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苔蕾丝的灵魂黑洞 (随笔)

编辑推荐 【雀巢】苔蕾丝的灵魂黑洞 (随笔) ——莫里亚克《苔蕾丝·德斯盖鲁》读后


作者:云南半夏 秀才,1284.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9发表时间:2015-06-02 11:47:41
摘要:《苔蕾丝·德斯盖鲁》,是探钻人性深度的一部杰作。

【雀巢】苔蕾丝的灵魂黑洞 (随笔) 似乎我不曾这样大费周章地在读完一本书后既感觉有太多的话说,却又觉得一下子很难理清头绪,好从一个小开口切入,然后步入广阔。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这个1952年的诺奖获得者,在我的阅读视野里依然是一个盲点。江苏作家易康先生在微博上极力推荐了这本书。年过后,在亚马逊下的今年第一份书单里便选了这本书,它与《孤独与团结:阿尔贝加缪影像集》等书一同来到我手上。我读了加缪的那本由其女儿编撰的画传后捧起莫里亚克这本九万字的《苔蕾丝·德斯盖鲁》。莫里亚克与加缪同为法国作家,共处于一个时代,活着时多少有过命运的交集,都先后获了诺奖,纪德、马尔罗等是他们朋友。接连着亲近他们,真是倍感亲切,自然会有内心的评判和比较。
   花四五天时间读完,我辗转反侧,想起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想起莫泊桑的《一生》等作品。包法利夫人艾玛与苔蕾丝同为乡下孤独寂寞的女人,结婚后很快对婚姻失望,尽管她们算得是嫁给了当地的精英,但不甘寂寞的她们无疑例外地躁动着,向往着别处的繁华奢侈生活,向往着爱情的滋润和甜蜜。艾玛在一次次地被抛弃后选择自我了断,葬送自己的一生也让一个家庭很快落到凄惨之境,丈夫在落寞耻辱中很快死去,孤女寄人篱下。
   莫里亚克的苔蕾丝,这个心灵永不安份的女人,比艾玛幸运一点。她的故事开始于似乎是毫无事先谋划的一次投毒行为,那天她动机模糊地即兴在丈夫每天喝的药汤里加滴了大分量的内含毒药的药剂,她观察到丈夫加快了死亡的脚步,没想到苔蕾丝投毒行为败露,丈夫得救。她被收监审判,这件丑闻迅速扩散,而她的丈夫这时却在家族的支持下成为力证妻子无罪的“圣人”,丈夫和家人包括向上攀爬有望当选议员的苔蕾丝的亲生父亲为了家族的面子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用假证据作证,自圆其说,终于让法庭无罪释放了苔蕾丝。
   小说从苔蕾丝被宣布无罪释放回家途中的自我反省开始,尽管她知道家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解救了她。回家的路上都是苔蕾丝的想像,她将如何面见丈夫,如何求得他真正的宽恕?她要向丈夫表白什么,却没想到丈夫见到她后,不让她说任何话便对她进行了家庭里的宣判:不得与家里人挨桌吃饭,只能在自己的屋里活动,不得进入客厅、厨房,不得亲近她的女儿,行为受仆人监视,但她每周须配合丈夫去教堂做弥撒,去必须出席的公共场合。
   从法庭获释的苔蕾丝被丈夫真正地囚禁了,身体的囚禁。但内心狂野的苔蕾丝自然不甘心,可她无计可施,她身无分文,无处可逃,只有父亲给她的几百公顷松树林属于她。于是,苔蕾丝用强大的幻想过着这被黑暗埋没吞噬了的看不到头的生活,只能幻想结婚时去过的巴黎城和种种,她要挣脱出她的松树林到巴黎那样喧嚣的活人的树林里去,她感觉她只要在巴黎的街上呆着,即便不动,她那不安的肉体周围都会产生模糊的骚动和令人迷醉其中的旋涡,那个地方不再是永远的松树而是梧桐!
