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正向音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正向梦想征文】彭村,我的家乡(散文)

精品 【正向梦想征文】彭村,我的家乡(散文)


作者:段干萸 秀才,109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055发表时间:2015-05-13 15:20:56
摘要:幸福乡村的故事还在继续,碧绿的田野正唤发出无限生机和希望。我的梦想,也依然是黄黄的,红红的,绿绿的,紫紫的,星星点点,它在渐行渐远中不停地变样。 而我始终相信,家乡永远是我童年的印象。家乡,也永远是我梦中的模样

【正向梦想征文】彭村,我的家乡(散文) 幸福乡村的故事还在继续,碧绿的田野正唤发出无限生机和希望。我的梦想,也依然是黄黄的,红红的,绿绿的,紫紫的,星星点点,它在渐行渐远中不停地变样。而我始终相信,家乡永远是我童年的印象。家乡,也永远是我梦中的模样。
   我的家乡,在浙赣交界处一个叫彭村的小地方。淤八公路在新塘边镇的姜家垅山开了一个口,妙严线三公里的山脚,再拐个弯就看到了村口的牌坊。
   那里最近流行一句方言顺口溜:来了彭村石牌坊,抬头望到大汉山,左边挑云昂(岩,念昂),右边担宵昂。游云昂,逛宵昂,顺便看看彭村和上洋。
   彭村和上洋方圆一公里内排列着三个寺庙──云岩、宵岩和仙岩。云岩、宵岩在浙江界,仙岩在江西界,近在咫尺,却又相隔东南。几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形成独特的丹霞地貌,褐红色的赤壁里有溶沟、溶洞和石床。
   丹霞里,粘贴着几个村子,高低错落,由于交通带来的诸多不便,原先建在高处的人家逐渐把新房盖到路边,几片破旧的老屋落在山腰,断壁残垣,仿佛一阵风可以吹走。
   宵岩寺的夏天比城里要迟一些,仿佛今年又格外的晚。立夏羹已经吃过好多天,天萝的触角还在槁绳里窥探,白菜花还在菜地里张扬。“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二五一十多,三三见九少。”也只有年长的村民在意初夏的变化,嘴里唠叨着二十四节气的农语农谚:“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耧。”年轻人各自追逐时髦的梦,对季节的变化好像没有那么敏感。
   城里的朋友说,今年入夏很舒服,须江公园很热闹,彩旗飘飘。老虎山和鸡公山相互打照,南江滨和北江滨的风筝迎风飞舞,把江城舒爽的意境,传送到偏僻的山乡古道。
   顺着小时候放鸡的田埂,踩着老佛殿山脚,登临到宵岩寺的山顶,累了,喘口气。你会发觉,香雾袅袅缭绕在山间,头顶白云如翩,不知自己是站在地里,还是裹在云上,或是游弋在梦里。
   清风徐来,再放眼望去,你会发现,村子的样貌尽收眼底。最显眼的是对面山梁的“五马共槽”。那是自然的地理景象,五道山脊像极了五匹骏马在同一个槽里吃草,很逼真,很有想象。“马槽”的位置是个叫“凌坞塘”的自然村,原来的那个大塘现在更像一个坑的模样。这里曾经出了几个国民党的高级别的军官。曾经是村子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曾经发生过稀奇古怪、莫明其妙、没人解释得清楚的故事。塘边的大院静静地趴在那儿,像暮年的大兽,威还在,但没有了神气,失去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三吉龙座穴,六秀水朝堂。有风水先生说,大门可南向,大门也可以北向,南向北向,精神至上。最好的风水也可能是最差的风水,最差的风水也可能就是最好的风水,风水轮流转。农村人相信风水的历史由来已久,彭村自然也不例外。
   “过日本”的经历对村里的老一辈子来说就像发生在昨天。民国31年阴历4月29,日本鬼子到村子里烧杀抢掳,生灵涂炭。活生生的耕牛用匕首直接在屁股上挖走一块肉,煮熟吃完后后把大便拉到饭锅里,把小便尿到洋壶和米桶里,把柴火扔到房梁上。“马槽”一名胆大的村民藏在屋后地瓜窑里,大院着火后斗胆从窑里跑出来,用水把火泼灭。除了“马槽”幸免于难,村子几乎被烧光光,全村百姓流落他乡,颠沛流离,有的客死他乡,有的漂泊后回到彭村,继续生活。鬼子的行径激起了村民的无限愤慨,那个叫“拿喔”的村民曾在国民党部队当兵,义愤填膺的他拿起长矛追杀鬼子的散兵,以矛对枪,接连干掉两名日本兵,自己毫发无损。就连附近的土匪都联合起来杀日本鬼子,一个个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在村子里流传,他们的英雄事迹,脍炙人口,让每个彭村人自豪和回望。
   “马槽”的前面是成片的农田,政府统一流转的土地上,大棚栽培的葡萄藤正绿肥红瘦,做着结果的准备。如是摘果季节,走进园里,棚里挂满了形态各异的葡萄,有长的、圆的、红的、黑的、紫的,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现在交通方便,逢周末假日,有城里的小车带着家人过一天农家生活,自己采摘水果、蔬菜,体会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体会彭村的风土人情和淳朴民风。
