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自己的观点(杂文)

编辑推荐 【绿野】自己的观点(杂文)


作者:林绿 榜眼,2414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8发表时间:2015-05-05 18:23:40

写过一篇关于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评论,我重点关注了扮演中年莫那·鲁道的演员林庆台。朋友在下面评论,问我为什么不写一下影片所传达的爱国精神。想来她是不了解我的一贯风格。
   事实上,每次看完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影片,或是书籍,如果我的感受与大多数人一样,就不会写出来。辟如看了某部电影,它自然会传达给观众一种倾向。看了校园青春片,很多人就会感叹纯真的爱情。看了喜剧片,大家就会探讨其中哪些情节是笑点。看了《黄金时代》,就吐槽它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及萧红一生的爱情命运……这样的事情我基本上不做。
   写东西,是为了传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为了人云亦云。不用刻意,很自然的用另一种角度剖析它。或是看到深层次的本质。辟如,艳照门事件发生时,人们纷纷惊诧于演艺圈的混乱,演员情感生活的糜烂……这就不必去写了。当你关注的重点,在于谁流传出了这些照片,他们有什么目的,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这种暴露他人隐私的形为,是否合理……这时可以一写。
   平时听周围人聊天时,也不喜欢听那些人云亦云的观点。媒体上天天都在报导一些社会事件。马航失联了,哪个国家开始选举了,娱乐圈又出什么爆炸性消息了……你很容易看到,不只女性琐碎而津津乐道,有些男人也热衷谈论政治与新闻大事。可是他们并没有自己的见解,通常的言论,只是媒体上的那些评论。
   尤其是有一次,第一届《中国好声音》产生了冠军之后,我的男同学表示他很喜欢梁博。问他为什么喜欢,他说出的居然是评委对梁博的那句欲破不破的知名评价。居然用的就是原话,还完全做为他自己的观点。我当时真是啼笑皆非了。如果发现一个人缺乏自己的想法,句句都是报纸电视上的那些言论,我通常懒得和对方交谈。可惜的是,周围这样的人还挺多。
   小时候喜欢读书,却受客观条件所限,周围的书很少。几乎是逮到什么读什么,如饥似渴。长大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有了分辨能力。很多书开始读不进去。比如市面上流行的那些心灵鸡汤,保健医疗,心理咨询……完全看不到作者自己的观点。观念陈腐,毫无新意。都是东摘抄一段,西拼凑一些。你会觉得那些理念都似曾相识,从前就已经读到过。
   讲到这里,想起自己的朋友也做过枪手,告诉我:“镯子,去年我写了一本保健书,两本励志书。”都是在短时间内,达到固定的字数,再交给出版社。至于内容,也是通过百度收集。那时我才理解了,为什么现在市面上的图书虽多,却没有多少可取的内容。
   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关注的内容比较繁杂,无论是炒股、心理、美容、医疗……想买书的时候,通常看一下作者。很多外国的书籍,里面很有作者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的理论未必正确,却都成自成一家,至少不会空洞无物。
   至于文学类书籍,看多了也开始挑剔。很多书拿过来翻上一翻,散文枯燥乏味,杂文缺乏思想。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前段时间收到一本书,随意翻开一页,作者写到,有女性朋友向他抱怨自己老公出轨。作者发表意见道,女人应该维护好自己的家庭,要注重穿衣打扮,要对外遇的男人态度良好,保持家庭温暖,以免他更加不愿意回家……现在世面上的妇女杂志里,不是天天在讲这些东西么。哪里有一点真正属于他的看法。其实很多人活得,已经失去了自我,连自己的辨识力都没有了,主流的思想就是他的思想,主流的判断就是他的判断。
   当你建立了自己的逻辑系统后,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自然知道甄别好坏,且有了比较,高下立现。比如说某著名作家的游记系列,最初我抱着久仰大名的心情,去读了读,很快就罢手。书里看不到作者本身,只看到地名与那里的人文。而这些历史知识里,又没有作者的分析归纳,完全是照本宣科,无聊至极的内容。当然,你可以说这位作家学识渊博,问题是,这些我用百度都可以搜到,有必要看他啰嗦么?
   即使是游记,也要写出你去过那里之后,属于你的感觉。而不是像旅游向导,讲述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感受,同时炫耀学识。大道同一,历史类书籍也是如此。举一个例子,《明朝那些事儿》就非常好。因为“其中有人,呼之欲出。”
   有的文友写的文章,确实词藻华丽,堆砌了无数精致的形容词。我都纳闷,这是从哪里找来这么多美丽的话,果然字字珠玑。只是,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展示浪漫和古典,却没有任何的意义。就如同在空中吹了许多多彩的泡沫,而博取众人的惊叹,而实际上这里面是没有真知灼见的。
   目前,我的确很多书都不再看了,但还是有些书,会让我如痴如醉。还是有些书,令我经久难忘。像前段时间,网友讨论《平凡的世界》与《夹边沟记事》的高下。结果如何是显而易见的。同理,我们同时期描写战争与革命的作品和《静静的顿河》,也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有些时候,作者是表达了他的观点。只是他的那些观点,深受时代束缚,受他个人的局限。还有些时候,作者自己的想法已经过于墨守陈规,急需更新了,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内容传达给读者。
   大量的阅读使人学会思考。而思索本身,是“可怕”的东西,因为你学会了质疑和发问。不过,从此开始,你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阅读真正值得你花费时间关注的文章,写出自己或许不太成熟的个人思想。这样,才会回首的时候,像我一样,五十步笑百步。
  

共 21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罢此文,深受启发。这篇文章也让我在短时间里形象地理解了“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内涵。这篇杂文从当今社会上常见的人云亦云现象谈起,指出当今社会上很多人都有一种不爱动脑筋,随大流的庸俗现象,作者指出这种现象的不好之处。最后明确指出:大量的阅读使人学会思考。而思索本身,是“可怕”的东西,因为你学会了质疑和发问。不过,从此开始,你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阅读真正值得你花费时间关注的文章,写出自己或许不太成熟的个人思想。赞成作者独立思考、有个人见解的观点。感谢赐稿绿野社团,问好林绿老师,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5-05-05 18:24:53
  拜读林绿老师的佳作,赞成您的观点。编辑不当之处,敬请指出。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