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从圣殿到炼狱――高考32年之变迁

编辑推荐 从圣殿到炼狱――高考32年之变迁


作者:君白 进士,713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7发表时间:2009-06-03 20:06:24

电影《高考1977》是一部纪念高考恢复举行30周年的故事片,主要讲述的是北大荒某农场里一群来自上海和北京的知青,在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为改变命运而奋力拼搏的故事。
   有两个镜头令人震撼:一是阿三脖子上挎着收音机,把党中央恢复高考的消息告诉农场中的知青,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播音员的声音响彻云霄。改变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
   二是高考前夜,知青们为了赶上火车,拼命奔跑,他们互相搀扶,不断摔倒,不断挣扎着爬起。他们拼命追的不仅是火车,而是希望,是被荒废了的青春。
   从1977到2009,高考一路高歌猛进,昂首阔步地跨过了32载春秋。
   只是,不知从何时起,高考从备受知青朝拜、充满光环的圣殿沦落为惨遭莘莘学子仇视、畏惧的炼狱,学子从偷书夜读演变成厌学自杀,大学生从皇帝女儿不愁嫁跌落为毕业即失业……
   32年前的那场高考,带来的是欣喜,是希望,是动力,“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多少人一辈子都感谢邓小平,他的伟大举措改变了无数知青的命运,也改变了国家民族的发展轨迹,高考可以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支号角。
   如今的高考,令青春承载了太多的负担。高三即高山,意味着一张张做不完的试卷,一本本看不完的参考书,一场场无休无止的考试;意味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老师喋喋不休的叮咛嘱咐――考不上好学校即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即过不上好日子;意味着没日没夜的复习;意味着残酷的摸底考试排名……高考,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如今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不少孩子长大后还时常做些关于高考的噩梦,梦见自己面对考卷,大脑一片空白。在他们的眼里,高考并非千载良机,而是洪水猛兽。高考往往和过重的书包、激烈的竞争、昏天黑地的复习相关联,实在引不出什么美好的回忆。汶川地震后,学校提高警惕,带领学生演习,不料许多高三学生不以为然,竟然说:“躲什么躲,震死算了,再也不用高考了,多好!”
   不仅如此,如今的高考,还令家长承载了太多的焦虑。高考的成功,往往是一个家庭的胜利与欢乐,高考的失利,则令整个家庭陷入悲痛与绝望。每一年的炎炎盛夏,学子们在考场内挥泪挥汗,家长们在考场外忧心忡忡,考场内沉闷压抑,考场外望眼欲穿。“家有高考生”,意味着无尽的担忧与煎熬,令过来人不堪回首,令后来者望而生畏。同事的女儿去年高考,她也随着女儿过了一年“非人”的日子。早上六点起床,做早饭,送女儿上学,上班,下班,做晚饭,接女儿放学,陪读至深夜……这些都只是身体上的压力,还好克服,最难承受的是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女儿成绩平平,在家一向没什么好脸色,还经常哭哭啼啼、摔摔打打,最可怕的是动不动就一声不吭地把自己关在房间,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一年下来,女儿瘦了6斤,她瘦了10斤,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告诫自己:“忍、忍,再忍忍。”高考结束,母女俩同时解脱了,虽然女儿只考上了三本,她也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与幸福。
   因为高考这道门槛,学校不得不注重文化课教育,而将素质教育置之脑后。毋庸置疑,90后的抗击打能力前所未有的薄弱,小小年纪动辄轻生。上次开家长会时听说,有个女生考试作弊被抓,学校要求写检讨,她回家就割腕自杀了;还有个男生,被父亲训斥后即离家出走。老师一直在感慨现在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实属人生之大不易。
   由于繁重的学业,学生也没有精力发展业余爱好,从小学到大学,书呆子书牍头比比皆是。有次和女儿一起乘出租车,椅套上是某所私立高中的广告,气势磅礴地写着:“今天您送来一个孩子,明天我们还您一棵栋梁。”女儿若有所思,语出惊人:“瞧,这所学校的意思就是,家长交给他们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他们硬是将孩子变成了一根呆头呆脑的木头。”我哑然失笑,渐渐地,笑容僵化在脸上,失笑,哑然。
   社会在发展,昔日的高材生也未必会成为国家栋梁,况且,对于年轻人来说,高考绝非唯一成才之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早已成为不争之实。
   遥想当年,金榜题名者欢呼雀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名落孙山者垂头丧气,愁眉不展以泪洗面。当时班里有两个同学甲和乙,平时成绩差不多,结果甲顺利地考入某重点大学机械系,乙发挥失常,后来招干进了国税局。甲毕业后分到一家国营工厂,十年后企业倒闭,昔日的天之骄子无奈下岗,而乙彼时已是一名副局长,炙手可热,从当年心灰意冷的少年一跃而成意气风发的中年人。正应了那句老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世事难料,造化弄人,令人徒生无限慨叹。
   不过,尽管高考的诸多不足一直以来遭到诟病,但我始终是其坚定不移的拥趸者,这倒不完全因为我是高考的受益者。而是我以为,高考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其公平性,给了无权无势的下里巴人最后一线曙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惜,近年来物欲横流,高考这方净土也惨遭玷污:考生骗改民族成分,一下子多出20分,还有所谓的“三模三电”等加分政策,简直堪称高考的腐败通道,因为只要有钱有关系就可以白捡20分。20分!要知道,每增加一分都可以超越千军万马,20分足以将一个孩子带到“天上”,将另一批孩子打入“地狱”。因此,那些平民子弟戏称自己为“裸考生”,即仅凭考试分数去上大学的,辛酸与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最近又惊闻罗彩霞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被官员之女偷梁换柱,深感心寒。高校招生本该是一件十分严肃之事,因为涉及到考生乃至其家庭的命运,相关部门怎可以如此不负责任、严重渎职、草菅人命?
   蓦然间,耳边回响起《高考1977》的主题歌:
   你的不期而至
   使顽强的生命有了全新的意义
   你的如期而至
   让追梦的人们有了登月的天梯
   你穿过原野
   给干涸的大地多少绿色的希冀
   你掠过海天
   使澎湃的春潮变成连篇的写意
   啊!高考1977!
   教育部门真应该组织所有的高考工作人员都去看看这部影片,用心聆听这首歌,希望他们能从中领悟到自身职责的神圣与崇高,永远不要让登月的天梯人为地坍塌,不要给绿色的希冀染上铜钱的斑驳。
   高考,承载着无数学子希望与梦想的高考,我们除了竭尽所能,使它完美、再完美一些,最终成为真正的阳光招生、绿色高考,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共 25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32年前的高考,是欣喜,是希望,是动力;如今的高考,是负担,是压力,是厌弃,对比之强烈,真是深深震撼人心,值得现代人反思。对比修辞格运用是本文一大特色,同时以自身经历为证,使读者相信。【编辑:单培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09-06-03 20:06:52
  文章不错,直指现实,很有意义。
-刻画心灵的印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