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阔天空的领域——谈散文

编辑推荐 海阔天空的领域——谈散文


作者:欣雨文萃 进士,1029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777发表时间:2015-04-26 20:30:56


   写了一辈子散文,总觉得散文这个文体越写越深奥,把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老师讲话、突然想到的点滴记载都翻开,想归纳一个明白的创作散文体会,但是,弄起来还真成了老太太的裹脚布,哪一条都不能扔掉。
   说起散文真的没有成法,也没有格式。由于写作对象不同,甚至一个主题、一个人物、一个地点、一个故事……展现在每个作者眼中也不同,写出来的东西当然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如何成就散文写作,也就是如何去历练自己的散文情结,我把这分成了好几点,似乎缺一不可。其实,这些经验对于其他文体创作也大体适用,也就是说,作为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任何人大都有用。记在这里,共同走进散文天地吧。
   说明一点:下面在有《》中的文章题目,都是我在江山发过的,为便于对照本文章的论点,备注在这里,是为了加深对于我的经验之理解。
  
   散文,是一种能大能小、能包罗万象、能融合多种文学体裁、能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体。这种散体文章,还可以写史传、论说、颂赞、游记、书记。因而散文大都以短小精悍为要,取材广泛。须长则长,明义可短,不拘一格。
   表现手法可以分成三种,就是抒情、叙事、议论。议论又以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杂文见长。杂文有很多中手法表现,涉及现实问题较多,要讲起来篇幅不小,这篇文章里不加以赘述了。
   散文文章的架构和手法:可以用生活中的事物事件来塑造人物,像小说那样刻画人物性格,又不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可以使用戏剧的要素——矛盾冲突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意图,但是可以不必照顾时间空间的高度集中;可以像论说文那样说理议论,又不需要运用哲理、概念、抽象、推理的手法论证。叙事、描写、抒情、议论,根据自己的文章立意单独使用或兼蓄并用。
   散文是生活高度集中的产物。能让读者觉得动听、耐看、寓意深刻并产生记忆的文章,是需要花大力气去写的,是生活的高度集中概括。不是刚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立刻动笔写出来的,那样的文章一定苍白、无力、单薄、或者呻吟。因此,我主张要深刻懂得要写的对象,要深沉地融入要写的对象。当对象的影响常常缠绕自己,腹稿已经跃跃欲出,感情达到了真挚的需要,到了非写不可的时候,让文章里的对象去“写”,而不是自己在里面掺乎,也就是深入了角色,就能写好。有的文章素材需要多少年才又蹦出来。那时,情节、细节、词汇就接连出来了,而不是冥思苦想到处寻找情节、细节、词汇。心里有话,自然而然地一气呵成,笔下就说得出来,恰当的字眼就会用到了恰当的地方,不会生拼硬造。有这种感觉写出来的文章,再经过几次润笔修改,自然是上品。
  
   那么,要写好散文和各类文学作品一样,需要哪些历练和修养?下面分五个方面说说自己的体会。
   分了几个小题目,供参考,它们是:
   经历、阅历、遐历
   见识、学识(博识)、卓识
   智商、情商、宫商
   直笔、曲笔、润笔
   心性、悟性、理性
  
