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浔江往事(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浔江往事(散文)


作者:纳兰明慧 秀才,212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60发表时间:2015-04-22 16:17:01
摘要:人生充满着无穷变数,不管是别人扶上去的还是自己翻上去的,骑上了“逐浮世名利”这匹马,状元未必能衣锦荣归,将军也许一骑绝尘永不返。把浩浩历史交给专家深究,把激荡煽情留给诗人井喷。来了,我只想静心漫步在浔江边的这条小村,意欲拾取一点岁月遗留的碎片。

【荷塘】浔江往事(散文) 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寻一条村子,路依然不好走。我们的自驾车驶出包茂高速公路广西藤县出口,向当地人打听一番,便驶上了山间村道,上坡,盘旋,下坡,弯多路窄,颠颠簸簸好不折腾。
   它位于广西藤县天平镇。白马莲塘村,单凭村名就能引发我诸多美好的联想。若忽略马的奔跑速度和实战能力,单从外表而论,我认为白龙总比乌骓,赤兔,黄骠要漂亮,我喜欢代表纯静的白色。莲塘,当然是开满莲花的池塘了,莲花有多种颜色,红,粉,白,黄等。蓝天白云下,青山柔风中,当一匹雪白的马从一汪碧绿的池塘走过,背景是粉妆玉琢浅笑盈盈刚刚出浴的莲花仙子,那一幅色彩明丽和谐融合的乡村画面该有多么的美!此种情景,让我神往,及至终于生出前往与它亲近一番的冲动。
   一路兜兜转转,终于离了蜿蜒山道,到达目的地后下车一看,发现莲塘村竟然就在西江上游的浔江边,江边还有个古渡头,要是有船溯江而上,走水路比走陆路少受些颠簸。只是我在渡头徘徊观察了许久,也没有见到有渡人客船靠岸。如今许是陆路畅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都嫌水运速度缓慢而逐渐冷落了这种交通工具吧,渡船已十分少见了。岸边,枝叶繁茂伸展得如一柄柄巨伞的古榕根系深深扎进大地,每一棵都历史悠久阅尽世事无数。一阵清爽的江风掠过,“哗,哗,哗”,传来涛声,碧绿的江水,正一次次温柔吻岸。
   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这个村子有没有人饲养马群,但可以肯定白马莲塘村一带一定有马,我来的时候就看见过一匹由主人牵着行走在村道上的棕马,流溪边,我们的自驾车与它相遇,当时那家伙不惊不慌目不斜视继续前行。哒哒,哒哒,蹄声悠闲,神态自若,它显然不是那种驰骋原野沙场上的有脾气有个性有冲劲的烈马。
   名马伴英雄,似乎有马的地方也应该有英雄。比如有黄骠马就有秦琼,有白龙马就有唐三藏,有乌骓马就有项羽,有赤兔马就有吕布与关云长。白马莲塘村有马,果然还曾出了个袁崇焕。四百多年前,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间,经过层层考核,三十五岁的袁崇焕高中进士,从这儿走出去,从岭南苍梧的一个小村——藤县白马莲塘村一直走到边关重镇——辽宁的宁远城。
   为了配合假期,来时已秋暮,南国不似北疆,气温下降并不十分明显,莲塘村的古榕青竹翠色未减几分,倒是莲塘边的一树树柳条泛了黄显出了疲态。莲花早已过了花期,塘里只剩下些败荷残茎,若气温再降些又临夜雨,正应了李商隐的那一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了。
   袁崇焕的石雕像就立于江边,蹬战靴披铠甲仗宝剑。姿势眼神与我的心目中的袁崇焕形象十分相符,作为一个在国家民族危难关头敢于担当临危受命的军队督师就应该是眼前这个威武昂首正气凛然的样子。当然,在今天看来,那时国家民族的范畴定义是狭义的,袁崇焕当时誓死保卫与效忠的只是以汉人以及汉族文化为中心的明朝政权。对于袁崇焕的功过,后世评价不一,一说民族英雄,一说汉奸。
   说到袁崇焕,便想到崇祯帝---朱由检,一个勤勉却始终难以摆脱悲剧命运的皇帝。他十六,七岁便登基问政,一心想有所作为,无奈朝中臣子各自结党营私,东林党与阉党对立,难于驾驭,好不容易收拾了嚣张的阉党之首魏忠贤,朝中上下人心尚涣散不稳,边关又战报频传,觊觎中原多时的关外后金政权对大明疆土发起了新一轮更猛烈的进攻。国难思良将,每一日坐朝,他如坐针毡,有朝臣提起在熹宗时期对后金的宁锦捷战中那个曾立赫赫战功后却被势力庞大的阉党排挤而下野的袁崇焕。崇祯帝大喜,马上重新起用袁崇焕,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尽量满足袁崇焕提出的要求,并先后赐予代表特权的尚方宝剑。
   把袁崇焕定为汉奸者,执着于两点:一是擅杀东江守将毛文龙,二是私自与皇太极议和。
   站在袁大将军像前,我只想问一句:“将军缘何擅杀毛文龙?难道果真如一些人所痛批的那样,杀毛文龙是为了取信于皇太极?为降清做准备?”
