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征文】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游记)

编辑推荐 【雀巢征文】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游记) ——凭吊左权将军墓旧址


作者:张彦青 秀才,130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24发表时间:2015-05-28 07:44:15
摘要: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左权将军殉国73周年,瞻仰革命烈士的情怀在我胸中激荡着、澎湃着,抑制不住内心的驱动力,促使我于5月25日午后,也就是左权将军殉国日,再一次前往了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

【雀巢征文】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游记) 最早听说左权将军,是已作古的姑父给我讲的。姑父说,1950年10月,左权将军灵柩由涉县迁往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涉县沿途村庄的群众自发肩抬英灵,在村与村之间进行接力,路边站满了悲戚的群众,秋风瑟瑟,雾重天沉,场面悲壮肃穆。姑父说,他亲自给左权将军抬送过灵柩。姑父每每说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时一脸的凝重和自豪。
   也就是从姑父所讲的那段光荣的经历中,我第一次听说了“左权将军”这个崇高而伟大的名字。儿时的我知道了左权将军是一位八路军抗日英雄,他是个大好人,是打日本强盗的。随着后来对党史及中国革命史学习的深入,才逐步使自己对左权将军及其他革命英烈们的认识和情感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我多次拜谒过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旧址(又称左权将军墓旧址),每次凭吊革命英烈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纯净和震撼,每次都能增添我向上的动力和得到某种精神升华。
   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左权将军殉国73周年,瞻仰革命烈士的情怀在我胸中激荡着、澎湃着,抑制不住内心的驱动力,促使我于5月25日午后,也就是左权将军殉国日,再一次前往了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它位于河北省涉县石门村,公墓座北朝南,北依巍巍太行,南向清流漳水,松柏青翠,植被茂盛,公墓保护面积200余亩。安葬着七位英烈他们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中共中央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长张衡宇、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高捷成及其夫人赖勤、朝鲜义勇军领导人石正、程光华七位烈士,还有范筑先将军、杨裕民先生的纪念塔。
   从涉县城沿着宽阔平坦的涉左公路,一路向西约十五公里便到了石门村。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东,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赫然映入眼帘。一沟沟山壑如片片莲花瓣叠加相偎,簇拥着山顶那一朵似含苞欲放的莲花蕾,这就是莲花山。莲花谷就是莲花山主峰下正对的山坳,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就坐落在莲花谷中。
   公墓依莲花谷山势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盆地是左权将军墓;东边山包是何云、张衡宇、高捷成、赖勤五位烈士墓及范筑先、杨裕民的纪念塔;西边山包,埋葬着朝鲜义勇军领导人石正、程光华两位烈士。
   左权将军墓依山就势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由大理石砌就的一圆形莲花水池,直径大约十米左右,池的四周种满了绿油油的冬青,一潭碧水灵动着碧绿的田田荷叶,绿叶间亭亭玉立的荷花迎风摇曳。
   莲花峰、莲花谷、莲花池共同组成了一幅清新纯洁高雅的莲花图卷,氤氲着莲花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和品质。这难道不是左权将军那洁白无瑕、高风亮节崇高人格的真实写照吗?
   身为八路军高级将领的左权将军一生洁身自好、艰苦朴素,默默无闻地为党和军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从不为家人、为自己谋取特殊的利益。
   左权将军一月的津贴只有五元,自己除了抽烟和日常生活开支外,他把积攒下来的钱捐给落难的村民和家庭条件极度困难的士兵;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把稿费和津贴全部献出作为公用,同大家一起节衣缩食,吃野菜喝稀粥;他把分给他的营养品和乳制品送给伤病员,而当时他不满周岁的女儿左太北正嗷嗷待哺。
   左权将军曾说过: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之惨祸,已降临到每个中国人民头上,为了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现在准备还吃草。
   为响应中央提出的生产自救运动,左权将军和八路军总部领导一起开荒种地,开源节流。
   左权将军在牺牲的三天前曾给妻子写了一封绝笔家书:女儿左太北:“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颗洋姜,还有二十颗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块,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一个军队的高级领导干部,忍受着天各一方的痛楚,他为了谁?他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把自身利益和荣辱得失抛至一边,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伟大的民族解放战斗中去,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度啊!