   先说说经历、阅历、遐历。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经历从出生开始大抵是由不得自己设定的。或者这个叫命。与生带来的命和一生经历叫运。这样就涉及了一生走向,丰富多彩也风云不断。经历受到家庭、环境、秉性、机遇的影响,是躲不开的年轮。但是,有的人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是一种经历;有的人随时体味和分析、总结生活是一种经历。作为文学人,还会将一生得到大量的素材,还包括网上看到的任何素材,记录下来。只需记录那些值得记录的人物性格、环境形态,不去模仿和抄袭原文。记下生活里面邂逅的张三、李四,里面的雷雨、朝露之有用的一部分,到时候就会蹦出来和你写的人物、故事揉和在一起。这就是生活的赐予,这就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因为,人会老,生活之树永远常青。
   文学作品,古今中外,无不是来自生活和对生活的凝练。就是精练的古诗,有的语言华丽,读一下,也无不是对生活的描写,这就是文学创作须臾离不开生活的证明。文艺作品的出现,是人们感于社会生活而在头脑中反映出来的产物。不论大事件或小事情,只要用心,都能写出一篇引人阅读的好文章。因此,不枉人生,关注经历,用心生活,积累素材,就是文化人的取之不尽的极为丰富的宝库。
   只有经历,而且思维狭窄,文字总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转,一个时候可以喷发,但是总会遇到江郎才尽的时候,也就是有的文学朋友问我的:怎么写不出东西来了?窃以为,只有加深对于经历的思考、筛选,积累对于世界、社会、人生更广泛的、更深入的阅历,才能改变自己的更快前进步伐!不懂得《文学的根须枝茎花果》的关系,写作历程在文学殿堂前踏步不前,上台阶的艰辛就可见一斑。
   阅历,除了上面说的是由自己获得的知识或经验之综合外,更多的是亲身听到的、见到的、读过的和搜集到的点点滴滴——当然,博览群书,兼顾古今中外、文、理、艺、商知识也是重要一环——经过了大脑的分析整理、理性辩识,把这些最丰富的源泉时不时地观察、体味、体验、研究、分析,当升华到一个高度的的时候,就达到了具有逻辑性和真实性的积累。再经过取舍,这些原始资料就可能在某一个心悸的时候启动心中潜在的创作欲望。比如我发表在江山的《喝啤酒的老妪》,是二十多年前接触的人物和环境,一直在脑际中盘桓,当年写过的第一稿被我自己枪毙了,觉察到那是就事论事,没达到艺术的真实。直到历经了二十几年社会的变迁和后来又多次来往于那个地方,发现那里静止似地停滞尽然毫无变化,才意识到对社会发展中被遗忘的角落和人群需要为之呐喊,因而成篇。单纯简单的人物就变换出大主题。可谓二十年怀胎,一朝分娩,所以,有了素材的那些阅历,不一定要立即写出来,陈酒总比新酒香。
   遐历,狭指游历。我之使用遐历二字,是因为除了旅游之外,在“游历”期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所得到的感官镜像和知识,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丰富的内容,有的还具有比经历更加强烈和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具体事例,这些就形成了在慢慢游走中得到的素材,聚像于典型性的“这一个”,因此,站得高,钻得深,是不可不历练的过程。我早年发表过一些游记散文,就是没有艺术的真实和深入推敲,现在翻开几十年前的这类文章,所使用的形容风景名胜词句,用在黄山的,用在泰山也行;游历嬉戏、状物考据的,用在哪个地方和哪些游人身上都一样,根本没有体味和描写出“这一个”来,再次读后,干巴巴的文字没有给自己留下印象,就是那时因为发表在大报刊上的沾沾自喜情绪也全都没了。那时的文章现在看到缺陷,原因就是出门不细琢磨,没有深入挖掘风景古迹埋没的历史痕迹,没有把游历中的人和事融入大环境之中,回来拿笔就写,雷同的地方、大众话语很多,失去了风采。我的《湿漉漉的气息》一文,是我在戈壁上工作三十多年离开之后写出来的,一幕幕在眼前,越离得远了,越感到历史更加厚重,环境气魄的深沉,只有自己才能那样感受。这就是“这一个”。
   看起来这是理论,实际上经历、阅历、遐历无时不在制约着我们写作的选材宽窄、立意深浅、人物是否丰满、情节是否合适于主题、细节是否真实细腻,是否使得故事呼之欲出,言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词句出口毫无娇柔装束之态,读起来见者真、知者深。
   因此,对于文学创作,那些脱离生活的虚幻、空泛的东西,不是作家应该有的创作手法和追求,让自己和艺术与生活拥抱在一起去创作才是正确道路,因而就有必要在经历、阅历、遐历上下功夫。办法就是遇到的、听到的,读到的、看到的都可以写点素描,记录在案,以为后用。但是切忌泛泛,要把骨头肉里的基因捡传神的地方简略记载,如我的《【梧桐剧影】都叫这群是老不死(文学小品)》里的人物就是笔记,在我写的长篇里派上了用场。
   见识、学识(博识)、卓识。
   识,就是对于所见、所学,能够用自己的判断和认识去理解生活中所有真谛。而这些判断和理解,产生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彼时心态,产生于自己不断上升达到的才智,也和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和秉性、心地相关联。也就是说,卓识必须能不断宽展。这些直接引领着作家的创作方向和对于社会关注的点,以及深度和广度。这是一个不断近进的过程和不断更新的过程,只有不断刷新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作品问世。
   卓识,作为作家,是必须有的心性和目标。俗话说:天上知一半,地上全都知,形容了人的一生在脑际存储着了大数据。卓识,是由见识和博识组合而达到的。我们需要博览群书,需要理解群书,需要使用群书,需要甄别群书;我们需要有计划的、分时期的、按需要的、跟着时代潮流去阅读能得到的一切东西,还包括阅读你所遇到的一切人!卓识的代表作,我以为是几百年的京剧脸谱,那就是一篇作家需要研究的无形的文章。脑中有了脸谱的概念,就有点像相面,对于遇到的所有人和看到的照片就有所感触。看啊,一双眼睛,一个脸庞,说明了许多潜藏在那个人物骨子里的性格和道德品质。比如,有的人和你说话会直视着你,而有的人对你说话和听你说话时,是左右环顾或向下晃动,这两类人绝不是同一个层次、同种性格、同类道德、同一样行为……如同《特写:情人节,听童趣少年调侃乱弹》那里解析的客人形象。遇到的一切必须有深刻地理解和研究,有了对生活的见识,加上平时对什么都好奇,都去刨根问底,童心不泯,老不自傲,这种心态才能达到博识。见识和博识组合也就生发出了卓识。因此,把周围的人和事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不断刷新,就有了许多典型人物素材,结合生活要素和社会环境特点,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积累的见识、博识、卓识,写出来就生动传神,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的《半仙外传》就有这样的影子。
  
