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歪读戏品“太极图”(散文)

精品 【雀巢】歪读戏品“太极图”(散文)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375.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69发表时间:2015-03-27 08:46:48

【雀巢】歪读戏品“太极图”(散文) 对太极图,其实很早的时候,认为那只是一个宗教的符号,一种派系的标志,一样古旧的图案,我过眼浮云般扫过,没留下一点感觉。也许那时心还在“青春之歌”的浮思上,“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求索间,“风骚与艳情”的迷茫中,浮沉不定,彷徨徘徊。而二年前的一个晚上,孤灯相伴,冷屋空寂,我坐在电脑前,无聊地搜索点击 ,任鼠标牵引,于是,这一张图案又在我的眼前展现。当我的目光触摸到这张图形体和色彩,一丝别样的感觉,让我端详、玩味起来。
   初看那图,两只头大尾小的黑白蝌蚪,相随而行,头尾相接,对称盘曲成一个圆形图案。那白色蝌蚪亮着黑色瞳孔,而黑蝌蚪闪着白色的眼球。黑白蝌蚪之间呈现一个反写的“S”形分界线。图象就这么简单,色彩就这么单调,却有一个深奥的名字——“太极图”。
   面对这圆图,我目光凝视,思绪飘动,进入一个古远的空间,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圆圆的巨星。那巨星的内部,一个巨人,用他的斧头不停地开凿,一万八千年艰苦不懈的劳作,那巨人用尽力气挥出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一半化为气体,不断上升;一半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从此有了天和地。 太极图却用这么简单的图示记录了这个故事。图示是没有文字的古远时代的一种记载方法。不是吗?那图案上,白的是天,青天白日,黑的是地,黑土地是最好土质,而这, 是手臂一挥,是利斧一劈,人体一个屈伸。反向“S”正是人的表示。这是关于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是天地人三者组合成一个美好世界。读到这儿,我肃穆之情油然而生,眼前就只有这圆圆的图。心头却对此图感到了一种神圣。
   读着读着,恍然间眼前浮现那个创立图腾龙的中华人文始祖青帝伏羲。有记载说,伏羲时,荥阳一带的黄河中有龙马背负这张图浮出水面,传于人世,时称“河图”。《易经》就有“河出图”之言。这个传说增加了这图的神秘色彩,然而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这图出现的时间之悠远,比伏羲还早,更有着原始的成分,更多了一种自然的记载。于此说来我这歪想瞎说竟也有理起来。得到了河图的伏羲,低头读河图,抬头看高天远地,闭目凝神,思绪升腾:天地虽大,却具体可指,而他似乎看到了一个共性的东西,来达成普遍的意义。环看四周,他心有灵念,在恍兮惚兮之间只觉宇空其中有物,从而成就太极之境。在这太极境内动静消长,天地日月昼夜如此,悟出太极之意,于是就有了黑白相示的“阴阳”两仪,想到此,不禁淡然一笑,轻声言道:“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于是阴阳确立了,八卦创造了,易经诞生了。
   “阴阳”两字,意韵深广:天是阳,地是阴;有太阳,有太阴,山是阳,水是阴;山南称阳,山北称阴,水北为阳,洛阳之谓也,水南为阴,江阴之名也;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白昼是扬,夜晚是阴;暑、暖为阳;寒、冷为阴;人活生在阳界,人亡就去阴界;有阳春白雪,就有下里巴人;心肝属阳,肾肺属阴。动为阳,静为阴;实是阳,虚为阴,强为阳,弱为阴。于是有阳刚之气,就有阴柔之美,乃至后来竟然有阳谋和阴谋了……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确实世上诸物万事,皆有阴阳相辅相成。阴阳是哲学的概念,可阴阳又是科学的标志,看那医学化验,就有阴性阳性之分,就是这现代计算机的二进制设置,也应该是阴阳分合的一种现代科技的应用。 这黑白两色表示的阴阳象征,演绎出缤纷世界,气象万千。开初借指天地的黑白图形,就上升而可以包罗万象的阴阳两仪,善哉,高哉!那可是河图成为太极图的关键所在。
