子越来越爱发脾气,即使小旦回来,两人也是大吵大闹,不欢而散。小旦也没了从前的耐性,总是大半夜地摔门而去,剩下英子一个人偷偷哭泣……
   二宝三岁生日那天,姥姥姥爷、姑姑们都拿着礼物,来给二宝庆贺,英子做了一大桌菜,但始终没见小旦回家,英子一边吃一边抽泣,姥姥姥爷也是直叹气,二宝姑们也是一个劲儿的劝说英子:“一定要好好管一管小旦,太不像话了,居然孩子生日都不回家。”
   英子一气之下,扔下孩子跟着父母回了娘家。
   这也是英子婚后第一次闹别扭回娘家。
   小旦回家已是英子走后的第三天,姐姐们一顿臭骂后,还是心平气和的劝说小旦:“去把英子接回来,好好过日子,以后要对老婆孩子负责。”
   小旦目无表情地应着:“没事,闹闹别扭,我这就去接。”
   于是,他开着新买的桑塔纳,一溜烟地直笨英子家。一进门,正好碰着英子爸。
   “爸。”
   英子爸斜着眼看了一眼小旦:“进去吧,多说点好话,把你媳妇引回去,我可不替你养活。”
   小旦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心里很是感动。
   可英子妈就不愿意了:“你来干嘛,英子好好的,她不回去,你走吧。”
   “妈我错了,以后我会对英子好的,我也是太忙,所以忽略了她娘儿仨。”
   英子爸使劲儿在炕沿边磕了磕他的旱烟袋,沉声说道:“孩子们的事情你就别掺和了。”英子妈才不吱声。
   英子爸朝着小旦努了努嘴巴,小旦领会了老头子的意思,于是去隔壁找英子。
   小两口嘀咕了半天,英子还是跟着小旦出来了:“妈,那我回去了。”英子妈瞥了英子一眼:“没出息的。”
   一路上,两人无话,其实小旦也感觉到对不起英子和孩子们,也明白英子之所以跟着回去是牵挂着孩子……
  
   五
   一转眼,大宝二宝都已经上了小学,英子还是默默地操持家里的事情,无微不至地照看着爷儿仨,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茁壮成长,英子心里是那么有成就感!
   小旦依然忙着他的事情,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英子也不怎么吭气了,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要偷偷地抹眼泪……
   二零零五年春节时份,小旦早早了结了手中的生意,给家里买了好多杂七杂八的东西,给孩子们买了新衣服和新书包。英子看着小旦,心里有了些许安慰,高兴地准备着过年的东西,还特意剪了窗花纸,家里装扮得焕然一新。孩子们也是特别开心,每天和小旦厮守在一起,好像深怕这个爸爸忽然消失一样!

共 69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等待到底有多远》的情节并不复杂,寒来暑往间,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几十年匆匆而过,她执着地守着家,守望着不愿归家的丈夫,她也不知道,等待到底有多远,却愿意守着心中的那份平静,继续等待下去。 殊不知,她的守望,也会成为父母的牵挂,成为远行儿子的惦念。那些爱她的人们,也在等待着。 小说文笔细腻,情节流转自如,主题突出,引人深思。可谓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秀子        2015-03-12 20:31:44
  一个女人用大半生时光等待抛弃自己的那个男人,她的心是苦的、是空的,等待是无果而心酸的;一个母亲用一生等待孩子长大、等孩子归来,她的心是甜的、是充实的,等待是有望而幸福的。小说扣人心弦,主人公的命运牵动着读者的心。祝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心持若水        2015-03-12 21:49:41
  多谢文友,能理解我写作的意图,春安
2 楼        文友:洛冰        2015-03-12 21:04:19
  干净利落的文字,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心持若水        2015-03-12 21:48:42
  谢谢文友,共同提高,祝快乐天天
3 楼        文友:史祖诚        2015-03-12 23:10:16
  我在这里找到你了,也许以后我会来到这个社团,这真是踏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与文学相伴,奋斗终身。
回复3 楼        文友:心持若水        2015-03-13 17:04:08
  呵呵 谢谢您,何德何能让您费心,祝您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5-03-13 06:37:06
  抚养孩子的艰辛或许已经转化成英子坚持的动力,逐渐长大的孩子,也在分担着这份等待。
   等待是双方面的,伤害也是双方面的,看着这样的文字,我不由想到了我之前一篇文章的主人公,也是同样,同样等待了二十年,依然是一场空。
   期盼主人公有好的未来,祝福她。
   感谢您对流年的支持,祝福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心持若水        2015-03-13 17:05:18
  谢谢您辛苦的编辑,能感受到您工作态度是何其的认真,一切安好
5 楼        文友:夜泊一水        2015-03-14 00:40:53
  读完鼻子酸酸的。80年代以前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甚至到现在也是如此,多少家庭因为肩膀上的担子而被迫中断了孩子的学业。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本文的一个情感纽带。可是,尽管走出去了,又被命运无情的捉弄。好在有家人和儿子的陪伴。从这篇文章感悟,活得坚强点,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就算再苦再累,也一定会熬过去的。欣赏问好。
你可以翻开书页,翻开一些陈年旧事,然后我们坐下来喝一杯。但你绝对不可以翻开我的心事,因为我怕醉。
回复5 楼        文友:心持若水        2015-03-15 16:36:45
  谢谢您 能理解写作的思路和意图,祝福你快乐幸福
6 楼        文友:晓雪        2015-03-18 18:54:44
  老同学,终于找到你了!你的文章很感人,但是为何不让女主人公有一个好的结局呢?期待后续佳作!
一个人的夜晚,梦里都是荒芜,雨中的蝴蝶振着淋湿了的翅膀,奋力挣脱泥泞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飞翔,寻觅一方净土,静静地疗伤,慢慢变老……
回复6 楼        文友:心持若水        2015-03-18 20:19:28
  真人真事,没办法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