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先秦人性学说:道德教化的历史先 河(杂文)

编辑推荐 【梧桐】先秦人性学说:道德教化的历史先 河(杂文)


作者:笑林小屋 童生,97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0发表时间:2015-04-21 10:25:28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诸侯纷争,礼坏乐崩,周王朝名存实亡。进退失据的人们开始怀疑天命,天命不可违的观念发生动摇,逐渐认识到人自身的秉性和力量,由此带来了人们自我认识的觉醒。随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很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人性学说,观点各异,百花争艳,推动了人性自身的进一步大讨论、大解放。
   “性相近,习相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讲仁义、讲德治、讲教化,开创了德政教育的新篇。但孔子对人性自身没有进行具体的论述与说明,只说“食,色,性也”,作为对人的本性的高度概括。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出自《论语。公冶长》)先秦时期,孟子、荀子、世硕、告不害各领一派,对人性学说做出了不同阐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1、性善论
   孔子以后,孟子乃以善言性,于是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成为后来争论的主要焦点。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见《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特征,这种善念乃人性所固有,并非本来没有而勉强练就的。
   2、性恶论
   荀子主性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群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之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辞让,合于之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见《荀子。性恶》)
   荀子用许多事实证明人性本恶,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人皆“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在荀子看来,性在初始并无礼仪,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天勉强训练而成的。
   3、性有善恶论
   世硕提出人性有善有恶论。根据王充《论衡。本性篇》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
   世子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与“恶”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种差别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如同气有阴阳一样,阳气表现为善,阴气表现为恶。
   4、性无善恶论
   告子主张性无善恶。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他以比喻形象说明他的人性主张。他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性犹湍水也,掘诸东方则东流,掘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认为性无善恶,人性本身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性如白纸,随外力染色。后来或没变而为善,或改变而为恶,都是后天社会环境造成的结果。
  
   先秦时期各门各派思想家关于人性善与恶的种种学说,为后来各个时代、不同学派的思想家继续研究和探索人性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人性学说内容丰富,各派都为捍卫自己的论点进行着激烈的争论。但无论观点怎样迥异,各派探讨人性的目的都有一个共同的取向,都是为了向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服务。
   各家根据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提出的人性学说各不相同,但都本着一个共同的教育人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人、认识人性,来教育人、改造人,使其成为他们理想中的善良之人、有德之人。
   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历来讲究学以致用,治国安邦,反对不务实事,虚妄空谈。孔子就将,颂诗三百,使之四方,不达,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用呢?孟子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孟子的理想人格就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也。先秦各家研究人性,并不单纯为了解开人的斯芬克斯之谜,更是希望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来进行道德教化,实现人性再造,以期改变当时“礼坏乐崩”的混乱人心。
   唯物论讲,人们要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如此才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古代思想家认识到了人性是可塑的,希望通过教化、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远志。不管认为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是无善无恶的,还是有善有恶的,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都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都注重对人进行教育和改造。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端”是与生俱来的,如人有四体一样,人人都具有。有人对此提出劫难,既然人性本来是善的,还有进行教育的必要吗?孟子指出,人心中的先天善性只是善的萌芽和开端,并不是善的成型、完成。善端是人和禽兽的本质区别,有善端便是人,没有善端便是禽兽。善端属于人性,但这种善端需要扩充,才能成为完美的善。
   善端如果能够不断扩充、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四德”是“四端”的发展,能把“四德”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可以成为君子、圣人,正所谓“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有善念,只是由于有的人不注意培养、扩充善端而变恶了。人只有不断启发善端、扩充善性,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
   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尚能充之,足以得四海;尚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孟子主张存心、养性,注重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希望用后天教育弥补先天的不足。
   荀子讲性恶,基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尤为重视后天环境培养、圣人教化对人性改变的作用。荀子虽然认为人有与生俱来的好欲求利的恶性,但他认为通过后天教育,有“师法之化、礼仪之导”,便能“出于辞让分于文理”,人仍有向善的可能。“涂之,人可以为禹。”他认为圣人与普通人、君子和小人其本性是一样的,都是恶的。“凡人之性者,尧舜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差别在于,圣人能“积善而全尽,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在他看来,圣人也不是先天就具有善性,而是由于后天积习的结果。平常人有礼仪,则是由于圣人的教化。圣人起礼仪、制法度、化性去伪,变恶性为善性,一切善都是性的改造。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开俗,所以化性也,并一为而不二,所以成积也。”荀子强调社会环境的熏陶,强调圣人的教化,对人性由恶变善的至关重要。
   世子主张人性有善有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两种不同本性。他看到,人的本性是可善可恶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养成。后天养之善性,则使善性不断增长;后天养之恶性,则使恶性不断增长。世子作《养书》,强调对人性德的教化养成。
   告子认为性无善恶,人生来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之所以有善有恶,则是后天经过社会环境的熏染而成的。为善必须教导积累,为恶亦须诱发养成,性如同白纸、白雪、白羽,随着外界环境之习染而变化颜色。没有先天的善恶之性和道德属性,都是后天教育养成的,善性要靠人力引导疏通。
  
