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诗歌最终要走到哪里(杂文)

编辑推荐 【春秋】诗歌最终要走到哪里(杂文)


作者:创腾de天空 进士,838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16发表时间:2015-05-08 21:54:05

诗歌最终要走到哪里
  
   2012.2始,我一边练习写诗,一边观摩他人之作。有眼花缭乱之感,有云里云外之感。凭经验的话,我着实不适合。一不是探究诗歌的专家,二也不具备名人名作的公信力。未免有很多困扰。
   这样一来,只能去感悟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是最纯朴的。我想万物依存亦不例外。于是,我把诗歌放飞,归还大自然,跟随着春夏秋冬季节。这是我坚信诗歌有好归宿的原则。
   记得,我的第一首诗歌:《有一种美叫干净》
  
   你到了秋天
   我就把你,改口叫
   红枫
   鸟儿
   它站在枝头为你高唱
   风来了
   藏了已久的心事,开始
   纷飞
   着地的声音
   回应,你一树的干净
  
   我投稿一些名刊,如石沉大海。我没有怨言,我更多的在检讨自己,还不到发表的水准。于是,安静写作。不知不觉中,发觉诗歌是一种傲慢之物。
   它不是高唱口号,空洞无物。
   它不是文物陈列,一搏眼球。
   它不是先锋现代,滥用派别。
   ……
  
   它以高傲的身份出现,背后是最朴实的。始祖追溯到《诗经》,或更前。原始人的劳作场面,过程。不管有没有文字记载,那是存在的事实。所以,诗歌不是词语的故意叠加,玩弄技巧的玩笑。而是一种声音。说诗歌是抒情的,那是吻合的。是对话的,内心表情达意的。
   在这里,就知道第一,语言简洁,凝练,表情达意。怪不得,很多诗歌读不懂,不表情也不达意。至于例子,在此不列举了。
   顺藤摸瓜式的追问下去,第二个问题出现。就是意境。要表情,就必须借助物象。要达意,就需要物象传递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常说的意象。谈这些,似乎很儿科,很好笑的话题。笑了之后,还是没有着落。往往很多名家就是那样干的,比如:《狗与主人》
  
   今天,我在街上看见了
   一条狗在尾追
   前面的人提着一块肉
   狗的主人看见了
   没有吭声
   狗一直在追,主人一直没吭声
  
   像这样的,不能称之为诗歌。首先,要找到意象。顶多就是:狗和狗的主人。表什么情?达什么意呢?根本不知道。可笑的,有人剑走偏锋,硬理解为狗主人冷酷无情。呵呵,那是小说要表达的。
   有了意象说表达的氛围,才能营造意境。这点,我不必详写。
   诗歌,还需要什么特性呢?人民性,民族性。说得粗俗一点,就是接地气。人民根植于土地,民族根植于土地,文学是人学,诗歌是一个分支。能脱离土地吗?肯定的一点就是不能。平时有的诗人说到,诗歌接地气,就这个意思。试读《静夜思》,是否接地气?再读《雨巷》是否接地气?前者是,后者只是心灵虚拟。这是比拟的。不管专家们怎样评价,评价到多高,都不可否认。历史是最好的见证。我想,100年以后,还会有人读《静夜思》,还会记得唐代有个李白。
   诗歌,思想性。是致命的一个特性。为什么有些诗人得了忧郁症,最后走到极端自杀。是谜吗?绝对不是。对诗歌功能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诗歌,本身就是抒情的产物。不是匕首,利器之物。有些人利用它作为宣传工具。那是一种歪曲。有些人想利用诗歌去改变一些现状,那是乏力的。也是错误的。它不可能承担起这功能。所以,有些诗人想不开,以为是现实赋予沉重,困顿。这就是误区。
   久不久,就闻到有诗人自杀的现象。这是愚昧的。通过他们的遗作分析,艺术性除外,他们诗歌的思想性是消极低下的,阴冷的。这些导致诗人的忧郁,长时间的压抑,可能导致精神分裂证,孤独症。最终以自杀了解人生。所以,诗歌的思想是积极的,乐观的,那么诗歌也是阳光的。就好像汪国真老师的诗歌,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影响了一代人。也说明了诗歌思想性的重要意义。如我的一首近作:
  
   解读
  
   不写诗会死人吗?领着这个话题
   走进黑夜,反复观察——
   黑夜的动静
   应该不会。还有很多不写诗的人走动。只是
   让自己的心灵,虚幻
   一遍又一遍
   语言是纯净的,没有让人窒息的意思
   有的诗人写着写着却断气了
   自我了断的断
   天啊!那是可悲的
   肉体,灵魂,以及他内心的诗歌,一齐毁灭。没把粮食当食粮
   与人类不同路的蟑螂,平日是令人讨厌的
   在关键的时刻,蔑视黑暗
   为了未来而现身
   或叫小强,或叫诗王,活着的诗人们
   找不到上帝许诺的时候,是否像它们一样搂着坚强?
  
