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许昌古玩市场的记忆

精品 许昌古玩市场的记忆


作者:明月松间照 秀才,15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35发表时间:2015-05-30 17:12:50

对于古玩,我是个门外汉。只是出于对旧书的爱好,因而,逢星期天有空的时候就去现在的文峰塔附近的古玩一条街逛逛。不为别的,只想淘几本旧书。
   二十多年前,许昌还没有古玩市场,只有一些邮票贩子活动于七一路火车站附近的集邮门市部,以及解放路与建设路交叉口的县邮电局集邮门市部门前的那片空地。那时,我的爱好除了旧书,就是邮票。因而,一有空闲我就去瞅瞅,或是买一套两套JT票,或是翻开邮贩的邮册欣赏一番。看看那美丽的黄山风光,赏赏那灵动的小金鱼,品读一下那动人的京剧脸谱,回味一下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还有那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精美作品,以及古代的钱币、青铜器、瓷器。方寸之间尽赏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化。
   1995年前后,想去买邮票什么的,除了从前的几个地方外,还能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到察院市场南的文昌阁西附近。另外,那时非常红火的西湖公园东门的旧书市场那儿,偶尔的也能够见到有人在摆地摊卖钱币之类的古董。随着那市场的繁荣,摊位越来越多,从而影响了那里的交通以及那附近的电视台,不久,那儿的旧书市场就被取缔。只有在文化路或裴山庙还能瞅见旧书摊的影子。1998年时,逐渐的在市人民电影院西南,中立交东的广场,形成了一片儿也是在星期天上午才有的邮票以及其他古董的交易市场。记得有一次,我亲眼见到了那枚全国山河一片红(小片红)信销票。有个十几岁的小邮迷还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摸了摸那枚用护邮袋包装着的“小片红”。后来,那枚信销的片红被我市一位老收藏家一万三千元的价格收藏了。也记得那时还有个青年展示他的一枚红军邮实寄封,问了价格摊主要“八十元”,那枚实寄封是由黑龙江寄往四川某地的,但寄信人却不是沈阳军区的义务兵。因为红军邮是国家于1995年为沈阳军区义务兵寄信而专门发行的专用邮票,后来因为邮贩的倒卖,那专用邮票也无法专用,后来又不被专用。面对身价倍增的红军邮邮票,义务兵也不再用来寄信了。邮电部不得不于1997年4月下发文件停止使用流通了不到两年的红军邮邮票。那时除了邮票、纪念币,还有字画、粮票、布票、烟标、古钱币、瓷器、文革遗物、玉器等爱好者相互交流。那时邮市经历了1997年的狂潮后因逐渐进入了低迷期,炒邮的人已开始转换目标。没有多久,因为摊位多,广场内的花草受到了破坏,卫生也无人管理,很是混乱。那儿的市场也被取缔。
   1999年听好友说许昌有个古玩市场,在文峰博物馆院内,每星期天上午有很多人去那儿摆摊儿,因而我也抽时间去过几回。在那儿我与文峰塔来了个零距离接触,我知道了文峰塔的一些历史: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由许州知州郑振光倡导创建。塔通高51.3米,呈平面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结构严谨,气势雄伟,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砖塔之冠。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我又见到了久违的旧书摊。逐渐的那里又多了不少的旧书滩,那旧书摊要占整个市场的五分之一。南门以西以及西门外的空地几乎是旧书摊的市场,间或有卖瓷器、邮票、旧版人民币或别的东西。以前认识的不认识的旧书摊老板,逐渐的我也都认识了。陈晓东和老杨是我二十多年前就认识的书友。新建、老李、老魏、霞姐、王四儿是随后逐渐认识的。那时,也认识了在许扶路中段开店卖字画的黄广申老师(随后他的店又挪到了许昌古玩城)。还有1996年我摆旧书摊时认识的周灿章老师(他也在许昌古玩城开了门店);以及专门收藏票证间或买旧书的董栓大哥。在那文峰塔附近,我不仅领略了许昌的汉代砖画像,也见识了1987年在微型电机厂出土的北魏时期的《千佛幢》。后来,考虑到园内的文物怕人来人往的会受到破坏,因而市场牵到了院子外面,并且又设置了院墙和栏杆专门隔开。隔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改成了古玩收藏一条街。从那之后虽然不是每个星期天都能去哪儿逛逛,但那里似乎已是我和许多爱淘旧书的朋友淘书的好去处。收藏一条街是个民间古玩市场,周日总能吸引许多人前来练摊儿、淘宝、赏玩。对收藏爱好者来说,这里是搜寻宝物、交流经验、增长知识的好去处。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越来越火,收藏一条街显得非常狭小,每星期日早上7时左右,来自许昌、郑州、开封、南阳、漯河、周口、扶沟、平顶山以及外省等地的收藏爱好者就会担着、拉着、背着各类不同的古董来到这里摆摊儿。每天上午十点左右进入人流高峰期,卖小吃的也推着三轮车吆喝着或是大米盒饭或是卤面,或是现场烙着菜馍,也有薄荷糖的叫卖声。也是十点左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开始按摊位大小收取一定的卫生管理费(一平米收两元的卫生费)。以前是谁去的早谁在一条街里摆摊,去的晚的只好在路边或石墙外的周围摆摊,后来一些摊位就被摊主花钱固定了下来。由于这条街在河南古玩圈内已有一定的影响,除了我市的收藏爱好者外,不少外地收藏爱好者也常来淘宝。
