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梦,非梦

编辑推荐 梦,非梦


作者:吴润涛 秀才,131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4发表时间:2015-03-31 11:03:46
摘要:有几个梦睡醒后仍很清晰,但都不是很轻松。

近来,有几个梦睡醒后仍很清晰。但都不是很轻松,存有一定的纠结。我实在不想陷入到这些纠结之中。于是就如实地写将出来,也算一种释放与倾诉。或许还可以启迪世人。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也可能认知是错的,那就让人抛砖好了。
  
   轮椅
  
   一条轮椅长龙,威武前行,首尾不顾。
   每个轮椅上都坐着一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服饰与气质上,一眼就分出了富有与贫穷,高雅与粗俗,先天与后伤。有的还是如雷贯耳的名人。我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可他们却主动与我搭讪。我有点疑惑,自己莫非也是个世人皆知的名人?于是就郑重提议,让大家探讨一下身体残疾与心灵残疾的话题。张海迪作主题发言。她侃侃而谈,口吐珠玑,扬洒万千。邓朴方时而站起来(他怎么就能站起来呢?)插几句话,也是妙趣横生,推波助澜。我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加入到这个行列的。但确实早就是这个队伍中的其中一员了。旁边有一个空闲着的轮椅,大概那就是给我预备的“坐骑”。
   忽然,我发现了老陈。他摇着轮椅很快就来到了我的身旁。我们在一个小区住着。他以前是一位局长,在红色旅游期间,于陡峻蜿蜒的井冈山中因车祸致残。他很健谈,也很有水平,总希望有人能与他交流。我就经常站在轮椅旁陪他谝闲。他明明是非常的期盼,开始却要故作矜持。我知道有身份的人,平时让人抬举尊重惯了,现在还在顾及着面子。次数多了,也就放开了。他感叹人生百味。有一个他带过来的人,在单位当办公室主任。他出事后一次都没主动来看过。后来只是随着现任领导来过一次。却推说这段工作忙得实在脱不开身。以后便再也没露过面。倒是从前一位与领导相对疏远的一般科员,经常来嘘寒问暖,陪他聊天。老陈偶尔也流露出不想继续活下去的念头。不过,人世间的许多话要反着理解。嘴上说不想再活下去,其实是想有尊严地好好活着。他毕竟是当过领导的人,一下子掉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堆里,还有点不太习惯。
   我突然就醒了。而且头脑异常的清醒。当然也立马从梦里走了出来。我想起我的一位战友。一个村的,同一年当兵的,在部队也是同一个营的。他当兵不到半年时间,就在国防施工中被石头砸成高位瘫痪。后来安排在一家荣军疗养院,几十年都是在轮椅上度日。前几年党员开展保先教育时,报纸上曾出现过他的名字。不过是作为陪衬的,被尊称为“杜老”。星移地转,日月如梭,荏苒光阴已过了四十余年。我的这位同年同村的战友,已经由一个年轻英俊的青年,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被人照料的“杜老”。他原本也该有更生动活泛的生活轨迹的,也该有爱人、孩子的。可命运却安排他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一生。在他面前,我从来没讲过任何道理式的安慰话。不仅仅是觉得自己不配,主要是他都懂,而且听得耳朵早起了茧子。让人说腻味了的话,就是再正确,也显得很苍白与空洞。唯有默默的祝福,才是真实可信的。
   这时,我才明白轮椅之梦虽因老陈而起,但最终是为我的这位战友做的。虽然我们之间相隔甚远,联系不多,但在冥冥之中的心灵深处,无时不在地收藏着牵挂着这位既是同乡又是同年的战友。
   忽然,又记起了梦中探讨的话题。身体残疾与心灵残疾。张海迪讲的话,明明听得很清楚。头头是道,深入浅出,相当的透彻。这时却连一句也想不起来。只能重新思索。身体残疾是明显的,一眼就能看清楚。它的危害也显而易见。而心灵残疾是隐蔽的,容易被人忽视。可心灵残疾比身体残疾要可怕有害得多。自己身体虽然没有残疾,但心灵有没有残疾呢?这的确是值得反省的。冷静地想,似乎觉得人人都有。比如偏激、冷漠、贪婪、嫉妒与仇恨等等。扪心自问,哪个人敢说自己一点没有?只是存在的程度不同而已。诸如这些,难道不就是心灵残疾的表现吗?
   想到这里,真觉得可怕。人怎么会是这样子呢?心脏不由得咚咚咚地狂跳起来。尽管如此,我仍坚信,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维,是相当清晰敏锐,而且误差很小极其可信的。到了白天,乱哄哄的世俗杂事一搅扰,思维的神经常常就显得非常麻木与肤浅了。
   于是,我更加坚定地确信,心灵残疾比身体残疾更有害些。人们应该经常对自己的心灵,进行认真的诊断治疗和精心的保养呵护,千万不可积疾致残养虎为患呀!
  
