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与树相依的女人

精品 与树相依的女人


作者:竹儿 举人,577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4发表时间:2015-04-26 16:22:47
摘要:她要守护那棵树,有生之年与树相依。

与树相依的女人 小村叫空喀麻扎村,并不大,只有106户422口人。这个不大的小村,也着实让我奔跑了近两个月。作为“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的组长,既然选择了为期一年的下乡住村工作,就一定要尽职尽责。以最大的努力,保一方平安。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从3月2日住村就开始了日夜奔忙。
   白天,入户访查,了解民意、民情、民生,探看孤寡老人;夜晚,与党员干部、宗教人士谈话,找出影响本村稳定的症结所在。梳理具有宗教极端思想的人员和影响本村稳定的高危人员,以及有暴力恐怖倾向的人员等。
   小村,就剩最后一户未走访了。买提卡斯木支书说,户主叫斯皮热木汗,独自住在村东头。那里很荒凉,离村委会3公里,是沙漠地带,除了她,无人居住。她本有个女儿,去年出嫁了,留下独孤的她。村干部几次给她做工作,要她搬到村里来,还为她修建了安居富民房,可她总是摇头。支部书记说,她要守着那棵“神树”。
   听到“神树”两个字,本来很疲惫的我,突然精神起来。我知道,所谓的“神树”,在维吾尔族人的心中,就是胡杨树。那是“英雄树”,其刚劲有力,挺拔不屈的身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善良的维吾尔族人民。那是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引领着他们,迈出坚定的步伐。
   胡杨树是地质第三世遗留下的古树种,有其生长的特性,喜生于湿润的土壤,离开河流和地下补给水就会干枯、萎谢。因而,河漫滩及河床该是适合胡杨生长的地方,如果你看见枯死、群居的胡杨树桩,那以前该处一定有一条长河,缓缓流淌。
   胡杨树素有“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朽”之说。当然,这是一种精神上虔诚的崇拜,因为在荒漠中它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永恒的遐想,也长久地凝结在一个民族的心中,以其沧桑遒劲的身躯,赋予人一种不畏艰难困苦的力量。
   于我这个喜欢幻想的人来说,总有一颗好奇的心,想听听那个守着神树,与之相依的女子,该有怎样的故事。
   次日,清晨,小村的第一声鸡鸣惊醒了我。东方泛起了鱼肚白,紧接着,便有淡淡的霞光穿窗而过,静静地映在我的被单上,很安宁。此时,一阵汽车喇叭声打破了窗外的宁静。我推开门,买提卡斯木支书已等在门外。我匆忙洗漱,收拾停当。早有村妇女主任阿依努尔,为我烧好了一壶维吾尔族人特有的药茶。那是一壶暖胃的茶,如肠胃不好,常饮,会慢慢改善。这是昨日,妇女主任得知我肠胃不好,专门到城里为我买的。我就着一小块油馕,喝了两碗茶后,背起了相机,寻访那个与树相依的女人。
   支书的“起亚”穿行在刚铺好的一条柏油路上。这条柏油路在两垄条田中间,两边是一排排高高的钻天杨,像一个个神勇的卫士,英姿挺拔,随时准备奔赴战场;一垄垄的麦田,绿绿油油地伸展着,望不到边,轻风拂过,似听到欢畅的拔节声;一大片成规模的红枣林,又不失时机地映入眼睑,刚刚发出的嫩绿叶片,随风舒展腰肢,昭示着一片祥和的景象。
   也只是转眼的功夫,那条柏油路成了细沙小石子路,麦田、杨树也没了影子,只有成堆的沙丘,连绵起伏。面对沙漠,心中突然升起无限荒凉又渺小的感觉。毕竟大自然是无情的,偶尔有那么几丛枯死的树干,让人猜测这里曾经是一片繁华热闹的树木聚集地。但因人无节制的砍伐,终于,人得到了报应。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治理,土地还是一年一年地加剧沙化,人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迁徙,耕地也越来越少。
   沉默开车的买提卡斯木支书突然说:“若干年后,我不知道我们的子孙该生活在哪里。”我听着支书的话语陷入了沉思。约二十来分钟,“起亚”车停在一条沙土路边上。那条路,车是无法开进去的,厚厚的沙土足以让汽车寸步难行,我和村支部书记带着治保主任和两名村警下了车,步行前往斯皮热木汗家。