   我小时候的村子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村子了,眼前成排的小楼,鳞次栉比。机耕道两边,桂花长青,香气柔和。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月圆之际,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这里的村民是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聪明能干,勤劳聪明,慢慢地富了起来。有三户人家的地方都修了水泥路,集资部分,政府出部分,比起隔壁的邻省村子,幸福指数明显要高得多。你若初来驾到,知道的是山区小村子,不知道的以为到沿海的渔村。这山清水秀的新农家,如今用新的肢体语言,继续为大家述说着新的故事。
   眼睛聚光,能看到田间劳作的村民,甚至可以看到戴草帽的豆腐担子在村子里叫卖,那个叫复祖的叔辈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仍然坚持做豆腐,每天清晨,那沙哑、悠长的声音,总会准时在村子上空飘起,大老远就能闻到豆香。对豆腐的最早记忆就是这种豆香。儿时趴在浆缸边等待新鲜的豆腐脑、豆腐皮,那热气腾腾的嫩豆腐入脑入心,那香气能够让我内心温暖,以至于多少年后,那怕离家再远,都能顺着香气找到回家的路。
   呼应豆腐担子的还有“三岁头”的剃头担子,他会一边唱着“日光驹(月光儿),拜拜你,剃头洗面下来嬉。”,一边给人剃头修面。这个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是我童年最印象的记忆。村子里没有理发店,只有“三岁头”游乡穿巷剃头担子的身影,一边是个铜脸盆架,下面有木炭火。另一边是个凳子,凳子的侧面有抽屉柜子,可以放工具放钱,还可以放木炭。方便快捷,又有家乡特色。
   剃头刮胡子的间隙,剃刀在纱布上磨砺发出的“滋滋”声,会传得老远。至今,我还在好奇师傅的功力,这种已经或者正在慢慢消逝的民间手艺,只有在乡愁的记忆中才能片段回味。如今回忆起来,将这些记忆中的片段在脑海回放,表情依然是陶醉的模样。
   打铁补锅的呦喝,光棍土才的“十八摸”,严祥法的快板,还有玉籫奶奶的“抓鸡谣”,唱过了几代人的梦想,如今偶尔听到,依然温馨畅亮。
   那条从来就没有名字的小溪,据说是信江的源头。源头从山后的小涧蹦出来,穿过树林,到村头的时候直了一下腰身,从三座石桥下婉约而过。溪水大多时候这样静静地流淌着,童年的夏季来临,大人会在村口作“背”(土做的小围堰),小溪变成了围泊,流水变成了小平湖。
   听“背”的声音,看“背”的流水,终于抵挡不了那“背”的诱惑,躲开母亲严厉的警告,赤条条地投入诱人的怀抱,听到了溪水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在呛了不知多少口水之后,学会了最原始的狗爬式游泳和自杀式跳水。如今我的水性还好,偶尔在闽江畅游,或许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胆量。
   立足乡土,留住乡愁。随着精神文明快车的增速,在浙江大地上,文化礼堂遍地开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前往寻找精神寄托,成为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因村里还不具备建设礼堂的实力,村干部筹划先在“背”边建个文体长廊,集休闲和健体为一身,让村里的文化“文”起来。当村书记的堂弟说,除了秋千、坐蹬、健骑机和扭腰摩背机等运动器材,还要建设有村子特色的文化长廊,突出“最美”元素、文明元素;传承传统文化、乡贤文化,用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串起历史的内涵,记住村子经历过的盛衰沧桑。同时也为村子的文化礼堂积聚正向能量。
   从政为民,民心如春;民意热情,民风朴实。在村两委班子的用心下,小村的容貌也正慢慢恢复她秀丽的模样。
   “山还是那山,果还是那果。你来果点头,你不来山依旧。”这是我嫡亲大哥常挂嘴边的“野雕曲”。
   “野雕曲”是曾经流行于家乡的一种没有门类的小曲,或者叫哼哼小调,没有人知道是从何朝何代流传下来。以前交通不方便,道路盘山曲折,走个三里五里的就有一个路亭。每个路亭里都有“野雕曲”的词曲,如:“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军。”“好喝不过山泉水,好亲不过妹妹的嘴。”“有囡不嫁官田坞,爬山过岭真吃苦。”“彭村石头堆,爬出又爬归。”如今的官田坞,早已不是爬山过岭的原样。如今的彭村也不再是石头堆的模样,勤劳打拼的村民,已经让这里鸟语花香,完全变样。
   这样的调子或写在亭子柱子上,或刻在靠背的墙面上,或用树枝划在亭子的地面上,或粗俗色情,或文雅友善,或“阳春白雪”,或“下篱笆人”。我敢说,路亭是当时乡村最有文化的地方之一,它的作用不只是纳凉躲雨或者谈天歇脚那么简单。曾经逝去的每一天,它记录着乡村真善美和伪恶丑的故事。在我心目中,路亭是永不褪色的一道文化风景,这道风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倍需珍藏。