   悠忽之间,眼前闪亮老子的飘忽的身影。他在黄河岸头,找到那河图。坐在河图之前细细观看,见一个圆圈,曲分成两半,生出天地人三者,联想眼前世上人员繁衍扩展,生生不息,万物葳蕤成长灵动而缤纷,于是就随手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深知“道可道,非常道”的老子先生,他应该不会去做真理式的揭示,而只做了客观式表述,讲述他的所见和所感,而熟知“名可名,非常名”的老子,对所见之状不加名称,只以“一二三万”之数相示,却伏下了不尽玄机,给后世留下了演绎挖掘生发的无穷空间。真是妙绝之思。 顺其自然,原其本色,方可意蕴深长,魅力无涯。
   我经心品读这自然的本色的图示。静穆之间,忽然似见孔老先生,一边读着这张图,一边编修《易经》。图是他读易的纲领,易是他读图的诠释,相辅相成,于是就有了更深刻的读解。他说“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系词传下》),天地人三者,黑白两半分之的河图图形成了读解“易“的入口。从而生发出对于易的理解,又给河图注入了新的内涵。“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者而两之。”(《说卦传》)天地人相立,各有对应之情,然而三者关系都是两分之法,正是对河图内涵的扩展和具体化。他从图中获得了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的理念,提出了“与天地参”的观念,成就了后来统治中国的正统思想体系。他把图刻进了他的文章中,而后人刻在孔庙的大成殿的梁柱上,以示明喻。
   亚圣孟子对易则是精通融会。他的文章没有一字论易,却处处透出易的精髓。读易必读是图。读图方能深入易道。你看那孟子精妙的“天时”“地利”“人和”论断,就可知他读图后的深切感受和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人本性的发展提升。
   深深的夜里,我读着图,也读着一篇不到300字的《太极图说》,似乎看到,在这荷花池边的书屋里,他读着易经,读着多种版本的图像,包括他老师的老师的老师,那个被称为睡仙,在棋盘上战胜赵匡胤而赢得了一座华山,活了一百十岁的寿翁陈抟老祖手中传下来的作为了道教的标志那张图,他思考着,他构想着,他要返本清源,找回原本的图表,多少个昼夜的探寻,他终于绘制了本色的太极图,看着图,他油然提笔写曰: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这不到三百字的文章,却层次清楚,由图示到图意,由宇宙到人类,有立人到生死,把太极图涵义说得深入透彻,把“易”的主旨点拔得明了清晰。我的思路跟着他的文字熟知太极之图,感受宇宙发展变化规则,领略人类立身之道。这位在莲花池边出口成章《爱莲说》的学士,正是通知“易经”之道,熟透“太极”之理,方会塑造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莲花形象来。怪不得朱熹言道:“自周衰孟轲氏没,而此道之传不属,更秦及汉,历晋隋唐,以至于我有宋……而先生出焉,不由师传,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要领。”周敦颐,这位理学开山之祖,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间杂佛学等诸派文化,形成了他的学术思想。他在太极图融入了更加多重的文化元素,闪着灵动思绪,精巧理念,展示了悠远与现实交合的意蕴。他对“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阐述,并指出“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因而能够“神发知矣”,“善恶分”,“万事出矣”,从而在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相合与否上演化出人生的吉凶不一;而太极图揭示了创造相合的那种圆通智慧,真的是“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就这么简单的一张图案,却在历史的演进中厚积了中国主流文化的主旨,汇聚了各种思想的内核。那图中,有着中国文化的悠久史脉;那图中,涵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本质;那图中,闪着中国人生的机巧和智慧;一张图就是一部巨著,品读不尽此中的意味。
