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我的第一个上级

精品 我的第一个上级


作者:夕阳风采 布衣,20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19发表时间:2015-05-21 19:59:03
摘要:一个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与他的第一个上级在工作、生活上的经历及所受到的影响和他因处处迎合领导,甚至为虎作伥而得升迁的故事。

我的第一个上级,与50多年前著名作家马烽笔下的彭杰的第一个上级——田副局长不同。老田是县水利局的副局长,而我的第一个上级是县工业局的局长,是一把手。同时,不仅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也有很大的区别。
  
   一
   在省城大学毕业以后,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回到了我的老家——东山乡背地沟村。这是离县城50多公里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穷乡僻壤,家家生活都不富裕,而我家又是全村的困难户。父亲年逾花甲,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一年到头只靠那七、八亩地出个三四千块钱维持生活。
   说起我读书,那可真不容易。上学买不起书包,妈妈就把白毛巾折起来,把两边缝起来当书包;买不起田字格、算草本,就捡同学用过的本子反面用……上初中买不起自行车,每天步行往返15公里上下学。虽然我家很贫穷,但在学习上我却名列前茅。初中毕业,我以全县第七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在县城读书,要住宿,要交学杂费、住宿费。这笔钱,我家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无奈之下,我的班主任老师求助媒体,引起了社会关注,在几位好心人的资助下,我才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前入了党。
   毕业回乡后,我也曾到县里去“推销”过自己,可人家都以“没有编制”为由,拒绝了我。我也去过教育局请求当个老师,中学不缺,教小学也行,城里不缺,到农村也行。结果是哪儿也不行。在县城机关工作的一位同学,让我准备准备明年报考公务员。我半信半疑地说:“听人家说,考试只不过是个形式,像我这样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成绩再好也不会录取的。”我同学说:“就看你考试成绩了,如果你考第一名,我看就没人敢做手脚了。”
   在第二年春天招考公务员的考试中,全县招录20名公务员,我考了个第三名。我满以为能被录取的,可在面试这一关却没过去。有同学认为,这个名额肯定是被人家给顶了。有知情人透露说,某某考了20多名,据说私下给了每个评委5000元钱,就考上了。就在我心灰意冷,无可奈何之际,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别灰心,下次争取拿个第一名,谁还敢做手脚,咱就往上找。”老师的鼓励,使我又增添了信心,于是我专心致志,日夜苦读。在秋季招考公务员的考试中,我果然在全县考了第一名。虽然在面试时我排名第四,但录取已经没有问题。
   按我原来报考的部门,应该分配到县政府办公室搞文字综合,可人事局领导却说:“那个位置不需要增加人了,你被分配到工业局了。”这位领导看我不理解的样子,又把工业局夸奖了一番。他说:“这是个管理全县工业企业的大局,很重要。巴局长一直跟我要大学本科毕业生,这回他满足了,你到那儿也错不了。”事已至此,我还能怎么办?这时我又想起小时候爷爷对我常说的一句话:“咱们平头百姓就得知足常乐,见好就收啊!”是啊,尽管我没能去上最理想的部门,可毕竟离开了穷山沟,毕竟当上了国家公务员。
   说起县工业局,几位同学告诉我,那也曾经是个全县举足轻重的大部门,企业转制前管辖过30多个国有工业企业,拥有一万多名职工。不过,现在今非昔比了,所有企业都出售或转让了,所有职工都买断工龄下岗失业了。虽然企业没有了,职工都走了,但工业局并没有撤销,人员编制并没有减少,机关干部的待遇也丝毫没受影响。局长巴文进仍然把这个空壳子局搞得风生水起。据说,巴文进在改革中的两大政绩是全县闻名的。一个是工业系统稳定工作做得好,基本没有越级上访闹事的;二是招商引资工作搞得好,搞活了县域经济。能来到这么好的部门,又遇到这么优秀的领导,我感到很幸运。我也急切盼望着能尽快见到我的第一个上级——巴文进局长。
   正值初冬时节,早晨的天气有点凉。
   我拎着个手提包,按照路人指引的方向来到了县工业局。在二楼办公室,一位秀气的中年女干部看看我的介绍信,说:“哦,我们局分来大学生了。”旁边的一位年轻女干部问:“是本科生吗?”我答:“是。”她又问:“学的什么专业啊?”我答:“中文系。”中年女干部调侃道:“小刘,怎么,一见钟情了?”小刘不好意思道:“干啥呀,孔主任,刚报到就跟人家开玩笑。”孔主任说:“关心大龄青年嘛!”说完,孔主任把我领到了三楼党委办公室,她对一位中年男干部说:“蒋主任,人事局给你分来一个大学生。”蒋主任接过介绍信,看了看,问:“你家在哪儿住?”我说:“在东山乡背地沟村。”他感叹道:“一个偏僻山沟的孩子,能念到大学本科就不容易了,现在又考上了公务员,这就更不容易了。”说完,蒋主任忽然想起了什么,说:“咱们一块到巴局长办公室,有些事得请示一下。”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县里局长的办公室。屋子有四五十平方米,宽大的老板台上摆着电脑、写字板、打印机,老板椅后面是一排漂亮的书柜,书柜里摆放着一排排各种规格的精装书籍。里屋的门敞开着,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靠墙摆着一张宽大的双人床,床头柜上放着电话,地板上摆放着茶几和沙发。蒋主任对巴局长说:“这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司徒宝。”巴局长站起身来,一边和我握手一边说:“欢迎,欢迎。”
   大家都落座后,巴局长说:“司徒考公务员全县第一,很不简单啊!”蒋主任和孔主任也都说了一些赞扬的话。这时,我仔细端详了一下巴局长——我走上社会后的第一个上级。他五十多岁年纪,一米七几的个头,一头偏分又黑又亮,稍黑的皮肤方脸膛,一双不大的眼睛很有神,一身银灰色的西装配着一条深蓝色的领带,正襟危坐,道貌岸然……
   巴局长说:“我们局是县政府的职能部门,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招商引资,管理好社会民营企业。你年轻,文化高,正是我们急需的人才。”我说:“我刚出校门参加工作,请巴局长和两位主任多关照。”巴局长说:“今后我们在一起共事,大家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蒋主任问:“司徒的工作怎么安排?”巴局长说:“司徒归你党办管,主要搞文字综合。”蒋主任说:“司徒家在农村,食宿问题怎么解决?”巴局长对孔主任说:“孔主任,你看怎么安排好?”孔主任说:“住宿问题好解决,在值班室就可以了,吃饭问题也好办,中午在咱食堂吃,早晚就得自己做了。”巴局长说:“司徒也是大龄青年了,你们抓紧时间给找个对象,结了婚,一切都好办了。”
  
