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烙馍的记忆

精品 烙馍的记忆


作者:明月松间照 秀才,15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04发表时间:2015-06-01 14:16:02

烙馍(luǒmō)是河南、江苏苏北和安徽皖北的一种汉族传统面食,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烙馍作为一种源自中原的面食,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烙馍是用未发酵的面粉和成柔软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0.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左右的圆形。在一块圆形中间稍微突起的铁板上烙熟的,一般管这种铁板叫做"鏊子",烙馍(luǒmō),正宗中原方言读"裸摸",谐音其实是"捋摸"(有典故)。烙馍原本是厚饼,跟"壮馍"略有渊源,本是大的厚饼,却因为赶时间而制成薄的面皮,最终自成一格。烙馍作为一种源自中原的面食,因为交通便利,而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郑州、洛阳、安徽等有多种变形。韩信转述妇人的"捋捋摸摸就成啦"的典故是读音正统。
   烙馍始自徐州彭城,由于淮海区域中心城市彭城在交通上的便利,烙馍在区域内广为流传。又因为朴实无华,只能作为配菜点缀、或者日常食品,但因为又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因而不是那么"稀罕",没有形成流行的因素。后来烙馍又发展出了水烙馍和菜合子。菜合子是用两张烙馍在有油的平锅上,馍中间铺上韭菜等各种新鲜蔬菜、可加鸡蛋、盐、油等各种作料等,手工烙熟以后再吃,吃起来就不要别的佐餐了。比较经典的是韭菜合子。
   "鏊子"就是把薄石头打磨成龟背状,再磨制光滑的一种器具。后来又改为生铁铸造,也就演化为今天的"鏊子"。为中原地区特有炊具。直径尺余的乌黑的铁鏊子(必须是铁质凸形),用木柴火烧(必须是木柴,火温较高,这样烧制的食物味道比较醇厚,火苗稳定,温度易控制),大小均匀的一个个面团用一根枣核式的擀面杖"捋捋摸摸"成面皮(形如20-30cm的圆形"馄饨皮"),在鏊子上加热,用一根扁竹劈子(随后变成小指头宽的两寸长5毫米厚的薄铁板)称作“翻馍批儿”(竹批子,必须是竹子做的,内有水分,可耐高温,光滑不变形)反正面。温热柔软,筋道有嚼劲,用普通食品塑料袋密封,因干燥易于保存长久,最长能达半个月(当然基本上都是当晚吃完,一般三口之家一顿饭就一两斤烙馍,也有外地游客带走作为特产的,便宜又特色,还容易保存,但要注意密封,烙馍有少许水分,风干就不好吃了)。
   相传烙馍吃起来柔韧、筋软、有嚼头,既压饿,也有健齿作用。吃烙馍练口腔肌肉,牙口好。旧时中原人都是自家烙制烙馍,一般妻子擀、丈夫翻,也有嫂嫂、大婶们合伙制作的,谈笑风生中飘出烙馍的香味,有点像是逢年过节时候的一起包饺子的景象。所谓"烙",制造烙馍要两道技术关要过。一是"擀",二是"翻"。"擀"要擀得薄、匀、圆。烙馍多用白面为原料,少有掺有杂面。先将面调水和得软硬适中,最好让面"醒"半小时以上。面和得硬了,擀起来较难;和得太软了擀好了也会变形,所以和好面是擀的第一步。将和好、"醒"好的面,分成单个馍剂,然后用特制的擀面杖擀。擀馍的好手每斤面能擀十六个,还要又大又圆又匀且薄。