   我们慢慢地走在离斯皮热木汗家五六百米的沙土路上,“呲呲啦啦”的细沙在脚下发出身躯被撕裂的声音。远远地,我看见了一棵胡杨树从一座不太高的沙丘后探出半个身子。枝桠并不茂盛,稀稀落落的胡杨叶也不葳蕤,那是严重缺水的标志。再走近些,看见了沧桑的树干、粗砺的皮肤,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层层斑驳。
   一阵风过,树叶有气无力地“沙沙”着,也吹来了一个维吾尔族女人的声音:“高大的胡杨树,我心中的神,我的羊来找过你吗?昨晚我的羊没有回家,我梦见它们来找你了。它们一共是五只,其中的一只是为我的孙子出生做准备的,你看见它们了吗?你告诉我,它们去了哪里?前面是沙漠,如果它们找不到家,会渴死、冻死。树神,请你告诉我,它们流落到何处去了……”
   我慢慢走,静静听。
   村支书说:“那是斯皮热木汗的声音,她的羊一定又走失了,在求神树指引她找回自己的羊。”
   “神树指引?”我的心里升起了疑问,我们已慢慢走近了那棵胡杨树,斯皮热木汗的身影隐约可见。只见她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跪在那棵胡杨树下,神色如一个虔诚的信徒,向心中的神顶礼膜拜。
   “是的,是指引!这是神树胡杨……”支书又顿了顿说,“斯皮热木汗是个勤劳的女人,她是从一个叫阿羌的山里嫁到我们村的。我们这里流传着一则谚语:娶妻要娶阿羌的女人,买驴要买阿羌的驴……”支部书记看着树下的斯皮热木汗说。
   我抬头看着支书,眼里的疑问没有退去。
   “因为阿羌的女人最勤劳,她们除了和男人一样下地干活之外,还承担着日常家务,做饭、洗衣、带孩子、放羊、织地毯等养家糊口的工作,毫无怨言;而阿羌的毛驴个头不高,却具有难以想像的忍耐力和负重力。”支部书记继续说。
   我看着不远处的斯皮热木汗。那是个极普通的的维吾尔族农村妇女,看不出实际年龄,该有五十多了岁吧,可支书说她刚刚四十岁。她身着一件半旧的“艾德莱丝”(一种手工织成的丝绸布料,花色鲜艳,是维吾尔族人特有的)。暗红色花纹的长裙,头上有一方咖色暗花头巾;面色黧黑、粗糙,布满皱纹;她低着头,微闭着双眼,头巾遮住了半边脸。她嘴里仍然念叨着那几句话,神情凝重。她一直很虔诚地跪着,对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丝毫没有察觉。
   支部书记本要喊她,我制止了他,我想等她完成祈祷。那是她与她心中的神在对话,任谁都没有权利打扰她。我们四人沉寂地等待,我听见了斯皮热木汗的低泣声。
   也许是因感冒的支书一声咳嗽惊醒了斯皮热木汗,她扭头看见了我们,她慌忙擦干了泪起身迎向我们。
   这一刻的斯皮热木汗,突然就收起了刚才哭泣时的低迷,微笑在脸上漾开,那是沙漠女人才有的一种含蓄的美。我突然就读出斯皮热木汗眼中纯正的善良,与维吾尔族人特有的朴实。
   这时我又一次将目光投向“神树”。那是一棵四五人无法合抱的胡杨,虽已呈现枯萎的表象,却努力地精神抖擞。我走近它,仰头看。这棵胡杨高约七、八米,虬枝盘错,伸向天空。我围绕树干慢慢走,惊奇地发现,树的侧面早已成半月形空洞,只留下三分之一的树皮支撑着树顶的枝桠,空洞的树心,足以躺下一个人。
   我侧身进入树洞中,突然有一股异样在心中升腾,为了这棵“神树”的勇敢挺立,还是树皮挣扎着、努力着,用尽浑身的力气在支撑?我说不清。我从树洞中出来,用手拍打着树,又一次仰望。
   在斯皮热木汗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她的家。那是个用泥土和着麦草垒起的小屋,在一排整齐的红柳条插成栅栏的小院左侧。小屋的一角已塌了,露出房椽。而小院的门竟然是一块胡杨树皮,轻轻搭在两根深埋进沙土里的木桩上。
   斯皮热木汗说,她从来不锁门,就这样搭上这块胡杨树皮,只是为了给过路的人行个方便。也许会遇到路过口渴,或肚子饿了的放牧之人,就可以自己进屋,沏一壶茶,吃一块她放在土炕上的馕。
   我们随着斯皮热木汗走进她的家。她的家只有三间房,摆设很简单,我们进的应该是她招待客人的房间,并不明亮,但很干净。一个大土炕上放着一个炕柜,上面摞着五六床崭新的被子。炕上铺着手工织的维吾尔族代表吉祥之花的地毯,虽有些陈旧,花色却依然鲜艳。
   斯皮热木汗看我的目光投向地毯,她笑着说:“这是我十六岁那年织的,也是我的嫁妆。”
   我轻轻点了点头,在斯皮热木汗的礼让下,脱了鞋上了土炕,盘腿坐在她专为我们铺好的褥子上。斯皮热木汗端来了馕、茶水,还有一盘玫瑰酱、蜂蜜、冰糖。
   我示意她也坐下,她却笑着摇头,为我们上茶后,进了里屋,良久也未出来。我一直不知她在做什么,我也没催促她,只是静静地等。
   在等待的过程中,买提卡斯木支书在讲述关于那棵“神树”——胡杨的故事。
   他说:“斯皮热木汗的公公,买买提托盖老人就死在那棵胡杨树洞里。”