   先秦各家都主张对人性进行后天教育培养,因其人性观点各异,教育方法的侧重点也因之有别。孟子和荀子的德化方法就有很大不同。“荀子之重学也,无于内而取于外;孟子之重学也,有于内而资于外。”(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孟子讲性善,所以主张扩充。“四端”根于心,非由外烁,因而强调扩充自己的本心,以求有心、尽心、养心,清心寡欲,提升善念。孟子更加注重内心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养,道德自律关键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自觉性。荀子讲性恶,主张改变人的天性而有所创造。“起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他人之情性而导之。”荀子重“积思虑、习伪故”,强调社会环境教育,也就是圣人的灌输强化。
   孟子尽心,荀子尽人,一个强调主观,一个重视客观,各有所长,都有偏颇。进行道德教育,既要注意社会环境、社会教育的外在强化、引导作用,又要注重内心自省、自我修养。把引导和慎独结合起来,德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近年来,论人、论人性,成了热门话题。任何时代,人性、人权的弘扬都离不开法律、道德的约束,人的欲望和渴求在社会中产生又要受社会约束。离开约束的欲望和渴求,就变成了贪婪、奢靡,就是人性的自我断送。离开道德的人性,就会堕落为兽性。弘扬人性,启迪心灵,生命才是一盏有理性、有尊严的智慧明灯。
  

共 34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关于人性论的文章洋洋洒洒地阐述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先贤们关于人性的大讨论。无论是孔孟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或者其他无恶无善,都是人类复杂的人性表现的一个侧面,正是这些讨论,奠定了关于道德理论的基础。 近年来,论人、论人性,成了热门话题。任何时代,人性、人权的弘扬都离不开法律、道德的约束,人的欲望和渴求在社会中产生又要受社会约束。离开约束的欲望和渴求,就变成了贪婪、奢靡,就是人性的自我断送。离开道德的人性,就会堕落为兽性。弘扬人性,启迪心灵,生命才是一盏有理性、有尊严的智慧明灯。本文条例清晰,论证清楚,是不错的作品。感谢赐稿梧桐文苑【编辑:江南铁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4-21 10:26:02
  有意义的讨论
回复1 楼        文友:笑林小屋        2015-04-21 12:05:18
  感谢老师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芳源        2015-04-22 08:30:30
  本篇杂文内容广博,语言精炼,对诸子百家关于性善性恶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有一定深度。
   但本人以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到秦朝统一天下,就基本结束了大黄金时代,之后两千多年的思想就是对大黄金时代的重复,几乎毫无新意,更别说对人类世界的发展有什么贡献。用现代的眼光看,性善性恶并非天生,是随环境而改变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