   在城里待久了,你也知道,乡村的初夏一样多姿多彩。百花尽艳,万物生长,石榴花开鸟儿欢,牵牛朵朵蜜蜂飞。城里的“阳春白雪”久了,偶尔也到乡下“下篱笆人”一下,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我没有大哥土豪式的洒脱开明。他毅然决然辞去工作,卖掉衢州城里的房子,集资在远离闹市的村子野竹林里开办养蛇场,取名“欣涵蛇园”,过起了捕蛇人般的生活,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养了一批又一批,三乡五里的人有来看蛇的,有来吃蛇的。男人夏天吃条蛇,精神抖擞不知苦,女人夏天喝蛇汤,不长痱子不长斑,小孩喝过龙凤汤,清凉排毒保健康。”嫂子一手好厨艺,有一套独特的煮蛇方法,将豆豉捣碎,把生姜切丝,干辣椒掰成段,砂锅中热油下蛇段,加入清水料酒,大火小火交替,等水基本干了就可以出锅了。那美味,清醇可口,别的地方貌似是吃不到这样的佳肴的。
   村里人都知道嫂子有这厨艺,怂恿她去城里比赛。嫂子扭作着进了城,不小心香气倾倒了众评委,拖拉机捎回了大红的奖杯奖状。我问嫂子蛇肉煮这么好吃应该还有秘诀。她笑:“点破几个字,猜不透一辈子。说白了就没意思,这秘诀老家满山遍野都是。”
   “细毛葱细细、野葛粉凉凉,马兰头养胃、地皮衣清爽,茅草菇脆口、饭甑饭喷香,野水芹降压、山泥鳅壮阳。”一边吃着蛇肉,一边跟大哥对说“野雕曲”,我们兄弟都有信天由打油诗的底子,只是大哥把这种底子更好地弘扬到生活之上。
   “品蛇宴,吃蛇肉,欣涵蛇园好去处,也不贵,也不费,只会令你嘴陶醉。江山市,新塘边,彭村农场蛇肉鲜;柴灶冬鹅煮蛇汤,美味可口真的香,酒杯碗筷乒乒乓,津津有味一扫光。”
   “假期来游新塘边,这里空气很新鲜,幸福乡村任你游,田园农舍把你留,荸荠葡萄处处有,原汁原味口水流,还有鸡鸭和鹅肉,让你回味不想走。你若下次还想来,203路家门口。”
   大哥自编自唱的“野雕曲”高亢、爽朗,他编的是家乡的风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他唱出的是民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和幸福乡村的美好向往。
   又是初夏时节,我站在家乡的远处,把笔向着家乡的方向,想象着那普通话叫紫云英的花草是否已经开了,一片片,一簇簇,黄黄的,红红的,绿绿的,紫紫的,星星点点,像极了我小时候的梦想。
   彭村,你是我的家乡。“五马共槽”的自然景象依然逼真,宵岩寺的香火越来越旺,云岩寺的钟声越来越悠长,信江源的溪水还在流淌,老樟树的神态依然安祥,大汉山与江郎山依然排列在一条线上。
   幸福乡村的故事还在继续,碧绿的田野正唤发出无限生机和希望。我的梦想,也依然是黄黄的,红红的,绿绿的,紫紫的,星星点点,它在渐行渐远中不停地变样。
   而我始终相信,家乡永远是我童年的印象。家乡,也永远是我梦中的模样。

共 45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曾记否,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愁如诗如画,如胶似漆,藏在每个人记忆的深处,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一篇优美的散文,一句彭村,我的家乡,唤醒多少人的乡愁记忆。彭村,作者的故乡,他所有梦想开始的地方,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一站,亦是心灵的美丽港湾。那里有他童年最美的记忆,有他眼里最靓丽的风景,有记忆中将军们的故事,更有他们淳朴的民风。云里梦里,作者笔下,乡愁的味道,民风民俗,奇闻异事,地方文化,娓娓道来。初看此文,星星点点的梦,在故乡独特的文化氛围中,看似有些凌乱,实则不然,作者深厚文字功底的熏陶下,星星点点变得有条不紊,逻辑清晰,紧扣乡愁与梦想这个主题,将乡愁,梦想,地方特色,文化氛围,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篇很耐人寻味的文章,富有正能量。文中对童年的描写,对故乡变化的描写接地气,有思想。是对故乡大好河山的歌颂,是对家乡灿烂文化的宣传,更是对自己人生和梦想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言“家乡永远是我梦中的模样。”家乡在变化,唯有乡愁依旧,梦想依旧。都说乡愁在上了年纪的人眼里,早已不再地理概念,而是精神概念。此文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体现。让我们跟随作者的优美文字,走进文化氛围浓烈的“彭村”感受作者独特的乡愁。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墨染诗笺】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14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染诗笺        2015-05-13 15:22:28
  感谢段哥的赐稿{正向梦想征文},正向有你更美好!
