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春秋】家里那些事(小说)

精品 【春秋】家里那些事(小说)


作者:涓涓细流 布衣,46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60发表时间:2015-04-21 19:41:46


   贾金贵出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他凭着精湛的技术在省城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妻子王氏长像平平,却精明能干,说话伶牙俐齿是个地道的持家好手。那时虽然缺衣少食,但他们生在小城镇,一家人的生活还着实让人羡慕。今年贾家又喜得贵子,一家老少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在此之前,妻子王氏已经生了三个女儿了。儿子的出生让金贵的老婆感觉仿佛高人一等,她一改往日的低调,走路抬头挺胸,说话硬气得很。这是王氏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她喜滋滋地给宝贝儿子取名叫富德。就在富德两岁那年,王氏又生下了二儿子,取名有德。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了。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儿子聪明,机灵,深得母亲宠爱,这是憨厚的大儿子没法比的。
   两个儿子相继长大成人。贾金贵也提前退休了。因为小儿子成绩优秀,他理所当然地接了老爸的班,到省城风风光光端上了“铁饭碗”。富德自知不如二弟,默默地退让出去。好在老爸口头承诺;“家里的五间房、田地,以后都留给老大一个人,老二不能争。”
   王氏勤劳能干,持家有方,再加上老贾的退休金小日子过得舒心安逸。他们唯一不顺心的是富德已经26岁了,还没成家。姑娘都是见一面后,就拒绝了。论家庭还算富裕,儿子虽憨厚但不傻,咋就没一个姑娘愿意嫁给他呢?媒人找了一个又一个,姑娘见了一拔又一拔,就是没有一个中意的。这可让一向高傲的王氏犯难了,她的伶牙俐齿也给富德张罗不下个媳妇。说实话,本乡的姑娘有时候不是嫌弃富德憨厚老实,主要是惧怕这个出名挂号,且伶牙俐齿的婆婆。
   好在经媒人的牵线搭桥,外乡的姑娘郝淑惠看上了贾富德。郝淑慧生在偏僻的小山村。她从小失去双亲,是跟着叔叔长大的。她特别渴望母爱,听媒人说男方父母健在、家境好、又住在小城镇、她就满心欢喜地同意了。他们接触不到半年就举行了婚礼。婚后一年,淑惠就为贾家生了个男孩。勤劳吃苦的淑惠除了操持家务是一把好手外,就连安瓜种地的农活也是样样在行。贾家对淑惠这个媳妇非常满意。富德每年还会出去当小工挣点零花钱,他们的日子过得和睦幸福。
  
