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难忘的阿拉善之旅 (散文)

精品 【雀巢】难忘的阿拉善之旅 (散文)


作者:宁波天涯 童生,64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4发表时间:2015-04-21 01:24:54
摘要:2014年7月30日至8月8日,我和朋友们前往内蒙古阿拉善自助旅行。内蒙古作协副主席张继炼先生不但为我们设计行走路线,还热情接待,自始至终亲自陪同,令大家感动不己。在阿拉善的快乐日子里,我常常忘记时间,无论是穿越千里戈壁,还是流连黑城的遗址,怪树林的震撼,居延海的清灵等等,有太多太多的思绪。“景好人美天眷顾”,这是我十天之行真实的感受。只怕笔太轻,我只能写出阿拉善表面的粗略印象,而不能深入到苍天圣地真实的内心…… ——题记


   【一】明长城的风
  
   从银川赴内蒙古重镇巴彦浩特的途中,在宁夏与内蒙的交界处,贺兰山的南部,有一处明长城的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车,迎着七月的阳光仰望,不由疑惑,这就是传说中的贺兰山?脑海里立马闪过“荒芜”“寂寥”“苍凉”等等词汇。见惯了江南青山绿水的郁葱与柔美,忽看到这充满坚硬与粗砺的荒原山脉,视觉上还是很有冲击力。
   明长城在哪里?
   “走,上山去。”内蒙古作协副主席张继炼先生说。
   这是一处尚未列入旅游开发的景点,拉了一道铁丝网,完全是一副只防君子的模样。没有路,走的人多就有了路,果真如此。到了山顶,明长城以出乎意料的卑微形象出现在众人的视野。眼前分明只是一道用黄泥垒成的低矮土城墙,哪来印象中长城的气势雄伟?可事实却明明白白告诉我,这就是原汁原味的长城,毫无后来人为的修饰,几百年的风霜雪雨改变了它昔日的巍峨,岁月这把残忍的刀,雕刻的不只是我们的容颜,还有苍茫大地上的万物。
   站在隘口,山风简直可以用“猛烈”来形容。举目远眺,皆是黄土黄沙,望不到尽头,让你的心一下子有了无处皈依的虚无。记忆中,对贺兰山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可见此山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既然是明长城,那么岳飞想破的“贺兰山缺”应该是另一个关口吧!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真正能从这泥墙里读出文章的,只有专家。比如这城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墙体的土质与周围不同,似从别处运来。一问,正是。原来此地多沙砾少泥土,明朝的将士们为了筑这道长城,只好去别的地方找可以派上用场的土壤。干旱荒漠地带,又没有水,再做百辆水车,到离关口20多公里外的平吉堡取水。等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就把泥土、砾石和水这三种原材料搅拌起来,采用夯筑法,使城墙坚固异常。明长城南北有220公里长,东西宽20到40公里,南段山势平坦,北边非常险峻。此刻我们所站之处,即为南段,故爬上来并没有费多少力气。
   闭上眼做一个穿越的梦,不知道明长城上是否也有孟姜女哭夫那样的凄美故事?伸出双手,把掌心紧紧贴在墙体,我在寻找一种心灵感应。
   当我再次回到现实,目光落在坚硬的山体上,发现有类似贝壳的物质,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的海。贺兰山的地质历史长达20亿年,20亿年的距离,让我的想象无法抵达。脚下的这块土地还是强烈的地震带,蕴藏着丰富的矿资源。
   很庆幸在这个七月,有缘与明长城相遇。虽然,只有那么短短的瞬间,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完美旅程的开始,我将从这里走进苍天圣地阿拉善……
  
