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正向音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正向】由喝酒想到的(散文)

编辑推荐 【正向】由喝酒想到的(散文)


作者:赵文元 举人,3180.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5发表时间:2015-06-03 19:26:47

几天前吃罢晚饭,我和妻子出去溜达,见一饭店前有一群喝高了的人在喧闹着。有一个人蹲在街边,边呕吐边咒骂着,有两个人相拥而泣,抚胸捶背,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有的在互相送别,没完没了,有一个竟然对着墙角解手,裤子褪在了大腿上。他们一个个都大声说笑着,仿佛都隔着一道沟。总之,他们肆无忌惮,仿佛满大街的人不存在。
   我不由得皱眉:“喝上酒的人咋这样呀。”妻子看着我的眼睛:“你以前就是这样的。”我红着脸分辨:“别瞎说。”
   妻子:“那咱回去问问妈妈。”
   我不吭声了,心里很不舒服:“我以前真的是这样的吗?嗨,就是这样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怎么还记着呢?既然你还记着,那么以前的伙伴们就也都记着,这多丢人呀!”是呀,我希望我的历史没有一处是让人皱眉头的,换句话说,我期望着那些让人皱眉头的地方都让时光从人的记忆里洗掉了,现在才明白,历史就是历史,你再遮掩,以至于修改篡改,也是无济于事的。文革中朱德的孙女气愤地对朱德说:“爷爷,你的扁担怎么变成林彪的扁担了?”朱德笑着说:“不要着急,他会还回来的。”是呀,时光总会把历史的真面目还给人的!要想让自己的历史光彩,当时就不要做留下污点的事。问题是当时自己是局中人,难免一时糊涂呀。
   几天来我一直抑郁着,这天在网上看到一篇评论普鲁斯特的文章,猛然间想起他的《追忆似水年华》里的那位画家。作者与这位享誉世界的画家交往的时候,忽然觉得他就是自己所在的那个沙龙里的人常常鄙夷地提起的一个以前的成员,因为这个成员粗俗纵酒,污言秽语。这使作者很纳闷:“一个人为什么前后判若两人呢?”惯熟了后,他就问画家,那时那个沙龙里的那位画家是不是他?他本以为画家会否认,或者会窘红了脸,但没想到画家很泰然地承认,那确实是自己,反倒弄的作者不好意思起来。画家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就说:“我们的过去再丑陋,那也是曾经真实的我们,是没法否认的,关键的问题说,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丑陋,努力去改正,那就还是个堂堂正正的人。要知道现在的我再高尚,都是从以前那个丑陋的我一步一步变过来的,没有以前那个丑陋的我,就没有现在这个高尚的我。人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他没有过错,而在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努力去改进,去提高自己。”
   这位画家让我汗颜,因为我意识到了我也有中国人的一个陋习:“不敢正视过去的自己,从而去遮掩修改粉饰自己的过去,从而让人们相信自己一直就是这样的。”就连李世民朱元璋都干过这事。这一陋习使得中国人不光美化自己的过去,还“为尊者隐”,一起来美化那些杰出的人物,使得他们从一出生到死都是高大全的形象,结果穿帮后惹得人哈哈大笑,而自取其辱!
   是的,那位画家说的好,人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他一生没有污点,没犯错误,而在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污点,自己犯了错,从而努力去改造自己。
   美丽的天鹅是由丑小鸭一点一点变成的。惭愧的是,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我现在才真正的明白了。
   妻子下班回来,我问她我现在的酒风怎么样,她说老母猪上树,大有进步。我笑着说有进步就好。

共 12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短小精悍,很耐人寻味的散文。酒本来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却有人借酒浇愁,醉如烂泥,失去仪表。酒本身无好坏之分,只是贪杯的人儿形成习惯,大街小巷里,每每都会看到一些醉鬼,破口大骂,言行失表,败坏风气。因酒疯烙下的印记,妻子深深浅浅牢记,那朋友应是历历在 目,有一种诲意,渴望抹去那糟糕的印记,可摸得去,俗话说“一丑遮百好”。作者通过此文告诫我们,要学会面对丑陋的坏习惯,而不是加以改饰,知而不该,与其遮遮掩掩,不如直视陋习,加以改之。改过才是硬道理,改过才能坦然做回真实的自己。该文比较具有寓意哲理,推 荐各文友共赏!【编辑:轩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轩洁        2015-06-03 19:28:28
  比较具有哲理的好文,欣赏学习!敬茶!
2 楼        文友:轩洁        2015-06-03 19:30:17
  作者是一个心细,注重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人,写下比较具有教育意义的好文。深感敬佩!
3 楼        文友:轩洁        2015-06-03 19:33:27
  烟酒本乃无过,只是有部分人喜欢用这类东西玩弄自己,伤害自己!感谢作者将心里感受写下,教育他人。
回复3 楼        文友:赵文元        2015-06-03 21:17:56
  谢谢老弟
4 楼        文友:河杨        2015-06-06 07:28:43
  本篇文短意长:以浅显的事例,写出了深厚的哲理,值得仔细研读。是的,人是由粗略渐渐地进步到文明的。在社会,是这样的;具体到每个人,也是这样的。因此,哲人说: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关键是犯了错误要能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个道理虽然很浅显,可是,要真的深刻认识到,而且决心改正,还必须有个过程。因此这骗文章具有启发意义,谢谢作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