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青蛙与蛙声(散文)

精品 【荷塘】青蛙与蛙声(散文)


作者:分平 布衣,37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64发表时间:2015-05-19 18:31:05
摘要:我终于回到家中了,急匆匆打开电脑,齐白石老人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映入眼帘,顿时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神清气朗,仿佛那画中的山泉直奔我的心田而来,几只欢快的小蝌蚪由远而近引来一片“呱呱呱”的蛙声……  

【荷塘】青蛙与蛙声(散文)
   青蛙,对于人们来讲大都不陌生,它是两栖动物,可以说它是人类最真诚的朋友。常见的青蛙,它身着一件绿黑相间的花纹衣裳,非常漂亮,它的头略扁而尖,呈三角形状,圆溜溜的眼睛向外凸鼓着,眼珠像一对少儿喜爱玩的黑玻璃球。雄蛙口角的两边还有外声囊,蛙鸣唱时声囊会形成两个绛紫色的大气泡,随着声调的高低一鼓一鼓的,据说雌性蛙没有声囊,它也不会鸣唱的。青蛙它的前脚短后脚长,前腿细又短,有四个脚趾,是分开的,它后脚粗壮且修长,有5个脚趾,像鸭子的脚一样趾间有蹼连着。人类游泳的技巧也可能师从于它,蛙泳,顾名思义就是来自于青蛙,跳水虽不定来自于此,但青蛙跃起入水的身姿,是那样矫健且不溅射一点水花,却是人们极力效仿而所望企及的。
   记得少儿时每当春暖花开时节,总能在池塘边、溪流中看见那黝黑黝黑的蝌蚪,它大大的脑袋摆动着细长的尾巴,聚集在一起在欢畅地游玩着。它那娇小的美妙的身姿,很是遭惹小朋友的喜爱,于是有的小朋友们就把数只蝌蚪捞起,装在透明的瓶子里把玩着、欣赏着。不过这实在是暴殄天物,过不了几天这蝌蚪定会夭折的,可小朋友们对此并不太懂。好在家长和老师们知道,他们会及时加以劝止,要求小朋友们将这些小精灵倒回池塘或水溪中。
   蛙声,可以说是集天下大合唱之大成。还记得“知青上山下乡”后的第一个春天至秋初,那简直是生活在青蛙的世界,仿佛荡漾在蛙声的海洋。当行走在乡间的小道、田埂上,农作物及杂草间几乎漫径,举步就见青蛙蹦,落脚便是青蛙跳,尤其是女同学们大呼小叫,只见她们个个小心翼翼、举步维艰,如同行走在青蛙丛中,在路中选路前行……
   夜幕来临,蛙声便响了起来“呱,呱呱呱……”刚开始附和者并不多,此时的蛙声唱腔单调高亢,好像是领唱者在作适度的引导,片刻光景,和者众多渐渐“呱呱呱”之声随之四起,倾刻间整个山村,宏亮的“呱呱呱呱”如潮如汐,这里一波未平,那里一波又起,真是这方未唱罢,那方便唱来,就像是相互竞争来着。尽管如此,但丝毫不觉丁点儿嘈杂刺耳。此时的蛙声,如同千军在呐喊,万马在嘶鸣,它是声势是那么的浩大,唱腔是那样的激越,配合又是那么的娴熟,节奏又是那么的欢快。天苍苍,野茫茫,千万只的蛙声竟然会不约而同的铺天盖地滚滚而来……
   然而,却有人说蛙声它“闹”,这话倒也没错,它似乎还真有点“闹”得不可开交,要惊天要动地似的。然而只要你用心去聆听,这“闹”中却不见一丝聒噪,农夫们能忱着这“闹”声酣然入梦,文人墨客能从这“闹”中勃发诗情画意。南宋诗人辛弃疾《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有“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南宋诗人赵师秀诗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晚唐诗人韦庄诗言“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齐白石老人上世纪的51年应文学家语言大师老舍命题索画之约,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便画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不朽画卷。画面不见一只青蛙,更谈不上蛙声,只有一湾山溪奔流而下,激流中六只蝌蚪摇曳着尾巴,欢快地顺流而下。此画不见蛙,但却能闻蛙之声,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面对如此来神的画面,不能不让人立马联想到青蛙及蛙声,联想到这蛙声又何止十里?联想到这蝌蚪又何止六只……如此匠心独具,不能不令人叹服。纵然,这是两位大师的趣闻轶事,但他们如没有对蛙声“闹”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这绝妙之作那也是不可能的。凡此等等,这些巧妙构思的诗文画卷不胜枚举,并非这些文人墨客故作高深的无病呻吟,而是这蛙声的确是天底下最雄浑、最美妙、最动人的声音,即便是人类训练有素的乐队怕也是无法比拟的。有科学工作者指出,蛙类的合唱并非各自乱唱,而是有一定韵律的,有领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形式,它们互相紧密配合,是名副其实的“大合唱”。
   什么是天籁之声?这应该就是大自然中最具魅力的天籁之声。如此浩大磅礴的阵势,即便是音乐大师,也是难得如此这般宏构巨制的。在这里,我们只能将它称之为“天工之美妙”,只能视之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奇”。
   青蛙,最早是壮族先民西瓯部落的图腾,春秋战国时代,在西瓯人中它已占据保护神的地位。直到近现代,一些地方的壮族人对青蛙仍然敬若神明,被视为是雷王的天使而派到人间来的,所以壮族先民铸造的铜鼓,鼓面上常有蛙的立体雕塑,很多地方还保留有祀蛙的“蚂节”。“蚂节”也称“青蛙节”、“敬蛙节”、“蛙婆节”等。“蚂”为方言,即青蛙。传说中的蛙节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便奔赴田野,拔草翻石,四处寻找冬眠的青蛙,第一个找到青蛙者即被尊为“蚂郎”(即天女之婿),并成为这次节日的首领,由他带领人们举行隆重祭祀青蛙的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作物的丰收。
   农田的卫士、庄稼的保护神、捉虫高手、游泳健将等等,这都是人们赋予青蛙的美誉。自从人类农耕时代开始,它始终在陪伴着人们耕耘播种,簇拥在农田的前后左右,它勤勤恳恳地替人们除掉农田间里的害虫。据资料记载,一只青蛙每天要吃掉害虫200来只,按青蛙年活动周期计算,一只青蛙每年要消灭1万至2万只左右的害虫,如果是千万只青蛙那一年又该消灭多少害虫啊!几千年来青蛙与农田总是相濡以沫、忠于职守。
   ……
   去年,我又回到了下农村时的山沟小乡村,这里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几乎怀疑来错了地方。水泥公路有了,但那条终年不断潺潺流水的溪流没了;自来水有了,那清澈见底能戏水游泳的池塘没了;路旁垃圾桶有了,可青蛙和蛙声没了……
   夜幕降临,我独自一人坐在那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大樟树下,回味着过去蛙声的热闹与雄壮……但此时,偶尔也会传来一两声青蛙的叫声,而那蛙声是那样的柔弱、孤单、凄凉,仿佛是向那皎洁的明月在诉说着什么?我感到很郁闷、惆怅和压抑,神经质似的在树下来回踱步,于是,我终于决定明早就该打道回府……
   我终于回到家中了,急匆匆打开电脑,齐白石老人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水墨画映入眼帘,顿时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神清气朗,仿佛那画中的湍急的山泉溪流直奔我的心田而来,几只欢快活泼的小蝌蚪由远而近引来一片“呱呱呱”的蛙声……

