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王佳平杯”征文】手稿的回忆〔散文随笔〕

精品 【天涯“王佳平杯”征文】手稿的回忆〔散文随笔〕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56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34发表时间:2015-05-15 12:27:25

【天涯“王佳平杯”征文】手稿的回忆〔散文随笔〕
   入夜,窗外灯火阑珊。拉上窗帘,开始敲击电脑键盘写作,现在是无纸化写作,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随写随改,修改不留痕迹,文字大小自己选,插图描画自己爱,习惯了电脑写作,实在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但你可知道,对于一些数十年习惯于长期爬惯格子的人来说,总会觉得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几天前,我在整理抽屉和书架的时候,在一个文件袋里跳出了我多年前写过的那本方格文稿,字迹依然清晰,页面的纸己经发黄,这文稿是我在四十年前在当地报纸上发过的一篇散文和小说的修改原稿,啊!我还能留下这份底稿?我如获珍宝。
   回望创作岁月,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回乡知识青年在农村劳动,业余时间不甘寂寞,做起了要当作家的梦,经常把生活中的故事提炼成文学素材进行创作。尽管那时候生活艰难,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但爱好文学和创作的热情不减。每每在劳动中想到或发现新的生活故事,就是不睡觉也要把它写出来,写作从此成为了我的业余爱好。
   那时写稿的方式就是用最传统的纸和笔。每到夜晚,就坐在电灯下构思作品,一旦脑海里有了稚形和轮廓,就会马上动笔挥写,日子一长就成为了习惯,不坐在桌前写作,就像是丢失了东西似的。有时候梦中得到好的素材和好词好句,就会马上起床把它记录下来,可以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写文章先要打草稿,我们那时候用草稿纸很节约,一张纸一般可以分两次用,第一次用铅笔写,第二次用钢笔写,然后反复修改,等到草稿上布满密密麻麻的自己能看懂的修改文字时,就认为满意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把草稿上的文章再抄写在方格稿纸上。稿纸有三百格和五百格的两种,文字少的抄三百格稿纸,文字多的抄在五百格的文稿纸上。抄写时必须十分认真,每一个标点都要点在格子里。
   由于在夜间抄写文稿,经常抄着抄着便会发现有抄错的地方,为使文稿清晰不涂改,让编辑看得舒服,只好又重新用剪刀剪下方格格补贴上去重抄,一般长一点的稿子至少要抄两个小时,有的抒情散文稿子还要投地方广播电台的《芳草地》节目播出,这样不算是一稿多投。因为纸质报纸要求相当严格,投稿只能投一处,电台是以声音为主,是例外。凡二个星期没收到录用通知的,才可以另投其他报纸;如果投杂志,一般要三个月左右。这个传统现在依然是这样,特别是杂志,文稿周转较慢,不像现在的网络文学作者,只要没有签约,就可以不受约束一稿多投几家网站。
   那时没有复印机,如果投电台和报纸就要有两份文稿,自己还要留一份,这样就要抄写二次,还用复写纸复印留一份,这样的写作生活就显得特别辛苦。有时候长一些的文稿,会从晚上八点抄写到东天微红。为什么还要留一份文稿?当然一是为了防止遗失,二是一旦文章见报后便于和原稿对比一下,看看编辑在什么地方作了大改动,经常这样的对比,可以摸索写作规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时写得多了就抄得多,时间长了,经常累得眼花脑胀和手酸胳膊痛的,就连握笔的手指上也长起了厚厚的老茧,我们称它为茧笔指。
   写作抄稿,其实也是在练习硬笔书法,伏案写作,一字一句,端端正正的,常常写到天亮了才心里安定,每当稿子抄写妥当,就把稿子叠好装进信封,用浆糊粘牢,直到自己满意了才骑着自行车去小镇的邮局寄出。那时寄文稿不用付钱,在封好的信封右上角用剪刀剪去一角,注明稿件两字,保证会万无一失地投寄到想要投稿的报刊杂志。一篇稿子邮寄出去了又开始写,写作就是这样的艰苦。一封信大概要在路上走二三天。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在讲故事了,因为现在虽有用方格文稿写文章的,但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是跟着时代行走,运用了电脑写作速度快。
   常常是这样,当一篇文章在报纸或刊物上发表后,再看看那些辛勤笔耕改得似大花脸的草稿纸,心中就愈发欣喜,充满了无限的成就感。
   回想起自己几十年来的写稿、投稿经历,感触颇深,尽管岁月在流逝,尽管今天的电脑写作改变了以往的纸笔,但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忘记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投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刚开始的“爬格子”到现在的“无纸化”真是天翻地覆。
