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风沉醉的晚上(外一篇)

编辑推荐 春风沉醉的晚上(外一篇)


作者:曳尾涂中 布衣,23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04发表时间:2015-05-12 20:17:34

1.春风沉醉的晚上
   南国四月,早已是暮春时节,天气融和,杂花生树,草长莺飞。而北国的春天,此时依旧姗姗来迟。日月交替,节令推移,天气仍然时晴时雨,时好时坏,难得觅到春的胜迹。
   春风过后,渐次看到火一样红了杏花,胭脂媚了桃花,雪一样白了梨花。蜜蜂还不曾光顾,苍蝇的嗡嗡,蚊子的哼哼,尚未来恼人。但空气里弥散的蜜饧的味道已足以使人沉醉了。黄昏时候,小路边,来了母女俩,踏着如茵的碧草,翩然而至。春风从桃蕾上溜到了柳梢上,河边的新柳,腰肢婀娜,柔发披肩,轻轻地摇曳着,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临水照影呢,显然还有些不相宜。河边上,桥头尽处,放眼一望的是麦苗,叶绿枝翠,长势喜人,只待扬花抽穗了;无边无垠的油菜花,让这片广袤的田地“满城尽带黄金甲”,煞是可爱。女人或许是担心花粉过敏,戴一个绣花口罩,遮住了大半边脸,长腿修身,曲线玲珑,风致楚楚;相伴而来的女儿,中学生打扮,戴一顶精心编就的柳条帽,青春活泼,面庞姣好。母女俩沿着河堤,或行或立,或凝望或幽思,没有太多言语,悠然信步。脚边涌动的河水,仿佛一支旋律简单而隽永悠长的钢琴曲,让人沉醉,让人痴迷。或许这就是母亲带女儿来河边的用意了----不仅仅为着郊游踏青,高考临近了,带女儿出来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放松心底的压力。
   现如今,在我们的周围,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可以让人修心养神,让人能静下来、慢下来的去处,为数不多了。我不知道是该喜呢,还是该忧?但城乡一体化的大势,似乎已是不可阻挡了。
   忽然记起有人说过:有型,谓之女性;有态,谓之女人;形态具备,谓之女儿。这话用来描摹眼前的母女俩,倒是恰到好处的。华灯初上的时候,女人已斜倚在沙发上看韩剧,房间里挂有她手绣的《兰亭序》和“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画框。女儿娇慵地偎着母亲,手里捧着一本书,却已然沉沉入睡了。母亲怕惊动了宝贝女儿,动也不敢动,任凭电视里的画面自然流转。
   这暖暖的一幕,已烙印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里。你或许会想起朱自清的《背影》,或许会是龙应台的《目送》,不管怎样,你就把这暖暖的一幕,当作春日的一幅剪影吧。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亲情割不断,风景看不厌。它是疗伤的妙药,也是幸福的真味。
  
