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清明】母亲的寄托(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清明】母亲的寄托(散文)


作者:一言 童生,931.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64发表时间:2015-04-05 08:30:54
摘要:母亲去逝,已整整八个春秋。在过去的两千多个日子里,不孝的儿子对母亲寄予怎样的思念,只有儿子自知。那是十分贫穷的年代,父亲离家,母亲只身一人养育着我们弟兄三人。全家粗衣淡食,清平苦寒的生活,全靠母亲披星戴月,辛劳忙碌,像一部终年不停运转的机器来维持。

母亲去逝,已整整八个春秋。在过去的两千多个日子里,不孝的儿子对母亲寄予怎样的思念,只有儿子自知。
   那是十分贫穷的年代,父亲离家,母亲只身一人养育着我们弟兄三人。全家粗衣淡食,清平苦寒的生活,全靠母亲披星戴月,辛劳忙碌,像一部终年不停运转的机器来维持。
   记得那时母亲常常不在家,因为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全家半年的生活,母亲只能像乡里其他男人一样外出当“脚夫”。翻雪山,过草地,往藏区背运食盐和茶叶。一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女子,不说风餐露宿有多劳累和不便,能放下身价,无视世俗异样的目光已经不易。母亲如此含辛茹苦忍辱负重,至今想起,心里仍难受不己。
   人活在人世,除了基本的物质支撑,不可没有精神需求。可是,在那苦难年代和终年劳累的日子,连极为可怜的一点精神诉求,母亲也只有深深埋在心底。新年的第一天,无论富人穷人抑或家中柴米是否齐备,都是合家团聚休闲愉乐的时候,这是千年不移的习俗,这一天,母亲想到读书。如果说那时读书是高雅贤贵者的一种精神玩意,母亲则是释放苦难和抚慰身心的无奈选择,即使十分短暂和有限。
   川西山区的冬天格外寒泠,除夕夜的火膛边,母亲千针万线为我们弟兄上完最后一针鞋线时,已午夜鸡啼。第二天,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母亲又悄悄起床料理家务,生火煮饭,为我们弟兄准备起床的衣着。当我们吃完饭,欢天喜地来到街上过新年迎新春时,母亲独自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悄悄捧起书夲。
   母亲出身耕读世家,小时候言传身教,上过几天私塾,一般的书籍都能读懂。可是,那时能读又能读到的书实在太少,除了我们的课本和几夲家中保存的旧书,就是从货摊上买来的一些残缺不全的小画册。但是,母亲仍然兴致勃勃,读得津津有味。以至如痴如醉中,遗忘即将熄灭的炉火和应该做饭的时辰。
   有一年,沉于书夲的母亲被一股气味喚醒。当她一激灵来到灶前,蒸饭的甑脚水已干,鍋底的豆荚煳成一片,甑里的粒粒米饭也涂了一层淡淡的黄色,散发着浓浓的煳焦味。因为不舍将这些变了色香味的食物倒掉,我们全家吃了一顿别有风味的年饭。
   新年的第一个夜晚来临。昏黄的油灯下,母亲为我们讲述书中的故事。有孟母教子,居所三迁;有岳母刺字,岳飞精忠报国;有始皇暴政,孟姜女哭长城;还有三字经中的一些小故事。
   一次,母亲指着书中的一幅插图告诉我们:小时侯孟子不听话,不认真读书,正在织布的母亲一气之下,把织布机的梭子也折断了。母亲含着眼泪对站在身旁的孟子说,梭子断了不能织布,家里靠什么维生呢?母亲的话和眼前的情景,让小孟子惊恐惶惑不已!
   许多年过去,书夲里小孟子满瞼愧疚的神色,还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们的记忆。书中情,书外意,更成为激励我们向前旳一种力量,让我们受益终生!
   可惜,母亲真正能安下心来读书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夜深人静时,母亲依依不舍把书藏好,躺在床上,又冥思苦索来年的生计。茫茫寒夜里,无助的母亲除了身旁三个年幼的儿子,就是流淌着苦与乐的梦境。
   三年自然灾害后,我们弟兄渐渐长大,家里的情况也开始好了起来,我从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人民的医生。此时,母亲才在心灵上真正有所寄托,精神上有了安慰。母亲呕心沥血不辞辛劳,为家里两个弟弟娶妻生子,把五个孙子带大。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也煞费苦心。
   由于我工作的地方是少数民族地区,刚参加工作那阵,母亲对我十分担心。担心我生活是否习惯,工作吃不吃得下苦,身体能否适应,后来多次收到我报平安的消息,她才渐渐放心。可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的身体和事业随时都挂在母亲心上。我也十分想家,想念母亲。那时交通不便,单位外地人多,我仍争取领导批准,隔两三年探亲回一次家。
   回乡那天,两个弟弟穿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缀着补丁的衣服早早候在村口,直至见到我,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回到家,母亲先盛一盆热水让我洗尘,接着捧出一碗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荷包蛋递在我手上,说打个尖吧,晚饭还早呢!我知道几个鸡蛋是全家一月的盐巴钱,但不吃母亲会伤心的。
   到了傍晚,母亲在堂屋里生起一炉故乡特有的煤炭火(由圆柱形煤坯围成圈,中间添加木炭和大小煤块搭成,燃烧后火力很旺),晚饭一过,火苗高高窜起,黑暗的小屋被照得通红,母亲开始详细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诸如一天上几个小时的班,下不下乡,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那里有些什么蔬菜,洗衣服有无自来水,等等,直至她觉得放心为止。
   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母亲总教我一定夹着尾巴做人。每次回家,她都反复叮嘱我不能收受病人的礼物和钱财,对前来就医的人不论贫穷富贵都要一视同仁。她说她听说医院有收礼的风气,甚至有不送礼医生就不认真看病的议论。那时,我的认识还没达到不收礼病人就不放心是风气不正的反映,我说我也收过礼。母亲说怎能这样呢,病家不放心说明他们送礼是不得已为之,就更不能收!说得我哑口无言,差愧难当。
   那时,在医疗条件尚不发达的故乡,每次回家,都有乡里人提着鸡蛋、茶叶等家乡土特产上门求我看病。但看完病,母亲无论如何都要把礼品一一退给别人。记得一次一个病人悄悄把50块钱用布包着放在我看病的小桌上,因为有东西挡着没看见,病人走后被母亲发现,母亲急忙拿起饯包就往外赶,足足一里多路才把那人撵上,又是拉扯又是磨嘴皮子那人才终于把钱收下。
   一年,正逢母亲来单位看我,一个风雨黄昏,忙了一整天手术的我刚回宿舍就来了一位请出诊的人,因为太疲惫我有些犹豫,母亲在一旁不停催促,去吧,病情不急人家会上门吗?到了病家,果然是一个不能搬动的老年病人,生命已经十分垂危,我要病家将病人立刻送医院抡救,病家说要送医院我们就不会上门求你了,我们只想让你看看,希望不大就没必要送医院,因为老人清醒时就立了遗嘱: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死在家外。回到家里我向母亲讲了病人的情况,母亲欣慰地说,儿子,病人没有吃你一片药,但你解决了人家生死归宿的大问题啊!
   多少年来,我能坚守“医者仁心”的医德受赞一方,很大程度应归因于我的母亲。
   受十年文革的影响,到了而立之年我还未婚,母亲为此十分着急,多次写信催促。以后见催促无效,她索性自作主张在家乡为我找了一个农村女子,然后以生病为由把我哄回家。我说妈,急什么呢?一个医生还愁说不到媳妇吗?无论如何我也不愿意。母亲没有说一句狠话,也没有以哭泣相威胁,而是以焦灼的眼神久久望着我。事后我终于从弟弟口里明了母亲的苦心,母亲並非执意要干预儿子的婚事,而是为儿子行医的风险担心。那时家乡医院发生一桩医患纠纷,说医生在为一个女病人检查身体时,女病人突然大喊大叫,骂医生在她乳房上乱摸乱捏,耍流氓手段,引起社会不小的轰动。尽管医院已经出面说明这是正常操作,医生诊断乳房疾病就是要对乳房进行仔细的触扪捡查,却依然让人不解,甚至传为街头巷尾的笑话。也是啊,在男女情事面前谁说得清楚呢,谁不忌惮人言是非?母亲为医者的儿子胆战心惊!
   岁月匆匆,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工作几十年,母亲只来单位看过我一次,一来一往就二十多天;我单身或携妻室儿女回故乡探望母亲,一共也不过七、八次,加起来还不到半年时间,我与母亲相处的日子,实在太少太少。当我按国家“下山”政策调回离家不远的川西平原时,母亲已经老了。
   那是一个盛夏,我在调入单位报了到,就匆匆往家赶。当我笫一眼看到母亲时,母亲站在乡间的街边守着一个针头麻线的小摊,午后的街面熙熙攮攘炎阳高照,汗水一滴一滴的从她花白的鬓边沁了出来,我心中涌起悯惜和凄楚。晚上,我要跪着给母亲磕个头,表达几十年来对她关照太少的歉疚,想不到母亲反而愧疚地说,你一人在外忙工作,还要拖累儿女,妈没尽责任,妈有力使不上啊!
   我家的老屋在街后一座古廟旁,两个弟弟经济状况好转后,嫌老屋离街背井出入不便,又无经济价值,各自在乡间大路旁盖起新房,搬了出去。母亲却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老屋,说老屋住惯了,离开老屋不自在,睡不着觉。我趁此要求母亲隨我去,到城里安享晚年,但说什么母亲就是一个不愿意,她说人总要叶落归根的,你们弟兄好,孙子一个个长大成人,我就心满意足没有牵挂了。
   就这样,母亲一直住在老家破旧的老屋里,直到去逝。我想,因为她的精神寄托已经实现,她的灵魂有了安放处。
  

