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水乡人”进北京(散文)

精品 【军警】“水乡人”进北京(散文)


作者:喜羊羊 秀才,111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17发表时间:2015-03-19 12:00:28
摘要:二十三年前,我们一家三口,从苏北水乡来到了京城。虽在京生活这么多年,我的内心深处,却常常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我是”北京人“吗?每每在拥挤的公共汽车、地铁上,听到一些北京人一个劲地埋怨外地人在北京的种种不是,我就十分尴尬,我总觉得,在外地人眼中,我好像算是个北京人,但在某些北京人眼中,像我这样讲话带口音的,还是个外地人。由此,我便想起当初刚进北京时的一件件往事、趣事、尴尬事。 “水乡人”走进北京城已二十多年了,但我俩的心里,依然存留着“水乡人”的浓浓情结。当年,我们的水乡小城,坐拥一望无垠的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依徬浩荡东流的三河,我俩是地道的“水乡人”。到了京城,离家不远,总算还能见到一条宽约十余米曲曲弯弯的长河。如今,我俩最终还是告别了京城的高楼,移居到了京郊的沙河边,天天与那碧波荡漾的沙河相伴,那沙河虽比不上水乡的湖面那么浩淼无边,但还算了了我俩重为“水乡人”的一点小小心愿吧。

【军警】“水乡人”进北京(散文) 二十三年前,我们一家三口,从苏北水乡来到了京城。虽在京生活这么多年,我的内心深处,却常常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我是”北京人“吗?每每在拥挤的公共汽车、地铁上,听到一些北京人一个劲地埋怨外地人在北京的种种不是,我就十分尴尬,我总觉得,在外地人眼中,我好像算是个北京人,但在某些北京人眼中,像我这样讲话带口音的,还是个外地人。由此,我便想起当初刚进北京时的一件件往事、趣事、尴尬事。
  
   ——题记
  
   一、一九八九年,馨平返乡插队二十一年后,北京终于出台了”北京知青可将一名子女的户口迁回北京“的政策。馨平父母催促我们将独生女户口迁回北京。谁料,当时刚上初一的女儿,听说了这件事,抹起了眼泪:”爸妈不要我了吗?“我们好说歹说,才做通了女儿的工作,她答应户口先回京,她人还留在爸妈身边。直到三年后,我们调京的事才有了眉目。
   说心里话,说起调京之事,我俩那段时间,心里都有说不出的纠结。北京,是首都,馨平的家人都在那儿,女儿的户口也已挂在了岳父的户口本上。而水乡小城,是我俩生活、工作了二十几年的第二故乡。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这片土地,我们真舍不得离开这块渗透着我们心血和汗水的热土。
   但馨平父母执意让我俩调回北京,并设法解决了进京指标,落实了接收单位。经过反复权衡,我们还是提笔向各自单位写了请调报告。县里有关领导,知道我俩有机会回北京,也十分支持,很快给北京发了商调函,没多久,北京方面的人事调动函也发到了水乡小城。
   水乡小城的原工作单位及诸多亲朋好友,闻讯之后,都纷纷设宴给我们送行。我们那些日子,整天忙于出席各家的送行宴,在一起相处二十多年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举起一杯杯餞行酒,说着一句句充满热情的话语,真让我们难舍难分。
   在交接完手中的工作后,我们便着手投入千里赴京的准备工作之中。
   俗话说,”穷家值万贯”,但婚后十七年,一应家当还真是添置了不少。家中的三间大瓦房,前后还有厨房、卫生间的单门独院,交还给了工作单位,那几年刚置办的组合柜、沙发、高低床等新家具,都全部处理送给了亲戚,馨平乡下的二叔,用板车将精简下来的各种杂物,一趟又一趟地拉回乡下。最心疼的,是我多年来积攒的书籍,还有女儿的几百本连环画等,基本都卖了废品,真是太可惜了。
   最终,准备带往北京的只有那张凝聚着我老父亲心血的棕绷大床,及彩电、洗衣机、电冰箱三大件,还有被褥衣物、锅碗瓢盆。
   在即将登上千里迢迢的进京之路前的那个晚上,我俩仰望星空,心中不胜感慨。我真有点儿恍若梦中,明日,我们就将踏上旅程。告别这块土地,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都市,我这个“水乡人”,能融入这个城市,成为一个真正的“北京人"吗?
  