   当众人对苔蕾丝投毒谋杀亲夫的丑闻传说在丈夫一家人的演绎下变为子虚务有的“谣言”后,法国南部波尔多地区的人们不再把这事件当话题了,狠下心肠的丈夫和家人抛弃了孤独的苔蕾丝,带着孩子举家外出旅行,只让老仆人保证她活着不死。几个月后,一大家子人旅行回来,苔蕾丝这时已对生命自我放弃,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圣人”丈夫又发善心,规定仆人给她加强营养让她下床锻炼,因为他的妹妹就将结婚嫁给一个贵族子弟,苔蕾丝得出现在小姑子的婚礼上,演好她的角色,让他们家族交往圈子的人们看见,一切正常,他们是感情很好的一对夫妻。
   其实,苔蕾丝的丈夫是个喜欢过简单生活亲近土地喜欢打猎的男人,只是苔蕾丝这个女人对他没有爱情,他们当初结婚是家族的撮合。苔蕾丝喜欢读小说,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她的灵魂从来没安静过。苔蕾丝幻想着她的家庭该由她的心来挑选而不是由着血缘或者家族的意志来选,拉不回也不想拉回苔蕾丝的丈夫最后竟然再发慈悲,宁可自己在乡下成为孤家寡人单身汉。他规定苔蕾丝在不离婚的前提下给她向往的自由,彻底地放逐了她,丈夫每年结算部分钱款给她,钱款来自她继承的松林所产松脂。允许每年她可以跟女儿生活在一起几天。苔蕾丝是个自私的女人,她缺乏母性,不喜欢女儿。她的思想芜杂得很,永不确定,行为永远不可理喻永远充满神秘感,一直不愿要乡下那克己的要装点家族面子的虚伪生活,只追逐爱情和虚荣。
   苔蕾丝终于游荡在巴黎的活人树林里了,她喝酒抽很多的烟,混各种圈子,她总是细心地抹上胭脂口红,走在巴黎的街上,脸上有笑,像个有福的人,漫无目的地走着。
   这本书在我手里被“蹂躏”惨了,我在书上画了很多浪线,留白处写了很多阅读感受,读完一遍,书本变厚,泡松着,合不起来,书页如手风琴的皱褶式音箱那样被打开了,豁着很多缝隙。书页被我折角,有小三角折页、大三角折页、竖对称的折页,不同的折页代表着我读这本书感受度触动度赞叹度的深浅,这将供我再反刍时决定在哪些地方思考沉吟琢磨的时间长短。这与女主人公苔蕾丝终于进入巴黎多年后,她的一个情人自杀了,她去一个旅馆“疗爱情之伤”时,想到情人死去给予她的痛苦是量化她对他的爱情浓度的心理感受莫名地有点一致。
   苔蕾丝这个文学形像被20世纪的莫里亚克塑造出来,但它的光芒显然不及包法利夫人那么为人所知。这决非苔蕾丝的塑造失败,20世纪法国文坛简直是群星耀眼,他们的文学成就、思想成果比起福楼拜写出艾玛的那个时代丰富得多。莫里亚克被授予诺奖时,授奖词里说他的作品“以强烈的艺术表达手段,在人情世态中挖掘了深刻的精神层面。”进入到20世纪的莫里亚克自然不再像福楼拜只讲述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了,他运用心理学取得的成就精神分析方法等来用文字解剖苔蕾丝,在他的这个角色标本里直接借用心理诊所的一个心理医生的口吻,导引疯女人苔蕾丝自己掏出撕裂她灵魂的所有“疯话”,对苔蕾丝的灵魂肉体冲突进行了最诚实的观察和最真诚的反省。而这个过程竟然还引出另一个枝节,偷听丈夫与黑夜求医的疯女人全程对话的医生太太,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丈夫二十多年来从来没爱过她,因此觉醒。莫里亚克利用医生太太偷听对话这个叙述角席继续讲述苔蕾丝到巴黎后的故事,真是妙不可言。
