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出新安(散文)

精品 【流年】出新安(散文)


作者:郑骁锋 童生,96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20发表时间:2015-04-09 21:10:51

【流年】出新安(散文) 1
   徽州多山。不过,在行走皖南的这几天中,我关注的重点却逐渐转换成了徽州的水;我甚至开始认为,相比牌坊、祠堂或者马头墙,水承载了徽州盛衰的更多秘密。
   从地图上看,蓝色的河流如同粗细不等的蛛网,覆盖了整个皖南。但坦白说,作为外人,要将一块陌生土地上的复杂水系梳理清楚极其困难,实际上也缺少意义。我只需要知道,眼前出现的任何一泓山涧、一截沟渠、一脉溪水,最终都会汇聚成一条名叫新安的大江。
   除了江名,新安也是徽州的古称。因此,我将这段自始至终与水相伴的旅程称为“出新安”。
   2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一条普通的乡野小溪。
   此次徽州行的起点,我选择了黟县的宏村。首先是因为古徽州一府六县,黟县最处深山,似乎最具根源意味——仅是意指黑色的“黟”字,就已经散发出神秘幽暗的气息;其次则是宏村浪漫而独特的规划。
   这个黄山脚下的村落,竟然被构筑成了一头牛的形状。牛头牛舌牛蹄牛角牛胃牛肠一应俱全。但我无意于对照着导游图一一比对,因为更令我感兴趣的是,有条小溪因为绕村而过而被喻做了“赶牛鞭”:
   到底是什么机缘,抑或是什么力量,将一头原本悠然于家园的卧牛鞭打起身,一步一步赶成了一匹步履遍及天下的骆驼——
   徽骆驼。
   的确,若要以一种动物来概括徽州商人,甚至全体徽人,无疑只有骆驼。
   然而,在之后对徽州的探访中,我却发现,除了骆驼,徽人从牛开始的蜕变,原本还有其他可能性的——
   其他相比骆驼,对于徽州、乃至整个中国,更具意义的可能性。
   3
   真正启发我对徽州之水的思考的,是在绩溪龙川的胡宗宪尚书府。
   明嘉靖年间做到兵部尚书的胡宗宪,是一个不易简单评价的人物。一方面,他雄才大略,是平定倭患的第一功臣,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都出其帐下,被徐渭誉为大明王朝的郭子仪;另一方面,他却与严嵩父子眉来眼去纠缠不清,也因此在严氏倒台后被政敌攻击,革职问罪死于狱中。
   胡宗宪生活相当奢侈,所营造的府宅占地五千平方米,气势雄伟构造复杂,号称“徽州第一家”。
   尚书府巷弄曲折盘旋,厅阁错落萦回,置身其中时有迷失方向的感觉。惊叹的同时,我还在其中发觉了几处与普通徽派民居有别的细节。
   首先是一个拱形屋顶,被设计成战船形状的书房;其次是一座“位协三公”的木牌坊,坊梁上精心雕刻了鲤鱼与波涛;还有一对据说色白则晴、色黑则雨,被称为“气象鼓”的门鼓——
   其实,这对门鼓只是由海岛上的礁石打成,随着天气潮湿度变化析出不同数量的盐分,因此造成了颜色的变化。
   这些点缀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显然是胡宗宪为了纪念抑或说炫耀自己平倭的赫赫战功而设;然而近五百年后,它们却提醒了我,尽管僻处深山,但脚下的土地、扩而大之整个徽州,其实始终联系着海洋:
   入浙之后,新安江最终归入了东海;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徽州的任何一个角落,通过宽窄不一的河流,都能感受到千里之外带着咸味的潮汐。
   相比其他村落,胡宗宪的族人应该对此有更深的体会。他们祖祖辈辈聚居的龙川,整个地形就像一艘巨大的帆船。
   因此,胡宗宪的成就,或许早在他们意料之中——
   他早已熟知水性,一生的沉浮起落,不过是从山中走向海上,一艘船到另一艘船罢了。
   4
   对于水,徽人有自己的理解。他们通常都会把水视作财富的象征,因此“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所有徽派建筑中,收集雨水流入自家私有的天井,即所谓的“四水归堂”,是一条牢不可破的铁律。
