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说秤(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说秤(随笔)


作者:一榆先生 童生,59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94发表时间:2015-05-04 22:33:44

妻的娘家在过去算是个富户,从妻的爷爷的爷爷那辈儿开始都是做生意的,到了妻的爷爷这辈儿开始也在做生意,后来有了合作社,割了“资本主义尾巴”就没生意可做了。和爷爷相处了二十几年得到很多的教诲。五年前,爷爷过世了,近九十岁的高龄,算是无疾而终吧!他作为宽厚而博学的长者深得我们这些晚辈的敬重。爷爷身后留下的东西不多,一个镶着瓷画的炕柜,古香古色的;一对清代传下来的青花掸瓶,掉了一个耳,也算是件古物吧;一个四角包铜的板柜,惹眼的是上面镶的那个圆铜锁;一个东洋的座钟,拧上发条还能咯嗒咯嗒地走;一个伪满时期的铜盘铜杆铜砣的秤;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物件。作为留个念想,我们这些晚辈分享了这些东西,我分到的是这杆秤。秤是“十六两”的五斤秤,上面镶了许多的星,我不懂上面的含义,也不曾用过它,只是到了爷爷的祭日才拿出来擦擦,看看,回忆着爷爷的音容笑貌,感念着和爷爷的情分。
   今春去常州出差,闲暇去溧阳的天目湖,湖边有一条民俗街,街的一头有一景叫“秤心如意”。一个四角的亭子,亭中悬一挂大秤,号称“天下第一秤”,大大的秤盘,一个人坐上去还有富余,花十块钱可以称下自己。我无心凑这个热闹,倒是关于这个秤的说辞让我很感兴趣,随手抄录下来:“秤杆是权,秤砣是衡,权衡一词来源于此。秤杆上的小星被称作准星和定财星,古人采用十六进位制,因为古代十六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前七颗星为北斗七星,告诫我们人不能贪图钱财,不分是非;后六颗星,天南地北,上下有方,告诫我们,称东西要中正,不可偏斜;最后三颗星,代表福禄寿,少一两,则减寿,少二两则少禄,少三两则损福,反之则添寿加福增禄,秤虽小,却可以称人心,称人的道德品质。”相传,秤是范蠡发明的。范蠡之所以会发明秤,和他奇特的经历有关。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他年轻时,曾拜计然(又名辛文子)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策。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并不为世人所识。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帮助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他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其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想,怎样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们的恶行呢?终于,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目的是为了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一项重大贡献就是统一了度量衡。这里还有个传说,当时,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好,就请示秦始皇,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为公”,算是给出了定制的标准,但并没有具体的数目,李斯想了个讨巧的办法,决定把“天下为公”这四个字的笔画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我觉得,这个传说有些牵强,一是范蠡的定制更有说服力,二是依秦始皇的个性和执政理念为自己修陵墓都要动用几十万人修上几十年,即便是愚民也说不出“天下为公”的话来。三是笔画数与依字的繁体写法不合。
   秤,是一种工具。是为公平的经营与交换服务的。它的功能更在于衡量使用者是否有一颗公平的心。古往今来,在秤上做文章的可不在少数。现今的市井里还常有在秤砣上钻眼,在秤盘底儿下粘磁铁的事情。为了遏制这样的事情发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小故事。隋朝初年,天水西人赵煚出任冀州刺史。冀州这个地方粮食收成一直不好,大概与这时的地理环境有关。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很有些道理。因为生存是人之本能,“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不实的时候谁还顾得上那么多?填饱肚子是第一位的,所以,这里“市井多奸诈”,坑绷拐骗之类的活动特别多。表现在集市上,就是经常出现大斗进小斗出,拿14两秤、9寸尺给人缺斤短两之类的事情,老百姓因此怨声载道。于是,赵煚让人用铜做了个斗、用铁做了把尺子放在市场里,“百姓便之”。老百姓买了粮食或布,如果觉得不放心,都可以再用铜斗铁尺再量一下,这样一来,缺斤短两现象立刻得到了遏制。这事儿很快就被皇帝知道了,对赵煚的创新意识很是赞赏,专门把这种方法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向全国作了推广,“颁告天下,以为常法”。这就是最早的公平秤吧。但这个办法也未必就是万能的,奸商们为了个人的利益可能会行贿主管铸斗铸尺的人,在铜斗铁尺上做做手脚;也可能花钱找几个无赖,半夜里把铜斗铁尺偷走或者砸毁。其实,真正懂生意的人是不屑于这些鸡鸣狗盗的伎俩的。有个“十二两秤”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这十二两秤的故事一定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了,因为改十两为一斤是建国后的事了。
   相传在南阳邓州的一个镇子上,有夫妻俩经营着一个店铺。丈夫管上货,妻子管卖货,生意还是蛮好的。为了赚更多的钱,丈夫想了一个主意,就和妻子说,妻子拗不过就只好顺着他。第二天夫妇俩来到县城做秤的店铺,丈夫神神秘秘地说明了来意,店老板心领神会,收了钱送走了这夫妻俩。回到家,妻子说有事要出去一趟,晚上才回来,两口子躺在炕上,丈夫和妻子美滋滋地谈论明年的生意会如何如何地赚多少钱,妻子不时地夸他……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年底,夫妻俩盘点,算账,这一年的收入是往年的一倍还多。丈夫就得意地说,我这招厉害吧!妻子笑笑,取来两杆秤,对丈夫说,你看看这两个秤,一个是你做的七两秤,一个是我做的十二两秤,你说我这一年用的是哪个?丈夫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我这个七两秤啊。妻子笑了笑,拉丈夫坐下,说,告诉你吧,你的七两秤我一回也没有用过,去年我们定了七两的秤后,我又返回去定了一个十二两的秤,用了这个十二两的秤,大家都说我们家做生意实在,大方,来买东西的人比去年多了好几倍,好像我们吃了点亏,但生意多了,赚的还是多了,要是用你的那个七两的秤,我们可能会占一点便宜,时间久了,人心伤了,我们的生意也就没了,人心就是一杆秤啊!丈夫听完,恍然大悟。这“十二两秤”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了。
   秤砣小,压千斤,其实,我们的人生也如这小小秤砣般,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对待事物要像秤砣一样不分远近亲疏,不分富贵贫贱,讲的是人人平等,不管是金银珠宝,还是破铜烂铁,都一视同仁。对待自己,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称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有几许价值,才能做到自知之明。
  

