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游燕坊古村(游记)

精品 【雀巢】游燕坊古村(游记)


作者:秋绪 童生,90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1发表时间:2015-05-31 12:10:11
摘要:燕坊,是个约有800年历史的古村,建有鄢、王、饶三大姓的家族祠堂。我眼里的燕坊不是一位质朴的村姑,更像是一位江南水乡的俏美人,一位仪态万千、雍容典雅的俊妇人。她有一种其他乡村难以企及的气质,华贵而不俗气,大气而不失雅致,连接着门庭炊烟的升起,诉说着田园四季的清韵。

【雀巢】游燕坊古村(游记)
   芳菲四月,草长茑飞。
   一直想去领略城里的郊外,那赣江边上,一座人文气息浓郁的古村,看看她那独特的古朴风韵。今天总算偷得来空闲,有幸来到了这个向往已久的燕坊古村。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天空晴朗,那湿湿润润的空气,清新怡人。行走在进村的路上,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首先迎接我的是道路两旁那一片开阔的金黄金黄的油菜花海世界,它环绕着起伏的山丘,像海浪一样不断地连绵而去。你看那嫩嘟嫩嘟的油菜花儿,正灿烂而又无遮地,尽情的展示着它们那种优雅迷人的身姿,妩媚着它们的娇艳与美。那绽放出的灿烂笑容好似在说,欢迎你们,欢迎来到燕坊古村。
   走进燕坊古村,村头是一大片的古樟林,葱葱郁郁,樟林周围满树的小花正悄悄地在喷吐着阵阵的芳泽。顺着一条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石径小路,只见两旁夹杂地生长着各种灌木野花,在春雨的滋润下,它们阿娜菁菁,芳艳迷人。穿梭在村中蜿蜒曲折的窄窄石砌巷道里,唯见赋闲的老人三三五五的坐在墙脚处淋浴阳光,谈天说事,少有的能见到他人。现在正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年代,乡村里的那些青壮年人,他们大多都进城“讨生活”或赶潮去了,村庄里显得有些静静的,唯有花气袭人,和那一目的青绿,安祥极了。
   也许,江南的古宅院落格局都大致相同,燕坊古村的整个村庄也是那种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布局。居住的建筑,多是那种一厅两房式的徽式砖木结构宅院。这些饱经风霜,风蚀残年的古老豪宅,高门府第,似乎一色的明韵清风。而稍有规模的宅子一般都附有院子、厢房、小客厅、书房。在这些明韵清风里,你也可从厅堂和书房中看到板壁上烫金描画的各种人物、山水、花草、树木和吉祥图案;而楹联题咏,笔力遒劲,墨迹清晰如初;还有那些庄重典雅的老式家俱,带着一种深幽静寂,无一不是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而那仰天望月的天井,阔绰的气派里带着一种巧妙的设计。当你置身其中,一切仿佛变幻了时空,使你一下子就有种走进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感觉,仿佛穿越到了这座曾经华丽的村落里。
   要说,燕坊的古建筑群令人惊叹的当属那些精美的雕塑。无论是木雕,还是泥塑,都显示了远古时那些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展示了它宝贵的艺术生命。可遗憾的是,这些文化艺术的辉煌都被那场浩荡的“文革”给毁灭了。倒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还隐藏着精彩绝伦的艺术精品,留给人一种丰富的想象空间和余味无穷的艺术回味。
   当然,燕坊的古牌坊是最为值得一提的,它是一个时代的光华和缩影。一座牌坊就是一部历史;一座牌坊,就是一部人物传记。显然,牌坊的深处就是流金岁月重要的一笔,是历史细节的一种人文连接。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题咏,让今天的我们领略到了遥远时空里的意境。如:“书帷月满星辰丽,砚沼春融雨露多。”透出的是浓郁的书卷气息;“山平水远清华甚,霞蔚云燕瑞气浓。”描画的是一副清新而又壮观的自然景色;“别来同说经过事,老去柶传补养多。”流露出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少有淡泊之气;“力则勤而用则俭,居以敬而出以和。”却是语重心长的处世良言。这些牌坊的题咏,透着一种厚重的人文气息,让我们从先人的生活里感受到了一种处世的心态,一种浓厚、平和、安祥的朴实生活韵味。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的素质,人的品格,人的精神面貌,繁荣的经济和人文精神以及辉煌的历程。
   这个约有800年的古村,建有鄢、王、饶三大姓的家族祠堂。“三槐第”王氏宗祠是燕坊规模最大的的祠堂,为三进三开间。正门上书“三槐第”,再则门上书“鸾翔”“凤翥”,寓意吉祥如意,飞黄腾达。宗祠前前有池塘,存蓄风水,池塘前有大照壁一座,长22米,高5米。“大夫第”王氏房祠,原有三进,建筑宏伟。牌坊门楣上书“大夫第”三字,遒劲有力。顶部的莲花砌法,颇具佛教特色。“一本堂”鄢氏房祠始建于宋末元初。两旁为复初书舍和衡公书舍。为鄢氏一族最早兴建的总祠。“中本堂”鄢氏房祠紧挨“一本堂”而建设,为三开间。正厅前有天井,正厅上题“中本堂”。整座房祠除明代的木柱和一些清代的梁、枋等构件和木雕外,均为后代重建。“开远堂”饶氏宗祠建筑较为简洁朴实,甚少修饰,其中几根主要的木柱年代可追溯至元代,其一则有饶氏书院。这燕坊古村不仅仅以其建筑人文著称,它也是一处令人神往的宜居之地。一条赣江环绕着它柔柔的身躯,网状一样的稻田布满在村庄的周围,整个村落处于护村墙、护村河的环抱之中,使它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韵味。整个的村庄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整洁卫生,像是一座都城的后花园似的,连接着门庭炊烟的升起,诉说着田园四季的清韵。
   几百年过去了,这个古老的村庄依然焕发着生机。当阳光一抹抹地从空中洒下,这村庄还是那么的恬静迷人,那么厚重温馨。古老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蜜蜂蝴蝶在花丛中起舞,鸟儿在树梢歌唱。平静的日子,宁静致远的田园悠扬里,传来几声鸡鸣犬吠,层檐下垂晒的腊味肥美极尽,巷中传来的几声俚语则是亲切的乡音。这些淡淡的乡情,乡韵,透着一种柔柔的温情,亲切得让人多想逃离那喧嚣无情的都市而留守在这村。是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与人和谐比邻,这是一处真正的桃花源。人、田园、山丘、炊烟、树木、花草、小鸟和着这古风古韵,在心里便自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境,构筑了一处人的宜居与生存之地。
   燕坊,我眼里的你不是一位质朴的村姑,更像是一位江南水乡的俏美人,一位仪态万千、雍容典雅的俊妇人。你有一种其他乡村难以企及的气质,华贵而不俗气,大气而不失雅致。这样的一个地方,若有下辈子,定然会买个院落住下,过上陶渊明笔下那种“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岂不乐乎!
  