   二
   多年后,一切风平浪静,没有起大的波澜。立春后,气候反复无常。贾金贵因肺癌救治无效,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过世了。王氏独掌“朝政”。家中大小事务,这个花甲之年的老人却应付得滴水不漏。
   富德的儿子大了,女儿也上了幼儿园。两个孩子上学对没有多少本事的贾富德来说的确不容易啊!自己没有任何技术特长,当小工死熬活受一年下来收入还不到一万元。欣慰的是儿子争气考上了本科大学。富德黑红的脸膛挂满了久违的笑容,他手拿通知书兴奋地跑到母亲的房间,骄傲地向她炫耀:“小子考上好大学了!”王氏听到这个消息后,唾沫星子飞溅着、眉飞色舞地夸赞了孙子好半天。最后她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对富德说:“小子开学需要很多钱,你趁早想办法去筹借啊!”富德的笑容僵在脸上,半天也舒展不开。他多么希望得到母亲的资助,哪怕是帮自己出去借点都行。当听到自己的亲娘说出这种话时,富德叹了口气,轻“哦”了一声,垂头丧气地离开母亲的房间。
   为了儿子上学,淑惠是亲戚朋友都借遍了,还差二千元没着落。夫妻二十年来第一次大吵架:“看你个木头疙瘩,真没出息!自己挣不回来,出去借都不敢张嘴。你娘倒是有钱,为什么都不肯借给你?你是垃圾堆上捡回来的?”
   富德涨红着脸,一声不吭。淑惠更生气了,什么话难听她就骂什么。看似憨厚的男人实在忍无可忍,竟在火气头上给了妻子一巴掌。就在巴掌落下的那一刻,富德后悔了:自己没能耐,家中大小事务妻子安排的井井有条,从来都不用自己操心。淑惠嫁给自己确实是委屈她了!想到这里,富德唯唯诺诺地走到妻子身边,低着头说:“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要不你就打我吧!”他就像做错事的小学生,双手贴在腿上,虔诚地站着等待妻子的发落。淑惠从没受过这委屈,她没有理会富德,只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赌气地离家出走了。一连十几天杳无音讯。
   温暖的太阳照射进来,却驱散不了房间里的沉闷:儿子愁眉苦脸地躺在床上;母亲低垂着头一言不发;富德在地上来回踱着步;上幼儿园的女儿也哭闹着要妈妈。
   好心的邻居得知情况给送来了两千元救急,还关心地对富德说:“先让孩子去上学吧!赶紧把淑慧找回来好好过,,家里可不能没有她啊!”……
   夜里,富德开门出来,准备上厕所的时候,听见了母亲在打电话:“二小,啥时要交房钱?我给你去取……”富德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不知是哪来的勇气,一向温顺的他冲进母亲房间第一次和她发生争执:“没有钱还给二小取,我孩子念书你咋就不给一分钱?”
   “哪里话,我哪里给二小取钱了?”母亲瞪起眼,直盯着儿子。
   “我都听见了,还想骗我,怪不得淑慧说你有钱不给我们,老爸存的钱都哪去了?”
   一向要强的母亲低下了头。半响,她老泪纵横地哭诉:“你爹走了十几年,家里开销,你弟结婚都花完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
   富德讨了个没趣,悻悻地回到自己的房间。他一头倒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直在思想着:“老爸去世时收了二万多,还有抚恤金。安葬费都是单位出的,以前老爸的工资总是原封不动地存了。二小结婚也没花多少,再说他也挣着工资啊!不对,老妈在骗我。”富德腾得从床上坐起来,叹了口气,又倒在床上。他无奈地望着天花板,实在想不明白,家里的这些事……
   北方的春雨悄悄地来了。早晨,富德地起床后,看见外面正下着雨。他急忙找了块塑料布,开门出去,用塑料布把母亲屋檐下的蜂窝煤遮盖住。当他正准备离开时,无意间又听见了母亲打电话的声音:“二小,抽空回来一趟吧!把钱拿走,省得你哥和我吵闹。”听到这话,院子里的富德不由得又淌了伤心的泪水。想想母亲的做法,他心痛,更多的是气愤!为什么一样的儿子不一样的看待?富德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塑料布从煤球上撕下来,扔在地上,又用力踢了一脚。水花溅在他脸上湿湿的,很凉。他顾不上去擦,双手用力推开母亲的房门,一下子冲到母亲的跟前,大声地质问:“我难道是你拣来的吗?我老婆走了十多天,你也不派人去找,孩子上学你也不给添一分钱,哪有你这样当娘的?!”
   王氏被富德的话激怒了!她“啪”的挂了电话,直盯着儿子:“你说的叫甚话了?你们都是娘的儿子,二十年来你一家不都是靠我给支撑的吗?就凭你,能给养活一大家子吗?要是没有我这个老婆子种菜,种地,你一家喝西北风能饱吗?还不知足,哼!”母亲像机关枪喷火一样射出一大堆硬气且呛人的话。富德欲言又止,他狠狠地瞪了母亲一眼,然后摔门离去。
  