   二、告别生活了二十七年的苏北水乡小城,踏上进京路的那一天终于到了。按事先的进京方案,馨平和女儿前一天借道南京,乘火车赴京,而我则跟随搬家的卡车,到北京和她俩会师。
   搬家的卡车是我一位朋友提供的,他是车主,开车的是他女婿。好友闻讯我将调至北京,翁婿二人非坚持亲自送我进京不可。
   一九九二年四月九日清晨,这是我在小城度过的最后一个黎明。我的一群昔日的同事、朋友,早早就上了门,卡车一到,七、八位小伙子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将需要运走的家什,全都装上了车。紧隔壁相处多年的老邻居,又是我的扬州老乡、老领导夫妇,非得留我吃过早中饭再启程,老俩口眼含热泪,送我踏上了漫漫进京路。
   当年,进京可没如今这么便捷,沿着京沪高速,十来个小时,就能顺利跑完一千几百公里的行程。那时,我只能手捧一本全国交通图,顺着往北的方向,一段一段地给开车的司机当导航引路。
   卡车沿着狭窄的县级公路,向北前行,砂石路面坑洼不平,卡车颠颠簸簸,时速也只能在三十公里左右。当天晚上,车行至苏鲁交界的邳县县城。天黑路又不熟,只得在县府招待所住下。
   次日早早起来,继续赶路。卡车进入了山东境内,在临沂一带的山路上,缓缓爬行。向北到了济南,前面便是黄河大桥了。作为“水乡人”,这一路上,自打经过淮河,已很少再看到水面宽阔的河流了,及至脚下的黄河,那也只是一片黄泥浆似的浑浊水面。不过,就是这样的水面,进入河北地界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满眼是一片漫无边际的旱地,没有一块水田。偶尔也可见一条细细的小河,但只见干涸的河床,一滴水也没有,让我这个水乡人,更多了一份失落的感觉。第二晚,我们又夜宿河北的景县。县城的夜晚,一片漆黑,连灯光都很少,这还是一片十分贫穷的土地。
   第三天下午,卡车终于从河北固安方向,进入了北京地界。我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一千几百公里的辛苦的旅程行将结束。此时,进京方向的路面已宽了许多,我们加快了车速,继续向北急驰。
   我紧盯着手中的地图,选择着进城的最佳路线。开车的小伙子,也是第一次开车进京,方向盘全得听我指挥,婚后这些年,我虽几次回京探亲,都是坐火车,对进京道路并不熟悉,对北京的交通规则更是一无所知。
   在我的指挥下,卡车沿着南苑路向北进了城区。但正当我们庆幸已顺利进城的时刻,路旁出现了一名交警,手一挥,示意我们的卡车停下,这是我进京后接触的第一位北京人。司机连忙将车停在路边,下了车。交警态度还算和气,让司机先交出驾驶证,并告知,你没见着路口的货车禁行标志吗?司机慌了神,连忙递上烟打招呼:“没看见,对不起!”我们车上的人,在小城生活惯了,小城里,就两条马路,车随便开,连红绿灯都没有,更没有货车禁行一说。好在我经历的事多一点,灵机一动,从怀里掏出了那张盖着北京人事局大印的调令,递给了交警。我笑着说:“同志,我刚从江苏调来北京,这不,还没当上“北京人”哩,北京的这些交通法规,咱们都还没弄明白,通融一下吧。”那交警认真看了一下调令,确定这不是伪造的公文之后,脸上也露出了笑脸:“那就算了,进城后注意点儿,小心驾驶。”
   谢天谢地,凭着这纸调令,我这个准北京人,还算幸运地化解了进京后遭遇的第一件尴尬之事。
  