   关于烙馍的由来最早的资料记载是徐州文史资料载:“北宋时徐州抗金英雄赵立聚集群众抗金时,地方百姓特制烙馍并卷上酥香而松脆的馓子,送于抗金英雄吃。故烙馍品种流传至今,历代不衰。曾几何时?在徐州地方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于抗金英雄尝”。
   另外关于烙馍还有几个传说:
   传说一:军民紧相拥刘邦得民心
   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率兵与项羽作战。因为刘邦的军队一向以纪律严明而深入人心,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戴,士兵们劳于作战,很少能吃上饱饭,百姓们为了能让刘邦的军队吃上一顿饱饭,徐州百姓急中生智,结合当地农作物情况,发明了一种制作简单快速、携带方便的面点--烙馍。从此刘邦得到民心支持,刘邦军队士气大增,为他们作战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传说二:军民相拥浓浓情谊
   在徐州南边的人爱吃米饭,北边的山东人爱吃煎饼。为什么惟有徐州这方圆二百来里地方的人爱吃烙馍呢?当年项羽兵败垓下(灵璧,宿州市),刘邦派韩信指挥三十万大兵乘胜追击。这时项羽仅剩八百骑兵,连夜鏖战,官兵几天都没吃一顿饭了。韩信看到项羽的失败成定局,但项羽在徐州一带因兵不扰民,在民间享有声誉。韩信趁项羽失败的机会,败坏他的名誉。于是心生一计,找来巧妇,令她做饼。那时做饼又大又厚,一时不能熟透。项羽的官兵很快就要过去了,若做这样的大厚饼,时间怎来得及?韩信就向巧妇说:"你快把面捋捋摸摸、弄薄弄熟,越快越好。"巧妇急中生智,就用一个圆棍一擀,将面擀得薄薄的,放在铁鏊子上一翻一正,面就熟了。韩信一看很兴奋,这样既能多做又能熟透,不多一时做了两大蓝子。遂令一个老头挑到项羽必经的路上去卖,并说:"你要见不到项羽,回来我一定杀你的头。"老头无奈,只有拼命到指定的地方去等待。
   起先有几个骑兵来到,问老头:"当此兵荒马乱,人家都逃亡,你这老头不怕死,还卖什么东西!"老头说:"我卖的是好吃的。"兵士一吃听是好吃的,一心想吃,但手中无钱,心里干着急,就向老头说:"我们项王的兵马,一向不吃百姓的东西,除了管军需的带钱,连项王都不带钱。"说着这几个骑兵催马扬鞭走了。
   接着又来一群骑兵到来,为首的一个彪形大汉骑着乌骓马。老头想这必是项羽了,连忙拦着说:"大王!我看你的军队无钱不吃我的东西,可见大王治兵有方;不过你一连打了这么些天的仗,实在够苦的了。就是手中无钱,也请大王吃我的东西,饱饱肚子,好再打仗。我绝不要钱。"项羽说:"我现在身无分文,虽然挨饿,也绝不白吃老百姓的东西。"老头心中很受感动,觉得人说项羽这个人,生性耿直,带兵廉洁,的确不假,遂把心里的话,老实地向项羽说了:"大王!我是韩信派来的。来时韩信向我说:\\\\\\\'项羽若吃你的东西,他无钱给你,后人将说他不义;若杀了你这个老头,后人将说他不仁。\\\\\\\'你现在即不吃我的东西,又不杀我,我回去后,韩信必说我没见到大王,一定会杀我。这怎么办呢?我求大王救我一命。"项羽说:"既然如此,我还要急着赶路,这样办吧!"项羽遂用力将他的十三节霸王鞭,拔出四节,交给老头说:"你见了韩信,拿着我这四节鞭,他就知道你见到我了。因为韩信过去给我扶过戟,执过鞭。"说罢,项羽即随大队向南急驰而去。
   老头含着泪望着项羽的身影渐渐消失了。老头听说韩信早已追赶项羽去了,也未再去见韩信。他回到家中,将烙馍争给亲邻尝尝。大家问老头这个像纸薄的圆饼叫什么名字?怎么做法?老头就把当时韩信向巧妇说的原话"捋捋摸摸就成啦"告诉大家。从此,就以此谐音称为"烙馍"。人们都争相学做烙馍,烙馍也就成了徐州的特产。直到今天,徐州的小女孩,几岁就会做烙馍,吃烙馍成了徐州人的爱好。