   二
   转眼间,我在工业局上班三个多月了。元旦前两天,我向巴局长请了假,一是回家和父母过新年,二是帮助父亲做点活。巴局长说:“回去好好和父母过个团圆年吧,回来好安心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工资,给父母买了他们过去很少吃过的水果、食品,也给他们各自买了过冬的棉鞋和帽子。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从未买过鞋和帽子。我们一家三口人的鞋,都是母亲亲手做的;父亲的一顶狗皮帽子,已经磨得没有了毛,那顶洗掉了色的“前进帽”,还是我的一个表叔给的;母亲从来就没戴过帽子,冬天只围一条旧毛巾。
   父母看到我给他们买来的东西,显得异常兴奋。同时,他们也异口同声地埋怨:“买这些东西,得花多少钱啊?挣钱是那么容易的吗?”我说:“爸妈,你们为我辛苦了一辈子,今后,我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和别人一样的生活,虽不能大富大贵,也决不能太寒酸了。”母亲说:“孩子,花钱的地方还在后头呢,将来娶媳妇、买房子,哪儿不得花钱啊!”父亲说:“听说在城里买套楼房得二三十万元,光靠你那点工资,得那年能买上楼啊?”我告诉他们:“你们不要为我操心了,我自己的事我有办法解决,城里买楼可以贷款的。”他们虽然半信半疑,但心里还是有了底。
   在这几天,也曾有人来给我介绍对象。女方有的是乡中学教师,有的是乡文化站的干部,还有一位是城里的小学教师。对于前两位,我面都没见,我对介绍人说:“咱家一没权,二没钱,将来结婚了调不进城里去,两地生活怎么办?”对于第三位,我觉得可以考虑。于是,在上班的前一天,我们见面了。原来,这姑娘的父亲是东山乡副乡长,母亲是乡小学教师,家庭条件不错。姑娘叫苗秀丽,大专学历,身体苗条,皮肤白皙,大眼睛,双眼皮,爱说爱笑的,我感觉不错。而且,她父亲还许诺,等我们结了婚,就在城里给我们买楼房。
   当晚,我们一家三口团团围坐在炕桌旁,父亲捏着老式酒盅,一盅一盅地喝着我从城里带回来的好酒,母亲有滋有味地品尝着我从城里带回来的香酥鸡、烤鸽子……看着父母从未有过的喜悦情景,我心里也非常高兴。父亲嘱咐说:“回去后一定好好和秀丽相处。”母亲也说:“听说人家能给买房子,我心里这一块石头算落了地。”父亲说:“如果没啥差头,我看过完春节咱就张罗结婚。”我说:“爸妈,你们不用着急,我们俩还得处一段时间看看。”父亲说:“反正要抓紧时间,我和你妈还等着抱孙子呢!”
   孔主任叫孔敏,虽然40多岁了,仍凹凸有致,风韵犹存。元旦后上班,孔敏就觉出我有了“情况”。她说:“看你满面春风的样子,一定是有大喜的事情了?我说:“没有。”她又肯定地说:“这次回家,你一定找到女朋友了。”看她那么自信、那么肯定,我只好一笑置之。
   下午一上班,孔敏就把我叫到了她的办公室。她神秘兮兮地关上门,说:“司徒,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巴局长很关心你的个人生活问题。今天上午,他还让我问问你婚姻问题有没有着落。”我看领导这么关心,就把这次回家找对象的事实话实说了。孔敏问:“那姑娘你感觉怎么样?”我说:“只见过两次面,还谈不上有什么感觉。”孔主任老道地说:“如果是命中注定,那就会一见钟情,看来你们还不属于这一种。”她又问:“人长得漂亮吗?”我说:“谈不上多漂亮,但看起来还挺顺眼。”孔敏说:“像你这种情况找对象,一定要现实,女孩漂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条件一定要好。”我说:“先处着吧,以后怎么样也不好说。”孔敏沉思片刻,说:“司徒,有个情况我必须得告诉你,在元旦前,房地产开发商孙总来局办事,一下子就相中了你,他是巴局长的铁哥们,他求巴局长把他的独生女儿介绍给你。那几天巴局长太忙,今天一上班他就让我找你谈谈。”这时,蒋主任找我有事,孔敏说:“你好好想想,晚上我再找你详细聊聊。”
   晚饭后,孔敏来到了我的宿舍,开门见山地问道:“想好了没有?”我说:“刚刚定下的事,怎么能说黄就黄啊?再说,我还没见到孙总的女儿啊?”孔敏立刻拿出手机,与孙总的女儿通了话。而后对我说:“孙秀丽马上就到。”接着,她又说:“司徒,可能孙秀丽长得没有苗秀丽漂亮,但不会差太多。更重要的是她家里有钱,有很多很多的钱。”我说:“钱是很重要,但也不是绝对的,关键还是人。”
