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从《穆天子与名马》所想到的〔散文随笔〕

精品 【天涯】从《穆天子与名马》所想到的〔散文随笔〕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56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62发表时间:2015-04-06 21:24:01

【天涯】从《穆天子与名马》所想到的〔散文随笔〕
   羊年春日,接到中国赏石大师王贵生先生的电话,他告诉我:近一段时间通过赏石正在研究古文化,一本《从“三海经”看中国与世界上古文化》己经写毕。于是就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潇男和《炎黄文化》杂志社主编陪同下,我们走进了王贵生那间布置得充满浓浓古石文化的研究室。
   翻开他的许多画册和著作,发现贵生先生除了在进行古石文化研究外,还对中国的名马文化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他撰写的《穆天子与名马》,其中所述的八骏马的故事,叙述和考证思路清晰,跳跃出名马文化的幽幽情怀。他在《穆天子传与名马》一文中这样写道:给马定名,从周代就有了,传周穆王有八龙之骏。分别以速度和颜色命名。以速度命名的有:“一名绝地;二名翻羽;三名奔宵;四名超影;五名逾辉;六名超光;七名腾雾;八名挟翼。”二是八龙之骏以马毛的颜色命名:即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这八骏就是周穆王巡狩征战的得力助手。据说穆王骑马出征和西游时,随马的名犬就有六只,分别是:重工、彻山、颧猳、口黄、南口和来白。这些犬先后紧随穆王征昆仑,还西游至今希腊雅典观看最早举办的第四届古奧运会,有根有据,皆显名马名犬之神威……
  
   【一】
  
   时光回转,看到先生如此投入地研究,不禁使我想起了小时候所喜欢的马。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看连环画,特别爱看各种各样的名马,喜欢抄录这些名马的故事,包括它们在古代和近代征战中的骁勇的战斗片断,常常还要用日记的形式把喜欢的战马画下来,不仅画在纸上,而且还磨了墨用毛笔画在家中的白色墙壁上,几乎画得到处都是,有的战马上还画了身穿铁甲的骑士和将军,吸引了村里的小伙伴们来参观,就连大人也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连连称奇。后来一段时间,小伙伴们也学我的样子,开始在自家的墙上涂鸦,整个村里的二十多户人家,凡有小孩的家庭墙上都有了各种各样的马,我们成为了绘画的天才,大家都为此引以自豪。那时的农村学校,除了上课外没有其他活动,所以学生除了平时读书打猪草外,大家喜欢画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画马成为我们最快乐的业余生活。
   随着年龄的长大,后来我们又看到了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所画的《八骏图》,画得栩栩如生,和连环画上看到的马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超越,谁也比不上他,常常成为我们美谈的话题。
   除了画马,我们还特别喜欢看那些古代人和近代战争中有关将士骑马打仗的故事。如《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水浒传》等等。记得在小学读书时,听历史老师介绍说:战马的力气很大,奔跑的速度快,它们不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而且还像名犬和庄稼牛一样忠于主人。老师利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感动人心的故事。
   从众多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当历史上的名马开始和战事结合,无论中国和外国,古老的骑兵就这样诞生了。马在古代的战争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每一次战争的双方交战,总是两军相对,将军骑马首先出阵,鸣号后就跃马上阵,和对方的骑马将军决一胜负,凡哪一方将军败退了,就会兵败溃不成军,落荒而逃。所以在战斗中,战马的好与坏,这对战胜敌方是起很大作用的,有的名马跟随主人越战越勇,不怕刀砍箭射。有的马,没交战几个回合就会扭头而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大小小战争中,许多帝皇和将士骑在马背上征战的故事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
  