   此外,对于身边的任何水流,他们也想尽办法,引导、改道、折曲,尽可能使其围绕着自己的住宅多盘旋一段。
   随时随地,徽人都用不同形式表达着对水近似于图腾的喜爱、乃至崇拜(如屯溪老街便用横竖交叠的弄堂构成了一架鱼骨)。不过,另一方面,徽人的潜意识中,却也深埋着一种对水的畏惧。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在胡宗宪主持下,进行过大规模翻修,恢宏雄壮,被誉为“江南第一祠”。在胡姓祠堂东侧,有一间不起眼的小边房,其中供奉的却是丁姓。这种奇怪的布局源于一个祈求平安的谐音:为了给船形的村落配上一支有份量的锚,胡氏先人特地从外地挑选了一户姓丁的人家,恭恭敬敬请入村中住下,以便将这艘大船牢牢钉住,从此再凶猛的风浪也不必担忧——
   这一住就是十六代,而且丁家世代单传,颇有些一根铁锚钉到底的决绝。
   除此之外,胡氏先人还不放心,又在祠堂前的河沿栽下一棵榆树,用来维系想象中大船的缆绳。如今,这棵榆树高达二十多米,树阴参天,成为了龙川一景。
   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当时的中国,胡宗宪起到的作用,也类似于丁姓人家或是护祠榆树,都是出色地压制了有可能翻船的危险风浪。
   胡宗宪安定海疆的功绩,紫禁城里的皇帝心知肚明。瘐死狱中后的第七年,隆庆帝便赦免了他的罪责,并将其平倭功勋录入国史;下一任皇帝万历,思及宗宪时也是感慨万千,赐谥号颁祭文,情深意切地悼念起了这位前朝重臣。
   朝廷如此天恩眷顾,故乡更是大张旗鼓纪念宗宪。据粗略统计,绩溪县城南门头历代共修建了十六座石牌坊,其中为胡宗宪所立的便有五座;徽州很多地方,甚至将宗宪抬上了神坛,纷纷建起“胡公庙”祭祀。
   在龙川,除了尚书府中的胡公庙,胡氏宗祠旁的少保府内还专门为他设置了一个纪念馆。
   纪念馆详尽陈列了胡宗宪一生,尤其是其抗倭的事迹。然而,有一个名字却总是吞吞吐吐影影绰绰,实在无法回避时,也只是一笔掠过,从来未曾加以哪怕只有片言只语的注解。
   这本来就在我意料当中。因为我清楚,对于徽州,这是一个遭受过诅咒的名字,几百年来很少有人愿意提起。
   这个人就是汪直,史籍记载的倭寇头目,胡宗宪在海上最大的对手。
   另外还有一个极其吊诡却又不可更改的事实:他还是胡宗宪的徽州老乡。
   歙县人汪直。
   5
   所谓倭寇,中国史书的解释大抵如此:“明时骚扰中国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十四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浪人到明朝沿海一带走私抢掠,进行海盗活动。”(《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不过在日本史学界,关于倭寇却有不同的解释:“在朝鲜半岛、中国大陆沿海与内陆、南洋方面海域行动的、包括日本人在内的海盗集团。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倭寇的含义和组成是多样的。”(《日本史大事典》日本平凡社1994年版)
   后世是非暂且不论。倭乱最烈是在嘉靖年间,不妨看几条这一时期官方或者亲历者留下的记载。
   “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嘉靖实录》)
   “大抵贼中皆我华人,倭奴直十之一二。”(明人郑晓,时任兵部侍郎)
   “大抵艘凡二百人,所谓倭而锥髻者,特十数人焉而已。”(被掳入倭的一位昆山人的回忆)
   既然倭寇中至少有七成以上是中国人,那么这些中国人究竟是什么角色呢?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明《虔台倭纂》)
   “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明《海寇议》)
   不必再引。嘉靖倭寇的本质已然显明。而汪直,便是这个被冠以“倭寇”名号、亦商亦盗的组织中,影响力最大的首领——