对文字心存敬畏……
2 楼        文友:墨染诗笺        2015-05-13 15:27:50
  一篇难得的文章,接地气,有正能量。段哥的文章里,乡愁的味道,民族的特色,梦想的味道,有思想,有涵养。很有现实意义,很有味道。一直以来,都欣赏段哥,写文章从适用出发,这正是我们喜多正向文友需要学习的。太多的人,整天风华雪月,雪月风花的,倒不如向段哥一样,好好写写乡愁,写写梦想,甚至谈谈人生。敬茶!
对文字心存敬畏……
3 楼        文友:墨染诗笺        2015-05-13 15:31:13
  段哥,文章编辑中,我肯定存在不足之处。无论是编按还是文字,有不妥的地方,段哥记得给我提出来。谢谢!在编辑与写作中,提升自己能力,是我一贯准求的目标。在正向的日子里,有人累了,有人困了,有人失落了,唯有段哥,唯有我们当初的正向老人,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写着,编着,快乐着!
对文字心存敬畏……
4 楼        文友:路遥知马力        2015-05-13 19:32:43
  也许我们忘记了好多,但是,谁能忘记自己的童年呢?
卅年寒窗无人问 天知地知人不知
回复4 楼        文友:段干萸        2015-05-14 11:18:36
  路,感谢来访,正向有你精彩!
5 楼        文友:段干萸        2015-05-14 11:17:08
  墨,辛苦了.因为写的是我老家的文字,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有的句子调子可能突然一看不好理解,是当地语音的问题.这里的方言非常特别.有的语句甚至与普通话意思是相反的.还是感谢你的用心.
祖上山东,出生浙江,当兵福建,安家福州,弹指过不惑;童年玩泥,青年玩枪,中年玩笔,老年可能玩物丧志。
6 楼        文友:是默        2015-05-14 11:47:27
  语言灵动,气息沁透,层次分明且耐人寻味,问好。
习文、练笔。
7 楼        文友:巴蜀中人        2015-05-14 13:04:55
  本人同你一样有幸福感——童年的许多梦都是在家乡做的,她让我们眷恋不止,让我们回忆不竭,也让我们痛楚绵绵。我们更应该感谢她给我们带来的痛楚,因为这样才足以证明我们是有幸福感地“活”着,心灵永远不是“死寂”的沙漠。
文章合时著兮 时可得愿偿。 歌诗合事作兮 诗歌节正当。
8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5-05-14 17:55:35
  赏读佳作。
   那热气腾腾的嫩豆腐入脑入心,那香气能够让我内心温暖,以至于多少年后,那怕离家再远,都能顺着香气找到回家的路。
   好深情感人的家乡独白!
   看了此篇,有一种想投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冲动了,呵呵呵~
   学习。留下祝福~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回复8 楼        文友:段干萸        2015-05-15 11:45:10
  布,那我就期待你的文字了,呵
9 楼        文友:欣然        2015-05-19 07:34:46
  无论在哪里,家乡总是在心里,在记忆的最深处。家乡的情,家乡的景,家乡的黄土地,母亲的炊烟,儿时的梦想,点点滴滴。段老师的文章接地气,喜欢!
回复9 楼        文友:段干萸        2015-05-19 21:39:54
  江山的正向欣然的诗,包涵的社长铁哥接。都是正牌力量。
10 楼        文友:晓月清风        2015-05-19 19:56:40
  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陶醉,这也是你一贯的语言特色,向段老师学习!
回复10 楼        文友:段干萸        2015-05-19 21:41:06
  晓月的赞美清风怡人呀——,谢谢啦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