   【二】
  
   马的历史多姿多彩。据记载:我国的骑兵约始于春秋末、战国初。秦汉时期,骑兵被称为“骑士”。这要比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概念早。最早时期用于打仗战马还没有正式的马鞍。最原始的马鞍是木制的或皮革、麻纤维制作的,叫马镫,其实就是一种类似的“绑带”而已。到了南北朝时期,对马镫进行了改造,成为了马鞍,使马真正成为了“作战平台”,骑兵获得了空前发展。战马有了棕红色的厚牛皮鞍具,战斗力有了新的提升……
   说到名马,记载颇多。早在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所骑的一匹名马叫“拂云飞”,相传此马勇猛善战。有一天,齐桓公骑着马与他的宠臣管仲外出打猎,就连山上的老虎看见了他的马,也会吓得伏倒在地。
   到了秦朝,始皇嬴政拥有 “七龙”良骥,分别叫“追风、白兔、融景、追电、飞翮、铜雀、长凫。”此七匹名马由他轮流骑着出征,屡立战功,最后为秦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秦末西楚霸王项羽有一匹宝马,是中国的河曲名马,取名“骓”。 此马通体黑色,浑身的毛油光发亮,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当年,项羽骑着这匹马驰骋战场,在巨鹿之战中九战九捷,曾经力战六十多员汉将,威振天下。后来,在公元前202年楚汉大战中,项羽中了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的计,被十面埋伏的汉军围困在垓下。追随项羽多年的爱人虞姬见大势已去,自刎殉情。项羽悲痛欲绝,跨上他的乌骓,带了八百子弟冲杀出去。 天亮时逃到乌江边,这时部下将士已无几。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临死前,他把心爱的乌骓送给了劝他江东称王的亭长。当亭长带着乌骓过江时,忠于主人的乌骓却跳入乌江而死,上演了一曲忠诚的悲歌,传为佳话。
   读《三国演义》,似乎觉得从汉代末年至三国这一时期的名马最多。
   文中所讲到的赤兔马,浑身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是一匹烈马。此马原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一匹宝马。有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渡水和登山,如履平地之美名,赤兔堪称是三国第一名马。当年汉未大乱,董卓为了拉拢饶将吕布,就把这匹马和自己宠爱的小妾貂蝉送给了他。后来,这匹马跟随吕布在战场上大展神威。吕布有勇无谋,在离间计的左右下,杀了义父董卓……但后来在白门楼,因为刘备的一句话,曹操一怒之下杀了吕布。从此赤兔宝马也就归了曹操。在战火纷飞中,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暂时投靠了曹操,曹操识才,十分爱惜关羽,他想留住关羽,就仿效董卓“宝马赠英雄”,把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接受了赤兔马以后,依然忠于刘备。从此他和赤兔马有了深厚的感情,骑在马上的关羽和他的青龙偃月刀一起,成为他一生中最威武的唯美形象。又后来,当骄傲的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杀害后,东吴孙权将其赐予抓住关公的头号功臣马忠,然赤兎马老而忠于关羽,最后宁愿绝食而亡。
   曹操自己骑的马名为“绝影”,此马速度之快,据说连影子都跟不上。曹操早年骑此马转战南北,在曹操征战张绣战宛城时,他的马不但神骏,而且善解人意,当它身中三箭后,依然熬痛带伤将曹操渡过清水河,成为曹操的救命恩人。
   刘备的战马叫“的卢”。也是马中极品。此马有追风绝地,飞翻奔霄之勇猛。此马原是江夏张武所骑,张武兵败身亡,此马被刘备手下大将赵云所得,献于刘备。在一次战争中,刘备被困,“的卢”马跃檀溪,救了刘备一命。又后来,刘备出兵入蜀之际,见庞统坐骑老弱,为了显示自己对庞统的重视,将自己珍爱的宝马“的卢”赠送给了庞统。谁知庞统刚骑上的卢便被敌人当作刘备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的卢也死在乱箭之中。
   在著名的长板坡之战中,张飞骑的马名叫文雅,又叫“玉追”,系关外名驹,浑身乌黑。在长坂桥上与诸将共退大魏雄师,成为马中之英雄。长板坡战役中的赵云之马名是照夜玉狮子,在此战中为救刘备儿子阿斗,赵云英勇善战,此马不仅英勇,在危急之中跃出陷坑,还救了赵云和阿斗之命,此马是具有奇特力量的一匹名驹。
   东吴孙权之马名快航,在逍遥津之战中,孙权为避开追兵,一跳飞过小师桥,成为众口称赞的飞马。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也有六匹战马,名为“昭陵六骏”,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 在李世民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中,这些名马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619年,李世民乘坐名马特勒骠与对手宋金刚在今山西境内作战,特勤骠在这一战役中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八个硬仗,建立了功绩;名马青骓浑身苍白杂色,为李世民平定隋军麾下将领窦建德时所乘。李世民劲骑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建德。