   曾经的手稿留有一大箱子,我把这些稿分别按小说、散文和诗歌分别装订好,每年分类用绳带扎起,放在箱子里,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没有发表的退稿。这些退稿有的经过修改后重新见到阳光发表。后来,我就把这些文稿锁在箱子里了。
   又后来,有了新屋搬迁的机会,东西很多,一时竟然望着那个大箱子不知道留下这些文稿还有多大的作用。就在整理家杂的时候,门外来了收废旧物的人力车,家里人趁我上班的时候,把这些文稿搬出房屋当作废纸卖了。
   又几年后,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不久就收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发来的通知,通知内容专程征集作家的手稿。这时,我真的后悔不已,家里人也急得哭了。但有什么办法呢?面对现实我只能作几声安慰。其实,留下手稿也不羡其它,手稿是忠诚而清晰地记录了一个作者的心旅和创作历程,不仅可以从文稿上对照所发文章和修改的章节,而且可以欣赏笔迹的整齐和文稿的和美等等,它能真实反映作者从创作起步到成熟阶段的一部成长创作史。
   有哲人说:手稿现在己经很少了,物以稀为贵,手稿作为一个原生态的文本,能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文学手稿除了提供一个时代的文学历史,提供着研究作品在当时如何被构想、被涂抹、被删掉、被修复、被誊清、被校改的全过程,对总结和回忆创作生涯是有好处的。当年的老手稿现在己经比原作品更具有价值。
   也有哲人说:相比如今的电脑写作,手稿充满著作者顽强的坚毅意志和生命力,它呈现出作者有智慧的,有灵性的天赋,它是作者走进文学港湾的母亲……手稿是历史的记录,手稿是历史的证据,手稿具有史料价值、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稀缺价值。近年来,常会传来一些名人手稿高价拍卖的消息,这就并不会感到意外了。反正,昔日的手稿己被电脑时代的人们日渐看重,这在当时是没有想到过的,很有意思。
   回想起曾经手握笔杆写稿的情景,从我亲历的投稿方式的不断演变中,我感受颇深,感慨万千。手稿真是那个时代作者热爱文学的母亲,它尤为珍贵地重复着我们当年在热血岁月里的理想和激情。有时,一想到那些丢失的手稿,我常常会无奈一阵。人呵,总是等到失去了才感觉到它的珍贵。
   弹指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写作的手稿时代,如今己成为遥远的回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身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悄无声息的变化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网络世界的魅力,因为今天我们的写作,大多己经登上了电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如今,稿纸大多在写作者的桌上成为一种摆设,许多人都不再用钢笔写作了。今天的笔当然也有,那就是电脑笔,是专供一些不适应敲击键盘的中老年人使用的。就像我们那个读书年代一样,通常意义上所使用的书写工具。在一些中老年中,他们对信息化的运用比较晚,对于许多难以用拼音或笔画打字的人来说,使用电脑一开始就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但随着时间的跨越,人的思想也就慢慢地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于是,许多喜爱写作的朋友抛开了纸,走进了电脑页面,不仅能上网,而且还会写作。而电脑笔就是他们最佳的书写工具。
   在网上申请一个免费邮箱,发稿也不必跨进邮局,可以用“伊妹儿”发稿子,成了许多作者向媒体传送稿子的一条便捷通道。所以现在写稿子,再也不用钢笔和方格稿纸了,直接在电脑“我的文档”中打草稿、修改、成稿,保存在自己的u盘,然后复制到电子邮箱中,轻点“发送”,稿子就很快进入对方编辑的邮箱。也许几个小时或几天几月后,文章就会变成了报刊杂志纸上的铅字,那个快捷就是时代的超越。
   前几天,碰到七十年代初在一起写稿的几位老友,当谈到文学创作时,知道他们和我一样甩掉了钢笔和文稿纸,用上了电脑手写笔写稿。一开始他们都觉得电脑写作难于上青天的感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训练,己经熟能生巧。当回忆起手稿的年代,大家都会觉得有一种甘苦中的甜蜜感。在电邮、短信和微信年代,是超越了手写的时代,手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有几人和我一样,昔日的手稿己经不知去向,也同样显得有点无奈和失落呢。
   打开了几页发黄的手稿,我的眼前浮现起一个青年,夏天为了不让蚊子叮咬,穿着长统靴坚持写作,不顾汗水浸透了衣服;冬天,寒风透过窗户,一个人坐在桌前,不怕手指冻僵,为了不影响家人睡眠,用黑色的雨伞遮住灯光坚持抄写文稿。每当写下一段完美的句子,或者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开头和得意的结尾,他就会微微一笑地叮咛自己:坚持永不自满……当作品一旦离开他的笔和方格稿子,便开始了网络不知所终的旅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见证了一个写作者的苦旅和成长的历程。这就是我。
   伴随岁月流逝,追忆手稿时代,忽觉得自己是坐在文学的摇篮里,迎头赶上电脑写作的时代,拾取一个不老的文学梦,依然年轻!