   【二】阿拉善的歌声
  
   巴彦浩特到了。
   夜幕降临,张继炼先生特意为我们安排的欢迎晚宴也拉开了序幕。场面很隆重,满满一大桌人,来的都是阿拉善文艺界的精英,其中有一位还是我20年前《无题的恋歌》读者。
   让我们感慨不已的并不是丰盛的菜肴,而是阿拉善人表现出来对脚下这块土地无比的热爱。这种热爱是流淌在他们身上的血,骨子里的东西,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这里每个人都能歌善舞,在酒席上唱的每一首歌都跟阿拉善有关,《苍天般的阿拉善》、《多彩的阿拉善》、《神圣的阿拉善》、《阿拉善的思念》等等。写歌词的作家、谱曲的音乐人,原唱的歌唱家,在这个夜晚都让我们遇见。
   “好远好远的思念,越过巴丹吉林的云端。好长好长的相守,跨过居延的千年。那里有戈壁沙漠峡谷,那里有长城长河长路……”优美的弦律,雄厚的歌喉,质朴的情感,家乡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从一个人唱到集体合唱,个个激情飞扬。
   听着听着,我和我的朋友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我们何时有过这样的热爱?生活在繁华都市,整天关注的是股票行情,房地产涨跌,品牌服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打转。我们总是在挑剔,被各种名利欲望所累,从没有认真思考过与生活的这块土地有着怎样的血脉相连?我们忽略了它的成长,似乎一切都跟自己无关。扪心自问,我们能说出多少宁波美景,并一一把它们嵌入到歌词里,骄傲地献歌给远方的客人?跟他们的真情真诚比起来,我们所谓的爱显得那么的虚伪。
   “现在请宁波的朋友来给大家唱一首歌,代表你们宁波的歌。”张继炼先生提议道。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在脑海里快速搜索,除了会哼几句流行歌曲,还有哪首能代表宁波的歌?于是就找理由,说宁波有甬剧和越剧,不过那个唱起来,可能听不懂。
   “听不懂没关系,让我们也感受下江南的气息。”
   在豪爽的阿拉善人面前,我们明显底气不足,只好硬着头皮请同行的一位幼儿园园长作代表来一首。美丽的园长唱了一段沪剧《金丝雀》,莺歌燕语就当作是地方特色蒙混过去。
   酒,一杯接着一杯。歌,一首接着一首。
   阿拉善的朋友不但会唱歌,还随口就能根据此情此景改歌词,“宁波的朋友,请你们留下来,阿拉善就是你们温馨的家……”喝着美酒,品尝着美食,听着动听的歌声,内心一次次被打动。他们对家乡最纯朴的热爱在一点点感染着俗世中的我们,不管是富饶还是贫瘠,他们都能找到家乡迷人的地方。
   夜,渐渐深了,歌声还在继续。
   第一天,阿拉善就给我们出乎意料之外的震撼。端着酒杯,我在想,倘若下次有机会请阿拉善的朋友们来宁波,又该如何让他们记住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最值得赞美的风土人情?
  
   【三】穿越千里戈壁
  
   从巴彦浩特到额济纳旗,相距640公里,途中要穿越千里戈壁,这对我们是极新鲜的体验。
   在越来越拥挤的都市生活久了,人就会有莫名的压抑感,视线所及之处皆是高楼大厦,让你的思绪无法舒展。而阿拉善地广人稀,站在这里,你会感觉连风都顺滑了许多,因为没有障碍物阻挡。
   千里戈壁会是什么样的呢?
   记忆中,我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去过一次新疆,那是我第一次深刻领会“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这句话的含义。我相信,阿拉善的广袤一定有着别样的风情。
   汽车在向前方行进,路边偶尔出现的驼群和绵羊引发少见多怪的我们一阵大呼小叫,笑声差点把汽车顶给掀翻了。
   经过一个加油站,司机停车加油,大家也纷纷下车活动筋骨。忽见马路对面出现一大片的向日葵,金色的花盘,翠绿的叶子在蓝天下显得特别的壮观。顾不了这么多,我拿起相机赶紧跑过去。这哪里是寸草不生的戈壁?分明是江南沃土。可即使在江南,我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这么令人迷醉的花海。
   站在田野边,远远望去,一张张朝着太阳的笑脸让我的神思有点恍惚。城市的天空有太多的雾霾,阴郁成了流行的表情,何时有过对着太阳微笑的心境?我们越追逐热闹,越觉得孤单,而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按自己的方式生长,自由、自在,真好。
   “上车了。”
   回到车上,继续我们的行程。
   渐渐的,窗外的景致发生了变化,绿色的植被从有到稀少最后到无,各种形状的沙丘连绵不断。戈壁上,除了一根又一根木电杆,几乎没有人烟。其中有一段距离,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进入了无人区,开不到尽头的路,似乎天地间就只有我们这辆车,这群人。面对苍茫大地,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路,一切磨难都显得微不足道。
   途中,稍作停留,大家就各自方便。
   我喜欢捡各式石头,早就耳闻阿拉善玛瑙的芳名,怎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顶着大中午的烈日,睁大眼睛在戈壁滩上寻找,期盼着能让我捡到一块玛瑙石当纪念品。再看张继炼先生也在低头捡石,我把自己捡到的几块小石头给他看,他指着其中一块说还可以,其他的都没有用,让我扔了。又指着他手上的石头,说玛瑙石要到玛瑙山去捡,这里只有风凌石。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风凌石,再看他捡的,小小的石头,初看貌不惊人,细看很有味道。原来,风凌石是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典型奇石,在内蒙古和新疆的戈壁风沙口地带才有。经过上亿年风吹雨淋的自然打磨,成就了它的千姿百态,很受奇石收藏者青睐。
   上车后,张继炼先生把他捡的几块风凌石让大家猜像什么?好神奇,有的像一尊佛,有的像一本书,有的像一帆风顺等等,很形象。每块风凌石有了自己的名字后,又有了新的主人,大家捧着这份特殊的礼物,个个眉开眼笑。
   不知不觉,已过午时,汽车在一家小餐馆门口停了下来。在茫茫戈壁上能吃一碗热腾腾的面,而且还是在你饥肠辘辘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了。
   吃好面,继续穿越,一边听着原汁原味的阿拉善歌曲,一边看车窗外闪过的荒芜原野,心慢慢地沉了下去,沉下去才能触摸到这块陌生土地隐藏的粗犷诗意。
   终于,在太阳还没有下山之前,我们到达了额济纳。没到宾馆,先走进路边的一片胡杨林。绿色的胡杨,我又是第一次见到。那树干竟然跟我们平常所见的树不同,丝丝带裂的,好像你随手就能扯下一块来。胡杨的叶很奇特,一棵树上有三种形状的叶子,杨叶形、柳叶形和枫叶形共存,令人大开眼界。
   额济纳胡杨名气之大,凡热爱摄影的人都知道,都梦想着在胡杨叶黄的时候来亲眼目睹一番。这次我们来早了,胡杨叶还来不及黄,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来了,只要见到了胡杨,不管是什么样子的,都是收获。
   在绿色的胡杨林里,我和胡杨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就这样倚在它的身上,什么也不想,静静地,静静地倾听天与地的私语。
  