   2.念庆阳,想南梁
   在祖国大西北,甘肃地图上,有一个芭蕉叶型的版块,那就是庆阳。它地处黄河中上游,位于陇山之东,习称陇东。西北与古朔方宁夏接壤,东南与陕北、关中地区毗邻。东有茫茫子午岭雄踞,西有巍巍六盘山守卫,北临毛乌素,塞北风情,漠漠平沙;南望渭河川,三秦风物,洋洋大观。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古都长安的天然屏障;历史上,东进西去,北上南下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这里是沟通南北,连接关陇的重要枢纽,因为它的建瓴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一个喜庆阳光的名字,又是一个魅力神秘的地方。庆阳,这两个字快速连读,就会拼出“羌”的读音来,不难猜想出,这里或许就是古羌先人的栖息地,未必就没有道理。无论怎样,对我们来说,就像格桑花之于雪域高原,胡杨林之于戈壁大漠,它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天堂。
   你一定听说过,建立起强大王朝的周人先祖,就发祥于泾河流域和陇东地区。赫赫大唐帝国的关陇集团,曾经驰骋政坛,风云一世。大唐帝国的诗人们,或投笔从戎,奔赴西北;或月下豪酌,饮马赋诗,奏出了一曲曲千古绝唱……
   你一定听说过,秦诏版,黄河象,秦长城,北石窟寺;岐黄论医,豳风歌谣,陇东窑洞诗,环县道情皮影,庆阳香包剪纸;你一定也听说过周王教民稼穑,蒙恬修筑直道,王符潜心论道,仲淹护边爱民,胡太后泪湿《杨白花》,李梦阳情注华章,范锡篆寻驴蒙宠……
   你一定记得公刘庙,不窋坟,黄帝冢,清官坊,通幽“鹅池洞”,痴情“姊妹塔”,民俗荟萃“小崆峒”,道教圣地兴隆山。你一定不会忘记长庆油田、庆阳煤炭,庆阳方言、社火、臊子面。你更会记得陇东中学、列宁小学,抗大七分校,砥砺了多少豪杰……
   你一定听说过,这片热土上,早期共产党人播撒星星革命火种;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这里立下赫赫战功;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在这里留下红色印记……
   你一定也记得“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只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的诗句。你一定会唱源自这里,传遍全国的红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会唱怀念四大伟人的陇东民歌《绣金匾》,会唱歌咏边区军民热火朝天劳动场面的《军民大生产》。你一定轻轻吟诵过“帝业开基八百秋,遗陵荒草晚烟稠。莫言征伐成王室,自是耕耘起绿畴。泽被豳宁春雨熟,神归环庆暮云收。行人过此应相问,黄壤千年尚属周。”千年啊,黄土未变,基业不朽,其德尚在,遗风永存。
   朋友,你也许觉得太过遥远了,那就让思绪穿越,时光倒流,回到80年前。1934年,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成立了。当时,陕甘边军民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和“围剿”,陕甘边根据地不断壮大,解放了华池、庆阳、合水、正宁、宁县、旬邑、彬县、三原、铜川、保安、定边、靖边等县,在数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建立起红色政权。
   11月,在南梁荔园堡召开陕甘边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习仲勋当选为主席,刘志丹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从此,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6年2月,中央红军以中国工农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发起东征。这期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者,西北人民爱戴的领导人——刘志丹,不幸中弹牺牲。毛泽东后来赞扬说,刘志丹用“狡兔三窟”的办法建立根据地,很高明。并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别的革命根据地。刘志丹南梁举义,一片丹心洒碧血;荔园堡彪炳史册,几多岁月听涛声。
   80年岁月流转,眼前恍若有诗人站在山塬边,林莽中,田野畔,从容吟哦:“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绝顶始知世外景,凭栏一望古今天。”
   南梁,地处陕甘交界的桥山中部,华池县南梁乡密林深处。山下,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山上,松柏翠绿,云雾缭绕,幽静深邃。
   南梁,在中国版图上,是个小到找不见的地方。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是一个让人无限神往的红色圣地。
   南梁,正在成为和已经成为国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殿堂。
   历史学家,这样告诉后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在此基础发展壮大的陕甘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出发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
   走进南梁革命纪念馆,习仲勋的亲笔,陈云的题名,胡耀邦的题词,赫然在目。那段壮美雄阔的历史画卷,那些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那一批鸿儒俊彦,依稀浮现眼前。
   赫赫庆阳,煌煌南梁。抓商机,起宏图,开伟业,而今迈步从头越;昔小镇,通大邑,势若虹,乘风破浪正当时!
  
   文字朗读链接(我和庆阳强占文老师合作,我文字他朗读)
   1.http://www.lizhi.fm/#/190024/fYVBRn_AND />   2.http://www.lizhi.fm/#/12345/QfENnq_AND

共 29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一组两篇散文。第一篇围绕“一幅剪影”写景,突出表达了“春风沉醉”的感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画面感强,景中有情,情中生景。第二篇写老区的发展和对老区的怀念,情感饱满,表达酣畅。根据作者链接提示。这一组散文都属配乐朗读作品,因此写作时注意了文字朗读的需要,使行文保持散文这一文体特色外,,还有趋于偏向解说词的风格特点。推荐阅读。【编辑:红尘无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5-05-12 21:23:06
  第一篇写得很美,第二篇也很有气势。
2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5-05-12 21:24:28
  我只打开听到了第二篇散文朗读,可惜没有打开第一篇,没能听到标准的朗读。
3 楼        文友:曳尾涂中        2015-05-12 21:54:10
  谢谢红尘无泥朋友
一轮时光,中年况味,惊鸿一瞥,瞥见的是这个时代最本质的、最喧嚣的、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我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瞥风景,而自己,也是从别人的风景里审视世界。
4 楼        文友:曳尾涂中        2015-05-13 07:49:44
一轮时光,中年况味,惊鸿一瞥,瞥见的是这个时代最本质的、最喧嚣的、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我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瞥风景,而自己,也是从别人的风景里审视世界。
5 楼        文友:曳尾涂中        2015-05-13 11:57:28
  请打开4楼链接,就能听到录音。
一轮时光,中年况味,惊鸿一瞥,瞥见的是这个时代最本质的、最喧嚣的、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我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瞥风景,而自己,也是从别人的风景里审视世界。
6 楼        文友:施云南        2015-09-26 08:10:00
  春天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雨贵如油”、“春眠不觉晓”、“春风得意马蹄疾”,用美好的句子来描写春天再好不过,今天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原来还可以这样写春天,很受启发。喜欢这篇作品,祝您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