共 24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青蛙,作为乡村的鼓手,作为大地的演唱家,也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在乡间极为常见,也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动物,但作者却用饱含深情地笔墨去描写青蛙、歌颂青蛙。作者无论是绘其状,还是描其声,都惟妙惟肖、富有情趣。在作者的笔下,它们是农田的卫士、庄家的保护神、捉虫的高手、游泳健将,它们也是诗人和画家的爱物,作者从多个角度地赞美青蛙。然而,当作者再次回到故乡时,不曾看到青蛙,只是听到偶尔传来的一两声蛙鸣,声音柔弱、孤单、凄凉,再不是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了。此情此景,让作者郁闷、惆怅和压抑。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一篇语言精练、描写精准的精美散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清菡】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20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菡        2015-05-19 18:34:53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2 楼        文友:清菡        2015-05-19 18:36:14
  欣赏作者的文笔!问候作者!
3 楼        文友:清菡        2015-05-19 18:36:57
  祝作者写作愉快!佳作不断!
4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5-19 19:42:59
  美文、美图,自然要来学习,欣赏哦!期待老师下一个精彩!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5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5-19 21:24:11
  徐徐道来,不紧不慢,学习学习。
6 楼        文友:分平        2015-05-20 07:47:39
  谢谢编辑慷慨,谢谢文友抬爱,此人文海涉足不深,还望多多赐教。
7 楼        文友:天龙        2015-05-20 11:31:39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期待下一个精彩哦!!
8 楼        文友:阿巧        2015-05-20 12:37:18
  老师是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之人。青蛙与蛙声,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人都会视若无睹,作者却把它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觉眼前一亮。问候老师!向您学习!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9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5-05-21 15:55:19
  欣赏朋友的好文章,小小青蛙,大大歌唱家,曾经是我们童少年的乐趣,是乡村田园的风俗画,而今却无奈地消失了,一如我们的乡愁,一如石磨、炊烟、木制的农具、蓑衣·····许许多多承载着我们记忆的美好符号。社会说不清是进步了,还是沦落了。字里行间流溢着淡淡的怅惘,让人怦然心动。祝好!
妙处难与君说
10 楼        文友:竹韵清吟        2015-05-22 22:24:03
  好文笔,清吟也为老乡赞一个!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