   看那圆,这个具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特点的几何图形,应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征象。 “圆,圜,全也。(《说文》)”而“圜”的本义是天体之圜,即指天体。东汉张衡“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 , 这圆是自然万物的一个形象描述,两仪三才,滋生万物,大可视作宇宙,小则视作自身,乃至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尘一土。圆是中国处世立身的一个整体标准。有中心,方能成浑圆。这完整、丰满、周全之“圆”,生发出圆通、圆活之意。圆通者运行自如,不执著不偏倚,自然而合天道;圆活者循环往复,生生不已,显示生命之真谛;圆浑者,精妙至极,浑化自然,高远境界也。而细看阴阳两仪也各自含着一个圆,真可谓外圆内圆,他圆我圆,处处要圆,方显圆全圆备圆好圆美;圆顺圆溜,时时圆满,圆通圆畅,事事圆达。这圆渗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秋望圆月,佳节思团圆,那圆闪动着人们的亲和情;命笔写文章,笔圆意圆神圆,才可谓上乘之作;思考作诸事需圆融、圆通,方能功德圆满。一个圆形,寄予了多少的意蕴读不完品不尽。
   看那阴阳之鱼,一分为二,阴阳相对,相辅相成,首尾相连,顺时游转,运动不息,变幻不止。虽说一分为二,但却不做对半切分,而是各有头尾大小,两者合成整体的平衡,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绝对的平衡。阴极阳至,阳极阴至;祸福相依,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是春夏秋冬之转换,白天黑夜之替更,是草木枯荣之景象,家国兴衰之时势,就这么生生不息,变幻不停,演绎出无限风光、不尽势态,推进社会的发展向前。呆看着黑白两条阴阳之鱼,恍惚之间,犹见他们各自正向着头部的圆心卷曲运转,恍然明了各种事物的本身都在运动变换,从而生生不息。于此看来,圆在转,鱼在游,身在变,无时无事无处,不在运动变化。图之精妙,越品越妙。看那阳鱼之中,却有黑圆一点,而那阴鱼之中也有白圆一点;正可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世上没有绝对单一的东西,没有绝对固定的物件,没有唯一不变的真理。故而还是不用执着强求,倒是顺其自然,放下杂念方为良策。读这太极图就似读一部辩证法,品一本哲学书,读不尽其中的式微精妙。
   细细读图,深深品鱼。这阴阳鱼,似蝌蚪也好,似鱼儿也好,充分展示了古人的丰富而精到的想象力和暗示性。那头尾相接的阴阳鱼,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蝌蚪戏水或鱼游水中,因此看来,这无水之图,实则正满蓄水势。图中正流溢着无色无形的透明之水。这水可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处恶”而自在,随形而行,以弱克强,以柔克刚,“几近道”的“上善”之水?这水可是孔子的“不舍昼夜”的奋进之水,抑或是具有良德、仁心、智慧、勇毅、体察、包容、善化、识度、意志品性的君子之水?这水可是孟子的“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的远瞩行进之水?这水可是管仲的“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的”养育之水?这水可是荀子的既能“载舟”,也能“覆舟”的民心之水……这水有着丰富的象征意蕴,有着启迪的玄机,寄寓深切的希冀;这水,展示了宇宙生命的本源,诉说着立身处世的良方,喻示我们应持水之品性,具水之精神,就会如鱼得水,如水顺遂,水到渠成,从而感受平衡圆满自然的幸福。 那天天所见所用之水,以清彻纯洁之状,柔和软无之体,遇阻绕行,见坑成潭,汇聚生浪,滴水穿石,居高飞瀑,处低成湖,深可藏龙,浅便养虾,蒸腾为气,田中育苗,顺随外在之变化却不失本性,看似无可,却无不可;这水实为人之示范。现实之水与图中之水,交互印证,启引我等修静水之心,涌如泉之思,在动静之间体悟人生的玄妙,领略如水般的处世之方……细读读图,忽然发现那天地之间的一个反向“S”的人形标志,却又很像流水之状。人水相合,定有寓意,欣喜之间,感悟又生,这图不仅是告知我们宇宙自然的现象,更在于告知居天地之间,立宇宙中心的人类应该如水般去面对现状,去生存发展。这图真可谓是人生的百科全书,处世的精装宝典。
   于是,不管是在烦乱之时、孤独之际,或是夜深之刻、宁静之境,我总喜欢去歪读戏品这张图,总会读出点点滴滴自我的意味来。也许这些东西与专家们大相径庭,但却是我真切的感觉,自我的享受。可这图总是读不完,品不尽,必得一生相读。