   这就又引出了一个智商、情商、宫商素养的问题。
   智商,是一个认真思考和深入历练才能不断革故迎新过程的产物。这个很好办,作为写作的人,只要时时处处把人生邂逅,包括文字的接触,都用文学眼光去积累素材就是了,藏于胸中,随时待用。在《『流年·欣雨文萃』敦煌断想(现代诗)》里,如果只看到了洞窟壁画,除直观的东西其他都没感觉,那就就事写事吧。如果在游历中把胸中积存和所见融合,当时就出现了一种睿智的联想,就会夜不成寐,欣然命笔了。
   情商则是一个作家必不可少的秉性。文学,是人学。诗词、小说、散文、戏剧都是从有思维能力的人类生活中派生出来的。情感,多情,是多方面的。情商不单指爱情。包括了对于世界、社会、人和事的喜怒哀愁,包括了情感带来的行为规范……所以,真正的作家作者应该是多情的,也必然是多情的。多情则善感,善感加善良则必然多忧多愁。大到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小到伤虫痛鸟,恋木惜花。所谓情寄八荒,思接千载,难得有长久的欢乐,片刻的清闲。作家作者之苦、之乐,全在于此。所以,应该用美学的概念去观察、深入、体会、体味生活。《美,是心的灵性》,只有这样,才能有睿智观察和提炼出好的文章。但是,情商,智商,没用到该用的地方,也不会有好作品连连问世。低俗的文章,就像那些编写荤的俗的段子专业户,智则智也、情亦深也,可惜,没用到该用的地方。
   宫商,本来是古代音乐音律的音阶用名,后来代指音乐。我这里借用其音乐感说说散文。好的散文是有笔调的。好的散文语言就像好的台词,可以是世态风俗画,也可以是小夜曲。这就是作者对于音律的悟性:宫商。
   著名散文家曹靖华在他的《飞花集(1978年版)》里有这么一段话:“有一位外国作家曾说:‘我们的作品不是写给哑巴的。每句语法上的形式,同时也是音乐上的句子。我们写作,同时我们也想,也听。语调,这就是旋律。旋律不是诗的专有品。旋律,这是散文的基础。每个散文家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不因袭的、音乐的调子。如果一个作家听不到他所写的,那么,读者也就听不见他所写的什么了。读者只听到单调的、飞快的、打字机的嗒嗒声。’”
   曹靖华又说:“时无古今,地无内外,其理一也。中国不也有‘掷地作金石声’吗?不但诗讲节奏,散文也该讲这些,讲音调的和谐,下字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令人听来悦耳,读来顺口,不致佶屈聱牙,闻之刺耳,给人以不快之感。如果写散文也能像贾岛做诗那样下功夫,那样推敲,使它有声有色,岂不更好?”
   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他的《散文的诗意》中也说:“契科夫和海涅,虽然这两个作家迥然不同,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创作极其明显地证明了: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果汁一样。”
   其实,并不是说散文要有合乎音律那样合辙押韵的词语,那样岂不弄成了散文诗。指的是朗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字里行间很容易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能让人顺顺当当,或者一口气浏览一整段,甚至随心所欲地一下子读完全篇。为什么?就是因为文章派词遣句有一种潜在的音乐感,断句和标点适于文章的形态,合于阅读说话习惯的的词语和长短句相间,就是既照顾了语法,又给读者以随意的方便。相反,有的人写文章一个逗点可以管上一二十个字而不断句,有的文章造出奇怪的语句和词汇,有的文章口语化过了头,前后语句混搭颠倒,有的人搜肠刮肚地非要使用孤僻词语单字。这些毛病,读者看了一半或只看了几行,就会因为吃力和腻歪落荒而逃了。这就是做文章不懂得宫商的意味。我不反对那种简单到都是用煽情的词语和华丽的词汇组建起来的文章,前提就是人家读到你这种抒情式散文的时候,能不能达到你写作的意图。因为内涵于生活感受,会使读者产生共鸣,就能从中发现一个影子或一片景象,感到心在随着你的文章悸动,眼前不断地“过电影”,这样的文章就是高度概括了生活,达到似无生活而有生活的佳境。特别带有韵味的文章,大都是抒情散文,《我好想天天看到你》中,没有写生活具体事例,但是从生活里浓缩出的人物,能让人读起来感到就在其中。再加上专注那双眼睛,显里出的《心灵之光》,还是会让读者感到栩栩如生。