   我睁大了眼睛:“死在树洞里?”支书点了点头。
   支书告诉我,这棵胡杨是买买提老人的精神支柱,于老人有救命之恩。老人当年逃荒要饭,走到了那棵胡杨树下,又渴又饿,刚好是冬天的夜晚,下着雪,天气寒冷,他无奈,钻进了树洞。没想到,他在树洞里摸到了半块馕,他嚼着干馕,在胡杨树洞外随手抓起雪放进嘴里,咀嚼着,就这样他活了下来。后来,他白天讨饭,晚上回到这里睡觉。他慢慢找活干,给“巴衣”(地主)家放羊。新疆解放后,他有了钱,便在这棵胡杨树旁修建了房子,娶妻生子。老人也许注定要守着一棵救过他命的树,他告诉子女们,这是一棵神树,要子女们虔诚供养。要善待每一个有困难的人,所以,斯皮热木汗的家永远不会上锁,为过路上提供便利。
   支部书记还告诉我,买买提托盖老人活到了93岁。刚过了93岁生日没多久,突然失踪了,三天后,在那棵胡杨树洞里找到了老人,老人已气绝身亡。老人是自己进到了树洞里,三天里,他在树洞里等待死亡,他最终死在了他心中“神”的怀抱。
   我听着关于这棵“神树”的故事,心里突然就升起了一股肃穆与敬意。是对“神树”的敬仰,还是对老人心中对树图腾的供奉,我分不清。
   正在我们说话时,外面有声音传来,是一位汉族人发出的生硬的维语声。我和支部书记赶紧走了出去,那是个汉族老乡,手里提着白色塑料袋,里面有西红柿、小白菜,还有几个辣椒。他是专程给斯皮热木汗送菜的。那人看见了支部书记,立刻笑了起来。支书喊他小曹。
   支部书记告诉我,这个人是这个小村承包温室大棚的菜农,斯皮热木汗常把羊圈里的肥料免费送给他。他常给斯皮热木汗送菜,如果斯皮热木汗不在家,他就打开门把菜放在土炕上。
   从言谈中我得知,他是从山东过来的。我问菜农:“现在新疆形势这样紧张,你不怕吗?”
   菜农说:“有什么怕的,这里的农民很好,从不找我的麻烦,还经常帮我。坏人毕竟是少数,其实善良是相互的,这是个知恩图报的民族。”
   支部书记说:“那些暴恐份子,只是极个别的,是西方敌对势力看见我们民族团结好了,发展得好了,便利用他们故意使坏,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没什么怕的,我们要齐心协力,不给这些暴恐份子立足之地,要让他们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我轻轻拍手,为了支部书记的话。是啊,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让那些暴恐份子成为过街老鼠。
   送走了菜农,斯皮热木汗也从里屋出来了,她原来在里屋和好了拉面的面。中午,要请我们在她家做客,吃一顿她做的鸡蛋拉面。
   我很为难,按规定,我们是不允许在农民家吃饭的。听了我的推辞,斯皮热木汗突然拉下了脸,一定要赶我们走,她说,我不吃她的饭,就是看不起她,是嫌弃她是个下等的农民。说着,她的眼眶又一次泛起了红。
   我忙不跌地答应,她才又笑起来。此时,四十岁的斯皮热木汗像个孩子,那笑透着善良与纯真。
   在斯皮热木汗做拉面时,我给他往泥巴盘的土灶里添火。我问她,为什么不到村里去住。
   她说,这一带很荒凉,沙漠和盐碱滩紧挨着,时常有人赶着羊群来放牧。那些人会口渴,会肚子饿,她留在这里,是想给过路的人提供便利。
   她还说,她公公就是这样做的。她十六岁嫁到这个家,公公的美德、善行一直影响着她。她的丈夫早早地病死了,没能完成公公的遗愿,她要沿着公公的足迹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这样,她死后,才会有脸见天堂的公公。
   她接着说,那棵树,对公公有救命之恩,她要守护那棵树,有生之年与树相依。她要负责给那棵树背水浇灌,因为没有水,那棵树会枯死。
   我突然想流泪,为眼前的女子。那棵树不死,原来一直靠这个女子背水来延续生命、保持活力。我凝视着斯皮热木汗,无言,只是望着她。
   吃过了斯皮热木汗做的拉面,已过了中午,我们要回村了,我拿起了相机,想和她留影,却听到几声“咩咩”的叫声。斯皮热木汗欣喜地冲了出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送来了她的五只羊,那个牧羊人说,他早上的时候赶着羊群出来,看见多了五只羊,他想一定是斯皮热木汗的,他特地给她送来。
   我看着那一张诚实的脸,心里感动着。知道这个牧羊人一定喝过斯皮热木汗为他沏的暖暖的药茶……那份暖,一定时刻徜徉在心坎上……
   我们启程走在那长长的沙土地上,远处,那个牧羊人和斯皮热木汗,还在对我们挥手……
   我知道,一个民族的朴实与善良,从来都不会因为发生几件不如人意的暴恐事件而淹没。我一直坚信,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是淳朴的!
