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月光】 写意白杨桥(散文)

编辑推荐 【月光】 写意白杨桥(散文)


作者:蒿草兰梦 布衣,46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4发表时间:2015-05-22 20:50:42

写人物或者写朋友我远不及白杨桥,白杨桥写过很多篇有关朋友的好散文,她能把对朋友的敬重和热爱、把对朋友文字的理解和赞美如家珍般笔溢成章,永远收藏于自己的记忆中。而我却很少去认认真真的写写我生命中那些很重要的朋友们。
   看看她是怎样写我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不特别留意,你是不会注意她的。她就那么的随和,亲切,不张扬。属于扔在人堆里,看不出的那一种类型。但她始终微笑着,那笑容很温暖。是的,温暖,让你看一眼就忘不了。我惊异她是否有一种吸引力,因为,这么众多的人里面,潜意识里,单单就是喜欢和她玩。现在想来,在这个不事张扬的东北女子身上,一定有着豪放的因子,有着善良的元素,有着书韵的弥漫,以及我所喜欢的低调。从东北到鲁西,几百几千的路途,在中间的风景,一定会因了她的内在,而美丽丰饶。傍晚惜别,大有折柳之意。握着姐姐的手,心底恋恋的,不忍举步。也许这样的话,不该写出来,这样的感觉,留在心底最好。但,只怕它太过茂密,留在心底,抽穗开花,成一株大树,顶得我无法呼吸。思虑再三,写就写吧,好朋友就应该爽爽朗朗,好友谊就应该地久天长。写到这里,忽然觉得,高唐离济南其实不太远。心若是近的,天涯海角也不嫌远。这话,我信……
   这是她的散文《开在济南天空下的荷》里的一段文字。在那篇散文里她写了六位在济南笔会相识的朋友,她把每一位朋友都形容成一朵荷花,并且每一朵都有荷花诗相配。我有幸在她的笔下开成第一朵。我因此一直很感动,也很珍惜。
   认识白杨桥有几年了,但我们总共才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是2010年初夏的东营笔会,那次去东营辗转折腾了整整一天才到。我们就是在淄博汽车站相遇的,事先有老朋友章丘的韩庆梅联络,所以与白杨桥相识韩庆梅就是媒介。在车上我们正好坐在一起,她就一个劲说缘分之类的话,而每一句话都说得风趣幽默,好像我们本来就是老熟人、朋友,让我们很快就拉近了距离,我把我带去的书送了她一本。她一边翻读一边说我们的文字是相近的。我那时还没有读过她一篇文章,可是后来读了她的每一篇文字都令我感到自愧不如。那次的东营笔会一些过节让我们这些来自济南的作家们很不愉快,但这位笔名叫白杨桥的女作家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豪气她的幽默足矣温暖了我们那几日冷遇的旅程。因为对于那些冷遇她能表现毫不在意,并且总能对某一件事幽它一默,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她和任何人都不煞生,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她都大咧咧的出口风趣。比如,在黄河入海口,我们几个人遇到一位菏泽作家,他的名字我已经忘了,听他谈得很好,我们就约他照个相,相机交给了白杨桥,她手举相机随口说那位菏泽人,你已经都站到花堆里了,应该把你的幸福感表现出来,再那么绷着就不对了。我们顿时大笑,她就把这个瞬间抓拍下来了。
   那次济南共参会九个人,我独独记住了白杨桥——那个高高的个子,爽爽朗朗的,绝没有半点女文人的矫情作态的女孩子,其实那时她也该有近40岁的年龄了,可是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大孩子。之后,我们并没有联系。