   将军无语!一双凝视远方的眼睛却似乎在回答,清者自清,敢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是啊!历史已经定格,不能更改,毛文龙确确实实是死于你剑下。史料如此记述:“崇祯二年五月,袁崇焕以阅兵为由去见毛文龙,两人上山观看士兵射箭之际,袁历数毛文龙十二条罪状后出其不备将毛文龙斩杀。”
   明清时期的学士计六奇在《明季北略》里这样评价:崇焕捏十二罪矫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道金牌矫召杀武穆,如出一辙。晚清时期的梁启超却盛赞袁崇焕是军人的楷模。
   明史众说纷纭让人眼花缭乱。真相呢?或许只有多处求证才能得到接近真相的解释。《明史·袁崇焕传》记载: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袁崇焕认为东江毛文龙部虽然能牵制清军,但其耗费的钱粮太大而且其人骄恣不听调遣,袁崇焕上书请求让朝廷派人来管理毛文龙部的军饷,毛文龙不喜有文官监控着自己,于是上书争辩,两人因而结怨。袁崇焕的本意是集中权力整肃军纪,先是断其粮饷但毛文龙并不买他的账依然我行我素,后来更有通敌的极大嫌疑。但即便如此,袁崇焕在没有上报朝廷且国防在用人之际的情况下越权擅杀大将,确实欠妥。
   熹宗在位的天启六年,宁远大捷后,袁崇焕镇守关外。同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病死,袁崇焕派人前往吊唁,后自修书一封表达议和意愿派遣使者送达清营。皇太极同意议和。战火暂时平息之际,袁崇焕趁皇太极举兵朝鲜期间,派人修缮锦州等城,巩固关宁锦防线,训整骑兵。为后来抵御清军的再犯蓄备一定战斗实力。在明军的野战能力明显弱于清军每战必败的情况下议和是为了争取时间巩固城防,把善于野战速战却经济补给不足的敌军拖进攻城持久战。有利于国家利益的议和不叫卖国。看来袁崇焕曾和皇太极议和并不能成为汉奸的证据。
   袁崇焕若是汉奸,那么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十一月,清军僭越蓟州直逼北京城时,袁崇焕又何必星夜驰援解京师之危。有后人顺着崇祯帝给袁崇焕定的罪名对这此事妄加评论,把袁崇焕入京解围说成是与清军勾结,意图配合清军诱开城门。此说甚是无稽,倘若属实,那明朝的历史恐怕要少写十余年了。袁崇焕就是袁崇焕,防守有失督师虽责任难辞(这其实与当时管辖该地段的蓟辽总理刘策有直接关系),但他忠君爱国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会见风使舵当墙头草两边摆,他与崇祯后来所倚重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有着极大的区别。可惜,对袁崇焕寄予过高厚望又急于求成却遭遇兵临城下惊吓的崇祯帝勃然大怒。把袁崇焕囚禁起来没几个月便处以极刑,株连亲属流放三千里外。十三年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刘宗敏的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帝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那会儿吴三桂已在为自己打算,故意慢悠悠行军,一听到京师已经沦陷崇祯自缢的消息,他马上掉头就回山海关保存自己的实力。这个精明狡诈的小人,在大顺政权与清廷之间又衡量了一番,终于认清了自己的政途走向,拜倒在清成宗多尔衮跟前,是真正烙上那个历史时期印记的汉奸。