   沿着莲花池后方台阶拾级而上,一条河卵石铺就的甬道展现在眼前,甬道两侧高大的柏树屹立两边。70多年前植下的小柏树如今已长成了一颗颗参天大树,它们经受了日月沧桑的洗礼,经历了风雨雷电的磨练,如忠诚的战士默默地陪伴着左权将军。树盖苍苍,郁郁青青,它阴翳着烈日,给前来瞻仰先烈的人们带来了丝丝春意。
   甬道大约20余米长,在甬道的尽头就是直插云霄的左权将军纪念塔,该塔高约六米,宽约两米,由三部分构成。
   纪念塔底座是由三块大理石浮雕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图案和中国共产党英文简写CPP字样,寓意:左权将军不但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而且也是一名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塔顶是一块条状四棱长石,长石顶端一只铁杆托起一只鲜艳的红五星,长石正面刻有“左权将军纪念塔”,后面和左右两侧分别刻有“浩气长存”、“千秋典范”、“勋绩无疆”的字联,这是对左权将军短暂而光辉一生的高度提炼和品评!
   纪念塔中部正面是朱德总司令为左权将军题写的挽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总司令当听到左权将军殉国后,他为自己失去了一位好助手,国家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才,军队失去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将军而悲怆万分,挥笔写下了这千古绝唱,至今读来不得不使人悲愤填膺!
   塔的右部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为左权将军撰写的墓志铭:左权同志,湖南醴陵人。幼聪敏,性沉静,稍长,读书即务实用,向往真理尤切。一九二四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献身革命,生死以之。始学于黄埔军校,继攻于苏联陆大,业成归国,戮力军事,埋头苦干,虚怀若谷,虽临百险,乐然不疲。以孱弱领军长征,倍见积极果决之精神,中国红军之艰难缔造,实与有力焉!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战,作战几遍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三十有六。壮志未酬,遗恨太行!露冷风凄,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隆冢丰碑,永昭坚贞不拔之毅魄。德怀相与也深,相知更切!用书梗概,勒石以铭。是为志。
   越上左权将军纪念塔后的十五层台阶,便看到了占地约二十平方米的左权将军墓,将军墓茔由太行大理石筑砌而成,墓朴实大方,厚重大度。墓前是一堵高约二米,宽约三米由三块大理石组成的祭台,中通刻有齿轮铁锤图案,两边是交叉的步枪上托着镰刀斧头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左权将军墓前方两侧各矗立着两根约4米高的锥形石柱,远远看去好像似冲天高举的驳壳枪。墓茔的正前方是一块刻有:“左权将军墓”的墓碑,墓茔上方是汉语拼音字母组成的“左权将军的墓”字样。墓茔图案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枪杆子才能出政权,才能解放中国人民,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向左权将军墓鞠躬致敬后,我登上七层台阶沿着青砖铺就的甬道凭吊左权将军墓。如此简朴的墓葬,如果没有墓茔前的墓碑作标志,怎么会想到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叱咤风云的左权将军安息之地啊!将军生前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作风,牺牲后也没有占据可耕之田,而是选择了这么一处贫瘠山岭,他依然站在太行山巅遥望、护佑着神州大地!
   记得著名作家臧克家在《伟大与渺小》一文中说的:“当一个人为了群众、为了民族和国家,发挥了自己最大可能的力量,他便成为人民的英雄——新的英雄,这种英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牺牲自己,他头顶的光圈,是从人格和鲜血中放射出来的。”这是对左权将军一切为了人民大众最好的写照!
   正在左权将军墓徘徊低沉,忽然天气转阴,俄而,竟然稀稀落落地下起了雨。过去听一位当地老乡讲过,每逢左权将军殉国日,莲花谷就会下雨。作为唯物者的我,对于老乡的说法内心也没有当回事。毕竟左权将军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和伟大的,人们怎样把他神话我觉得都不为过。今天亲遇晴天突降雨,却也在内心更增加了对将军的那份神秘感和崇敬感!是啊!将军殉国感天动体,神灵共泣!
   1942年5月,驻华日军第一次以歼灭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首脑机关为主要目标,调动3万余兵力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和“梳篦战术”的大扫荡。
   太行区是华北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最集中的地区,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司令部、《新华日报》社、冀南银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边区参议会、太行行署都驻扎在河北涉县到山西辽县(现左权县)一带。
   面对日军的大举进攻,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等首长,连日开会分析敌情,研讨行动方案。左权将军针对严峻形势提出了:“太行山压顶也绝不动摇!”的作战动员口号。
   5月23日,八路军总部各部门奉命转移。5月25日上午,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局党校、新华社等的数千人马集结在涉县南艾铺、高家坡一线的山沟里,四周都是密集的枪炮声。左权将军命令警卫部队和刚刚赶到的一二九师385旅769团1营、385旅山炮连迅速占领南艾铺南面的几个山头,分三面布防,控制着十字岭高地,阻击敌人,掩护转移。这时,总部电台得知山西黎城县日本驻军渡过漳河向南、涉县方面的日军从东南方向、西北方向向南艾铺、青塔、偏城方向合围。彭德怀、左权、罗瑞卿和杨立三等总部领导紧急召开了会议,大家认为:根据四周发现的敌情,统一行动目标太大,决定分路突围。左权将军主动提出由他负责断后,他站在高坡上指挥同志们突围,一颗又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但他没有隐蔽,无丝毫畏惧,如一颗巨大的青松高高挺立着,高声大喊并指挥大家趴下,隐蔽、撤退。下午5时,一颗罪恶的炮弹片击中了将军头部,夺去了左权将军年轻的生命。清漳流血,太行呜咽,噩耗传出,举国同悲!