   【四】居延海的沉思
  
   额济纳居然下雨了。
   莫非我们把江南的风雨都带了过去?八月的天呵,每个人居然冻得发颤,纷纷拿出披肩和防晒衣权当御寒之物。张继炼先生开玩笑说我们是贵人,给干旱的沙漠带来了雨水。
   走马观花了胡杨神木,我们直奔东居延海。
   说是海,还不如说湖更为贴切,但当我看到简介,说东、西居延海是黑河(弱水)的归宿地,不由对它刮目相看起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顿时心湖不禁泛起了漪涟,看它的眼神多了几分柔情蜜意。湖边,有密密的青色芦苇,一人多高,偶有一两只小鸟从水面掠过,这样的意境是我喜欢的。
   可若对居延海的历史稍作了解,轻松的心情就会变得沉重起来。在史前,这个西北最大的湖泊,水面面积达到2600平方公里。到了秦汉时期,还有726平方公里,仍有海的浩淼气势。如果说史前秦汉太遥远,那么1944年还是伸手可及的,“水色碧绿鲜明,水中富鱼族,大者及斤,鸟类亦多,千百成群,飞鸣戏水,堪称奇观。湖滨密生芦苇,粗如笔杆,高者及丈,能没驼上之人。”这段文字,就是当时居延海的真实情景。水草丰美,鱼肥鸟欢,夕阳把金光洒在海面上,给天地涂上一层神秘的晕光。生活在居延海边的人们,他们的脸上溢满了对生活的感恩与知足。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1958年东居延海的水面尚有35平方公里,西居延海267平方公里。没想到,三年后,西居延海干涸了。东居延海支撑到1992年也难逃滴水无存的残酷命运。
   风在吹,遍地的黄沙。牧草枯萎了,大片胡杨以惊心动魄之态走向死亡。来不及逃生的鱼睁着无助的眼睛,渴死在干裂的湖底。水鸟早已不见踪影,芦苇也面目全非。含着泪水的人们一步一回头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去寻找新的安身之处。
   “小小居延海,牵动中南海”。随着东、西居延海的断流枯竭,自然环境严重恶化,若不及时治理,美丽的阿拉善将要遭受灭顶之灾。在当时的朱镕基总理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从1992年12月19日,国家计委批准黑河干流(含梨园河)水利规划,到2002年7月17日,东居延海首次进水,整整十年的努力。
   阿拉善的血脉又开始畅快地奔流了。虽然,西居延海依然枯竭,但东居延海的重生,还是极大改善了当地的气候环境,让沙漠变绿洲成为现实。
   这一切,离不开所有为这清澈水流奔波的有识之士。
   再看东居延海,细雨把青色的芦苇洗得越发的苍翠,一条正在修建的木质栈道,不断向海子的深处延伸。岸上,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在抓紧建设中。相信过不了多久,这里会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我只希望到时候熙攘的游客不要惊扰了沉睡海底的那个梦,那个东、西居延海一起波涛滚滚的未来之梦!
  
