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农村哭嫁歌

精品 农村哭嫁歌


作者:罗沧 童生,698.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12发表时间:2015-04-24 22:32:43
摘要:本文是笔者对自己家乡农村哭嫁歌的举例说明,因为哭嫁歌不只是土家族有哭嫁歌,而彝族和汉族也有哭嫁歌,不是德江土家族的特产,所以不能笼统称作为“土家族哭嫁歌”。只因为哭嫁歌产生于广大农村,故而只好叫“农村哭嫁歌”。

清朝广西《迁江县志·卷三》云:“婚嫁女家于前三日,请亲友妇女,终夜唱歌谓之‘离别歌’,言其别父母兄弟之情也。又谓之‘送老歌’,言其姑表姊妹,送之偕老也。”
   ——题记
  
   哭嫁起源于古时妇女对不自由的婚姻,她们以哭嫁时的歌声,用来抒发各种悲欢离合的思想情感,并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中国先秦典籍中很少有关哭嫁的记载,如今我们仅从一些只言片语中寻找踪迹。例如先秦典籍《周易·爻词》云:“屯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有学者认为这是关于哭嫁的最早记载,从而将此习俗和掠夺婚联系起来。先秦典籍《礼记·曾子问》云:“孔子曰:‘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先秦存在哭嫁习俗的证据,而没有形成任何哭嫁歌的形式。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送老》云:“岭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惋,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其歌也,静江人倚《苏幕遮》为声、钦人倚《人月圆》。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凡送老,皆在深夜,乡党男子,群往观之。或于稠人中发歌以调女伴,女伴知其谓谁,以歌以答之,颇窃中其家之隐慝。往往以此致争,亦或以此心许。”这是明确关于哭嫁歌的记载,大概哭嫁歌始于岭南地区。
   清代在一些地方志中,有关于哭嫁歌的记载。例如清朝湖南《宁远县治·卷二》云:“宁俗于嫁女前一夕,具酒馔,集妇女歌唱。歌阕,母女及诸故伯姊,环向而哭,循叠相继,达署乃止。此风不知始于何时,而道、宁、永、江、新五州,如出一辙。”清朝《永顺县志》云:“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且哭且罗离别辞,父母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日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从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有很多记载哭嫁歌的著作。例如黄占梅《桂平县志》、刘万章《广州旧婚俗》、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王兴瑞和岑家梧《琼崖岛民俗志》等,以及各种“风俗志”、“婚俗志”和“地方志”均有相关的记载。因为近代哭嫁的习俗有“不哭不发,越哭越发”之说,所以“从哭嫁歌文本内容来看,涉及封建社会生活较多,应该是这个时期才真正成熟并习以为俗的”。
   民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旧式婚姻家庭制度发生了变革,所以哭嫁歌亦失去生存的土壤,逐渐走向失传的趋势。如今在一些交通闭塞和落后贫困的山区,还存在着一些哭嫁歌的现象。土家族姑娘的哭嫁习俗,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和明朝《思南府志》记载,秦汉后有土家族人在蛮荒之地开垦耕耘与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有土家族哭嫁歌的风俗。先前土家族的婚姻较为自由,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即可。同时征得族长的许可,就可以订亲和婚娶。后来伴随着封建礼教的影响,土家族的自由婚姻与其它民族一样,也逐渐受父母的包办婚姻所替代,讲求“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等各种条件。由于土家族姑娘对父母的包办婚姻不满,于是哭嫁现象就逐步表现出来,从而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文化现象。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用悲喜交集的哭嫁方式,向前来贺庆的亲朋好友,奉献了一曲曲悲欢离合的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歌具体始于何时,至今尚无确切的史料来佐证,只知明清时期就在某些地方流行起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自治州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如今还保留了一些土家族哭嫁歌的形式。