共 89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写好散文的议论散文。作者主要从经历、阅历、遐历、见识、学识(博识)、卓识、智商、情商、宫商、直笔、曲笔、润笔、心性、悟性、理性的方面着手,浓墨重彩地一一详细地解说,娓娓道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一一列举例子,来引导大家去理解和认知,何为散文与散文的写作手法,及散文质量的评定标准。作者文笔流畅,描写细腻,详略得当。此文指出了我们不经意间易犯的错误,读此一文,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并由此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好文欣赏,力荐,祝创作愉快,岁岁安康!【编辑:尚林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尚林夕        2015-04-26 20:35:17
  欣赏老师佳作,读之受益匪浅,学习、问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6 21:31:07
  问题我会一一作答,一个一个来,答复是你们会收到通知的。
回复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6 21:36:45
  新来的文友,可以把我文章中《》里面的题目复制下来,再复制到网页右上角小框子里,然后点击“作者”的下拉框,改为“短篇”,搜索,就出来了。
2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5-04-26 20:53:50
  学习了,谢谢老师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2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7:54:08
  网名很有气魄!谢谢来访。
3 楼        文友:李昕        2015-04-26 20:56:52
  学习了,谢谢老师!向老师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7:56:12
  不客气,谢谢来访,共同切磋吧文学搞上去。
4 楼        文友:细雨梧桐        2015-04-26 20:58:03
  老师好,我想提问:本人主要写一些散文、随笔,写散文如何突破“小我”呢?
回复4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7:52:46
  简单地说,不管是自己的、家里的、亲戚的、还是广泛社会的事件、人物,用普通人的眼光,那不过就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如果有心成为一个作家,就融入到或者说跳到“云外”去看这些、思考这些。我的文章中也有这方面的意思。谢谢。
5 楼        文友:天亮故事        2015-04-26 21:06:28
  一堂精彩的讲座,看后受益匪浅,希望 抽点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品读,悟出自己的写作方法。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5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7:57:24
  等你更多的“天亮故事”问世!
6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5-04-26 21:07:04
  学习了,欣赏老师佳作,读之又读。谢谢老师的佳作,问好老师!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6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7:59:04
  借用你的网名:大家都是一样啊:千里追梦,始于足下。谢谢来访!
7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4-26 21:10:43
  文萃老师的讲稿,具有哲理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理论与感触并行,且讲且析,并辅之以实例,对散文作者来讲,确有醍醐灌顶的良效。学习了!老师辛苦,祝福老师!
紫玉清凉
回复7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7:59:58
  哈哈,等待听你的讲座!
8 楼        文友:雪中梅        2015-04-26 21:12:46
  问好欣雨老师!今晚有幸听了您的讲座,受益匪浅,谢谢江山,谢谢林儿,谢谢欣雨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8:00:56
  只要认真,不钻牛犄角,就会更上一层楼。谢谢来访。
9 楼        文友:大溪水        2015-04-26 21:12:52
  学习了,向老师问好
回复9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8:03:22
  “大溪水”向东流,更多精彩有品头,谢谢来访。
10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5-04-26 21:12:57
  很有启迪,且心悟,沉淀,加油。
   谢谢欣雨老师。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0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4-27 08:09:01
  等待你的新篇!
共 79 条 8 页 首页1234...8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