   三
   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勤劳的淑慧这几年除了种几亩地外,农闲时,她靠绣“十字绣”每年还能挣上万元钱,加上富德打工的一万多小日子还过得下去。更让人开心得是:他们这片平房要拆迁盖楼了,听说她家的五间房开发后还能分两套楼房呢!
   有德听说这件事后,他连夜赶回家。争吵着如果给两套自己也要分一套,偏心的王氏满口答应:盖楼后弟兄两家一人一半。淑慧不同意,公公生前说过老二接班,房子归老大……一家人吵闹了一晚上也没见个结果。
   第二天,王氏把亲戚、本家叫了七八个,接着来商量这事。富德憨厚老实,有德聪明机灵,自然比老大会说:“老子生儿个个有份,我只要属于我的那一份。”
   淑慧辩道:“你每月有工资,又在省城集资下楼房,我们一家就这五间房,你还要争?快二十年了婆婆一直跟着我们过,你管过吗?老子养儿个个有份,你咋不争着养你娘?”别看淑慧平时一副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的样子,今天却把老二说得哑口无言。亲戚本家自然是站在二小一边,他们真是“见风使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富德该和有德分家,母亲已经照顾富德一家将近二十年了,家产该有老二的份……”
   老二要上班,商量无果乘车走了。老大迫于生计也打工去了南方。一家人就剩王氏和淑慧娘俩。日子还得继续。近年来,王氏患有脑梗又年迈,自然不能栽种。淑慧赌气不下地干活。眼看着芒种已过,菜地里还没有下种。王氏只好拨通有德的电话:“二小,你请假回来一趟,地里还没下种,错过时节,一年可就完了……”有德已经听得不耐烦了:“我请不了假,况且又不在家吃,我哥咋就不能回去种?真是!”王氏拿着话筒还想说什么,有德那边的线已经断了。
   人在利益面前总是不顾一切的。脸面算什么!为了能分到家产,有德带着稀罕的妻子又回来了。他这次一定要和大嫂见个上下。他找来说话有分量的本家叔,来做见证:五间房他要两间半(盖楼后要一套)。白字黑字写好了,就等嫂子签字。淑慧可不干:“凭什么你又接班又分房子?如果要分房,工资也要分,还有老娘也要分开伺候,要不休想!”有德无语。他妻子可不是省油的灯,只见她从容的站起来,理了理额前的刘海,双手叉在腰间。她镇定自若地面对大嫂,用尖细的普通话说道:“嫂子可真会说话!现在你的两个孩子都大了,不需要妈照看了吧?她现在有病不能下地干活,你就急着要推出去?以前她能动的时候你咋不说呢?有利的事你会不干?”弟媳咄咄逼人,一脸怨气地直盯着大嫂,就像老师训学生似的,等待着淑惠的回答。
   淑惠学识有限,场面上的大话她说不出来。只是气愤地甩出一句:“真是站的说话不腰疼,你又得钱又住楼,还想分这五间破房子,你们的胃口不小啊!你的楼房和工作都归我家,我马上和你签字,绝不后悔!”……
   两妯娌你言我一语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众人更是无法插话。王氏清了清嗓子,从炕头上站起来,提高了嗓门:“还有完没完了?房子一分为二(盖楼后一家一套),就这么定了,本家兄弟都回家忙吧!”她下了逐客令。淑慧不知哪来的勇气,朝婆婆甩下狠话:“告诉你们,我还不干呢!凭什么?你现在就跟二小去他家住吧,也住十多年,看看你行吗?哼!不是笑话你了!”
   分家未果再次不欢而散。有德夫妇对望一眼,一声不吭地低下了头。王氏铁青着脸又坐回炕头。淑慧摔门气呼呼地走了。晚上,王氏等到家里只剩下有德后,她悄悄地从箱子里把存折拿出来,四处张望了一下,确信外面没有人后,小心翼翼地交到有德手里。她千叮咛万嘱咐:“孩子啊,这可是你爹一辈子的全部家当,今天可都交给你了,一共十二万。明天取出来都拿走吧!至于你哥一家,我不欠他的,跟着我吃喝也近二十年了……”有德听得两眼都笑开了花,他拍拍胸脯向母亲保证道:“妈,你放心,我的新楼这个月底交工,马上就能装修了。到时候你就等着跟我去享福吧!”
   这一幕被刚从外面游转回来的淑慧听得一清二楚。她真想冲进去和婆婆理论,可迈出去的双腿又不由自主地收了回来。思虑再三,她叹了口气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有德两口子拿到存折自然欢天喜地。淑慧只有哭的份。哎!怪只怪自己的男人没本事给自己作不起主来,老人又一碗水端不平。哎!认命吧!
   这一夜,淑慧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觉得窝囊!看看眼前的一切,她彻底失望了。与其让人压着,不如自己找出路。下定决心后,淑慧没有和家人打招呼,趁天还没亮,坐车到南方找富德去了,这次她是铁了心要和富德离婚。
  