青骓在作战中身中五箭,均冲锋向前,可见骏马之勇敢;名马什伐赤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纯赤色红马,也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战斗中,骏马凌空飞奔,身上中了五箭仍不退缩;名马飒露紫的色似紫燕,为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公元621年,唐军和王世充军在洛阳决战,李世民乘着飒露紫,冲出阵地与敌交锋。年少气盛的李世民杀得兴起,勇猛向前时与后方失去联系,被敌人团团包围。突然间,王世充用箭射中了“飒露紫”前胸,危急关头,幸好大将丘行恭赶来营救,他回身张弓四射,箭无虚发,敌人不敢前进。然后,丘行恭立刻跳下马来,给御骑飒露紫拨箭,并且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然后又执刀徒步冲杀,骑马突阵而归;名马拳毛騧,是一匹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公元622年,李世民率领唐军与刘黑闼在今河北曲周一带作战。战斗中,拳毛騧身中9箭不下战场,战斗之激烈异常;名马白蹄乌浑身纯黑色,四蹄俱白。公元618年,唐军初占关中,与割据兰州、天水一带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交战,争夺激烈。在关中相峙两月之后,李世民看准战机,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一昼夜猛追敌军,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
   据说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也效仿祖宗喜马成痴,他的坐骑也有六匹,都是当时外国向唐朝进贡的。六匹马取名为:“红玉辇、紫玉辇、平山辇、凌云辇、飞香辇、百花辇。”他不但骑着这些宠马不思国事,还收留天下名驹当作表演物,请人训练骏马跳舞。相传有一次,安西都护府帅向唐玄宗进献了五百匹骏马供军用。唐玄宗便从这五百匹骏马中挑出四百匹,他动了一个脑筋,要给深爱的宠妃杨贵妃一个惊喜。于是,唐玄宗就降旨调集天下有名的驯马师到京城长安,按照他所设想的要求驯调四百匹骏马,同时还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在华清宫里按照他的要求和图样,修筑了一座庞大而华丽的舞马台。 还亲自作乐曲《倾杯乐》供训练马舞之用。
   一年后,这四百匹马的舞驯调好了,舞马台也已峻工,于是唐玄宗为杨贵妃举行了空前的舞马表演,随着乐师们奏起的悠扬动听的曲子,四百匹高大精壮的骏马便在他和杨贵妃面前翩翩起舞,仿似天上的神仙一般,贵妃看了开心得大笑,唐玄宗见爱妃这样高兴,喜不自禁地告诉她,这首曲是他亲自创作的。乖巧的贵妃听到后,赶紧捧杯祝贺。这就是马舞博一笑的典故。
   但后来好景不长,由于唐玄宗日夜沉迷在舞马和贵妃艳笑的欢乐之中,不理朝政,最终丢弃了江山,叛将安禄山在攻进华清宫后未寻到杨贵妃,便放了一把火,烧毁了宫殿楼台,也烧毁了唐玄宗苦心经营的舞马台。
   我国的名马来自青海的河曲、内蒙古三河、新疆伊犁,这三个地方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基地。蒙古马是世界名马之一,在世界各地享有较高的声誉。蒙古马个头不算高大,但耐力却是全世界最好的。当年成吉思汗率大军骑着蒙古马,所向披靡,横扫欧亚大陆。他们骑着马翻越高加索山,神速攻入伏尔加河流域,大败俄罗斯大公的联军,直抵匈牙利边境。
   到了明代,相传永乐皇帝也经常骑乘八匹名马,号称“八骏”。名称是:龙驹,赤兔,乌兔,飞兔,飞黄,银褐,枣骝,黄马。它们历经八大战役,在大明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到了明末和清朝以后,随着火炮和火枪的逐步运用,战场上战斗胜负已经不惟战马了,战马的地位开始有所削弱,但依然是战争的获胜关键。
   在一些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战马曾经也就是近代战争将士们胯下的坐骑。在我国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骑兵在战场上大显身手,战士们挥舞闪亮锋利的马刀,在刀光剑影中,这些昂首阔步的战马和战士们一起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许多电影中,我们有幸目击了许多精彩的骑兵战。战士们手举雪亮的军刀,身背乌黑的钢枪,矫健的骏马伴着战士在大草原、在黄土高坡、在淮海战役等战斗中纵横驰奔,千余马蹄卷起滚滚黄尘。阳光下,冲在最前面的骑手手擎红旗永远不倒。在快速奔驰中,我们常看到将士们举着马刀奋力向敌军砍去的场面。瞬间,敌军的 “人头”在刀光里纷纷落地……
   在电影中,我们还会看到在西部崇山峻岭的边境地区,马也是那里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牵着它们,马们不怕劳苦,终日爬山越岭,运货送货,成为我国西南山区以马运货的主力,被称之为 “马帮”。
   今天,在已经拥有隐形战机和巡航导弹的时代,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渐渐消失,然我国目前仍然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我国的内蒙等地,至今还保留着勇敢的骑兵部队,战士们每天仍然操练着传统的骑兵科目:马上斩劈、乘马射击、马场马术、乘马越障、野外骑乘、骑兵阅兵式……目的是为展示我军曾经有过的骑兵风貌,让人们了解和目睹现代条件下的这个古老的兵种。