   【五】黑城的传奇
  
   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有一座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遗址,名“黑城”。
   天公作美,我们到达黑城的下午四点左右,阳光正灿烂。蓝天下,这座建于西夏政权时期,至今已废弃了近700年的城池,以满目的苍凉震撼了每一个走近它的过客。
   我只能想象。
   想象曾经热闹的街市,有骑驼人慢悠悠地经过。洞开的门户,调皮的小儿在跟母亲嬉戏玩乐。有老人坐在屋前,眯着眼,打一个悠长的盹。这里有佛寺,也有伊斯兰教,不同的信仰和平共处。

共 1200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以十个小标题,将阿拉善的美景刻画得栩栩如生,无论是明长城、阿拉善的歌、千里戈壁、居延海、黑城,还是怪树林、海森楚鲁、曼德拉山、峡谷,都在贺兰山脉里,都在阿拉善的地域里。作者煽情描述的阿拉善难忘之旅,犹如一本阿拉善的旅游指南,引诱人们去观光、旅游、探究、发现,亲身体验阿拉善的神奇与震憾。那诗般的语言,不啻于智者的倾诉和引导。美文!推荐阅读。编辑:唐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21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雄        2015-04-21 01:28:23
  宁波天涯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阿拉善的美丽画面。这美景,值得去探究;这美文,值得拜读。感谢作者!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2 楼        文友:宁波天涯        2015-04-21 06:58:59
  谢谢唐老师,文太长,辛苦了!
做最好的自己!
3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5-04-21 17:23:49
  雀巢欢迎你!感谢投稿雀之巢。
   阿拉善不陌生却没去过,知之甚少。跟着你的文字走了一圈,如同身临其境。
江山任鸟飞
回复3 楼        文友:宁波天涯        2015-04-21 21:34:02
  呵呵,阿拉善值得一游。
4 楼        文友:唐雄        2015-04-22 00:43:29
  不客气,这是我的职责,应该的。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5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5-04-23 16:03:18
  感谢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回复5 楼        文友:宁波天涯        2015-04-23 23:13:52
  好,已关注。谢谢!
6 楼        文友:新雀之巢        2015-04-23 23:01:46
  亲爱的天涯,没想到,没等月楼回来,你已经投稿了,谢谢你的文字,更谢谢你对雀之巢的厚爱!
   您的文章除了在这里加精,也已经在微信上传播,够厉害,严重祝贺!
   刚刚回到北京,来不及细读,但看了几行字已经被深深吸引了!
   我会再来拜读,学习!
   期待您更多的美文佳作包括长篇登陆雀之巢,具体事宜,等我电联你之后吧!
   独上月楼
鸟总是与梦想有关,因为它们在碧蓝高远的天空中飞翔;鸟总会被人们与天堂、神灵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有凌风的翅膀,是天空的灵魂。
回复6 楼        文友:宁波天涯        2015-04-23 23:12:06
  我已经投了好几篇了,只是不知道要点社团投稿,哈哈,直接投的江山。原来里面还有那么多讲究,才清楚。谢谢社长!
7 楼        文友:新雀之巢        2015-04-25 09:38:29
  呵呵,没有关系,值当是给江山网做贡献了,期待拜读您更多的美文佳作!
鸟总是与梦想有关,因为它们在碧蓝高远的天空中飞翔;鸟总会被人们与天堂、神灵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有凌风的翅膀,是天空的灵魂。
8 楼        文友:施云南        2015-07-23 08:07:59
  我喜欢看游记,因为能够通过文字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地方,看到那些我没有看到过的风景,不能够真实地行万里路,通过阅读文字来行路,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很喜欢您的这篇文章,祝您创作愉快,写更多好作品。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回复8 楼        文友:宁波天涯        2015-07-25 08:32:28
  谢谢你的喜欢,夏安!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