   当时曾有一位大臣上书朝廷,列举了最著名的倭寇头目:“臣询访在海贼首约有百人,其雄狡著名者,徽州王五峰、徐碧溪、徐明山,宁波毛海峰、徐元亮,漳州沈南山、李华山,泉州洪朝坚。”
   八位上达天庭的龙头老大,排名第一的“徽州王五峰”,便是歙县人汪直。
   徽州明清地方志极盛,然而对汪直的介绍,大部分都语焉不详,反倒《明史》中留下了他纵横东海的很多事迹。
   根据有限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汪直出身贫微,但从小就有豪侠气概;长大后“多智略,善施与”,很受人拥戴,是宋江一类的好汉;与大部分同乡一样,从少年时起,他就外出经商;不过与普通徽商不同,他更热衷于走海路,常年将硝磺、丝棉等物销往日本、暹罗等国,以获取暴利;由于他做买卖公道,深得各国商人的信任,被尊称为“五峰船主”。然而汪直的事业已经触犯了明王朝“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国策,等同走私,终于招致了朝廷的重兵清剿;汪直不甘束手就毙,组织力量奋起反击;于是一场由受雇佣的日本落魄武士打头阵,实际上是帝国与海商之间的持久较量,就此拉开血腥的序幕。
   记录汪直事迹最多的章节,被《明史》的修撰者归入了《日本传》。
   汪直人生的巅峰,的确是在日本。嘉靖二十一年将大本营转移到平户后,他自称“徽王”,大摆王者威仪:“绯袍玉带,金顶五檐黄伞,侍卫五十人,皆金甲银盔,出鞘明刀”(当时日本混战,通常拥兵三千即可做一方诸侯,而汪直至少有五千以上配备精良火器的私人武装,其威慑力可想而知);麾下舰船如林,多有能容两千人、甲板上可驰马的超级巨舰;鼎盛时期,日本“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海上之寇,非受(汪)直节制者,不得存”,往来船只如若不悬挂汪直旗号便不得通行,俨然开创了一个庞大的海上帝国。
   由于资料欠缺,我们已经无法知晓这位称霸东瀛的枭雄的具体生年,然而他的死,却被明王朝视作一件如释重负的军国要事,郑重记入了各种史书。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腊月里,一个寒冷而阴沉的午后,汪直被斩首于浙江杭州。
   将汪直送上刑场的,正是他的徽州老乡胡宗宪。
   6
   无论怎么开脱,胡宗宪都对不起汪直。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胡宗宪挂帅总督东南抗倭军务。一到任,他便敏锐地判断出,汪直是此役胜败关键:“海上贼惟直机警难制,其余皆鼠辈,毋足虑。”
   以汪直的谋略与实力,硬碰硬正面围剿,胡宗宪实在欠缺信心。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利用乡情,实施一番不见刀枪的攻心战术。
   首先他将汪直滞留大陆的老母妻儿从苦牢中放出,锦衣玉食伺候着;接着又千方百计结纳汪直的姬妾和义子,通过他们向汪直频频传达乡党的善意,同时也刚柔并济地对其进行劝说:
   “君在海岛称王能否百年?”
   “君若能降,封为都督,置海上互市;可去杭与母亲、妻子团聚。”
   如此直中软肋,饶是百炼钢也成绕指柔。那时的汪直已经不再年轻,故乡的召唤,对任何一位日渐垂暮的游子都是致命的诱惑;孤悬海外多年的汪直果然抵挡不住,几次小心翼翼的试探后,他终于相信了胡宗宪的诚意。先是调转枪口,派遣义子帮助官军剿杀昔日的同伙,随后率精锐乘巨舰回到舟山大兴土木建造商港,最终亲自来到胡宗宪军营谢罪,表示从此洗心革面,“报效朝廷,立功赎罪;”还积极为朝廷出谋划策,乘内乱降伏日本列岛。
   掉入陷阱的猛虎,下场可想而知。嘉靖三十七年二月,汪直在杭州被诱捕。经过近两年的三司会审,由嘉靖皇帝亲自裁决判处死刑,妻子儿女发配为奴。
   平心而论,胡宗宪起初并不想违背诺言,也曾上疏朝廷请求赦免汪直。但随着朝野各界要求处死汪直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得知有人准备举报他与汪直勾结谋反,终于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转而送上了“乞将(汪)直明正典刑,以惩于后”的奏章。