   全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讲的是苔蕾丝在旅馆,在这里她是来疗情人自杀之伤的,而其实永不安份的苔蕾丝这个女人已虎视眈眈地,像一匹来自荒原的母狼,开始了她的狩猎季。这次她看中的是一个至少小她十来岁的有些病弱的跟着家人来渡假的喜欢阅读的少年,她勾引那个男孩的心理被莫里亚克抽丝剥茧般地细致展示……
   苔蕾丝的性情比艾玛复杂多了,在乡下夜晚松林的呻吟里,苔蕾丝痛苦不堪自觉处于精神的荒漠中,她不肯就此沉沦,在感觉不到婚姻和爱情美好的间隙里嫉妒着小姑子安娜。安娜是个单纯的姑娘,她认为嫂子是她最好的朋友,她把自己与一个从巴黎回乡的青年相爱的细节写信告诉苔蕾丝,而苔蕾丝这个女人疯了般地在小姑子被家人看死后,放纵自己的情欲,诱惑了小姑子的情人。
   苔蕾丝在莫里亚克的笔下是天使和野兽的混合物,是性情复杂的精神分裂者。苔蕾丝的灵魂是一个黑洞,所有探索都无结局或进入后再无返回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机会。一切血淋淋的逼真的骨肉解剖都无以对她进行道德上的解释和评判。
   我们何曾见过一部杰作,来自一颗对人漠不关心的心灵?——这是莫里亚克的话。
   《苔蕾丝·德斯盖鲁》,是探钻人性深度的一部杰作。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总序里披露了莫里亚克曾遭萨特讨伐。莫里亚克曾是萨特存在主义者们的先驱,而深受莫里亚克影响的加缪后来与萨特也分道扬镳。但莫里亚克与加缪却虽然有共同的“敌人”,却是不相来往的。他比加缪早生二十八年,却比加缪晚死十年,在得知加缪死讯时,莫里亚克在他的日记里记下一笔:“加缪能帮助一代人去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德国焚尸炉和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使世界变得多么荒谬。”在莫里亚克的眼里加缪面对世界的荒谬,虽无基督信徒之名,却行基督教徒之实,莫里亚克本人虔诚地信仰天主。不交往只公开打笔战的莫里亚克与加缪,世界文学星空里的两颗法国巨星,他们私下如是惺惺相惜,直教我感动不已,有泪盈眶。
  

共 32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苔蕾丝,一个心灵永不安份,天使和野兽混合,缺乏母性的自私女人。她动机模糊地想毒死丈夫,行为败露,丈夫得救,自己被收监审判。为了家族的面子和个人的政治前途,丈夫和家人用假证据作证,让法庭无罪释放了她。然而,当她自我反省,想象回家后如何求得丈夫和家人的宽恕时,却被丈夫囚禁了,仅在社交时扮演恩爱夫妻的角色。身体被囚禁的苔蕾丝,内心十分狂野。丈夫规定她不离婚给她向往的自由后,她就开始放逐自己,游荡在巴黎的活人树林,追逐爱情和虚荣,勾引至少小她十来岁喜欢阅读的少年,放纵情欲诱惑了小姑子的情人。云南半夏抽丝剥茧血淋淋逼真的骨肉解剖,对苔蕾丝进行了道德上的解释和评判,揭露了她灵魂的黑洞。推荐阅读。编辑:唐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雄        2015-06-02 11:48:50
  诚如云南半夏所言,《苔蕾丝.德斯盖鲁》是探钻人性深度的一部杰作。云南半夏在揭露苔蕾丝灵魂黑洞时,抽丝剥茧地将一个心灵永不安份,天使和野兽混合,缺乏母性的自私女人,进行了骨肉解剖。特别是她把自己读这本书折不同的折页,代表她的感受度触动度赞叹度的深浅与苔蕾丝去旅馆“疗爱情之伤”时的心理感受,大胆地联系起来,令人钦佩。这是需要勇气的!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