   后来彭德怀跟左权女儿左太北在回忆起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时说:“要知道,当时十字岭正聚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队,自己先冲出去。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
   1942年10月10日,秋风萧瑟,华夏恸悲!太行党政军民,各界人士及其外国友人5000余人在莲花谷举行公葬大会,把敬爱的左权将军和他的战友埋葬在了巍巍太行山,息身于他们曾经生活过、战斗过并付出了年轻生命的地方!
   周恩来在《左权将军不死》一文中沉痛地写道:“左权同志已作先驱了,万千个左权同志的化身将继着起来,千百万的人民和军队将踏着他的血迹前进。”
   我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又先后参拜了公墓内其他各位先烈的陵墓。在新华社社长何云烈士的墓后方,一颗山杏老树特别引人注意,杏树绿叶婆娑,一颗颗青翠的杏儿挂满了枝头,老树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杏树在春寒料峭的太行山,峥嵘岁月里,迎春绽放报春花蕾,向人们传递出春天的信息,给人们以新的憧憬和希望。何云社长与各位文化同仁们同仇敌忾,他们在乡村、在学校、在机关、在兵工厂、在战地把党的精神及时传达到基层,把基层中的英雄事迹及时报道出去,宣传了正能量;他们迎霜逆寒,把抗日的春风吹遍了太行山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鼓舞了人民的战斗豪情。
   站在莲花谷最高处的朝鲜义勇军烈士墓前遥望东方,绵绵太行云遮雾绕,好像是左权将军的一腔浩气长存太行;南向漳水东流,滔滔不绝的清漳河水似乎在诉说着、流血着那段悲痛的历史;西望苍穹乌云密布,残阳如血,那是左权将军和抗日英烈的一腔热血染就;环顾四周大山巍然挺立,林木森森,松涛呼啸,眼前浮现着革命先烈们金戈铁马,驰骋战场的悲凉的战斗场景。
   远处牧归的羊倌山歌回响:“太行山高,清漳水长,山清水秀好呀么好地方……”是啊!如今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是无数英雄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70年前的太行山狼烟四起,人民惨遭蹂躏,秀美的太行山变成了恐怖的人间地狱。民族危亡之际,共产党、八路军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战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置身死于度外,不是为了争取今天的美好生活吗?
   我们在谒拜先烈的同时,更应该记住历史的耻辱与悲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也只有国富民强人民才能享受尊荣,才能不被外辱所欺!
  

共 49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采用游记是方式,向读者介绍了抗日英雄左权将军壮丽的革命生涯和英雄事迹。太行山是抗日战争的一座丰碑,长眠在这里的抗日英雄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作者通过瞻仰拜谒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歌颂了抗日英烈的高尚品格——如公墓四周的亭亭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叙写了抗日英烈的不朽的伟大壮举——驱逐鞑虏,救我中华。文章以游踪为线索逐步展开,清晰自然。文章先后引用朱德总司令写的挽诗、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写的墓志铭,又具体分析了墓碑图案的深刻含义,还详细记叙了左权将军牺牲的那次战斗。内容充实感情饱满。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5-05-28 08:00:20
  编着编着,耳边响起了“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的雄壮歌声。眼前,一猎猎战旗,耳边,一阵阵炮声。
2 楼        文友:张彦青        2015-05-28 10:25:37
  邵魁先生,辛苦了!
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5-28 10:40:47
  《左权将军不死》这是周总理的呐喊声。如果他还活着,一定是新中国的领导人之一。可是左权将军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他不可能扔下部队,自己先冲出去,他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自己对革命的忠诚。老一辈革命家,哪一位不是如此呢?可是今天的贪官躺在先烈们打下的江山上,只为自己的安乐,最后腐败成囚徒,让左权这样的将军怎能不寒心呢?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传承抗战的精神,建设祖国,保卫和平。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4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5-28 20:55:39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左权将军不死,浩气长存人间。
   想战争年代,我们的将领都是先人后己,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然,我们的队伍装备那么差,伙食那么差,生活条件那么差,怎么就能一个胜仗接着一个胜仗打。
   这是战争时期的经验,同样适用于和平年代!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4 楼        文友:张彦青        2015-05-28 21:27:24
  你说的太对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