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老街

编辑推荐 老街


作者:汉水银湖 秀才,153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2发表时间:2015-04-17 08:50:48
摘要:通过老街的前世今生的描绘,想表达自己的恬淡情怀。

以城固钟楼为原点,向北的街道如今被统称为老街,应是整个老城区的一个缩影。老街是古镇昨日辉煌繁荣的明信片,透视和折射着昔日古镇的风土人情,习俗旧礼,流传着一方久远神秘的精神传承和文化润泽。老街似年华淡去的大家闺秀,在安详温柔的岁月里,静守着博望古镇的历史变迁,默然承受着张骞李固开启又闭合的盛世遗风。潇潇动荡的世事轮转中,老街悄悄明白了悟了汉历史长河里的智者张良萧何和身边传颂着的大将韩信。老街的灵魂在钟楼,钟楼的灵魂在百姓,百姓是谁?我等凡人也。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关中一带连连发生地震,民间相传城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长安在震动。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觉不踏实,于是想办法要压着住它。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在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为此,朱元璋专门在长安城中修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城固县志》记载,城固钟楼建于清嘉庆年间,后焚毁,重建于光绪年间。解放前后曾经过多次修缮,最近一次是2006年恢复重建。古制的晨钟暮鼓,是县太爷约束百姓起居、祈报平安的方式。从规模和地理位置来看,城固钟楼远不及西安的钟楼有名,但其功能和价值,远不在西安钟楼之下。重建钟楼这样的建筑,为了昨日重现,再塑国泰民安的盛世美景。现在的钟楼承载着历史的深厚遗愿,幽幽注视着东西南北风,安保着现代城固的山山水水黎明百姓。
   沿着钟楼的老街依次向北分为钟楼街、中山街、解放街,直至县政府。原本是老城区的中轴线和商业繁华闹市,也是古县衙到钟楼的便捷通道。老街上依稀分布着石牌楼、城隍庙、丰乐桥、上下察院等区域,曾经散落着“人民公社”、“中心食堂”等那个年代的缕缕印痕。沿街的旧房老屋,大多已经被重修改建,古老的寿衣钟表,旧式的鞋帽包厢,慵懒闲适的土著居民都在演绎着昔日旧梦新愿。那些墙脚白灰斑驳的土墙皮,那门口磨得油光的立柱和不时掀起跌落豁了边的竹帘,那下驮的屋脊和变形的木架墙体似乎都在印证岁月流逝,沧桑变迁。遥想老街当年:桂花巷口,石板路上,货郎悠扬的叫卖声;七拐巷里,阴雨天,穿长衫打油伞匆行的人影;正月里,进城拜年的社火彩船,卷裹着拥塞的人群,二层阁楼窗口女人和孩子探出粉脸,品着桔子,指点谈笑。看如今不断修葺的老街:钟楼街边,西街口上,火锅云蒸霞蔚,私立学校书声琅琅,银行理财节节攀升,古董字画古香古色,日常用品应有尽有。那些在周末挎着书包来补习学舞的,青春年少手拉手谈恋爱的,品味传统城固面皮菜豆腐的,没事在斜阳下寻找旧日时光的,缝制内衣皮鞋寿衣、修表做家私竹椅的,拉着家常谈笑风生的,活脱脱在上演着一幅幅时光流转的新愁旧梦。这些慵懒着现代节奏的买卖时光,惬意着流行时尚的生活方式,都在浅吟低唱着城固人的古老情怀。
   听说把城固的经贸市场卖给了温州人,先进的现代理念正在打造新的城固。到处都在修建,到处都在叫卖,到处都充满了促销音乐和喊声。轰隆隆的机器声,吱吱呀呀的装修声,嘻嘻呵呵的说笑声,开业婚礼的鞭炮奏乐声,叫卖声喇叭声声声不断一浪高过一浪。现代人人人皆商,全民总动员合理消费,忙着挣钱忙着花钱。新的商业区日新月异,夜市集贸往西发展,老街安详地矗立在城固东南,眯着眼渺着匆匆忙忙的东西来客。似乎在深情的自言自语:你们都在急什么?忙啥呢?生活是慢出来的,不是赶出来的!
   没有课了,我和同事相约去买一个蒸面皮的罗罗,跑遍所有的超市未能找到。有高人指点,去老街看看,果不其然。我们不仅买到了面皮罗罗,而且见到了各种家用的传统竹器,做工精良物美价廉。最有意思的是那位写对联的智者,他告诉我们:他已经在钟楼跟前写了一辈子的对联。我真心佩服他,能悠悠然然地把一件事做一辈子的人一定是高人。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忙着做这个做那个,这山看着那山高,从来都静不下来仔仔细细做好一件事。面对眼前这位老人,心生羡慕,他怎么就能静下心来只做一件事?难道他内心强大到不需要用成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难道他从来就没有动摇过?我们来到世上,往往伤筋动骨呕心沥血才能走完一生,而他只需要动动毛笔,洗洗砚台,就能从容淡定。
   当然了,我喜欢旧的东西,古朴的情怀,和老朋友。这条清净的老街一直来在我的心头闪现,魂牵梦绕。这里的人走路的样子,端个凳子一坐就是半上午的心态情怀正是我崇尚的生活状态。我们祖上世代农民,老街生活就成了无上幸福人生的范本。

共 17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老街,娓娓道来,情怀自现,寄托了作者古朴的怀旧情怀,怀念老街,如同怀念家乡的老屋老宅,怀念老朋友,怀念童年一样,不同的怀旧,一样的情怀,作者崇尚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因为在这种生活状态里,人们可以像那位老人一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至简至美,淳朴至极,芬芳永远。这样子的人生境界委实令人向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汉水银湖        2015-05-13 22:21:20
  老师,我会慧心独运,写出好作品回报您的厚爱!!
汉水银湖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