   三、在南苑路口,对那位好心的交警千恩万谢之后,我又像一位“将军”一样,手拿市区地图,指挥司机,向这次长途跋涉的终点——西直门外,我岳父的家驶去。
   好在北京那时,还没如今这么多犹如迷宫似的立交桥,只要大方向不错,总是能到达终点的。天渐渐黑了,我心里也盼着,早一点见到馨平和女儿,她们已到北京两天了。那时,我们在途中没有任何办法通报自己的行程,她们肯定连觉也睡不踏实,惦记着我们的安全。
   前面就是西直门外高粱桥了,西直门高高的城门楼子虽在早年修地铁时,被拆除了。但此刻的我,眼前仿佛还有一道高高的皇城城墙耸立在我眼前,让我的心里,多少存在着对皇城的一丝畏惧。
   我暗自慨叹:眼前这么大个北京城,这么多行色匆匆的人,对我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如今,我能依靠的、亲近的,只有馨平母女和她的家人了。
   车子停在了岳父楼下,站在楼外走廊处,正焦急地盼着我身影出现的馨平和女儿,一阵风似地下了楼。我顾不上与馨平说话,就匆匆上楼,与岳父、母见了面,给他们二老报个平安。但进了家门后,我看到,除了二老之外,馨平的其余家人一个都没现身,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惶惑。
   我们的新家离岳父家不远,出小区拐个弯即到,馨平的大弟也同在那小区居住。路上,我暗暗犯起愁来,在小城装车时,那帮弟兄,满脸是汗地帮忙装车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可到了北京,没有一个朋友,而仅有的馨平的弟、妹,也没有一人现身帮忙。送我来京的朋友老殷见我面露难色,也看出了我的窘迫,说:“没人帮着卸车,我和女婿帮着卸。”这怎么好意思呢?我想,老殷风尘仆仆,无偿地送我到北京,车费、油钱一分不要,三天来,晓行夜宿,就连吃饭、住宿都是他掏的腰包。不是我小气,而是这位朋友太仗义了。他容不得我结账,就说:“你要当我是朋友,就听我的,你从小城到了北京,你就是我们的客人了。”今日车开到了新居楼下,哪好意思再让老殷翁婿二人充当搬运工,太说不过去了。
   我那好友老殷,不由分说,就爬上了卡车,和女婿一道,将大床、洗衣机、冰箱等大件卸下来,我们三个男人动手,将这些大件搬上二楼,那些衣服被褥等杂物,则由馨平一趟趟的往楼上搬,十五岁的独生女也不闲着,抢着帮妈妈往楼上运送零碎物件。
   好一阵忙活,一车东西,终于全部搬上了楼。我那好友和女婿,累的满头大汗,我对这位好友真是充满了内疚,拉着他们进了路边的小餐馆:“这进北京的第一餐,我作为东道主,一定得我请了。”饭后,将他俩送去附近旅馆住下,但他说什么也不让我掏住宿费,说:“你要付钱,我俩就不住了,开车就走。”
   我们一家三口,拖着沉重的双腿,回到新家。这新家是岳父名下的小一居,是女儿户口回京后分得的一套拆迁房,只有三十多平米,一张双人大床在卧室支上,再放一张吃饭桌子,几张凳子,就差不多了,女儿的小床只得搁在阳台上了,好在,那时天气已渐渐转暖,就这么先凑合着住吧。
   楼下的马路上,人来车往,十分热闹,路边的小饭店灯火通明,人头济济。我与馨平累得几乎骨头散了架,草草冲洗了一下,就上了床,这一刻,我想得很多,我们人虽已到了皇城脚下,但我们的心,仍留在了那三千里之外的水乡。当初在小城所住的一百多平米的小院、搬家时一帮小兄弟满脸的汗水、邻居老俩口送别时闪动的泪花,还有三天来,送我进京的老殷翁婿二人的灿烂笑容,都一一浮现在我眼前。面对这一间并不属于我们的小得不能再小的蜗居,还有馨平的家人不知何故的冷淡,两相比较,今天虽置身于皇城脚下,但我这个”准北京人“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兴奋,更多的倒是一阵阵惆怅和落寞。我真有点茫然,过了今夜,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刻,等待我们的将是怎样的一个新生活呢
  