共 22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一样的古村游记。以前读过一些访古游记,不是流淌在过去的时光里,就是过去的瓶装着现代的酒,建筑是古朴的,生活却带着现代的喧嚣,而本文以介绍燕坊古村的建筑为主,古代建筑的特征描写的非常突出,可是没有历史的沧桑感,有着风韵犹存的油润。同样是“饱经风霜、风烛残年的古老豪宅”,一句“似乎一色的明韵清风”就将那残破的古宅重新刷了漆般流光溢彩起来。一座座牌坊上折射着当时人生志趣的题咏,证明着牌坊是历史细节的人文连接。三大姓的家族祠堂附带着书院、书舍,可见当时人对教育的重视。作者介绍的不是走远的被尘封的历史,而是历史昌盛时期的面貌,那个时期的华美,那个时期的人文气息,那个时期的人的素质、品格、精神面貌,鲜活而华丽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不是古旧,而是鲜明,亮丽。就像作者所说:“几百年过去了,这个古老的村庄依然焕发着生机。”去过一些古地,由于陈旧,而生发不出文化的灿烂感,也生发不出民族的自豪感,总觉着,啊,那时的生活那么艰苦啊。而西方的古迹却让你看到当时的辉煌。好像历史就那样辉煌地走到现在,一直没有减色。反顾我们对历史的保存似乎是保存着木乃伊,只要存在就好,而不是尽量扫去历史的风尘,还原历史的辉煌。作者这篇文让我有了这种感觉。我想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想要寻找到往昔的辉煌。抱着这样的心态,在他人文中由于青年人出外务工而村庄荒芜,在作者笔下,也有花气袭人,也有一目青绿,有着一种安详。好文。推荐阅读。编辑:冰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01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络        2015-05-31 12:12:50
  能将一篇访古游记写出建始时的鲜艳华美,可能是重建后的视觉感应,也有作者想象当初所致。感谢作者将历史鲜活的呈现出来。
2 楼        文友:秋绪        2015-05-31 16:20:35
  谢谢冰络的精彩编按!辛苦了!敬茶!每一个地方都有厚重的人文气息,只是我们没有留心她的美,燕坊就是有着浓郁人文气息的地方,她传承着一种风族风韵。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