共 30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爷爷遗留的一杆秤,“以小见大”说明了做人的道理。细细读来,对于秤的来历、结构、布局、星准都了然于心了,让读者真真长了一番见识。同时,对于作者的文化内涵给予大赞。既然作者是一位对文化一丝不苟的人,那么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的“范蠡”与“西施”。据本人所知,历史上确有西施其人,《史记》清楚记载,范蠡离开越国后,带领全家人来到齐地,“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在这里,根本没有西施的影子。后来,范蠡到陶经商,也没有西施。文章中提到,范蠡改名鸱夷子皮,最耐人寻味的是“鸱夷子皮”,就是大皮囊,据说西施就是被装入大皮囊沉入湖中的,这样的结局让范蠡感叹不已。所以民间传说其与范蠡泛舟五湖,没有依据。既然作者钟爱文化,那就姑且论一番吧!也算人来人往交换知识,作为我了解“秤文化”的回报。同时问候作者,感谢作者赐稿丁香,推荐此文。[丁香编辑:麓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于国涛        2015-05-05 08:07:51
  特意前来看看哥哥的大作,写的确实不错。
2 楼        文友:一榆先生        2015-05-05 08:33:14
  有一套书,叫《天下谋士丛书》我读过其中的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范蠡传》主要是讲范蠡助越王雪耻的事,包括西施,本是一个淘金女,被范蠡选来,全方位的培养,献给了吴王,目的就是让她蛊惑吴王,败国败家(就这个意思吧),期间,西施应该和范蠡产生了感情的,这就为他们后来的故事作了铺垫。越王成功雪耻后,开始诛杀功臣,范蠡开始逃离越王的控制,带走了西施。这么久远的历史应该是无籍可考的,应该是后人为给爱情一个美好的结局吧,演绎了范蠡携西施五湖泛舟的故事,也许是杜撰,但始作俑者绝非一榆,现在的无锡有个“蠡园”也应该有关于范蠡和西施的故事,和我的记忆当是大同小异的,没记错的话编辑小妹的家在南京,有空不妨去蠡园看看,一可赏心悦目,二可佐证下一榆的辩解,幸甚!
一榆知春早, 亭下兀自生。 下视无奇草, 环顾貌不惊。 婆娑疏日影, 陶然弄清风。 秋来捧金叶, 霜重有余红。
3 楼        文友:一榆先生        2015-05-05 08:57:54
  麓云的严谨学风早已领教,咬文嚼字更是做编辑的一个好的习惯,望坚持!然,文学虽不可胡编乱造致漏洞百出误人子弟,也绝非如造火箭那样纤毫的差错也不可有的。讲个真实的小事吧,就发生在**市的。有个市长,不说是谁了,嫌**市的历史短,不厚重,就找来一帮教授,让他们找依据,推前**市的历史。几天后,教授们来了,这个说是700年,那个说是800年,最多的说1100年。市长不高兴了,说,据我所知,**的历史起码1700年!你们按这个找依据去。这时,一个教授站起来,说,市长,对不起,没有那样的依据,这个要有科学依据啊。市长当是就急眼了,你说1100年,你看到了?我说1700年,你看到了?就这么定了,1700年!自那时起,所有涉及**市历史的,都变成了1700年,你说,**市的历史到底是多少年呢? 权作闲谈
一榆知春早, 亭下兀自生。 下视无奇草, 环顾貌不惊。 婆娑疏日影, 陶然弄清风。 秋来捧金叶, 霜重有余红。
4 楼        文友:凌雨涯        2015-05-05 19:09:33
   感谢作者赐稿丁香文学。
冷漠无法品读
5 楼        文友:潮仙        2015-05-27 08:49:06
  对待自己,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称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有几许价值,才能做到自知之明。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