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月光】忘年小友(散文)

编辑推荐 【月光】忘年小友(散文)


作者:蒿草兰梦 布衣,46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57发表时间:2015-04-17 09:47:44
摘要:在家园以外的远乡能遇到如此至亲至厚的友情,我没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

【忘年小友】
   一宁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那时我们还不是多熟悉。看她亭亭玉立的身材,安静温厚的面容,我想“一宁”这个名字最适合她。
   我们的年龄相差近20岁,整整一代人的距离。能成为挚交,我想是缘于彼此生命里最赤诚的品性。
   有些朋友原本不是刻意结交的,就像我和一宁。她常常要来我这里,有时她给我带来客户,有时就是愿意来玩。她到我这来就是一个孩子身份,总是姨长姨短地称呼我。每次咨询费也不少给,偶尔说起话来,在兴致正浓时告辞忘记了给钱,她会用给我充话费的方法补上。她就是这样诚实守信又懂事,她总是为别人着想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有个情如姐妹的朋友,与她是一个单位的,她的朋友升迁的时候她能从心底里高兴,没有嫉妒没有醋意并第一时间把这喜讯报告给我,这是很难得的心胸。我因此很看好她。还有我很看好她的文笔,她的文笔轻盈,情感真切,她常常会有散文发表在报端。因此我们多了许多话题。抄一段她的微博:
   “有一种朋友没有年龄的隔阂,似母女,似同僚,浓茶淡水总相宜。在一起可以尽情谈论自己的“痴人傻事”,而且欢颜得感同身受,一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融合。我昨天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红灯都亮了想走时才发现还得等一回绿灯,只因为我还沉醉在与那位老朋友的交谈里。”
   她与我逐渐走近就成了必然,一次她来,带来一大包蒸包,要和我一块吃。她说这包子是“XX”地方做的,非常好吃,我吃了也觉非常好吃,我还记得对她说:“我来高唐这么些年了,真不知道高唐还有这么好吃的小吃呢。”她看我喜欢吃也非常高兴。
   后来她屡次请我去《鲁菜馆》吃水饺和粉蒸肉。她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富裕,我是大人怎忍心总让她破费呢?可是每一次她都很认真地和我抢着买单,她会说:
   “能听您说话,花多少钱都是值的。”
   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她曾在她的空间里把我列为“最影响她一生的人”。我不是喜欢被戴高帽,但能有如此感知的人,我的对咨询者的体恤之情就算得到了回报。
   今年的正月里的一天,她又领来了她的同事朋友,邀请在《鲁菜馆》吃的饭,席间我像回到了青年时代,我们没有一点代沟之隔膜,乐侃一气儿。饭后,兴致不减,一宁说:
   “咱们再请老妈妈(高唐话:老太太)去歌厅疯一阵子去吧。”
   她的同事朋友反驳她:“我以前就想叫姐姐呢,你竟叫起老妈妈来了,都给姨叫老了。”
   可是我听着特温暖,只有至亲的晚辈才会如此称呼长辈的啊。
   那天一宁唱了很多歌,我早知道她的歌唱得好,这回亲听,更为她高兴。我也唱了《山茶花》,让一贯郁闷的情绪释放了一下。还记得那晚在快乐中忽然想起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悲伤中的另一个朋友。心肃然了一阵后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悲伤,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快乐,人生的悲伤要承担,快乐更要尽享。快乐可以放大,悲伤就不应该无限延伸了……
   那次回来后,我快乐了好久。与年轻人结成忘年交,就像往静水中注入了一股清流。我这条不动的河无疑会因了这股清流而增添无可估量的活力。
   昨天,一宁又来,她说有一个小饭店的麻辣鸡做的非常好吃,她邀请我一起去吃。席间碰到她的同学,这饭单就让她的同学给买了。她遇到这样好的人缘,高兴中感动着。
   好像我很在意吃,我们每次相聚都于饭店里,所有谈资都那么有氛围。其实我是在感动中感激我还能有这么一个年轻的朋友对我如此不弃。她就像我的亲人,总是记挂着让我吃到她认为很好吃的东西。
   在家园以外的远乡能遇到如此至亲至厚的友情,我没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
  