   “你说的没错,但你想过没有,光人好,没有钱行吗?你要结婚,要买房子,要装修,要买家具,这对于你来说,光靠那点工资,得什么时候能解决啊?”
   我说:“苗秀丽家答应结婚后给我们在城里买房子。”
   孔敏说:“那结婚时你们住哪儿啊?”
   这时,屋外响起了敲门声。
   推门而进的孙秀丽,一米六的个头,微胖,白皙的圆脸,两只不大的眼睛脉脉含情,一头乌发披肩,薄薄的红嘴唇性感撩人,体型优美,线条分明。孔敏把我们彼此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的任务完成了,就看你们俩有没有缘分了。”临走,她对我说:“司徒,明天早晨,我和巴局长可要听你们的好消息啊!”
   苗秀丽师范专科毕业,在一个中学教英语,比我小两岁。她人很稳重,我们聊得也很投机,彼此都有好感。正当我思考怎么了结与苗秀丽的事时,孙秀丽问:“听说你已经有女朋友了?”
   我说:“是的,她是城里的小学教师,父亲是东山乡副乡长。”
   “她长得一定很漂亮吧?”
   我说:“谈不上很漂亮,但人确实不错。”
   “那你看咱们俩的事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你给我点时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因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事,还牵扯到我的家人。”
   孙秀丽说:“我理解。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选择我。”她看看表,说:“很晚了,你休息吧。”我送她到门口,她回眸一笑,说:“司徒,我爱你!”我点点头,没言语。走到大门口,她又转过身,向我招招手。
   这天夜里,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面对我都喜欢的两个女人,一时难以取舍。就人而言,苗秀丽显然要比孙秀丽漂亮得多;就条件而言,当然孙秀丽要比苗秀丽好得多;就关系而言,苗秀丽的父亲是东山乡的父母官,孙秀丽的父亲是巴局长的铁哥们……权衡利弊,我对孙秀丽不舍,对苗秀丽不忍。
   第二天一上班,孔敏就急着找我,问我想好没想好。我说:“我真不好选择,两个都不错。”

共 17884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当一个男人举起‘革命’的旗帜勇敢前进时,在他身后不仅出现了革命的队伍,也出现了女人的队伍……作者的这篇小说,为长篇小说《芙蓉国》作了很好和诠释。这篇小说虽然没有那么惊天动地的事件,甚至没有很大的波动,从头至尾,都显示出一种和风细雨的氛围。但是,作者却用这种和风细雨的叙述手法,向我们解剖了官场腐败现象的一 个横断面,也把某些腐败分子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至于文中的司徒宝会不会步巴文进的后尘,留给读者以很大的想像空间。总的看来,这篇小说文笔老到,行文流畅,细节真实可信,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522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5-21 20:06:25
  这是一篇和风细雨的官场小说。与其它官场小说有所不同的是,《我的第一个上级》在和风细雨的叙述中,向我们展现了官场上的腐败现象,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司徒宝、巴文进、孔敏、孙秀丽等人物的刻画。作者对场面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把握,也做到收放自如,恰如其分。欣赏佳作,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夕阳风采        2015-05-23 10:42:44
  谢谢老师点评。望今后多加指导。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