有关土家族哭嫁歌的文献材料实在罕见,现在可知最早的记载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清朝土家族诗人彭秋潭有云:“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又《竹枝词》云:“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乡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古代土家姑娘出嫁时所唱的哭嫁歌,是用来控诉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公平。如今人类社会实现了婚姻自由,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所唱的哭嫁歌,仅是一种传统的哭嫁仪式,而非用来控诉不公平的婚姻制度。古时土家族的哭嫁歌,主要包括哭嫁和哭嫁歌两个部分。何为“哭嫁”?所谓“哭嫁”,又称“哭轿”、“哭出嫁”、“哭嫁囡”、“开叹情”和“啼惨切”,就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用一种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并对自己亲人表达眷恋之情的哭唱仪式活动。何为“哭嫁歌”?所谓“哭嫁歌”,乃是土家族姑娘在哭嫁礼仪上所唱的抒情歌谣,也是哭嫁活动所构成的固定曲牌和固有词章。哭嫁歌分为汉语哭唱和土家语哭唱两种类型,而哭唱形式有过礼哭、娶亲哭、发亲哭、新娘主哭、由人代哭、两人对哭、既哭又唱、只唱不哭、只哭不唱、一人哭唱、两人哭唱、连续哭唱、间断哭唱、抱着哭唱、跪着哭唱,新娘领唱和多人哭唱等,作为一种民间流传的风俗歌,哭嫁歌的哭唱艺术别具民族特色。哭嫁歌词末尾多带“嗡”、“呀”和“蛮”等语气助词,每首歌篇通常以判定句结尾。哭嫁歌的哭声低沉短促而呜呜咽咽,气氛哀怨而悲切忧伤,声调舒缓昂扬而接近于朗诵调。如果土家族姑娘在出嫁时不哭,那么表示对父母不孝顺和毫无依恋。土家族里流传着“会哭不会唱,姑娘没人望”的传语,哭嫁成了衡量土家姑娘德行的一个标准。如果土家族姑娘不会哭唱,那么会遭受到别人的讥讽耻笑,从而视为一种没有品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哭嫁歌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不仅体现了土家文化的多样性和土家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且载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从而标志着土家族民歌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哭嫁歌有汉族哭嫁歌、彝族哭嫁歌和土家族哭嫁歌等多种形式,土家族哭嫁歌通常是句式灵活多变,字句参差不齐,音韵自由。然而汉族哭嫁歌多是整齐句式,错落有致而讲求押韵,具有中国古代诗歌的某些特征。我们德江哭嫁歌的表现形式,融合了土家族哭嫁歌和汉族哭嫁歌的一些内容,句式整齐而音韵和谐,不像湖北鄂西州和湖南湘西州土家族哭嫁歌那样形式自由灵活,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风俗歌。德江土家族姑娘通常在出嫁前三天就开始哭嫁,先是母亲哭女儿启声:“今莫流泪湿衣襟,为娘深知我儿心。娘家不是久留地,迟早总要出闺门。天下做女都一样,世上不是你一人。皇帝娇女招驸马,官家小姐也配婚。成家立业是本分,自古流传到如今。”然后就是姑娘开声哭道:“后头一笼金竹林,金鸡开声是一群。我娘开声惊动我,女儿开声是一人。春来杨柳青又青,女儿开声要起身。阳雀开口我开口,阳雀闭口我停声。”
   因为土家族姑娘在历史上深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之苦楚,无处诉说自己心中的悲愤,就趁出阁的时候,向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不幸,尽情吐露辛酸的痛苦,大胆发泄心头之恨,所以即使对父母倾诉难忘的养育之恩,也不忘发泄包办婚姻的悲苦。哭嫁歌有哭诉哥嫂姐妹的手足之情,难舍难分和亲情厚谊。有比较邻里各族友好姐妹,哭诉依依难舍之情,友好的姐妹要陪哭,还有哭谢众亲老幼和帮忙人士的义重情深。德江土家族姑娘在哭嫁时,哭者和陪者都可以尽情地抒发感情,一字一泪地让人荡气回肠不已。德江土家族哭嫁歌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哭诉自己的身世,难舍亲人的离别愁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善待亲友的情感,也有对亲人的抱怨,或媒人的怨恨和新娘的勉励,内容丰富多彩而情感真挚。德江土家族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梳头”、“哭朋友”、“哭刺绣”、“哭帮忙”、“哭爹娘”、“哭祖宗”、“哭上轿”、“哭匠人”和“哭媒人”等多种形式,这些哭嫁歌的结构整齐,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哭嫁歌常常采用一曲多用的方式,以相同结构的乐调,可唱出不同的歌词。哭嫁歌既有数百年来沿袭不变的固定形式,又有即兴之作的内容,或哭中有唱,或唱中有哭。