  

共 35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喜欢听经典的老歌,喜欢看经典的老电影,喜欢吃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是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很多事物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他们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总是那么美好和温馨!正如网络的兴起,人们喜欢和习惯了在电脑键盘写文,用电子邮箱投稿。那些属于作家和写手在稿纸上爬格子的时代也渐行渐远,然而那些在手稿上找寻灵感、行文、修剪、删减和增添文章的时光却留给我们无限感慨和感动。难忘那些写文修文流淌的汗水,难忘那些投稿成功的喜悦,难忘那些老去的爬格子的旧时光。这篇文章用质朴深情的语言追忆了一段手稿写作的岁月,其实也是娓娓讲道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年轻的读者明白:其实成功需要艰苦的付出和不懈的坚持。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没有捷径可走,除了努力和进取。从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热爱文字,醉心文学的人,一定要坚持,不能怕吃苦,不能叫累,不能停止奋进的脚步,懂得谦虚,懂得进取,也许才会真正成长为一个作家。感谢老师的分享,让我们了解老一辈作家是如何艰苦行文,快乐收获的。向文学前辈们致敬并深深学习,祝老师行文愉快!好作品倾情推荐阅读反思!【编辑:馨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15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5-05-15 12:49:10
  读了这个文,让我深深思考,自己要如何走写作的道路。与前辈相比,我所付出的其实远远算不上苦和累,所以我至今还没有得到多少甜头。所以我应该努力汲取前辈的精神品质,努力锻炼自己,感谢老师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给老师敬茶!
馨语馨愿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5 17:37:01
  感谢馨儿的美按。手稿时代回忆多多!问好!
2 楼        文友:袁梦雪        2015-05-15 13:19:36
  欣赏学习老师大手笔的美文,让我们感知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感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回忆过去的辛苦同时也感受着别样的甜蜜。以后老师多写些手稿吧,那可是极具珍藏价值的文物呢。问好!祝老师快乐安康!精彩连连!!
回复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5 17:38:41
  谢谢梦雪美评。时代不同了,写作不一样。回首当年,历历在目。问好!
3 楼        文友:玲贝贝        2015-05-15 18:51:12
  手稿是老师岁月的剪影,温暖灵魂的画卷,见证青春的底片,也是在文学道路上的珍宝,为老师您年轻的思想和文学艺术喝彩加油!
回复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5 20:10:00
  哈哈!谢谢贝贝美评。祝编创快乐!
4 楼        文友:婉溪清扬        2015-05-15 18:59:08
  手稿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缩影,也是老师最难忘的写作旅程的精彩片段。岁月就是这样地流淌,时代就是这样更新。欣赏美文,祝才情飞扬!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5 20:10:45
  谢谢清扬美评。祝编创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7 16:13:14
  只为文学写作,广积才能成山。学步不厌其烦,用心就会灿烂!
5 楼        文友:妙琴        2015-05-15 19:38:25
  很珍贵的写作精神凝聚在这篇回忆手稿的记录里,这是老一辈作家梦的见证!读到沁香一瓣老师的写作经历,我脑海里浮现我的丈夫当年趴格子的情景,的确如此!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沁香老师追求文学成就的精神!
热爱文字是我一生的嗜好!
回复5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5 20:12:14
  谢谢妙琴美评。问好!
6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15-05-15 21:07:55
  拜读老师美文,感觉那误卖的手稿太可惜了!科技时代,电脑修文是不留痕迹的,对比手写时代,欣喜中亦有失落,呵呵呵,没法子,与时俱进吧……(调皮)遥祝老师周末愉快!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回复6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5 21:50:31
  谢谢秀水美评。问好!
7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5-05-15 23:36:30
  老师一直笔耕不辍,这手稿便是勤耕的最好证明。
在安静中学会坚强。
回复7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6 08:29:15
  谢谢午荷美评。感谢你大力支持征文!
8 楼        文友:心旷        2015-05-16 15:50:46
  这篇文章勾起了很多人年轻时候的往事。渐行渐远变成了渐近,社会在飞速发展,人却在社会飞速发展中渐渐变老。有一份伤感。问好沁香老师。
我的诗集《相知集》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欢迎喜欢我诗歌的文友们订购,联系方式:QQ:396559828
回复8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6 19:01:51
  谢谢心旷美评。问好!
回复8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7 16:10:30
  欢迎参加征文。你的故事精彩,分别细写更美。问好!
9 楼        文友:薇梦儿        2015-05-16 21:25:31
  刚写字那年我还经常手写呢,如今却不能了,欣赏老师美文。
回复9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6 21:30:17
  谢谢薇儿美评。加油!
10 楼        文友:诗心如兰        2015-05-16 22:31:48
  如兰前来欣赏拜读沁香大哥的美文精品。一篇真情文字,倾诉了一段手稿岁月的真实感受之故事,深有体会。虚心学习,祝福永远!
静是知之始,知是静之成;让文字点缀生活的绚丽,让生活成就文字的经典!
回复10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5-17 07:40:33
  谢谢如兰美评。问好!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