共 33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普通的女子,一个普通的母亲,又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子与母亲,在贫困的年代,在父亲离家的时候,像男人一样当“脚夫”,翻雪山,过草地,背运食盐和茶叶,一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女子放下了身价,蔑视了世俗,这份勇气和坚强令人感佩。在那个人人为饱腹奔走的年代,母亲却没有放弃“耕读传家”,“言传身教”,哪怕一年之中只有一天时间,也不放弃读书,说是释放苦难,说是抚慰身心,实际也是母亲从没放弃精神的追求。作者的笔墨对此只一笔带过,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一个普通的母亲对儿女的爱上。一碗荷包蛋、为孩子工作上可能出现的不测担心都体现出母亲一片爱子之心,然而更可贵的是母亲在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塑造上。这在过去是难能可贵的,其实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更是难能可贵。因为今天的母亲注重孩子物质上的享受多于对孩子精神上的关注。我想这一点是现代的母亲应该借鉴的。朴素的文字,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弥漫着真实的生活。推荐阅读。编辑:冰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络        2015-04-05 08:36:45
  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母亲,一个平凡中伟大的母亲,是众多母亲中的一员,从中我们可以触摸到我们的母亲。
回复1 楼        文友:一言        2015-04-05 15:06:32
  感谢编辑的编按和评论,感谢社团清明时节为巢友们提供慎终追远的平台,问候!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