   人无完人,袁督师也有凡人的缺点,据《明季北略》记载如随意轻许(曾对崇祯许诺五年平辽,尽管其后来说只是想安慰焦急的皇帝),如性格过于急躁执着(先后擅杀小校,将领,当时实际情况有待考证),但这都不能掩盖他人性的光辉,一个进士出身的文官在国家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其过人胆魄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浴血奋战卫国卫民,民族英雄当之无愧。
   我惊诧于我们这个号称文明的民族曾经制定施行的酷刑,五花八门惨绝人寰。比如千刀万剐的“凌迟”,一刀刀宰割,开膛破肚,身首异处。斩首分尸,据说是古代君主因为政权斗争而处死的人太多又害怕死者鬼魂回来寻仇采取的行刑手段,从迷信的角度解释,死者若身首异处尸体不全则魂魄不全没有能力寻仇。我不知道崇祯当时是怎么想的,不过,冤冤相报何时了?撇开迷信的鬼魂之说,我相信袁督师的磊落。“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他就是吟着这首诗走向凌迟刑场的。文人爱吟诗,他吟过书生意气风发的《秋闱赏月》:“战罢文场笋阵收,客途不觉是中秋。月明银汉三千里,歌醉金秋十二楼。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钥蟾宫任我游。”,边关送友抒怀的《边中送别》:“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身陷囹圄思亲的《记母》:“梦绕高堂最可哀,牵衣曾嘱早归来。母年已老家何有,国法难容子不才。负米当时原可乐,读书今日反为灾。思亲想及黄泉见,泪血纷纷洒不开。”如今读来,心酸感慨让人落泪。若非崇祯的一纸诏书,若非袁公仍心系国家安危,他原本还能多享几天安闲的田园生活。
   把浩浩历史交给专家深究,把激荡煽情留给诗人井喷。来了,我只想静心漫步在浔江边的这条小村,意欲拾取一点岁月遗留的碎片。与参天古榕对视,也能看出它染了俗尘的沧桑,那一口莲花古井已经被村民弃用多时,井口边沿爬满了青苔,自有了自来水,似乎没人再愿意搭理它了,只有一棵芭蕉悄悄躲在身后默默关注。绿幽幽的井水异常平静,像一只眼,在天地间醒着,它早看分明了人情冷暖。再细抚喂马石槽壁,拥抱莲花雕柱墩,分别感受这两块有故事的古老石头的粗砺与精致。然后顺着青石板路走,穿行于民居间。偶尔向人打听景点的路径,村民十分热情,他们会详细地给你指路讲解,哪里是练习骑射的跑马场,哪里有袁妻跳江石,何家宗祠,袁氏旧居建筑群遗址,督师手植榕,一一道来。数百年前,袁氏族人亲手在族居燃起了一场熊熊大火后四散逃命,他们希望这场火烧毁的不仅仅是家园,更希望彻彻底底地烧掉自己的前半生,烧断与“罪人”袁崇焕的一丝丝亲情关联,但愿震怒的皇帝不再“惦记”。如今已没入荒草还在拼命隐藏的残余宅基哟,想起惊骇往事能不心有余悸?