   土家族哭嫁歌在创作、哭唱和传承等方面,几乎成了土家族姑娘活动的特殊空间。哭嫁歌既是姑娘们集体创作的文学珍品,又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婚礼习俗,也是由待嫁姑娘和亲友们哭唱的抒情歌曲。土家族哭嫁歌既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宣泄心中悲欢离合的一种哭唱形式,又是土家族姑娘表达离别愁绪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也是一部系统记载土家族姑娘的心酸血泪史,还是一部批判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控诉书。我们德江土家族的哭嫁歌,乃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边哭边唱的传统风俗歌。德江土家族哭嫁歌不但具有古典诗歌的韵律特征,而且句式整齐而错落有致,从而成为德江传统风俗歌中的一朵奇葩,因而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采。现将我们德江的一些土家族哭嫁歌收录于此,以便用来作具体的事实例证。
   哭从兄
   兰花开起蓝又蓝,打包银子下江南。
   江南有朵海棠花,聪明哥子没安家。
   安家要安官家女,哪有细毛套碧鸡。
   官家不吃落英酒,望到官家翻了身。
   哭儿童
   太阳起来绿洋洋,背着书包上学堂。
   书包放在书桌上,当着先生哭一场。
   先生问你哭那样,一请爹妈二请娘。
   先生叫你不要哭,五月端阳要放学。
   哭朋友
   葵花籽来落花生,不打八碗打九斤。
   铁打栏杆铜打锁,锁了财产来望我。
   当门修起十字街,后头修起花阳台。
   锁了一台又一台,锁了财产你才来。
   哭木匠
   年年有个三月三,木匠进屋是鲁班。
   东家请你打嫁妆,西家请你立高房。
   推刨推来一展平,墨线弹来四周方。
   斧头砍起月亮架,崩锄崩起梭子形。
   五洲四海把你请,个个都说你高明。
   哭石匠
   石匠师傅手艺高,开山放炮半山腰。
   一会又把二锤打,一会又把錾子敲。
   一会又把号子喊,一会又把石头撬。
   吼的吼来撬的撬,整个山坡都热闹。
   万丈高楼平地起,功劳要数石匠高。
   哭哥哥
   大河涨水小河满,百花园里栽牡丹。
   牡丹开花朵对朵,先生哥哥后生我。
   先生哥哥进学堂,后生妹妹进绣房。
   哥哥读书考秀才,妹妹绣房休花鞋。
   我将哥子叫一声,父母年老风前灯。
   千斤担子交与你,替妹敬奉二双亲。
   哭姐姐
   天上下雨水冲沙,铜盆打水水起花。
   水花落在贫穷地,姐姐落在富贵家。
   你坐上来我坐下,姐妹摆摆家常话。
   你谈你的钱和米,我诉我的苦情大。
   人生在世不由人,姐姐是个有福人。
   你在东方穿绫罗,我在西方受折磨。
   哭妹妹
   白杨开花满天飞,我们姊妹难同堆。
   包谷开花慢慢黄,好耍姊妹不久长。
   桂花开花香又香,姊妹好耍要离乡。
   李子开花白又白,好耍姊妹舍不得。
   黄瓜开花黄又黄,妹妹情深义气长。
   好吃柑子要剥皮,好耍姊妹要分离。
   哭娶亲
   女儿离家把嫁出,今日出嫁心不服。
   一恨媒人心刮毒,贪杯贪财吃鱼肉。
   二怨爹妈心太粗,专听媒人说好处。
   女儿爱你偏不嫁,不看儿郎看家屋。
   三怨哥哥不做主,不念妹妹亲骨肉。
   好花不栽向阳地,专栽砂岩背隐土。
   哭嫂嫂
   白果落叶满天飞,小和姐妹不同堆。
   离乡别井他家去,哥嫂姐妹好伤心。
   四个兄弟共一堂,四个姐妹各一方。
   阳雀开口桂桂阳,我的嫂子多贤良。
   教我穿针来引线,教我剪裁缝衣裳。
   教我待人讲礼貌,教我手艺十二行。
   妹妹分别从今起,嫂嫂恩情永不忘。
   哭上轿
   八仙轿子打进屋,我今难舍爹和娘。
   豌豆开花开满尖,父母恩情似海深。
   唢呐是个催命鬼,轿子是个活阎王。
   堂屋当中离祖宗,难忘爹娘和弟兄。
   堂屋当中扶上轿,女儿伤心哭断肠。
   哭声众亲情义重,重情厚义我领受。
   四亲六戚我少陪,过了三天我来会。
   哭帮忙
   菜籽开花黄又黄,全得亲友来帮忙。
   白日帮忙做菜饭,夜晚熬到通天亮。
   明灯放在灶头上,烟袋放在灶角旁。
   煮起饭来有滋味,一人煮来万客尝。
   米花麻饼花对花,人人都说甜又香。
   珍肴美味人夸奖,裁缝吃了做衣裳。
   木匠吃了打嫁妆,客人吃了回家乡。
   你们功劳实在大,牢记心上永不忘。
   哭母亲
   黄连树来黄连根,冤家进房去点灯。
   明日母女要分散,冤家开声好伤心。
   月儿弯弯照华堂,双手抱住我的娘。
   爹娘抚我费尽心,不想现在要分身。
   临离之时我伤心,为儿难报父母恩。
   你儿年幼不知事,得罪慈爱父母亲。
   父母前面双膝跪,求请双老多教训。
   声声哭泣心难表,永远不忘父母恩。
   哭宗亲
   我家婶娘我家叔,往时兄妹情义深。
   我今搭了露水帕,今朝多了我一人。
   人家老少都敢骂,送给人家当贱人。
   我今穿了露水衣,难舍歌妹离别情。
   人家老少都敢欺,哥呀妹呀兄弟呀。
   我的哥呀我的妹,往日喊我喊的甜。

共 684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在论述哭嫁歌的起源中,引述了大量的文献记载,说明了哭嫁歌在我国民间存在的时间,也讲述了存在的方式,哭嫁的种类,具体的哭的形式,等。这些内容,让我们了解了哭嫁的知识特点,也了解了哭嫁歌词表现出的艺术形式。不错的民俗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426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