   讲话
  
   梦中在开会,是总结会。
   我在讲话。因为是领导,所以对着麦克风讲话,就是很平常的事。眼前有个翻开的笔记本。上面有几行大大的字。那是讲话提纲。别人任谁也看不明白,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这就叫胸有成竹。右前方习惯地放着手表,那是掌握时间的。绝对不能啰嗦,让下面产生厌倦情绪。精彩而又扼要,是自己一贯的追求风格。
   很大的会场,黑压压的一片人头。这么多的人,竟然能鸦雀无声,静静地听一个人的讲话。是倾心自愿,还是逼迫无奈。或许两者都不是,纯粹是为了那点工资。大会场突然变成了大会议室。下面全是中层干部和机关的熟面孔。这些人不能不来,也不能不听,表面上还要装出很认真的神态。有的好像是低头做着笔记,可鬼知道他(她)在胡画些什么呢?大会议室倏忽变成了小会议室。宽大闪亮的会议桌,中间点缀着几盆鲜花。两边的与会人员,有的嘘嘘品茶,有的放松养神,也有的做认真思考状。这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搭档,其实互相之间的心并不都是很近。有的甚至估摸不透很是陌生。小会议室又变成了自己的办公室。对面仅坐着一位主任。这叫讲话吗?连座谈会都够不上。顿时兴趣索然。这只能是布置任务,或者酝酿方案,或者交流沟通,或者什么都不是。
   梦仍在继续。
   一个很大的圆圈。五光十色,艳彩宾飞。我坐在最中间,是唯一的听众。周边尽是讲话者。也尽是熟悉的面孔。他们都在讲。仔细分辨,也都能听得清。那位久经战火考验的老首长,平时谈笑风生的,颇有些水平与幽默感,这会儿却结结巴巴地卡了壳。我与他目光相碰的那一刹那,他怒目逼视,似乎在问,你写的讲话稿呢?同样是工农干部出身的老团长,就稳妥多了。到连队支委会上讲话,都要随行的干事为他写好讲话稿。他慷慨激昂,抑扬顿挫,从不出洋相。而更高的那一位大首长就差劲了。秘书的稿子上有个括号,里面写着:接下页。他都一丝不苟地照读不误。我们的老指导员,天津人,讲话极有鼓动性。可就是把握不住时间,害得战士们经常耽误开饭时间。新提升的一位排长,河北人。那人嗓子可谓刚亮。队列前讲话从没超过五分钟。战士们个个冲他伸大拇指。还有很多是名人、伟人,他们按说都应该是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精英。但个别的,却实在不敢恭维。县处级们绝大多数都是少壮派,年轻有学历,风华正茂。他们按说不用讲稿,也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但不少仍是照本宣科。有的离了稿子便不知云何所。当然我就听不出何所云了。可能他们的应酬太多,心思根本就不在讲话上。
   一圈人同时讲话,中间只一个人听,真的好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就要中断。于是我醒了。醒来后便觉得纳闷,怎么好端端地做这么一个怪梦呢?思来想去,似乎有了答案。前些日子,确实参加过一个座谈会。邀请参会的领导们就是站在麦克风面前,拿着稿子照本宣科的。虽然干脆利落,却干巴空洞,与座谈会的气氛很不协调。他们完全可以放下架子,讲自己的心里话,把真实的情况真实的想法和盘端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不过,这个座谈会本身也是应景走形式的。因此,讲几句官话、空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朋友
  
