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种地感趣

编辑推荐 种地感趣


作者:张彦青 秀才,130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62发表时间:2015-05-18 21:21:28
摘要:通过种地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性情,增添了快乐而有感随写

忽然想起来种地了!不是为了有多么丰硕的收成,只是为了锻炼身体。
   近二十年来没有体系地体力劳动了,四十多岁的青壮年,身体素质远不如从前,大毛病虽没有,小病也不常得,而免疫力却低得可怜。早晨爬到窗户口抽支烟,遇到了天气凉或风大,“阿嚏”一声感冒了,简直成了林黛玉:弱不禁风!
   为了锻炼身体,我曾跟单位的驴友爬过山,对于一个山区长大的我来说,爬山如同散步般简单,不用说锻炼身体,体重还急剧增加了。细究根源我发现:爬山的驴友基本体重超重,基本都是美食家。爬了一座小山,中午聚在一起分享百家宴,品酩着小酒,其乐融融。运动量不大,进食的量和营养却比在家要多多了,这岂能锻炼身体!
   为了减肥,为了锻炼身体,我想还是加重体力劳动为好。忽然想起来种地了!二十年前,经常回老家帮大人们种种地,身体非常好,常年不生病,一年也不感冒一次,有时候还想着感冒的好处,但是不管怎么折磨自己也不会感冒。
   老家有一亩旱地,半分水地,以前给人种,今年我收了回来,要自己种!旱地种粮食,水地种菜。
   农谚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半分水地开了三畦:一畦种豆角,一畦种西葫,一畦种土豆。
   今年西葫、豆角丰收了,我一个礼拜回老家采摘一次,一次一编织袋,六七十斤,自己吃不了,分给城里的亲戚朋友。把劳动成果与大家分享有一种成就感!豆角、西葫结果时间短,一个月左右就败了。由于丰收,今年我却吃够了西葫和豆角,终于吃到不想吃了,真的吃腻了。我想啊,明年种菜,多种几个品种,每个蔬菜品种少种点,够吃就好。这样,不仅丰富了餐桌,也免于口舌单调。
   从蔬菜批发市场买了十几斤土豆种子,依芽切种植入土中。土豆秧子长得非常高,郁郁葱葱,油光发亮的,看着就高兴。秋天到了,该刨土豆了。土地下边是希望啊!我用力轮着镐头,一棵棵肥大的秧苗下仅仅只挂着如大拇指般大小的一个个小土豆,有的甚至还是下种子时的不规则土豆种块。下种半箩筐,刨了多半箩筐。由于虫子多,没有打农药,多半筐土豆多半是虫眼。黄灿灿,圆滚滚的土豆希望瞬间变成了肥皂泡!有经验的村民告诉我:种子不行,管理不行。
   一亩旱地种了四种作物,南瓜、大豆、玉米、谷子。
   春天从茅坑里担大粪,和土拌匀了,作为南瓜的底肥。刨坑、挑水、下种、掩埋,南瓜种好了。旱地共三块,南瓜种在了最上边地的堰边,让其顺势往下长,省去了搭架。今年雨水充沛南瓜秧子疯长,从上地沿着堰帮往下拖,一直爬到了最下边的种着谷子的那块地。南瓜丰收了,估计今年产量达到了一千斤。今年我种的南瓜虽然丰收了,但是个头却像一个个小小的葫芦。征询农友后才知道,南瓜秧是要打岔的,不打岔南瓜结不大。为了品尝到不同品种的南瓜美味,我在一块地里种了好几样品种的南瓜,到了采摘时我发现所有不同品种的南瓜都长着几乎同样的颜色花纹,琢磨一番,豁然开朗:哦,南瓜结果授粉,不同品种之间互相传播,串种了!串种的南瓜不仅颜色基本相同,味道也差不多,哎。事与愿违啊!
   种地呀,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它确实也是一门学问。只有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领悟、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种地本领。种地是这样,做任何事情也是如此。
   三伏天是锄地的关键时候,那时节草盛豆苗稀,不及时锄草就要荒地,地荒了一切等于零。早晨早早起床,带上水,带上烟,扛上锄,向地里走去。挽起裤腿,开始干活:前腿弓、后腿蹬,弯腰拔草,汗水随着锄地的一举一动有节奏地飘洒着,痛快淋漓。上一处、下一处,到起步地头的老核桃树树下抽支烟,擦擦汗,喝几口水,听着蝉鸣鸟叫,看看锄过的秧苗,新绿的秧苗朝我笑着,它高兴,我也高兴,真享受也!
   晚上带月荷锄归,口哨吹起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皎洁的月亮爬山,听着虫声啾啾,呼吸着清新的田间泥草气息,神清气爽。我感觉我跟陶渊明一样的惬意,但是我比陶渊明要幸福,陶渊明是为了生活而种地,我是为了消遣而种地,一种是辛苦、一种是享受,不同社会、不同心境、不同生活、不同感受!
   秋收了,玉米六分地产量400斤,谷子三分地产量50斤,大豆二分地产量30斤,折算成人民币价值估计600元;投入化肥、农药、种子、雇人耕地费等约为600元,不算人工成本基本不亏不赚。
   知道赚不了钱。在劳动中体验那种幸福与快乐不是钱能买到的;更何况我的身体状况明显要比以前强许多;同时也唔到了种地之外的一些道理,这也不是钱能买到的!
   明年我还要种地,最好能种出更好的成绩来!

共 18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记得读书时读过吴伯萧的《菜园小记》,这篇文章表现的种菜故事,更具有陶渊明的情趣,有的不是缺吃的压力,而是一种悠闲自得的快乐。作者讲述了种菜的原因,描写 种菜的劳动情形,描写了收获蔬菜的心情。这些,把无忧无虑情况下的田园劳动的情趣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叶草        2015-05-18 22:58:45
  假如在农村长大,就是在城市呆的再久,对于土地的感情还是很深的。这也许就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种地虽然很辛苦,但收获的乐趣也是值得欣慰的!
回复1 楼        文友:张彦青        2015-05-18 23:09:08
  你说的太对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