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月光】江门行(散文)

编辑推荐 【月光】江门行(散文)


作者:我孟杨 布衣,33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8发表时间:2015-05-20 16:02:28

【江门行】
   人类这种奇怪的动物,对一个地方的熟悉,往往因了那个地方有一个生命中常常牵挂的人。
   一直以来,我因自己的不善思谋生存,常羞于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员,但对远在万里之遥的岭南城市江门的知悉,还是套用了人类惯用的这种程式,先刻意地惦念身在江门的一个人,然后了解了江门的一些事,于是就有了行走江门的冲动。
   是年四月,因有一次去广州培训的机会,我开始琢磨着怎样把这种冲动付诸实施。经过长达四十八个小时的旅程赶到广州,算算能有一个整天的时间挥霍,正好可以探访远在江门的故交萧音,也好了却我的一番心念。
   在广州安排好住处后,急忙给在深圳的同学杨志打电话,请求他的交通支援。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对江门只是纸上谈兵,若要真的踏上江门的土地,估计非迷失自己不可,这也是我的可贵之处:贵有自知之明嘛!
   杨志也是曾经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也有二十三年未曾谋面,只是在电话中经常交流一通,要么鼓鼓劲,要么发发牢骚,或者讽刺挖苦一番,虽远隔千山万水,形似近在眼前,所以长时间的别离,倒不觉得十分想念。但远在江门的萧音则不同,此君不善言谈,偶然拨通电话,也是寥寥数语,要么显示很忙,要么故作深沉状,只听不谈,到勾引出了我对他的更深思念,毕竟是二十多年的阻隔啊,虽然未曾为稻粱谋,但毕竟一同谋划过理想,曾经异想天开地想成为作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一份特殊的情分,岂能不念?
   需要说明的是,深圳的杨志并不是在大街上卖刀的梁山好汉,而是在我生活极度艰难时刻与我一同卖卫生筷、长筒袜、方便面、粽子的杨志。正是他的倾情相助,才是我能够在无助的状态下念完大学,谋得一份职业,每天厮守在戈壁深处,醉饮清风明月,惯看黄沙漫卷。
   因为想见到故旧心切,在深圳一会上杨志,简单就餐后就急急出发,可惜因路途不熟,150公里的路程,竟然跑了5个小时,好在最后还是看到了萧音的真人,依旧那么儒雅恬静,深不可测。陪同萧音等候的,是又高又壮的范先生,谈吐也很文雅,似和身形有些不太般配。
   惯有的寒暄问好之后,一同入得茶楼,欲以一杯清茶化解沉淀已久的相思。我刻意地点了普洱茶,是因了普洱茶醇厚中带着的那点苦涩。二十三年未见的故交相见,执壶把盏,慢品清茶,彼此都端着自己,尽量不去触碰生活打拼中留下的伤痕,只用心品味普洱茶的清香与苦涩。
   但话匣子还是会在不经意中打开的,诸如江门的地理位置,江门的历史积淀,江门的森林覆盖,江门的人情世故,江门的饮食文化等等,一下子让我对江门有了立体的感觉,一个富庶千里、人杰地灵、依山傍水的江门从纸上活生生地呈现在我面前,祥和安静,暖意蒸腾。
   其实,我对江门的了解尽管停留在纸上,但远远不止这些,江门因其近邻大海、地处珠三角要冲的绝佳位置,在清代已经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通衢,加上她牵系了远涉海外的数万万中华儿女的乡情,不知有多少个游子在回望飘逸于这方山水间的炊烟,更不知有多少商贾在偷窥着这方土地上滋长的真金白银,因此江门古来就赫赫有名。
   可我在乎的不是江门的过去,也不是江门的今天,在乎的是能够与萧音相见,一同追忆那些颜色褪尽的梦想,梳理我们曾经走过的生活之路,怀念那些个已经远去的青葱岁月,还有存留于记忆深处的爱情。可四目相望,竟不知从何说起?我等在苦苦的生活拼杀中,梦想已经打成行囊,准备入土为安。誓言也随岁月之风吹散,青春的小鸟远去,曾经爱过的人远嫁他方,大家彼此都在慢慢老去,手里攥着的是空瘪的记忆,两鬓上挂满的是灰白的霜花,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谈可言呢?
   但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有欣慰的,萧音大学毕业,在腾格里沙漠毗邻地带的景泰生活了15年,一朝雄心勃起,单枪匹马投身岭南的江门,8年过去了,江门接纳了这个远方的游子,他也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尽管平凡但依旧坚强。
   对于所有平凡的生命而言,无论多苦多难,只要一切安然便是幸福!我从内心深处祝福曾经和我一起构筑梦想的故交萧音,祝愿他获得他应得的生活!
   酣饮一夜,梦醒时已是第二天清晨,我与箫音不辞而别,那是因为我不敢面对再一次的别离。但我与江门是要告别的,遂坚持让杨志驾车在江门的街市游走一圈,记下了烟墩山和蓬莱山,相识了西江和蓬江。
   因为这是江门成名的源头,是我再识江门最丰厚的素材,我定会牢记并铭刻于心。
  