   因为对书以外的古董,如古陶瓷、钧瓷、玉器、青铜器、古砚、字画等,我也不懂,因而都是多看多听少说话。记得一次一个青年买了一枚印章,上面有一条蛹,旁边一青年看了后不屑地说买一条蛆啥看儿,那青年很坦然地解释说:“只是勇往直前的意思,很有寓意。”也记得在拥挤的人群中,我看到一中年人在背后轻轻拉开一老太太背包的拉锁,看看里面没有什么,随后又给拉上。我呢只顾明哲保身而没吭声;记得一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退伍军人,对着一个拿着一个军号吹起了起床号,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当年(他在部队曾是个号手),他确定那军号是抗美援朝时期的,随后讨价还价之后六十元买下了那军号。也曾敲击过一古磬,也曾把玩一鼻烟壶;也记得曾蹲在一卖实寄封的摊主前仔细观看了一些文革实寄封,仔细一看就发现那邮票不是真的,邮戳也是模糊不清。也曾驻足于一书法大师面前静赏他独到的书写;也曾把玩一枚二龙戏珠的印章而爱不释手只是不敢去买;也曾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而错过了一些心爱的书籍而怅惘;也曾为自己淘得一本多年不见的书了却一桩多年的夙愿而欣慰;更多的是感慨:“学,然后知不足。”前天在那古玩一条街的一摊位上,见有几本清末以及近现代画家的工笔画册页,一本是32开的《陈之佛工笔花鸟册页》,一本是16开《潘振镛的工笔人物册页》还有一本16开的《费丹旭工笔画册页》摊主每本要价一千元。因为不懂也只能看看听听。也见过民国书画家刘春霖的一副对联,也见过民国时期徐世昌用过的砚台,还有文革时林彪与毛主席在一起的一些瓷器。因为不懂真假我只有欣赏的份儿。
   2004年9月月29日,许昌古玩城正式开业。之后我只去过一两次,我看见了古玩城的东门上方高高悬挂着的我市副市长白喜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许昌古玩城\\\\\\\'”牌匾。从东门进去,无论从南面或是北面沿梯阶而上,都可以徜徉在无数的古典文化里。在许昌古玩城里,一百多个门店以崭新的面孔呈现于眼前。面对那琳琅满目的古瓷器、古玩、字画、集邮、根雕、木刻、玉雕、奇石、秦汉砖石、汴绣、钧瓷等古董,还有那一个个富有韵味的招牌赏瓷阁、瑞宝斋、新艺轩、藏宝阁、许昌钱币等。我只有赞叹和欣赏。记得在东北角一买旧书的门店,我遇到了两本我所缺的《水浒传》连环画,因为当时嫌价高没买,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时已不见了那买旧书的主人,那门店也改换了门庭。如今七年多过去了,我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两本小人书。也曾驻足于一家卖紫砂壶的博古架前,也曾驻足观看一画家投入的创作,也曾倾心于一幅山水画。也曾欣赏那动感强烈的古钧,对于这些,因为不懂也只是去看看。
   旧书,从前还有纸厂或是废品站,让我闲暇时心有所依,如今没了这些去处,心灵也失去了依赖的场所,心中很是无奈——旧书已无处可淘,想淘旧书,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去那里寻找了。心也好像被那特定的日子牵引着,那市场已是我心灵的怀恋又向往的地方。
   记不得有多少个星期天,因为忙碌,我无暇去那古玩市场瞅一瞅看一看;又有多少个星期天我又因为手无分文或是雨雪天气而只能困在家中;虽然每个星期天我都想着能去那儿逛逛,哪怕买不到心仪的书籍,也能饱览一下书以外的东西,听听藏友之间相互的讨价还价,或是对某一物件的品评,心里也会获得一份满足,一份欣慰。但是,就是有这么多的日子让我只能这么地心驰神往,又让我徒增许多无奈。
  
   2012年7月4日

共 33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没有见到过古玩市场,即使到县城,也只是见到一两个地摊而已,旧书摊有一家,后来不见了。读了这篇文章,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城市那古玩市场的辉煌,规模的庞大,内容的丰富,人流的拥挤……所以,这篇文章同样是记录市场历史的好文章,读之,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读这篇文章,我们还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志趣爱好,对书的喜爱。我读着这些内容,感受到的是志趣相同的亲切。【编辑:春雨阳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531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5-30 23:12:47
  我也喜欢逛旧书摊,因为可以发现自己需要的经典东西,还有就是便宜。对于爱书又囊中羞涩的人来说,旧书摊是很好的食粮点。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远航        2015-05-31 17:24:25
  问候明月松间照!欢迎入驻月光如水社团!祝天天快乐!远航 QQ1336721112
有容乃大 多助则刚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