   传说三:乾隆微服出巡观看烙馍飞舞
   相传,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徐州,曾在微服私访时间到徐州乡村妇女擀烙馍的精彩表演。只见一女子于面案上迅即擀出薄如蝉翼、大如银盘的面饼,挑于轴儿上顺手一挥,那面饼便飞落到东间里的热鏊上,接着又一张飞向了西间里的热鏊上……乾隆见到的确是一位擀烙馍的高手,这女子一个人擀可以供两盘鏊子上,难怪乾隆皇帝看傻了眼。人说:"高山出俊鸟,民间出奇人",在徐州地区确是这样。
   有句戏词这样唱道:"从北京到南京,中间隔个徐州城。中原人爱吃\\\\\\\'烙馍馍\\\\\\\',那么地个狠劲咬,那也不嫌牙根疼。"这是说烙馍确实是徐州所特有的,吃起来柔韧而筋骨,外人看嚼的这动作,还真有点"望馍兴叹"哪!(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空间)
   虽然很喜爱吃用鏊子烙的薄薄的馍,但是却很不喜爱奶奶或母亲或妻子一块儿共同烙馍。
   小的时候,每日三餐几乎离不开奶奶和母亲一块儿烙的馍,虽然那时的馍多是玉米面。(间或也有红薯面)母亲和奶奶时常的会在早上或是傍晚,先从玉米面面缸里舀几碗面和好,然后找些找几块半截砖把凹子支起来,然后找些麦秸秆儿、玉米杆儿或者我们几个从路边扫回的杨树叶、或是其他干柴,引着火,开始烙馍。只有我们这儿每年的三月三春会或是有客人来的时候,母亲或奶奶才或从好面面缸里舀些好面,我们才能吃上母亲和奶奶一块烙的白面馍。)虽然,那玉米面饼子和白面馍都很好吃。但是我却不喜欢烙馍的过程。
   烙馍最关键的是烧鏊。烧鏊也不是件易事,一方面要招呼着翻馍,一方面还要招呼好柴禾。鏊子热了要褪柴,鏊子凉了要添柴。翻馍也很有讲究:馍搭上凹子后,变阴了就要翻,之后是起小泡了要翻,起大泡儿了再翻。还要会把馍调调旋儿,不能这边都熰了那边还是生的。因为鏊子的热度也因柴禾的不均而不均。
   因为当我渐渐地长大的时候,母亲或奶奶或让我和妹妹或弟弟一起与她一块儿烙馍。尤其早上正睡得香时被母亲或奶奶叫醒,洗把脸就开始找砖支鏊子,或是从麦秸垛擓一大篮麦秸,或是从玉米裤堆擓一篮玉米库。然后引火烧鏊。不情愿的起床也没什么。只是烧鏊时,因为那些柴禾也着得快,因而难免顾前不顾后,不是馍熰(ou),就是火灭,为此没少被母亲或奶奶敲上一小擀面杖。随后就是母亲或奶奶的教训的话语:“干什么都要操啥心,一心不能二用,干啥事不用心就一定做不好。”又是一个早上要挨几次小擀面杖,疼得受不了了站起来就走。又免不了奶奶或母亲的责骂。当然吃饭时,也免不了听,奶奶或母亲的数落。
   我们姊妹几个都长大的时候,弟弟和妹妹先学会了烙馍,父母忙的时候,我就和弟弟或妹妹一起烙馍。那时,当然不会挨小擀面杖。虽然烙的馍也免不了熰,母亲和奶奶会哄着说:“谁吃了熰馍,谁会拾钱”。我们也都会争着去吃熰馍。渐渐地我们明白了吃熰馍也不一定就会拾钱。只是奶奶和母亲哄着我们把熰馍吃了罢了。随后我也学会了烙馍。只是烙得薄厚不均。不过好赖父母都不说什么。
   很多时候,因为烙的馍没吃完就干了,奶奶或母亲会拿着往水缸里一放,蘸了水后提出来。然后放在鏊子上,再加些葱花、油、或别的菜卷好加热翻几下那样吃起焦香酥脆。最喜爱吃的还是菜馍。奶奶或母亲先把洗干净的剁好的青菜、(菠菜或是英英采)或是芫荽、茼蒿、荆芥、豆腐或是豆芽等加些五香粉等调味料拌好。然后,拽一块儿面团先烙一张馍放在一锅排上,再把盆里的菜取出来摊在馍上。随后再烙一张,扣在摊了菜的馍上。之后,把馍的周边压好,端着锅拍把馍扣在鏊子上。翻了几下后菜馍基本上就熟了。那是吃起真叫个软香可口。一般一盒菜馍是两张馍。只有到最后面快用完的时候,才会是一张馍。因而,好吃的时候自己能吃四盒菜馍。