   四
   眼看着一个个亲人都离开了自己,一向要强惯了的王氏气急攻心,在去送孙女上学返回来的路上晕倒,被执勤的交警送进了医院。
   淑慧接到亲戚的电话和富德急匆匆地赶回来了。其实淑慧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当她看到婆婆病在床上,脸色苍白、身体虚弱的不能动弹时,她以前的怨气也消了,反而是一脸的内疚和自责:“也许自己不走婆婆就不会住院。”想到这里,她回家做好饭,和几个大姑子轮流着端饭、喂药,忙前忙后地侍候婆婆,竟然没有一点怨言。有德也在王氏住院的第二天,一个人回来了。他简单地问了问妈的病情,留下一点营养品,推脱单位忙,下午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医生说:“王氏的病,如果恢复不好有可能瘫痪。”几个女儿都在外地,无法长期照顾,王氏又谁家也不愿意去。这个没人想挑的担子自然又落到淑慧身上,她既要种几亩地,还得按时接送女儿。这都不是个难事,难的是婆婆卧床真缠人:一会儿喝水拿药,一会儿又得接屎弄尿。老人还嘴馋,她经常不想吃家里的饭。大中午火热的天气,淑慧还得骑车出去,买婆婆喜欢吃的东西。日子久了,谁都有怨言,心情不好时,淑惠难免会发发牢骚:姐弟五个,一个个就像走亲戚一样来绕一圈,放点吃的东西就借着忙碌都走了。谁稀罕他们的吃的!自己的亲娘都不想照顾……
   王氏听到这话长吁短叹,很不舒服,但淑惠说得确实是事实。仔细想想,真不该老累淑惠一个人。她也试着去三个女儿和小儿子家住过,可都是不到一周就满脸沮丧的回来了。后来,她就干脆哪儿也不去了。这五六年,淑慧一个人照顾婆婆的确不容易啊!
   “媳妇不是婆生的”邻居、亲友都说淑慧做得比女儿都要好!而她总是大大咧咧、毫不掩饰地说:“我从小失去父母亲,没有过多地享受到母爱。婆婆给了我一份母爱,我们吵归吵闹归闹,事情过后就又和好了!我和她相互依赖了二十几年,说实话我是该感激她呀,更该尽点为人媳妇的孝道。何况自己以后也会当婆婆的,如果我的儿媳将来也能这样对我就好了!”
   每当听到这话,王氏总是惭愧地低下她一向高傲的头,泪如雨下。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淑慧被床头放着的那张房产证照得暖暖的……

共 529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偏心的父母,叫不应的黄天”,小说《家里那些事》,正是这句话的写照。王氏和丈夫贾金贵的大儿子富德老实憨厚,而小儿子有德聪明伶俐,贾金贵将“铁饭碗”交给了小儿子有德,同时对大儿子口头承诺,家里的五间房屋小儿子不能分争。光阴飞逝,转眼富德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大儿、媳为了孙子上大学而到处借钱,最后只差两千元,王氏有十几万给小儿子买房装潢,却狠心不借给大儿子两千元。还是好心的邻居送来两千元给大儿子救了燃眉之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听说五间房屋拆迁能分到两套房子,王氏又偏向小儿子,要将房产二一添作五。一气之下,大媳妇离家去找富德离婚。王氏在家气急攻心,一病不起。几个儿女走亲似的探望王氏,只有大媳妇耐心细致的照料着王氏。终于王氏感动于大儿媳妇的厚德……一篇弘扬道德修养、彰显时代精神文明的文字,推荐欣赏!【编辑:永铭家珍】【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22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榆州黎明        2015-04-21 20:54:30
  爱出爱返,福往福来,真心撼动铁石!一篇很真实感人的文章,很受启发教育,感谢作者,问安!
回复1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4-22 16:34:46
  谢谢黎明老师来访。敬茶问好!
2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5-04-22 10:45:03
  家长里短的事最难写了,没有生活是写不来的,细流涓涓的小说让我联想到村里城里司空见惯的那些家务事,的确就是这样,母亲总是偏心小儿子,和谁在一起时间长了,谁伺候的多埋怨谁多,最离不开的还是天天在一起的这个。 这里都是时代和性格决定的,现在看来都是正常的。写得很真实的。问好!建议加精。
水银月亮
回复2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4-22 16:40:54
  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缩。,希望苏老师一如既往地指导。再次感谢!
3 楼        文友:七彩阳光        2015-04-22 14:25:30
  一篇感人至深的佳作,彰显时代精神的文字。问好作者!
七彩阳光
4 楼        文友:雪后彩虹        2015-04-22 14:45:58
  一篇教育意义深刻的小说,再次拜读,祝创作愉快!
雪后彩虹
回复4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4-22 16:37:42
  感谢彩虹欣赏,多指点!
5 楼        文友:红尘心语        2015-04-23 09:40:16
  祝贺!拜读佳作,生活气息浓厚,写出了真实的生活。
红尘心语
回复5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4-23 15:19:15
  谢心语褒奖,望多指点!敬茶问候!
6 楼        文友:程贤富        2015-04-24 17:49:18
  清官难断家务事啊!富德和淑慧,真是名如其人哪。好小说,语言流畅,故事饶有趣味。
程贤富
回复6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4-29 15:58:38
  谢程老师点评,敬茶!
7 楼        文友:一剪春寒梅        2015-05-27 09:32:55
  《家里那些事》贴近生活,耐人寻味!!
回复7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5-27 10:38:57
  感谢你的来访,望多交流。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作品,握手问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