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美在人间烟火味

编辑推荐 美在人间烟火味 ——-----细语呢喃|刘艳琴妙曲浅析


作者:晋忻李 探花,2063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4发表时间:2015-05-03 19:14:25


   散曲与文学史与诗歌史上传统诗、词等艺术形式相比,无论其资历、数量、流行时间、参与者阵线等多方面,都处于弱势,从表面看好象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却为何能同诗、词平分秋色、分庭抗礼,被文学史家们赞不绝口,同传统诗词鼎足而三呢?愚以为,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她从元好问等首创开拓之初,即继承了传统韵文学艺术从《诗经》、汉乐府等流传下来的置根于民间的优秀经验,将根须深深地稳扎在人民生活的肥田沃土中,汲取营养,如大自然赐与人间的野生山丹花、灯笼笼花、沙棘丛、野蔷薇、野葡萄等,含苞带露;又如山野村姑,别具风骨与个性。她保持并发扬了民歌所具有的活泼清新、极富生活气息的一面。远离庙堂,扎根民间,也使得多数作品与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离合悲欢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零距离接触,使寻常百姓倍感亲切。优秀的散曲作品,堪称俗文学的典范,为文人雅士与民众共同喜爱、把玩的民间文学奇葩。
   《中华散曲》版版主细语呢喃|刘艳琴的不少优秀散曲作品,即对散曲的俗文学本质特征把握并展示得精细入微、淋漓尽致,令读者爱不释手。前边发表并获精品的[南越调﹒黑麻令]忆故乡:“故乡美情长路长,地貌奇沙梁土梁。最销魂秦腔晋腔,一声声婉转悠扬。大锅熬瓜汤米汤,院门外花香果香。更难忘亲娘婶娘,枣树旁细碎叮咛,常伴我他乡梦乡。”曲家以她女性独具的细腻情感的深入体察,与对[南越调·黑麻令]这一独特体裁的准确把握,巧用迭词,一唱三叹,把抒情主人公对陕西故乡与亲人的眷恋与感念之情展示得酣畅淋漓。让人读罢拍案叫绝。前边已有方家精确点评过,故不赘述。
   而作者于日前新发表的[仙吕.游四门]说好到白头:“只说恩爱到白头,你咋地焗了油?豁牙歪嘴常咳嗽,还想扮风流?羞!把野性儿收一收。”曲家将相伴半生或大半生的一对老夫妻中的一个,因对方“焗了油”而引发的爱中有嗔、因爱生怨的娇嗔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拿捏得恰到好处,幽默风趣,令有过婚姻“围城”中人领略过锅碗瓢盆交响曲切身体会的人心领神会,心照不宣,哪个能不为之发出会心一笑?寻常百姓,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夫妻们有缘相聚,相濡以沫,同甘共苦,风风雨雨,磕磕碰碰,一齐走过数十年岁月,谈何容易?如今垂垂老矣,追想当年,虽未必一定有过花前月下的浪漫,却也少不了“恩爱到白头”的憧憬与期许。如今一大把年纪了,眼见得“豁牙歪嘴常咳嗽”,老态毕现,却居然“不识时务”地还要焗油去赶时髦、扮风流?也不怕人家笑话?莫非还会有什么非分之想、违背当初白头之约不成?爱之愈笃,责之愈苛。但怨归怨,他(或她)也未必不会知道,爱美,也是人之常情啊!老百姓的老爱情,恰如陈年老酒,历久而弥香。因此,小令中对配偶的责备,“羞!把野性儿收一收。”也无非只是一种贴心贴肺式的善意调侃而已。其中蕴藏着一种风雨过来人的沉稳与热情,和对平淡无奇生活的满足与小小的不满足。让人读之感佩与向往。这种曲子,是钻在水泥森林书斋中的文人们纵然憋破脑袋瓜子也苦思冥想不来的。
   曲在寻常生活中。美在人间烟火味。品读这样接地气、带有浓郁泥土芳香味儿的曲子,在分享生活中的小幽默、小风波、小喜剧的同时,对于钟情于散曲制作的曲作者们来说,不也有着弥足珍贵的启示作用吗?
   2015-05-03

共 13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曲这种艺术形式好像与传统的诗词无法相比,有点难登大雅之堂的感觉,它之所以流传之广,起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根植民间,反映百姓喜怒哀乐;老师用精炼的文笔写出了散曲的创作特点,并就[仙吕.游四门]从专业的角度展开了赏评,其中的心里刻画、细腻的描写令人拍案叫绝,让人读之心悦诚服,听之五脏酣畅。散曲美,美在人间烟火味。老师赏析精彩,点评也是妙笔生花,主题明了,学习了。【编辑:琴声悠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5-05-03 19:15:55
  欣赏老师精彩的散曲赏析作品,老师精彩的语言,鲜明的观点深入人心。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1 楼        文友:晋忻李        2015-05-03 19:30:24
  谢琴声悠扬及时编发与给力,遥致谢意啦!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