共 742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随笔堪称洋洋洒洒,大笔如椽,实为一篇大手笔介绍中国名马和战马的惊世惊艳之作。本篇文章作者从朋友赏石大师王贵生先生研究古石文化写起,谈到先生写作一篇有关名马文化的文章《穆天子与名马》,引起了自己对马的回忆和有关名马的记忆和对战马的探访。文章叙述的语言朴实,介绍的层次井然,结构上首尾照应,记叙的详实,例证的充分。如教科书般向读者展示了一课又一课生动的马知识讲座。文章从自己从小喜欢看连环画中的名马故事,到喜欢比着连环画画马到长大后阅读诸如三国演义等作品,了解到很多名马和名战马的故事,列举了很多大家都熟悉却常常不在意的一些名马的故事,从战国时期一直写到到三国到唐宋时期,从史料中记载到文学作品中写作到到影视作品中的展示,战马的故事无处不在,享誉古今和全国;了解了这么多名马的故事之后,作者又着力探究了名马为什么总是和战马联系在一起,引领读者再次探究名马与战马的关系,一匹马怎样才会成为一匹真正的名战马?原来战马都是公马,而这些雄踞战场的战马都是标准的“太监”呢!原来一匹战马要想真正骁勇善战就要息灭一切儿女情长,他们才能至死效忠主人,钟情于战场。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成功和成名永远都不可能属于平平常常,谁都别想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就能成功。要想成功只能靠付出,有时候甚至会付出生命中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这是不是有一点残忍呢?但是真正的勇者是无敌的,赞美名马的精神,赞美战马的优秀品质!读老师的作品总感觉一股厚重之气和一腔豪情和一怀爱心充斥在作品中,让人爱不释卷,情难自禁去叫好!佩服老师的博学多才,赞佩老师如炬目光,学习老师深邃的精神,深思老师持重的人品和精到的文品。好作品倾情推荐广大读者精品细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编辑:馨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07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5-04-06 21:32:18
  欣赏老师大手笔佳作名篇,受益无穷,您总能把比较枯燥的历史故事融入特别的事物之中,让人难以忘怀和记忆犹新,赞佩老师笔墨,胸中有大丘壑也,祝老师创作快乐,问好敬茶!以您为荣,祝老师文墨翰香!
馨语馨愿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07 10:01:43
  谢谢馨儿精美评按,辛苦了,上茶!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07 10:04:44
  谢谢馨儿美评。问好!
2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15-04-06 23:13:21
  编辑完馨儿作品,夜已很深。先占下座位,明天拜读学习吧!遥祝老师好梦!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回复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07 10:02:28
  谢谢秀水来读。问好!
3 楼        文友:玲贝贝        2015-04-07 08:51:49
  拜读老师美文,我想到了天上管理马匹的那位神仙叫伯乐,我想到沁香老师您!敬茶,老师辛苦了!
回复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07 10:03:16
  谢谢贝贝美评。祝编创快乐!
4 楼        文友:婉溪清扬        2015-04-07 09:06:37
  拜读老师的大笔之作,总是会发现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马的历史多姿多彩,让人不禁地回望历史的一幕幕,辽阔的大草原,骏马奔驰,成吉思汗战马铁踏风靡醒世,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佩服老师的文笔,祝福老师幸福安康!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07 10:03:56
  谢谢清扬美评。问好!
5 楼        文友:袁梦雪        2015-04-07 10:18:09
  欣赏学习老师大气磅礴的精彩佳作,一腔豪情,一股豪气喷薄而出,老师的视角总是这么新颖,这么独特,总能于平常处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让我们丰富了知识,增加了阅历。同时心中多少也有些酸涩的滋味,因为成功和胜利,总是属于那些忠于职守,骁勇善战的人或动物,但是别人或许只看到了他们的辉煌,有谁知道他们背后的付出和牺牲呢?这让我们陷入了沉思,久久不忍离去。问好!祝福老师才情无边!快乐永远!!
回复5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07 13:04:26
  谢谢梦雪美评。问好!
6 楼        文友:郑兆全        2015-04-07 10:47:55
  真不知道马的故事这么多这么感人,老师的美文既让人增长知识又给人启迪。是啊,马的一生也是人的一生,拜读学习,向老师问好,祝老师一切好!
回复6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07 13:05:07
  谢谢兆全美评。问好!
7 楼        文友:潇男        2015-04-07 14:14:39
  马的精神可贵,它代表拼搏、驰骋、宏志、成功。故有“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老骥伏枥”、“马到成功”之诸成语。赞扬马的精神,就是弘扬正能量。欣赏沁香鼓舞人心、壮人雄魄的散文!
文学是生命,朋友是天地,淡泊名和利,贵在情和义。
回复7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07 15:15:38
  谢谢潇男美评。问好!
8 楼        文友:丙凡        2015-04-10 20:56:33
  来晚了,先占上个位置,找时间好好阅读欣赏沁香老师的文章,先问候老师。
做兰花一样的女人
回复8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12 20:34:50
  谢谢瞬儿美誉。问好!
9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15-04-13 23:28:27
  日子再忙乱,也不忘老师的名马文字,今日深夜终于拜读,不光了解了马的故事,还领略了和马一起驰骋千百年的历史,收获多多。将午夜了,遥祝老师好梦!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回复9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4-14 07:20:49
  谢谢你了。祝你母亲伤病早日康复。问好!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