   忽然想到了这张图的名称。“太极图”,玄妙极致的名称。太极之“太”有、至、最、初始、宗源、无上的意思;太极之“极”,乃是极限、端点、端位、开元之义。于此组合成太极两字,意蕴丰富,多种诠释,各有视角。真个是开元之图,混沌之图;是自然之图,也是人生之图;是哲学之图,也是科学之图;是最简单图,却是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是东方文化的经典之图,是思想境界的顶峰之图,真不愧为中华第一图。
   甲子一轮,读图无数。而当今时代都说是读图时代,报刊杂志,电视手机,到处都是画面图像,繁复缤纷,让人眼花缭乱。可是大多一眼可穿,无以给人留念存想,多的是肤浅与浮光掠影,混蒙与故弄玄妙,少了内在与意味深长,思考和启迪联想。怎比得上太极图这千古谜图,万千气象,精巧绝伦,让我留恋不已,虽只是歪读戏品,多有不正之言,跟大师高手们有相左左之处,却也是自我之感,思索寻求,孜孜不倦;玩味之间,似醉似痴;偶有所得,欣喜不已。 歪读却也思索寻求,孜孜不倦;玩味之间,似醉似痴;偶有所得,欣喜不已。 歪读戏品之间,只觉眼界浩淼,生命充盈,似有一股暖气围护飘送,身轻轻无所碍结,心熙熙廓然洞开,一个缤纷万千的太极世界展示在前,向我招引……
   哦,这读不完品不尽的太极图!
  

共 54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易经、八卦、太极都是中国古典哲学术语。太极,意为派生自然万物的本源。太极图则形象表达了万物转换、生成及相互转化的根源、相对统一的哲学原理,并以阳刚和阴柔相结合的美妙图示表达出来。作者的“歪读戏品“太极图”则从自己对“太极图”的一般认识,到有了别样的感觉而细加端祥玩味,解读。又从太极图中简单的记录远古时持斧巨人劈开巨星成为天与地开始,到此图从伏羲时荥阳黄河一带的龙马背负“河图”而出传说,伏羲解图悟出太极之意,确立“阴阳”,创造“八卦”,使易经诞生。又举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客观表述和还原了自然万物无穷生长的空间,然后笔锋一转,说到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作者将一张太极图从古至今的来历一一详说细品,并将中国古老哲学如阴阳转化,万物由一而生,万物相辅相承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原理一一剖析思辩;然后从阴阳鱼对称的几何图形道出一个“圆”中寄予的说不完道不尽的中国古老文化之智慧;又从阴阳鱼说到一分为二,阴阳相对,运动不消,变化不止的辩证法则。再到阴阳鱼生存的环境——能载舟亦能覆舟之水……作者一再说自己是歪解曲读,但通篇写来却是有根有据有法有典有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佐证,让读者才能在这阴阳时时转换、不胜快哉的感受中理解了作者良苦用心,更感慨作者痴迷于解读古典哲学而对当今社会许多人的那种肤浅的没有品质的、故弄玄虚的生活的不屑一顾的态度。一篇智慧而又蕴含了无尽哲学思考的文字,值得我们品读再三。推荐阅读。编辑:长袖伊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27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5-03-27 08:53:50
  易经、入卦、太极这些古典的哲学理论我一直不能静心深入学习,主要原因也是本人愚笨,读此文可谓算是入了点门,要深入学习,还需读您到更多关于这些古典哲学的文章。谢谢作者美文!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回复1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15-03-28 10:08:55
  谢谢长袖伊人鼓励支持。你的精彩的评语到位的解读提升了文章的意蕴。谢谢你。眼珠春安!
2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15-03-28 10:11:12
  太极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易经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之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