   读这样的诗歌,觉得读完后找到了答案,豁然开朗。不说艺术方面怎样,至少是活着是一种积极抗争。
   诗歌是艺术性的。她是以一个怎样的造型呈现呢?其实通俗的理解就是诗歌的章法。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也知道唐诗惯用的就是:起,承,转,合。那今天,适不适合呢?其实是适合的。只不过需要变通而已。像绝句是四句的,它的结构排列很清晰的。那现代诗结构排列无固定行数的,怎么办呢?可以按层意与节奏区分,也是很明显的。比如我的一首诗歌:
  
   纪念汪国真老师
  
   天上有一颗很亮的星星。在4月26日凌晨
   我记住了。我点击着你已走动多年的诗句:(起)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此刻,道路沉默,高山沉默,人们沉默
   沉默中,不是纯粹伤痛那么简单,而是
   你的哲思上升到了后人莫及的高度,悲喜交集(承)
  
   在思想化为灵魂的诗歌大家们——
   牛汉,东荡子,还有国外的特朗斯特罗姆
   他们的思想是健康的,善待了生命的旅行,你也是(转)
  
   如今。他们在极乐的天国等你
   约你喝小酒,谈论《诗经》
   邀请你为对方的新诗集作序
   延续着正能量,将人间的假叙事假抒情
   慢慢删去
   你走了。你的诗歌
   还在为坐在草尖上的露珠们,掏出一片阳光(合)
  
   这样,此首诗歌分四节就回避了松散混乱现象,体现出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比较强烈的。
   诗歌,写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个性。也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成家。古诗结构都是相同的,字数,平仄,对仗都有严格要求。也就是说格式已经定下来的,只需填词就可以了。所以不成家。
   今天的不同。自由体,也塑造了成家的必然。因为每个人的背景,身世都不同,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只要挖掘自己内心隐蔽的东西,表情达意即可。
   也导致了今天现代诗歌的发展猛烈的局面。
   诗歌终究要走到哪里?我想,来于自然,终归于自然。不管过程怎样风风雨雨,起起落落,都以平静为大,虚拟为小。所以回归自然的东西需要有质感,立体感,平淡是真。
   下面附上我的诗作,与文友共勉!!!
  
   1.突破
  
   云厚重也可以停留在空中
   风再轻也能将雨吹成丝
   这些,在水流的,草尖的,与
   鸟羽的上方飞白
   很多年了。一直跟着春天走
   她来自泥土,破土而出
   爬在树上说出一张张绿
   无意间,心底寂静处
   有一个大箭头路标,引领二月
  
   2.迷路
  
   有一种东西越陷越深,并非
   罂粟的能力所及
   或许,你我都不愿意提起的
   所以提及到了佛门清净之地
   常说佛在心中,或立地成佛
   却很难想象出藕在淤泥中
   为何能一张绿叶配上一朵莲花称世
  
   3.轻,或再轻
  
   尽管一棵高大的树,枝繁叶茂
   连根枝叶一齐收全,焚烧
   也会生灵涂炭,风可以带走
   所以啊!拴在树根底下的牛
   除了反刍,大多时候都在低头沉思
   五十步和一百步相差不是很远
   要说灵魂吧,灵魂这个东西
   像一只风筝拖着一具鲜活的肉体
  
   4.流形
  
   最容易犯的一枚毛病,不是去皮吃肉
   而是连皮带核吃下
   说谁谁的不是,说自己的比比有余
   气球吹得越大,身体越轻
   轻得不能自己,破碎
   活在大山之上,深水之外,或楼阁之里
   忘形。千思万想也不会知道,再大的风也无法刮净
   附在砂粒,石头肌肤上的尘灰
  
   5.荒诞
  
   一些无名的风侧身而来,通过石头的身体
   回声,将呼声揉成一团
   凌乱的石头用词语来扶正,成为
   一道别开生面的试婚
   善哉善哉。一些人往往是那样振振有词的
   在唐代,起,承,转,合的章法
   李杜的两只眼睛
   在今天,再度被失去序言,或续延

共 33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对自己写诗读诗的感进行分析,将创作诗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浓缩为七个小观点。并以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式完成对观点的证明。理论深刻,事实翔实,有理有据。七个小观点分别是:(一)诗的来源。诗歌纯朴而美好的特质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二)诗歌无论与什么样的形式呈现,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都应让诗心高雅。(三)诗歌应以意象意境来进行含蓄的表达。(四)诗歌应是平民化,接地气的文字。(五)诗歌的艺术性体现在音乐的节律,起承转合的章法以及表达的内容上。(六)诗歌的发展方向是来源于自然,也将归属于自然。(七)诗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独树一帜。文章观点都新颖,也特别有现实意义。所举诗作多是作者创作的精品,很有说服力,也是一篇有理论高度的文章。推荐欣赏。【编辑:文言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言文        2015-05-08 22:02:35
  观点独特新颖,分析深刻,论据翔实。问好作者,遥握春安!
文言文
回复1 楼        文友:创腾de天空        2015-05-08 23:00:15
  编辑老师,辛苦了。远方问候!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