   年长一些的村民侃侃而谈,干脆讨个小凳子坐下听一段典故。浔江位于黔江段下游,西江段上游。两岸山形秀丽,南北对峙而立。秦始皇初年,派大将赵佗平定岭南地,兵至此地,喜得白马,遂于南岸设白马驿。唐代卫国公李靖率师安抚岭南诸郡,曾驻军于此,并留题有“南白马,北白马,白马双英甲天下,状元下马,元帅上马。”偈语。北岸由此称北白马,南岸因而称南白马,也就是莲塘村所在地。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状元梁嵩晚年辞官,皇帝赐白马一匹骑归故里,途经莲塘村村边东濠河,遇山洪暴发,人马俱被冲入浔江淹死,此后常有白马显形江岸,故浔江此段又名白马江。汉代以来南方水运贸易发达,东莞商人袁西堂和儿子袁子鹏到藤县贩运木材,在一个雨后初晴虹桥瞬现的下午,迷蒙雾气尚未消散,这时,在北岸船上停靠的袁氏父子视线中,对面南岸的某个地带出现了一匹潇洒漫步的白马,随着雾气散尽,白马消失。笃信风水的袁西堂凭着记忆中的参照物找到了这块地,一问,原是何家的晒场,不过人家却不肯把这地方卖给他建房。恰巧何家有一小姐不愿远嫁,眼看年纪渐长尚未有婆家,袁西堂之子袁子鹏又刚好到了适婚的年龄,于是袁西堂替儿子向何家提亲,何家见袁家经商,袁子鹏人品家境很不错,便殷然答允,并把那块雨中曾经出现白马漫步影像的晒场让给了袁家建造房舍,袁西堂父子从此落籍藤县白马莲塘村,两家相亲家业兴旺。袁崇焕即袁子鹏的第三个儿子,自小聪颖过人,吟诗作赋文武兼修。
   人生充满着无穷变数,不管是别人扶上去的还是自己翻上去的,骑上了“逐浮世名利”这匹马,状元未必能衣锦荣归,将军也许一骑绝尘永不返。
   斜阳影里,浮金水畔,跳江石旁,我看见一个乡村老渔翁正悠然自如地掌握住一杆入水的丝纶......

共 46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白马莲塘村是明朝名将袁崇焕的故乡,袁崇焕祖籍广西梧州(籍贯有争议 )。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并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赴任后持尚方宝剑将东江毛文龙设计杀害。袁崇焕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皇帝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他的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对袁崇焕的个人评价也褒贬不一。作者好雅兴得空闲到浔江边上藤县天平镇白马莲塘村,访古探幽。对过往的历史和袁崇焕的故事感叹不已,是的:“人生充满着无穷变数,不管是别人扶上去的还是自己翻上去的,骑上了“逐浮世名利”这匹马,状元未必能衣锦荣归,将军也许一骑绝尘永不返。”学习欣赏作者的文章,语言生动,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文字精炼,值得细细品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鱼在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4-22 16:17:50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纳兰明慧        2015-04-22 17:26:00
  谢谢您!编审辛苦了,问好祝福!
2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4-22 16:19:03
  一篇故事性极强的游记性散文值得细细品读!!!
3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4-22 16:19:25
  希望作者在荷塘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3 楼        文友:纳兰明慧        2015-04-22 17:33:42
  祝文友写作快乐,编创两丰!
4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4-23 19:53:26
  袁崇焕是文人,不会当汉奸。汉奸是三桂啊,只是那是朝廷落寞,又有闯王闹事,国运不济,灾难重重。
5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4-23 19:56:54
  久仰大名,文不仅仅是文,还能和你学到知识,我一直支持这种文,不然闲的没事,看一篇文,读了无什价值,既不能长见识,有花费时间。所以文章如果兼备知识性,一定是好文,一定是为读者着想的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纳兰明慧        2015-04-23 20:40:20
  谢谢您支持鼓励!祝快乐创作,佳作频现!
6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5-26 18:40:43
  开篇写山路的特点,引起读者的好奇,为什么要千辛万苦的寻这个村子,这个村子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村名引出了优美的景色描写,让人神往。到了目的地,白马村找不到驰骋原野的烈马,接着引出了秦琼的黄骠马,唐三藏的白龙马,项羽的乌骓马,关羽的赤兔马,引出故事的英雄袁崇焕。
   描写袁崇焕的雕像,联想到崇祯帝--朱由检,如何启用袁崇焕,有说明袁崇焕为何定位汉奸。作者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清者自清,叙述了一段史实,袁崇焕虽有缺点,但过人的胆魄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惊诧各种酷刑,也是为袁崇焕抱不平,本来可以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多享安闲的田园生活。
   以史为鉴,结尾点明主题,“人生充满了变数”。
   朋友的文字发人深省,值得认真品读。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纳兰明慧        2015-05-28 14:46:04
  谢谢小丫来访留评,回复来迟请见谅!祝你多出佳作哈!
7 楼        文友:雪飞扬        2015-06-16 16:17:01
  姐姐,我想你!
8 楼        文友:雪飞扬        2015-07-04 16:28:29
  姐姐,我等你回来!我想你!
9 楼        文友:雪飞扬        2015-07-09 15:57:13
  我想你,姐姐!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