   烙馍熟了以后,拿上一张,再把馍的下面撕开一些。把做好的菜或是白菜豆腐、或是青椒豆芽、或是用菠菜、红萝卜、戳了水的粉条等做的凉拌菜,或是别的菜,用锅铲子铲些或使用筷子夹些,放在馍里,把馍卷好。这样吃起来那才叫的烙馍卷菜软香呢。
   结了婚以后,我就再也没烙过馍。因为有妻子呢,这活儿我就不伸手了。因为妻子比我烙得好不知多少倍,我不敢班门弄斧了。虽然妻子烙馍的技术很娴熟,我也没时间和精力去欣赏观看,因为要招呼好烧鏊和翻馍。那时,烙馍也不用找支鏊子砖了,因为有了铁锅台。与妻子一块烙馍也不是件快乐的事。因为很多时候,也少不了挨妻子的小擀面杖,或是妻子的絮叨。渐渐地妻子也不那么轻易地用小擀面杖敲我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很不乐意与妻子一块烙馍。虽然那也是我与妻子共同度过的时光的一部分,虽然很不情愿。但是,看到妻子干了一天活,回来后为了省几个买馍的钱,忙了一天还要和面烙馍,我也不能不极力配合。也操着心,争取不烙熰馍。虽然,有些时候妻子也会一个人一边烧鏊,一边烙馍。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与妻子一块儿烙莫馍,因为两个人毕竟会快些,也省些柴禾。当然,都不忙并且又有青菜的时候,也没与妻子一块儿妻子烙菜馍。虽然,现在偶尔的还会吃到母亲烙的玉米面饼子,当我却很怀恋小时吃的母亲或奶奶老的玉米面饼子。
   说真的,结婚后就几乎每有与母亲一块烙过馍。想到这儿,我还真想着什么时候再与母亲一块烙馍。不行,这些天,得问问母亲什么时候烙馍,让我再体验一下那种生活的闲暇时光,看看母亲娴熟的烙馍的姿势,听听母亲的语重心长话语,哪怕被母亲再敲上一小擀面杖。我也心甘情愿!妈,让我给你烧凹吧!
   偶尔的,同学或朋友约着一起在餐馆吃饭,也会看到参观或饭店里的工作人员烙馍。只是因为地点不同看到他们烙的馍也是大小薄厚不均,有的薄得透明又跟巴掌一般大小,有的烙的馍跟家中烙的大小薄厚没什么差别。
   渐渐地我也习惯了与妻子烙馍,因为烙馍也是生活的一种享受。只是不知多年以后,搬入小区是否还能够享受这种生活的乐趣。也许,那时烙馍也将成为一种奢望,真的不愿住那以后的小区。只是为了这份将已不在的生活乐趣。
  
  

共 538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回忆烙馍的经历,充满质朴的感情,又插入了历史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读来触动心灵。特别是对这种传统面食的厚重感情,令人激起深深共鸣,令我想起来母亲做的面,有一种特别温馨的味道,特别好吃!在我们的记忆里飘香……【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602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鹦鹉        2015-06-02 11:52:17
  浓浓的乡音,浓浓的亲情,文中把农村烙馍细节描写和感受的淋漓尽致,给读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受,值得我们细细的去回味。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祝福老师佳作不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