   从此,胡宗宪再也不敢与汪直见面,只是命人天天将好酒好肉送入狱中,直至他如同一条枯鱼般被按倒在砧板上。
   五天之后就是除夕。因为巨枭伏诛,那年的春节,帝国的东南似乎过得比其他地方格外喜庆。
   至于胡宗宪,则在那个举国欢庆的正月,得到了紫禁城用最快的驿马送出的“太子太保”赐封。
   金光闪耀的匾额并不能安宁一颗愧疚的心。无疑,这份失信于同乡的隐痛必将会伴随胡宗宪终生。实际上,直到今天,对于龙川胡氏,究竟该如何直面汪直依然令人尴尬——
   在彰示先人功劳的展板上,胡宗宪的后人们,尽可能用重重叠叠的海波纹,代替当年法场上的朱笔,轻轻抹去了这个曾经叱诧一时的名字。
   胡宗宪的绩溪与汪直的歙县紧邻,我乘坐一路揽客的中巴车,也只用了四十分钟。
   歙县是古徽州府所在,天下徽商的故里。早春游览徽州,的确是人生一大快事。青山、碧水、绿树、油菜背景中的灰瓦白墙,令人心情湿润而松快。不过说实话,过程中我也经常会感到一种压抑,比如行走于著名的棠樾牌坊群时,竟忽然产生一种穿行于岁月铡刀下的幻觉。
   除此之外,徽州的明清建筑中,很多比如用把门窗开成葫芦状谐音“福禄”、把厅堂建成“昌”字形寓意“家道昌盛”之类所谓的巧妙构思(尤其是胡宗宪尚书府内的一口井,竟然用石阶与井栏构成了一个隐蔽的“胡”字),以及一些细致到发丝的砖雕木雕,赞赏之余也令我心情复杂。

共 84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作家汤显祖笔下的痴绝,经由《出新安》作者一瞻望,却释读出了别一番关乎徽州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史海钩沉的写实况味。综览全篇,在细腻而诗意的描写中,青山、乡野、溪流、竹海、村落、灰瓦白墙,淌过这些形于物的徽州风物,移步换景,过目之处,确然是无限风光——黟县宏村,乡野小溪绕村而过的“赶牛鞭”,绩溪龙川“徽州第一家”胡宗宪尚书府(战船形拱顶的书房、“位协三公”的木牌坊、色白则晴、色黑则雨的气象门鼓),龙川“江南第一祠”胡氏宗祠(丁姓人家为锚,护祠榆树为缆绳),歙县拓林“王氏祖墓”是“东方商人”典范的汪直之墓(孤坟安置于村头茶园,墓体用条石砌成笠帽状),棠樾牌坊群,“四水归堂”的天井,绕屋而过的水,攫取任一片段,皆是山水画廊漫长旅程中之妙景与地域风情的完美呈现。行走皖南,在渐行渐近的追慕与凭吊中,透过抗倭名将胡宗宪,开创海上帝国、再称霸东瀛的“徽王”,“贾而好儒”的朱熹,移情珠算的儒商程大位等这些明以来的精魂人物,领略徽商乃至全体徽人如何从牛蜕变为徽骆驼的人生密码,慨叹徽州名流铿锵傲骨却又沉浮起落的颠沛人生,追思大明王朝闭关锁国的盛衰流变,文墨轻点一行情,只要灵魂和心同在,任何拜祭者,无不会唏嘘感叹,悲喜交集。同时,字里行间也蕴藉着美好的期许,新安江水,徽商徽人,除了骆驼,还能成长为鲸鱼。这便是作者其人其文的高妙之所在。综览散章,语言铿锵,用典精当,文脉清晰,丰沛的内质,形而上的思辨,一分为二的客观评点,的的确确是一篇诗情、哲思、美感交融的文化散文。会心处,令人心情湿润,思想豁然,意犹不尽,流连忘返。表述节制又铿锵有力的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1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5-04-09 21:13:15
  新安,在作者惟妙惟肖的叙写中,鲜活着。
   走不出的新安,读不尽的新安!
   学习,问好。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5-04-10 00:01:07
  先生的散文文化气息浓郁,雁子的按语好极了。你们是本家,而且离得也很近,我们三个是老乡。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4-11 11:45:3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