  
   2015年4月24日晚完稿于于田县木尕拉镇空喀麻扎村

共 521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深刻的。作者工作在新疆,工作在那个风沙很重的地方,和那里的维吾尔族人民一起生活着。这篇文章表现出的内容是丰富的,给我们思考的角度也是非常多的。文章描写了这里的自然环境,把环境的恶劣展示了出来,也把保护生态植被的重要性揭示了出来;这样恶劣的地方,可维吾尔族的百姓们还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守着神树的维吾尔族人讲述的理由,深深地体现出了他们对树的敬仰,对顽强生命力的敬仰,对故土的敬仰;守着神树不离开的女人,讲述了神树和她家的故事,两代人的神树故事,表现出的是一种报恩思想,表现出的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善良。暴恐事件出现后,新疆人民生活在什么样的状态之中?这篇文章给我们做了真实的再现,让我们看到了新疆人民的勤劳,新疆人民的善良,新疆人民的坚强不屈,新疆人民对国家富强对生活安宁的向往、自信、珍惜。那个送菜的山东人形象,文章着墨不多,却有着不可缺的作用,他和维吾尔族人民相处的和睦,相互的帮助,诠释的不正是中华大家族的团结和睦吗?主题深刻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427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5-04-26 21:40:00
  欣赏精彩佳作,祝创编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竹儿        2015-04-27 16:53:04
  问好猜哥,在江南看到你了,祝编创快乐,期待您的佳作。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4-26 21:51:58
  读了竹这篇文章,真的很感动。我知道沙漠,可是,不知道生活在这些地方之人的生活状况,读了这篇文章终于清楚了。新疆人民的勤劳、坚强、善良,对国家的爱,对新疆的爱,在文章中表现得真实感人。
语文教师
回复2 楼        文友:竹儿        2015-04-27 17:06:17
  春雨老师,辛苦了,竹儿在遥远的新疆给您奉茶。
   老师,其实新疆天气是恶劣一些,但维吾尔族人民,本身还是善良的,而且也一直在努力,还新疆一个安宁祥和的环境。
   政府决定利用五年时间,以20万干部下基层为契机,彻底打击暴恐份子的嚣张气焰,现在真的是好多了。
   我们在新疆虽然各方面工作起来都感觉力不从心,但,我们还是会努力。
   今年,我是自愿到基层工作一年的,这一年是住在村里。
   老师,谢谢,您的精彩按语,正是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让更多的人看见新疆人民的努力。
3 楼        文友:竹韵清吟        2015-04-27 14:48:24
  喜欢的作者,喜欢的编辑,喜欢的文字,喜欢的按语!
回复3 楼        文友:竹儿        2015-04-27 17:08:37
  清吟,是你啊,抱抱,好久好久不见啦,今年真的和往年不一样了,除了忙就是累,你的好多文章我都错过了。唉!觉得很过意不去。清吟 ,保重!竹儿在新疆给你上茶!
4 楼        文友:鹤望兰        2015-04-28 11:11:47
  向竹儿致敬!!
文墨滔滔,江山如此多娇!
回复4 楼        文友:竹儿        2015-05-03 16:45:37
  谢谢舒绿来读拙作,问好!
5 楼        文友:疏竹淡影        2015-06-10 22:39:11
  承载深刻思想的好文,问候奉献在遥远边疆的作者!
回复5 楼        文友:竹儿        2015-06-10 23:16:25
  给疏竹奉茶,谢谢深夜的问候,谢谢来读拙作,喜欢写一些清淡的文字,当作完成自己的思索之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