   【与荔枝有关的传说】
   在广州做短暂停留,一个以“诗意增城”为主题的文学活动的消息滑入我的眼框,让我突然间有了对增城的牵念,斗胆与身在佛山的朋友老唐取得联系,意欲来一个增城之旅。
   到增城,自然是要看看荔枝的,这是因为荔城自古有荔乡之称。等赶到增城,才知增城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湖泊河流对我这个初来者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就拿增城到处盛开的花朵来说吧,妖娆艳丽,娇小可爱,可我几乎叫不上一种花的真名姓。好多次鼓足勇气请教行人,可惜因为方言上的差距,任我憋红了脸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随行就市,根据花朵的颜色命名起来,红花、黄花、粉花、蓝花、紫花,倒也意趣不少。反正懂与不懂,都在自己心里揣着,他人是很难知晓的,也显不出多少尴尬来。
   好在“诗意增城”的文学活动早已铺开在增城的大街小巷,路牌上标识着“诗意增城,健康生活”的主题语,很让人鼓舞,连出租车司机也在关注这件盛事,这让我一个跟风而来的文学爱好者突生温暖,陌生感逐渐消失,觉得自己站在增城的大地上,就成了增城山水中的一员。
   但来增城,我意愿中不仅仅是为了一览花事,或者凑一场跟诗歌有关的聚会,还要探究一个与荔枝有关的传说。因为荔城被称为荔乡由来已久,那些个与荔枝有关的传说在增城更立体、更丰满一些。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流传千古的诗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和解读,但着实对岭南这个地方、荔枝这个果品做足了宣传。增城地处岭南腹地,七镇四街道,处处有荔枝,有两个地方索性以荔枝命名:荔乡、荔枝坳。估摸着增城出产荔枝的年代要比东坡先生贬谪岭南的年份早很多,增城被称为荔乡应该是名符其实。
   我乃一乡野鄙俗之人,永远脱不了探究历史传说中那些诡异情节的恶习,常常为之苦思冥想,自得其乐。这就牵扯出一句比苏轼老先生早两百年出世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及这句诗所演绎出的历史传说。诗中透着一段千年往事,说是大唐贵妃杨玉环站在华清宫,看见棕红烈马如红色云朵般飘逸而来,眼看要吃上鲜美的荔枝,贵妃自然喜不自胜,做莞尔一笑状。但那些为生计谋的路人,怎能知道这仅仅是为贵妃送鲜荔枝的快马疾驰而过呢?
   这首诗蕴含了大诗人杜牧咏古讽今的嗟叹、对盛世大唐不能重现的惋惜,这是后来者无可争议的解读。可对于杨贵妃喜食的荔枝来自何地一直争执不休,近几年的争执更甚:一说产自蜀地,当是说今天的四川;一说产自南海,也就是现今的广州地区。更有甚者,关于荔枝的传说中还演绎出一段与高力士有关的故事:说是杨贵妃喜食荔枝完全是因了高力士的逢迎撺唆,极力推荐产自茂名地区的一种叫“白玉罂”的早熟荔枝,让杨贵妃食荔枝上瘾。
   后世这种喋喋不休的争执和演绎,显然削弱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咏古讽今的本意,而把唐明皇朝廷上下荒淫无度的原罪让一枚生于田野的荔枝来承担,好像荔枝生错了地方,生错了年代,这自然说不过去。再说,唐王朝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以及“安史之乱”之后的没落衰败,岂能归罪于喜食荔枝的杨贵妃或者杨贵妃喜食的荔枝?
   荔枝产于岭南也罢,产于蜀地也好,这只是上天赠与人类的一味果品而已,人类自当有权利食之,有义务惜之,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赋予荔枝以生命的吟唱。但要透过荔枝偷窥历史的过失,荔枝说白了就是一种甜果而已,是担不起人类的过错与荣耀的。人类更应该透过古人的思考,检点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过失,加倍珍爱这上天赠与我们的土地和家园,才是人类自己代代繁衍生息的希望所在。
   2015年4月的最后一个日子,我与衡阳老唐站在荔乡增城的一颗荔枝树下,看着花期已尽、正在坐果的荔枝串,遂成此想。
  
  

共 32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一个城市,有一个你惦念的故友,也就喜欢上那个被惦念之人所居住的城市。作者四月份去广州开会,趁此机会访问两位故友的激动心情,故友情深尽显笔端。多年未见的故友相聚,少不了推杯换盏,续不尽的往日情怀,谈不完的知心话语,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对故友的诚挚感情。“江门行”是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内容丰富,即写江门的风景历史,也写了江门故友的情谊。作者引古论今,娓娓道来,两篇文章写得情深意切,引人入胜,行文流畅,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操,倾情推荐美文共赏。【编辑:烟雨朦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烟雨朦胧        2015-05-20 16:14:20
  问好作者!
2 楼        文友:烟雨朦胧        2015-05-20 16:15:38
  感谢孟杨赐稿月光,期待更多精彩!
3 楼        文友:腾云驾雾        2015-05-21 11:11:31
  很优美的散文啊,感情浓厚,描写生动,尤其是语言优美,用词独到,佩服!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