   【千里的朋友】
   有个朋友曾经说:只有千里的朋友,没有千里的威风。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其实细细想想,我们在自己原来的圈子里无论有怎样骄人的资本,一旦走出那个圈子,我们首先会一下子成为孤独者。因为没有人轻易认同你过去的辉煌。正像俗话所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要征得新的社会认同,不仅要凭着自身的作为,更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我的半世人生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故乡以外度过的。远离亲人独自漂泊时,如果身边没有可依赖的朋友,我不敢想象我的域外人生该是什么样?所以,这许多年来我对朋友们一直心存感恩。我特别敬重朋友这个词。我以为一个人若是没有朋友就像他住在一个没有门窗的房子里。
   古代先儒曾将朋友框定在五伦之末。也就是说朋友是我们父子、夫妻、兄弟之外最亲近的人了(这里略去了五伦之首:君臣。)。如此说来,朋友也应该属于我们生命之中的人吧?
   小时候,受书本影响,很羡慕那种“桃园三结义”式的朋友。很天真地认为朋友就应该如同手足,一生都要荣辱与共,悲喜同俦。朋友亦是亲人。
   后来长大了,懂得友情易得知音难求。能同悲同喜又能两肋插刀的义气朋友更是可望不及的。友情也如同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再后来,身处纷繁的世事中更加体会出,朋友既使心心相印也不一定就是知音。朋友可以情同手足,但不一定是同一种事业中的人。
   最初交友伤心是少年时,那是我的第一篇“豆腐块”在《辽宁日报》上变成铅字。捧着那份喜悦,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与好朋友一起分享。而当朋友回报给我的是一脸“葡萄水”时,那种酸涩的情绪硬是将我的激动压回心底,让我的心疼了好久。这样的朋友还需共处下去吗?
   以后真的下过再不认这个朋友的决心。尽管是髫年总角也在所不惜。可是,这许多年来,我与她始终相思相挂着,心的最深之处端放着的仍是她厚重的情感,即使我们相隔千里万里,她也仍然是最牵念、最关注我的人。两心终无法相弃,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了。当我失落的时候,当我欣喜的时候,在电话那头第一个听我倾诉的永远是她。尽管我早已懂得在朋友面前最忌张扬自己的荣耀。可我认定了要与朋友悲喜同俦。其实,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朋友太高。
   感谢上苍对我的厚爱,让我在半世人生里遇到了诸多爱我的朋友。北大荒七年,少小孤单,全仰赖朋友淳厚的情谊温暖着我。我至今都能记着他们的名字,他们的音容笑貌。也经常梦见他们。是北大荒那些可爱的朋友成就了我对北大荒抹不去的记忆。
   如今我又身处鲁西北,远离亲人,远离半世经营的人际圈子,还是靠了千里之外新的朋友的帮助,我又有了自己的圈子,有了自己的事业。我的人生足迹里就这样叠印着诸多朋友的履痕。人生如此也该是一种幸福吧。
   我记着孔子关于交友的三句话,其一,独学无友而孤陋寡闻。这是指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与这些朋友沟通往来,会相互提高自己的所学。其二,友不如己不交。对这句话应该辩证地去理解。孔子的原意也可能是告诫我们别交往那些不学无术之人,我们不但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任何东西,反而会被他们牵扯掉许多大好时光。这句话也可以衡量做人的品位,就像西方民谚所说: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一种人。那么朋友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吧?他能折射我们做人立世的态度。其三,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这也是做人的宗旨吧?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我们就会得到真正的朋友。有了朋友,哪怕他与你相距天涯海角,人生无论达到何种境地,也不会感到孤独。
   应该说古人最看重友情,但古人却没有我们幸运,古代人出行全靠双脚,友人相距千里万里,要想见一面不知要隔多少年?要走多少的路呢?所以才有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吧?所以才会有那些友人依依送别的诗句留传千古。今天的交通工具与通讯设备都如此发达便捷,我们今天与朋友才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啊!
   此时在我写这篇文字时,我的朋友大多远在千里之外。他们留在故乡,留在北疆,远在贵州,远在广西……我思念的笔触不能将他们一一尽述,我旨在感激人生有朋友这一人伦,因为有了朋友,我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因为有了朋友,天涯之旅才不会觉得孤单。也感谢现代通讯设备能将友人们千里万里咫尺相牵。
  
  

共 3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忘年小友》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很自然地封闭了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圈子,日子过的四平八稳,波澜不惊,在这样的时刻,又远在异乡,能遇到一个随时能记得你,把她的认为好吃的好玩的与你分享的朋友该是多么的幸运,而且能给自己“静水中注入了一股清流。我这条不动的河无疑会因了这股清流而增添无可估量的活力。”又是多么开心的事。友谊是双方面的,彼此都是心灵的一贴冬天里的暖宝宝,温暖彼此。《千里的朋友》朋友是一生的财富,也正是从他们的眼里折射出自己的生存的意义,我们帮助他们她们也帮助我们,这世界才是和谐美好的,人是群居动物,就如老子说的“独学无友而孤陋寡闻”,就是不论自己成功或者失败,若没有朋友的分享也是孤独的寂寞的。作者通过这两篇短文对朋友做了一个系统的梗概,生活是离不开朋友的,不论是忘年之交或者青梅竹马,都在一个“诚”字。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5-04-17 09:50:44
  欣赏细腻的文笔。能读到这样的文章也是一种享受。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2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5-04-17 11:39:35
  不甜亲情还是友情,真诚相待才能天长地久?欣赏兰姐姐的佳作,预祝美文成精!
3 楼        文友:潮仙        2015-04-25 18:09:04
  我旨在感激人生有朋友这一人伦,因为有了朋友,我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因为有了朋友,天涯之旅才不会觉得孤单。也感谢现代通讯设备能将友人们千里万里咫尺相牵。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