   次年春天,我接到山东散文学会的笔会通知,当时就想到了白杨桥这个人,我想我又会乐几天了。报到那天却没有遇见她,有丝丝的失落感流于心底。不想第二天早上,我去接韩庆梅回来,大家正在宾馆的门前照集体相,只向人群中扫了那么一眼,我就和那个鬼精灵的目光刹那相遇了,我们顿时拥抱成一团。照相照相照个不亦乐乎。那一刻我们都有终于又抓住彼此的激动。她说她所以左右顾盼就是渴望那一瞥惊鸿。原来我们一直都是惺惺相惜的啊。之后的几天她就长在了我的屋子里,我就一直沉浸在她的幽默里,她写我时说我一直都在微笑,是对的,有她在我面前疯我怎能不笑呢。就是那次笔会后她写了《开在济南天空下的荷》。我很喜欢她的散文,她的文笔细腻美丽又不失活泼,每一篇都透着点古典式的俊雅,从她的散文里能感觉到她古文和古诗词的深厚功底来。但她不是故意的唯美,读她的文字,就像坐在她的对面听她洒洒脱脱的给你讲美丽的风景和故事。她给自己的书起名为《开在指尖的花》,凭这美丽的书名就能知道她对文字的认识、尊重与对文学写作的态度。她把自己的每一篇文字都看成一朵花,花开是需要用心呵护的,要用厚重的土壤去培植,要用真情意去爱她,她才会开得好。是好,好是一种事物完成的状态。正像花的本身,不管它们是否开得雍容富丽还是开得小巧简约都想努力的绽放一样。如果一个作家能把自己创作的文字看成是人生里的某种命题,然后去尽心的完成它,我想这个作家的责任感也就完成了。这是我读白杨桥的书从中感受到的。
   白杨桥是中学教师,从她的多篇文字里都能了解到她为人师的真诚与正直,她的学生一批批毕业了,成才了,她往往感动于学生对她的感恩的回馈中。三毛曾经说,善良是一种教养是出自一个人的心底。其实一个人的文字何尝不是一个人的心声,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也和一个人的善良根基有关啊,所以一个人的某种行为都不是偶然的,都与自己长期的储备有关,这个储备就是心底的教养。白杨桥出生于乡村,为了供她和弟妹们读书,父母和祖父母过着极尽节俭的日子,祖父母对她的疼爱培养都被她深深感恩在自己的文字里。家族里的许多故事和亲人的品格都对她有着深远的影响,血脉承接,我想,善是有传承的。
   记得读过她一篇博文,她在那篇博文里写她还贷的事。那是一笔不小的款,也是他们夫妻和另一对夫妻朋友合伙借贷的,贷款还没有开始还那一对夫妻就双双遭车祸身亡了。留下老人和幼小的孩子,她说朋友一场,他们连生命都没了,尚且老幼孤怜。她怎么也不忍心去分割朋友用生命换来的补金,他们夫妻就默默的负起了还贷的责任。我读了那篇文章后曾留下了成行成串的眼泪。谁有这样的朋友何止是幸福。
   大多作家的写作欲望都开始于对故乡、亲情、友情的记忆表达,白杨桥的书也不例外,她在自己书的扉页直接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那些一起走过去的美好岁月,献给我亲爱的村庄和那些回忆里熟悉的好人。艺术不怕重复,怕的是在重复里没有变化。白杨桥的故乡、亲情、友情的文字是与众不同的,尤其她写友情的篇章最令我喜欢。她写朋友总喜欢把朋友们比喻成花,比如有一篇的题目就是《那些花儿们》那篇里写了几个如花的女性作家朋友,各个写得有特点。能被她冠于花之名开在她美丽的笔下无疑是幸福而温暖的。
   我有幸被她写过那么几句,我当然也在那幸福和温暖之列。我喜欢白杨桥,喜欢与她哥们式的友情。她的豪爽、豪气,她的活泼、幽默都是她真挚的性格使然,与她交往不用婉约。
   我不擅于写评论和序之类的文章,况且白杨桥的文字不用我过多溢美和介绍。写她也是大略的印象,所以用写意一词,不光是我写的粗略,也觉得这词极符合白杨桥这个人,她不像一般的女人那么拘于细节,刻意注重形象,而是却有一种精神在她的骨子里支撑她总是气概饱满。
  
   2013年11月9日作

共 27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很好的散文,本编从头到尾精心细读两三遍,文章从与白杨桥相识、相约、相见的历次经过,循循渐进叙述出现代作家白杨桥的为人和品格。作者对所写人物的羡慕溢言于表。散文主题鲜明,立意突出,有始至终不离主线,真正有散文不散情,文平意突出的散文显著特点。从开始到结尾作者都把自己的情感与读者的情感融揉到散文的妙境当中。好散文推荐欣赏欢迎精彩再现!!【编辑:王福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福昌        2015-05-22 20:52:34
  好文儿,推荐赏读并建议申请加精!!
2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5-05-22 23:02:08
  厚重的文字,写出了不一般的友谊!美文推荐加精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