   一场马拉松式的梦。
   A朋友坐在沙发上,喋喋不休地发咒赌愿。虽然语无伦次,却也信誓旦旦的。他让我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放心,一定要帮我办好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可出得门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渺无音信。好长时间过去了,丁点回音都没有。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位A朋友。直到最后事情黄了,都没能见到他的踪影。这肯定不是我的期待,但似乎早在预料之中。我特别的沮丧。
   这时B朋友来了。仍旧坐在那个沙发上。B朋友没有发咒赌愿,他只是平静地告诉我,前几天刚见过A朋友。A朋友对他说了我的许多不是,却压根没提起要办的那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听罢,是一阵捅心窝般的疼痛,沮丧便随之升级为仇恨。稍微冷静之后,我重新审视B朋友的面部表情,还是那样的平静。面不改色,形无畏缩。他说的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说这些呢?A朋友平常的好印象重又浮现在眼前。顿时竟犹豫不决起来,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心里也不由得感叹,这世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难辨真伪与不知好坏。
   其实托A朋友办的并不是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仅是吃一顿饭而已。宽敞包间,高朋满座;美酒助兴,笑语连连。这时,却来了一位未请之客C朋友。是位老熟人,也是老朋友。只是由于他爱借酒发疯,因此故意没有请他。他的出现,令我歉意顿生。为了不伤众人的雅兴,也为了顾及这老兄的面子,我陪他去了另一个包间。一坐下就打杠子、摇色子开始斗酒。喊着、争着、赖着、喝着,不大一会儿,他就喝高了。于是就骂人、摔盘子,并把酒泼到了我的脸上,指着鼻子嚷道,以后永远不与你来往。
   梦做到这儿,也就醒了。醒来之后,便仔细玩味了一番。也是马拉松式的。但都是围绕着“朋友”这条线儿。A也好,B也罢,目前来往尚属密切。彼此间并无什么大的芥蒂。A风风火火,爱动,喜欢吹点小牛。B文绉绉的,好静,就是有点懒。C很实诚,也是个热心肠人,就是爱闹酒。每每劝他时,都会虚心接受。但一上酒场,却又重蹈覆辙。因此,我只好常常借故躲着他。
   但是,这场怪诞的梦总是有些缘由的。是不是潜意识向自己发布警告呢?我真的有几分相信。我对朋友内涵的理解,一贯推崇三个“分”:缘分、名分、情分。觉得朋友首先得有缘分。只有相识相交,才可能成为朋友。对缘分务必珍惜,真诚是第一位的。没有诚心,谈何朋友。朋友的名分,本来是庄重的。但如今却泛滥成灾。是个熟脸儿便都称朋友,哪里还顾得上名分是否副实。许多嘴上称为朋友的人,其实并不是朋友。相互之间心里也清楚。但还是那么忽悠着。朋友最关键的是情分。情分有浓有淡。浓者不可多。多了长不了。能有那么少数几个浓的,一辈子交好,就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倒是淡淡的交往,最是可靠。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属于这种类型。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也是朋友遍天下之所指。俗人们不知轻重厉害,一味地只想追求浓的情分,最终总是被弄得伤痕累累的。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俗人。

共 41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组颇有意味的文字,从轮椅上透视残缺心灵的缺陷,而轮椅上坚强的人生更加令人感佩;从会场分辩各个领导的综合素质与水平,那些朴实而有亲和力的领导更令人信服;从朋友中感受真情谊的美好,体验一份伴随自己一生的友谊带来的感动。全文以梦为引,每个场景皆是对现实的透视与解析,无形中的展示,表现出作者的理性与智慧,读来给人感想和思索!【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5-03-31 17:52:55
  文章借梦展示现实的真实,揭示无形,意味深永,值得细嚼,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