   四、 出了一身大汗,总算把家安了下来。怀着一丝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迷迷糊糊睡去。一觉醒来,窗外已阳光灿烂,我们迎来了进京后的第一个黎明。
   进京后的第一件事该干什么呢?我俩考虑,什么事也没孩子上学的事大,先忙女儿转学的事吧。
   独生女儿那年刚上高一,她原先在水乡小城的县中,是省属重点中学,多年来,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女儿可能遗传了妈妈的基因,生来就爱唱爱跳,从小学起就是校宣传队的主力,曾在全市舞蹈比赛中夺得桂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我们自以为凭女儿的条件,到了北京,进一所好一点的中学不是件难事。
   我俩在水乡小城,一个长期在县教育、文化主管部门任职,一个在县实验小学任教,从没为女儿上学操过心,但到了北京城,两眼一抹黑,一个熟人没有,更别提朋友了。馨平托家里人,找了个多少与学校有点关系的人,打听一下女儿转学的事,谁料,那熟人打听完,带回一句话:要想进这个在西城只能算二流的中学,赞助费至少三万元,即便你有钱,但能不能找到关系人收下这笔钱,还不能打保票。我俩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我俩婚后十七年,俩人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也不足百元,每年寒假回扬州,暑假回北京。一点积蓄,全扔在探亲路上了。到了北京,再买点急需用的小件家具,存折上的钱几乎为零了,那来这三万元?
   无奈,只得放弃进好一点中学的奢念。我俩揣着女儿的转学证明,匆匆赶到区教育局中教科,说明来意,办事的同志也表示爱莫能助,哪个中学愿意收,你们自己去跑吧!一句话,把我俩打发走了。
   没辙,我俩只得去了离家较近的一所中学。说实话,这所中学,名声确实不敢恭维,在区里排名只能在末尾几个学校之中。好不容易找到那所中学的教导主任,主任连转学证明看都不看,丢下一句话:“我们高一年级学额已满了,不收!”我俩拉住主任,好话说了一大堆,那主任依然脸上毫无表情地回答:“不能收!”
   我俩蔫头耷脑地回到家,女儿得知,学校不收,眼泪马上就下来了。到北京已第三天了,女儿还没学上,她心里多着急啊!
   最终,我俩还是决定厚着脸皮,再去求那中学的主任,不行就直接闯进校长室,找校长。那位主任还是板着面孔,不收!见主任态度如此强硬,我们只得怯怯地敲开校长室的门,校长态度比那主任倒和气许多,但听了我俩说了来意后,还是那句话,学额满了,不能收。
   此刻的我,也只能如困兽一般,作最后的一次挣扎了。我掏出女儿在小城上学时的成绩单、三好学生证书、在市舞蹈比赛获第一名的奖状,甚至连在小时候跳舞的照片,都一古脑全部放在了校长的面前。
   校长终于被我这一招打中了,他眼睛里闪出一丝喜悦的光:“我们中学正组建一支宣传队哩,你女儿既然有这特长,我们就破例收下吧!”

共 957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水乡人”进北京》这篇笔触娴熟纪实散文,读起来既亲切又温暖,也有另一番情趣。文字中作者从七个方面来细数进京的心路历程。北京,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但作为水乡人的作者如果不是为了女儿前途着想,是不会离开感情至深的水乡小城。文字中描写了进京一家人所遭遇孩子的上学难,妻子的工作安排难和住房的狭小的困难。还好经过几次周旋终于“柳暗花明。”女儿的优秀,妻子的出众都让接收学校和单位刮目相看。文字中还通过比较的手法,描写北京人与水乡人,大都市与小城市之间明显存在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的差异。而在作者心里更喜欢水乡小城邻里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感情。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不愧是从事文化工作领导,文字组织严密,调理清晰,主题突出,至始至终都在北京人和水乡人之间周旋。文字中流露出进京的酸甜苦辣和洋溢出幸福美好。如今也算是老北京人,但心里依然有种对水乡小城挂牵和想念。文风朴素,情感真挚,生活原型,实实在在。值得品味和欣赏!倾情推荐!感谢赐稿!问好喜羊羊老师!【编辑:林雨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19004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5-03-19 12:05:37
  水乡小城和都市大北京,小镜头大录像,两个完全不同生活环境和习惯。为了家的团结和安稳,为了女儿的前程似锦。作者宁愿放弃深爱的水乡。厚重的文字,真挚的情感。问好喜羊羊老师!创作愉快!致安!
林雨荷
回复1 楼        文友:喜羊羊        2015-03-23 10:38:33
  谢谢雨荷老师的鼓励。我爱北京,但我更爱生活了二十七年的水乡。
2 楼        文友:林雨荷        2015-03-20 07:15:10
  祝贺喜羊羊老师文获精品,感谢江山编辑部!感谢作者赐稿!问好!春安!
林雨荷
回复2 楼        文友:喜羊羊        2015-03-24 17:06:13
  谢谢雨荷老师和江山文学网编辑部,我当更加努力,创作更多的好作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